155.第155章 定海神针铁?治水两脉,鲧和禹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55章 定海神针铁?治水两脉,鲧和禹
    在母亲面前,嬴成蟜不需要隐瞒心绪。
    少年一脸满不在乎,根本没把韩国阴谋放在心上。
    史书上写得很清楚,郑国入秦修渠,关中沃野千里。
    与郑国相比,母亲在韩国的力量更让少年惊叹:
    “阿母,你在韩国这么厉害啊?
    “修渠疲秦这事,称得上韩国最高机密国策了吧,这你都知道。”
    姬夭夭抿唇笑,发自内心的欢喜。
    什么女申不害,非女子身即为王,都没有儿子一句不是夸赞的夸赞好听。
    “是啊。”她笑靥(ye四声)如夭夭桃,声音比百灵鸟还要动听。
    她摸着儿子的小脑袋瓜,突然想起了“亡夫”。
    [要不然,秦子楚怎么会娶我呢……]
    她离开咸阳的那一天,秦王子楚没有露脸,连一句挽留都没有过。
    她极为顺利地出了王宫,出了咸阳城,出了函谷关。
    从她踏出函谷关的那一步开始,她就当秦子楚死了。
    感情这两个字,对于出身韩国王室的姬夭夭而言,太奢侈。
    郑国走入宫中,拜见姬夭夭。
    摘下斗笠的他下颌黝黑,嘴唇以上明显白皙,面部有一道极为明显的颜色分割线。
    这是太阳留下的足迹。
    姬夭夭颔首,面容淡淡,自有贵气。
    她指着幼子,用不温不热的语气道:
    “这是我的儿子,秦国公子成蟜。”
    郑国正值壮年,今岁四十一。
    却因风吹日晒而面相显老,活像是个知天命的老人,旁人都说其是老水工。
    老水工不苟言笑,又向着公子成蟜行礼。
    少年望望母亲,有些陌生。
    在他印象里,母亲是温柔的,像是一汪潺潺流动的清澈小溪。
    他从来没有见过高贵的母亲,高贵到让他这个儿子都有了压力。
    有些像是当初闻听大父死讯后,对父亲的感觉。
    姬夭夭察觉到儿子视线,自如转头对视,不自觉就露出笑意,温温柔柔。
    少年也笑笑,压力骤散,眼眶有些温热。
    母亲就是母亲。
    他已无法将父亲视为一位纯粹的父亲,若是再连母亲都不能单纯待之。
    他觉得,他接受不了……
    扭头,望着看上去有些像是工地工人的郑国,少年的视线落在郑国手中的铁棍上。
    这根铁棍看上去重量就不轻,砸在他的脑袋上估计能把他脑袋当场爆开。
    铁棍虽然无锋,是一件钝器,但也是一件极具杀伤力的钝器。
    少年向母亲身边靠了靠,不自觉蹙起眉头。
    [门外郎官都看不见这根铁棍吗?怎会让郑国带到屋里来?]
    郑国见到公子成蟜动作,木讷地低头看了一眼铁棍,稍稍后退了半步,大脚丫子在地上留下一道有些黑的脚印。
    “郑国有罪,惊扰了公子。”老水工指着铁棍,说道:“这是国的量水器,从师长手中接过之后须臾没离过身子。器在人在,器离人亡。”
    少年嘴角抽抽。
    [真是好古老的设定,啪啪啪的时候也不离身?古代抽象的东西还是多。]
    他想上前握住郑国的手表现一下亲民。
    瞥了一眼那根沉重的量水器,觉得其实自己也不在乎什么亲民不亲民。
    他在邓陵学面前亲口承认自私,撕掉了君子这块遮羞布,在阿母面前还有什么放不开的?
    遂只是拱着手,沉声道:
    “小子早就听说天下水工,郑公排第一。
    “郑公愿入秦国修渠,造福黎民,小子感激不尽。”
    郑国抬眼,很是僭越地看着公子成蟜。
    觉得这位公子成蟜的君子之名有几分可信,神童之名就真是不符其实。
    他偏头看了眼贵女姬夭夭,在看到姬夭夭略显犹豫地点头之后,才开了口。
    沙哑的声音极为厚重,便是在洪水决堤的巨响声中也能听得清楚。
    “当不起公子夸赞,水工第一乃李冰也,郑国哪里比得上。
    “入秦修渠,我愿意,但是秦国愿意吗?
    “公子是不是没有听过我郑国的名字。
    “我治水,乃是最正统的治法,和其他水工不一样。
    “我这双脚从秦走到楚,从楚走到吴越,不知到过多少水患频发之地。
    “我每次都想要治理水患,可却没有一个国家敢于用我,公子确信能让秦国用我吗?”
    少年拍着小胸脯,慷慨应下。
    “此事包在小子身上!”
    历史上没有他,郑国都入秦修渠了,可见秦国并不反对郑国。
    现在有了他,只不过是将修渠这件事提前个十年,能有什么难度?
    要宫女送走郑国后,少年在母亲的掩护下,将一路同行的吕不韦带到身前。
    其刚说完让郑国入秦修渠,吕不韦就面露难色。
    秦相看了眼神情淡淡的姬夭夭,确定自家公子肯定中了计。
    哪个国家敢用郑国治水?
    “阿母不会害我,师长你有话直说。”少年看出苗头,为母亲背书。
    姬夭夭心情大好,就喜欢儿子维护自己,一直不肯走就是等着听这句话。
    摸摸儿子的头,看都不看吕不韦一眼,起身进了后室关上门。
    吕不韦看着姬夭夭身形消失,听到门响,搬着椅子挨到弟子身边,苦着脸道:
    “公子,你中计了。”
    少年促狭一笑,道:
    “师长是不是想说,这是韩国的治水疲秦之计?阿母早就告诉我了。
    “但天下就没有完美的计谋。
    “只要郑国真心治水,这疲秦之计就是强秦之计,就是韩国给我秦国做的又一件嫁衣。”
    吕不韦愕然。
    怀疑是不是韩国掉了包,弄了一个假的公子成蟜摆在这里。
    我那么聪明的弟子哪去了?
    “公子啊,你怎么能相信夫人的话呢?这”
    看到弟子脸上露出明显的不悦表情,一副我不信我阿母我信谁的模样。
    吕不韦立即住了口,不再继续说下去,而是重新开了个头:
    “唉,公子之前听过郑国此人吗?”
    嬴成蟜想了想。
    若是前世不算的话,今生还真没听过。
    “未曾。”少年摇了摇头。
    “那不韦和公子说说?”吕不韦试探道。
    少年有些疑惑。看吕不韦这模样,在史书上只提过一嘴的郑国好像大有来头一样,水工也能天下闻名吗?
    “先生为难之处,除了母亲,也与郑国有关?”
    吕不韦心中略微欣慰。
    不谈夫人,弟子机智就回来了,听一句话就能抓住重点了。
    “八成都是在郑国身上。”
    嬴成蟜好奇心起来了,换了个更舒服的坐姿:
    “请先生言之。”
    吕不韦沉思片刻,思考从哪里开始说。
    片刻后,张口说道:
    “公子没听过郑国,总听过禹王吧?”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上古圣王之一。”嬴成蟜答得极快。
    吕不韦颔首,道:
    “公子所言不错。
    “禹王为王以前乃是司空,专司治水。
    “禹王为王后,要处理天下政务,事务繁忙,不能专管治水一事,这治水的本事就找门下最擅治水者传了下去。
    “从此禹王治水之法代代单传,以一根铁棒为证,其名号为定海神珍铁。
    “这一代执定海神珍铁者,便是郑国。”
    听到这里,嬴成蟜抬手示意师长先停下,面露古怪。
    吕不韦闭上嘴,用探询的眼神看着弟子,不觉得这里有什么值得提问的。
    嬴成蟜眨眨眼,比划着郑国称为量水器的那根铁棒,咽了口唾沫,不确定地说道:
    “定海神珍铁?”
    “是。”吕不韦点头,这有什么惊讶的?
    “如意金箍棒?”
    “公子是问定海神珍铁是用什么材质吗……是铁棒,不是金棒。”
    “哦哦,我还以为是金的呢,禹王传人的证明嘛。”嬴成蟜打着哈哈,有些不死心地又道:“这定海神珍铁有没有被猴子抢走过?”
    吕不韦对弟子的奇思妙想很是无奈。
    弟子脑子里的想法有时候会给人醍醐灌顶的感觉,譬如那个标点符号,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奇奇怪怪。
    “没有,那定海神珍铁重一百三十五斤,什么猴子能拿得动。”
    “真没有猴子的事吗?孙悟空?齐天大圣?”不死心的少年不断试探。
    这都说的什么啊……吕不韦更无奈了。
    但见弟子很认真很期待的样子,叹了口气在脑海仔细思索,片刻后道:
    “孙悟空,齐天大圣,我没听过。
    “但公子若非说猴子的话,与水工有关的,还真有。”
    嬴成蟜瞪大眼睛,一下子就精神百倍,就听师长继续说道:
    “由于水工多精擅水性,在水中比在地上还要适宜,灵活的如同一只猴子。
    “所以水工有一个别称,水猴子。”
    少年略有失望地“哦”了一声。
    自见到赵公明以后,他还以为能见到孙悟空呢。
    片刻后,他就调整过来,轻笑一声。
    他记得赵公明的来历有一说就是在秦朝,见到了也不奇怪,也不是什么神仙人物。
    孙悟空,想什么呢?
    小说没有完全通过想象的,吴承恩根据历史取材不太正常了吗?还能真蹦出来一个猴哥?
    吕不韦在旁边看的一头雾水。
    不知道少年情绪变化在哪里,怎么忽然失望忽然欢喜的。
    不是在聊郑国吗?这才刚起个头,重要的还没说到呢啊。
    嬴成蟜注意到师长神情,轻咳了两声,扭了扭身子。
    人在尴尬的时候总喜欢做些不必要的小动作。
    他板着脸,认真道:
    “弟子乍一听定海神珍铁,有些兴奋。
    “想到这和九鼎同是禹王所铸造,是不是能抢过来证明是正统,有足够名义进军中原。
    “当初武烈王要是不举雍州鼎而是去抢定海神珍铁,那我秦国此刻是不是就能一统天下了。
    “情难自已,遂多问了两句。
    “师长继续说,成蟜不打断了。”
    吕不韦茫然了。
    [这物件抢过来有甚用?证明是正统司空?拿着它给列国治水吗?]
    [九鼎是王之礼器啊,怎么能相提并论的?]
    [而且武烈王不死,昭襄王哪里能为王?公子你这一支哪能从小宗入大宗。]
    [真要如公子所说,现在哪里有公子你呢?公子你不会被人称君子称久了,真按照君子要求自己吧……]
    吕不韦略显担忧地看了看得意弟子,君子可治不了乱世啊。
    他闭上眼睛清除杂念,重整思绪,沉声道:
    “天下治水共分两脉。
    “一脉是禹王的父亲鲧所传,广为流传。
    “一脉就是禹王所传,也就是郑国这一单支。
    “两脉的区别,就是一个在于堵,一个在于疏。
    “天下治水者,包括巴蜀的李冰,都是鲧这一脉,用的是堵。
    “郑国这一支,虽然一直受到列国礼待,走到哪里都有一席之地,但从禹王传下来就几乎没被用过。
    “公子是不是产生了疑惑,堵不如疏是早就听闻的道理,为何没有国家用禹王这一脉治水。”
    嬴成蟜连连点头,这确实太奇怪了,他完完全全不能理解列国怎么想的。
    鲧治水不利,被尧帝处死。
    鲧之子大禹治水,定九州,铸九鼎,得天下。
    这不很明显一个错误答案一个正确答案,千年以前古人就证明过了,为什么都去选错误答案?
    嬴成蟜本就不轻视古人,自从见过诸子当中的几个后对古人更是另眼相看,他不相信这千年来的古人全都是蠢货没一个聪明人。
    这其中必有隐情。
    他精神提高,神态更为认真。
    这副模样让吕不韦宽了一些心,点点头,道:
    “尧帝时期,水患尚是列国的最大威胁。
    “‘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的恐怖传说,一直深深地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直到现在,中原大地的山水格局,中心处仍然是湿热多雨,河流纵横,水量丰沛,林木葱茏。
    “公子要知道,旱涝虽然都是灾害,但洪水之害远远大于干旱之灾。
    “自禹王治水之后,天下有了‘益水’之说。
    “益水者,可用之水也,列国建国的时候开始不避开大江大河,而主动寻找水源。
    “但是,益水之说只是听上去好听。
    “哪个国家要是真的完全建造山泽之中,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譬如楚国,大泽连天,江川纵横。
    “天下百来国时,楚仅仅一个云梦泽,便相当于中原几十个诸侯国。”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