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暗流
白河城昌家粮铺。
掌柜正坐在柜台前,百无聊赖的看着街外瓢泼的雨景。
这个天气别说顾客了,就连行人都寥寥无几。
不过就算没有这场暴雨,情况也不会相差太多——年后本就是生意的淡季,过年前囤的粮食应该还足够吃好一阵子,待到下半旬基本才能好起来。而旺季显然是夏冬两季了,一个夹在收割之前,一个则是储备过冬。
秋天反倒因为粮食成熟收割,散卖的人太多,粮铺竞争压力较大,卖不起什么价来。这个时段一般只需注意压价收购即可。
虽说粮食任何时候都不愁卖,但价高价低还是有区别的。先前金霞军在白河城外摆开阵势大举攻城时,掌柜还一阵窃喜,百姓都害怕战时没吃的,只要打个一两月,粮价还不飞上天去?可没料想一天时间都不到,太守大人便宣布投降,着实让他好生失望。
现在除了九里街上多了一处事务局分部,白河城也没感觉出与之前有什么变化。
这时,门口的迎客铃传来叮当轻响。
一名男子快步走进屋内。
雨水沿着他的蓑衣滴下,在地上积成了小摊水洼。显然他走得很急,哪怕在大雨中也顾不上回避。
哦?总算有生意上门了。
掌柜直起身子,“这位客官,是想买粮吗?店里有大米黄米,也有磨好的面粉和精打的面条。如果想买油的话,我这里也有不少。”
男子脱下斗笠,露出面容来,是个三十多岁的精壮汉子。放到寻常人家里,那便是无可争议的一家之主。
嗯……看打扮也不似仆人,这样的顾客一般都是小量购买,也不会选择那些价高的好米。掌柜心里想着,已经从柜台下取出一撮箕黄米来,打算给客人展示一番。
所谓的黄米,即是两年半以上的陈米。
生意小归小,但总比没有好。做这一行的往往讲究一个兆头,能在如此稀罕的大雨天迎来一位顾客,这本身就是个好兆头。
“我要了。”
果不其然,对方点头道。
“好嘞,您要多少?”
“五六百吧。”
“行,我这就去——”掌管愣了下,“多少?”
“六百斤。你这儿没有吗?”男子又报了个确切的数字。
六百斤当然有,如果一个粮铺连六百斤货物都拿不出来,岂不是惹人笑话?掌柜只是没想到,此人的胃口居然会这么大,一般人买黄米也就买个几十两得了。
“客官,您确定?六百斤粮食可有点沉啊。”
男子取出一个布包,倾倒在柜台上,里面全是铜板和碎银,“您这儿有车能帮忙运送吧?”
见到钱后,掌柜心中疑云尽消,“哎哎,这个是自然。我马上帮您安排——喂,木头,过来干活了!”
忙碌半个时辰送走客人后,他忍不住咧嘴笑了起来。
这笔买卖好生畅快,黄米价格虽低,但利润一点儿也不低,加上出货量大,这一单价格怕不是淡季一天的销量。
本以为今天的生意就到此为止了,不料两个时辰后,又有一名客人冒着稍稍变小的雨势走进粮铺。
“掌柜的,精米有吗?”
“有有有,您要多少?”
“来个八百斤吧。面粉也来个一百左右。”
“八百?”掌柜下意识的重复道。
“老爷要闭关修身,吩咐我多买点粮食回庄子里屯着,有什么问题吗?”对方的脾气显然不太好,眉头已经皱了起来。
原来是供整个庄子的消耗,掌柜恍然,不过这庄子自己种地也是挺少见。“没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我这就帮您去称量打包。”
八百斤,已是精粮一半的库存。
不过这也只是粮铺的仓库而已,昌家的大仓里,还屯着足额的货物。掌柜望着空了一半的库房,心里喜笑颜开,毫无疑问粮铺卖得多,他自己也能赚得多,这样的生意自然是求之不得。
看来要提前去大仓补货了,掌柜暗道。万万没想到,年后的首场大雨天居然还真个良辰吉日啊。
……
这样的一幕并不单单只出现昌家粮铺。
白河城的大小粮铺,今天都迎来了不错的收成。
而接下来的一周也差不多如此,仿佛好运正在眷顾这门行当一般。
众人渐渐发现,今年的旺季似乎提前了。
事实上不光是白河城。
在另一座大城安申,以及一些县镇里,也在发生同样的变化。
粮食俨然成了热销品。
……
白沙县内,几个药农打扮的中年人攀上一处高坡,向下眺望一片忙碌的矿场。
“这矿山……跟别处的好像不太一样?”
领头者细细打量了好一阵才开口道。
“那不断移动的玩意是什么东西?”
没人能答得上来。
哪怕他们都不是见识浅坡之辈。
在矿山洞口,架设着一条长长的布带。这条布带几乎有上千步长,不仅将几处矿口连接在一起,还直通堆场区域。更关键的是,布带是活动的——它不断朝一个方向运转,将堆放其上的矿料源源不绝送向堆场,人们只用来回挥舞几下铲子,就能方便的将矿料集中到一处。
而像这样的设施,还有好几处正在兴建中——等到剩下的布带完成,整个矿场只怕不需要几个人搬运,就能将沉重的矿料自动收集到堆场中。
它看上去并不复杂,但正因为大家都是行家,才知道它绝对内藏玄机,无论是能防止矿料割破的布带,还是那些可以持续转动的滚轴,都不是一般人能实现的。
当然,奇怪的地方还不止这一处,比如在需要干力气活的地方,不少劳工似乎都不是本地人,甚至不是大陆六国之人。他们的头发从金黄色到深褐色应有尽有,面容倒有几分西极人的影子。
这些家伙的待遇也比一般劳工差一截,脚上还挂着锁链,显然是对付罪人的做法。
金霞城什么时候弄来了这么一批苦力?
“记下来吧。枢密府或许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领头者吩咐道。
“我记得申州也就这么一座矿山吧?”另一人说话道,“原本此地产出的生铁都该由朝堂负责调配,现在全部归于金霞城所有了。”
“没错,所以光是侦查肯定不能让上面满意,”领头者的声音逐渐变冷,“让它彻底停摆才算得上大功一件。”
“我已经查过了,矿场上只有一支小规模的卫队驻扎,人数不会超过二十。山边设有哨岗,防守却并不严密。”那人接话道,“不过县城里的情况就不好说了,或许有金霞军亲自镇守也说不定。”
“放心吧,他们只能防得了外敌,却防不住内部的裂痕。”领头者胸有成竹道,“这样的情况,我已经目睹过很多次了。”
掌柜正坐在柜台前,百无聊赖的看着街外瓢泼的雨景。
这个天气别说顾客了,就连行人都寥寥无几。
不过就算没有这场暴雨,情况也不会相差太多——年后本就是生意的淡季,过年前囤的粮食应该还足够吃好一阵子,待到下半旬基本才能好起来。而旺季显然是夏冬两季了,一个夹在收割之前,一个则是储备过冬。
秋天反倒因为粮食成熟收割,散卖的人太多,粮铺竞争压力较大,卖不起什么价来。这个时段一般只需注意压价收购即可。
虽说粮食任何时候都不愁卖,但价高价低还是有区别的。先前金霞军在白河城外摆开阵势大举攻城时,掌柜还一阵窃喜,百姓都害怕战时没吃的,只要打个一两月,粮价还不飞上天去?可没料想一天时间都不到,太守大人便宣布投降,着实让他好生失望。
现在除了九里街上多了一处事务局分部,白河城也没感觉出与之前有什么变化。
这时,门口的迎客铃传来叮当轻响。
一名男子快步走进屋内。
雨水沿着他的蓑衣滴下,在地上积成了小摊水洼。显然他走得很急,哪怕在大雨中也顾不上回避。
哦?总算有生意上门了。
掌柜直起身子,“这位客官,是想买粮吗?店里有大米黄米,也有磨好的面粉和精打的面条。如果想买油的话,我这里也有不少。”
男子脱下斗笠,露出面容来,是个三十多岁的精壮汉子。放到寻常人家里,那便是无可争议的一家之主。
嗯……看打扮也不似仆人,这样的顾客一般都是小量购买,也不会选择那些价高的好米。掌柜心里想着,已经从柜台下取出一撮箕黄米来,打算给客人展示一番。
所谓的黄米,即是两年半以上的陈米。
生意小归小,但总比没有好。做这一行的往往讲究一个兆头,能在如此稀罕的大雨天迎来一位顾客,这本身就是个好兆头。
“我要了。”
果不其然,对方点头道。
“好嘞,您要多少?”
“五六百吧。”
“行,我这就去——”掌管愣了下,“多少?”
“六百斤。你这儿没有吗?”男子又报了个确切的数字。
六百斤当然有,如果一个粮铺连六百斤货物都拿不出来,岂不是惹人笑话?掌柜只是没想到,此人的胃口居然会这么大,一般人买黄米也就买个几十两得了。
“客官,您确定?六百斤粮食可有点沉啊。”
男子取出一个布包,倾倒在柜台上,里面全是铜板和碎银,“您这儿有车能帮忙运送吧?”
见到钱后,掌柜心中疑云尽消,“哎哎,这个是自然。我马上帮您安排——喂,木头,过来干活了!”
忙碌半个时辰送走客人后,他忍不住咧嘴笑了起来。
这笔买卖好生畅快,黄米价格虽低,但利润一点儿也不低,加上出货量大,这一单价格怕不是淡季一天的销量。
本以为今天的生意就到此为止了,不料两个时辰后,又有一名客人冒着稍稍变小的雨势走进粮铺。
“掌柜的,精米有吗?”
“有有有,您要多少?”
“来个八百斤吧。面粉也来个一百左右。”
“八百?”掌柜下意识的重复道。
“老爷要闭关修身,吩咐我多买点粮食回庄子里屯着,有什么问题吗?”对方的脾气显然不太好,眉头已经皱了起来。
原来是供整个庄子的消耗,掌柜恍然,不过这庄子自己种地也是挺少见。“没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我这就帮您去称量打包。”
八百斤,已是精粮一半的库存。
不过这也只是粮铺的仓库而已,昌家的大仓里,还屯着足额的货物。掌柜望着空了一半的库房,心里喜笑颜开,毫无疑问粮铺卖得多,他自己也能赚得多,这样的生意自然是求之不得。
看来要提前去大仓补货了,掌柜暗道。万万没想到,年后的首场大雨天居然还真个良辰吉日啊。
……
这样的一幕并不单单只出现昌家粮铺。
白河城的大小粮铺,今天都迎来了不错的收成。
而接下来的一周也差不多如此,仿佛好运正在眷顾这门行当一般。
众人渐渐发现,今年的旺季似乎提前了。
事实上不光是白河城。
在另一座大城安申,以及一些县镇里,也在发生同样的变化。
粮食俨然成了热销品。
……
白沙县内,几个药农打扮的中年人攀上一处高坡,向下眺望一片忙碌的矿场。
“这矿山……跟别处的好像不太一样?”
领头者细细打量了好一阵才开口道。
“那不断移动的玩意是什么东西?”
没人能答得上来。
哪怕他们都不是见识浅坡之辈。
在矿山洞口,架设着一条长长的布带。这条布带几乎有上千步长,不仅将几处矿口连接在一起,还直通堆场区域。更关键的是,布带是活动的——它不断朝一个方向运转,将堆放其上的矿料源源不绝送向堆场,人们只用来回挥舞几下铲子,就能方便的将矿料集中到一处。
而像这样的设施,还有好几处正在兴建中——等到剩下的布带完成,整个矿场只怕不需要几个人搬运,就能将沉重的矿料自动收集到堆场中。
它看上去并不复杂,但正因为大家都是行家,才知道它绝对内藏玄机,无论是能防止矿料割破的布带,还是那些可以持续转动的滚轴,都不是一般人能实现的。
当然,奇怪的地方还不止这一处,比如在需要干力气活的地方,不少劳工似乎都不是本地人,甚至不是大陆六国之人。他们的头发从金黄色到深褐色应有尽有,面容倒有几分西极人的影子。
这些家伙的待遇也比一般劳工差一截,脚上还挂着锁链,显然是对付罪人的做法。
金霞城什么时候弄来了这么一批苦力?
“记下来吧。枢密府或许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领头者吩咐道。
“我记得申州也就这么一座矿山吧?”另一人说话道,“原本此地产出的生铁都该由朝堂负责调配,现在全部归于金霞城所有了。”
“没错,所以光是侦查肯定不能让上面满意,”领头者的声音逐渐变冷,“让它彻底停摆才算得上大功一件。”
“我已经查过了,矿场上只有一支小规模的卫队驻扎,人数不会超过二十。山边设有哨岗,防守却并不严密。”那人接话道,“不过县城里的情况就不好说了,或许有金霞军亲自镇守也说不定。”
“放心吧,他们只能防得了外敌,却防不住内部的裂痕。”领头者胸有成竹道,“这样的情况,我已经目睹过很多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