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恭贺革命
核武皇帝 作者:浪子刀
第171章 恭贺革命
辽阳会战已经过去了五年之久,宋彪自己现在都很少会想起以前的旧事,可他在那一战中积累的威名是非常恐怖级的,总之,他到了开平的消息直接吓『尿』了北洋军的各路官兵。[本书来源]
虽然说北洋军此前都知道东北军起义了,可总觉得从东北军起义到挥师南下怎么也有半个时间吧,居然才两三天啊,宋彪就到了开平,而且是大军云集开平。
这速度简直就是仙鹤级的,一如当年辽阳突袭战的疯狂,神不知,鬼不觉,十万大军已经到了开平,大家一算日程里程,人人都惊出一声冷汗,估『』明天就轮到他们被围歼了。
这光景真是风雨飘摇到了极点,连驻扎在济南的第173章恭贺革命张永成都觉得自己距离开平太近了。
满清和京师那边听说宋彪到了开平的消息后,也是陡然一身惊悚,吓得屁滚『尿』流,載沣惊出一身冷汗,什么皇室尊严和礼数都不要了,连夜就要带着隆裕皇太后和宣统皇帝逃往武昌。
禁卫军南协跟着一起疯狂上火车,各家满清宗室王爷也一同抢座位,火车还没开,才知道东北军已经突袭到了涿州,切断了南下的路,这才叫真正的惊悚啊。
列车绕了一大圈,重新掉转方向上了京张铁路,眼下就只能去张家口,往内外蒙的方向逃跑了。
火车还是没有开,更惊悚的事情就来了,说是东北军已经打到了张家口,一路打到了宣化、涿鹿。正往京师来呢。
載沣人在列车之上就被吓昏了过去。
这一次真是各条路都被堵死了。
驻扎在保定的马龙标和第二镇同样是一身冷汗,他们索『』按兵不动,既不攻打蔡锷的第一骑兵师,也不南窜逃跑,疯狂的在保定城周边挖沟壕备战,将从涿州到保定的铁路都炸断了,在保定倒是囤积了三第173章恭贺革命辆列车准备南逃。
有趣的是荫昌也在保定。位于天津的北洋武备学堂毁于八国联军之后,袁世凯就任直隶总督督办北洋军,就将北洋军的军部迁移到保定。在保定置办保定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后改为陆军军官学堂,北洋军的军部所在地也位于此。
良弼上任之后。将袁世凯旧部中的骨干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三人都调离北洋军,先后派任到各省担任提督,特别是江北提督这个闲置一次就安『』了段祺瑞和王士珍两人,等于是将他们闲置在淮安。
结果在这个时刻里导致整个北洋军都群龙无首,甚至连张勋都被派出去当江南提督,实际上也不得重用。
在这个时间段上,宋彪抓的是极其准,也极其的快猛,以至于满清都无法重新启用北洋军的各路重臣,而马龙标、曹锟这帮人分明都是饭桶之流。
荫昌原本已经接到了京师的电令。让他亲自监督北洋军第二镇北上救援京师,此后又要他就地迎驾,可没过多久,电令又让他继续监军北上。
反反复复的电令让荫昌头晕目眩,他只能亲自去找马龙标。想要商议出一个对策,到了新军第二镇的本部,这才发现段祺瑞居然也在和马龙标商量事情,这让荫昌惊喜不已。
段祺瑞按道理几个月前就该去江北提督上任,可他一直没有去,就在家里住着。平时也避开荫昌,不和荫昌来往。
今天到了这个时候,段祺瑞也就不躲了,不管怎么说,他和荫昌还算是朋友,当初也是荫昌推荐他,他才能脱颖而出在袁世凯麾下谋得一席之地。
见到这位直隶总督荫昌大人,段祺瑞拱手参见,马龙标也匆忙参拜。
荫昌心里很痛苦,见到段祺瑞却像是终于找到了一点希望,匆忙拉着段祺瑞坐下来,感叹道:“局势已至今日,当初若不『逼』退袁大人,何来今日啊?”
段祺瑞微微的也是同样一声感叹,他们心里倒是都明白,假如袁世凯还在直隶总督的位置上,控制着北洋六镇,就算未必是东北军的对手,也绝对不至于会像这样一盘散沙,各镇任由东北军切割成碎片。
段祺瑞抬头看了荫昌一眼,心里也有很多的感慨,道:“总督大人,局势已经到了这一步,朝廷必定不保了,别再让马龙标和第二镇北上了,坐地自保吧,好歹还能牵制东北军一镇半镇的兵力,若是让咱们直接北上,半道进攻别人的阵地,那真是无疑于找死啊。”
荫昌急道:“我虽然也是这样想的,可是圣旨已下,圣命难违,第二镇就是不去也不行啊。(本章节由小说网网友上传)”
马龙标站在一旁,恨道:“总督大人,非卑职不尽忠尽职,奈何局势已经如此,难道要我们全镇将士白白去送死吗?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是『乱』命乎?朝廷一会一个说法,一会一个电令,我看咱们还是就地迎驾吧。”
荫昌心里很难受,可不敢硬『逼』,既然宋彪已经到了开平,那就是一切都晚了,现在非要『逼』迫第173章起来也冲不过去。
想到此处,段祺瑞就和马龙标、荫昌劝说道:“对手是宋将军嘛,咱们就赖在保定当缩头乌也不丢人,出去反倒是肯定必死无疑。咱们真要是冲上去,被别人一个阵地战打光了,东北军留在涿州看守咱们的部队也要继续参加围攻京师的作战,咱们连牵制作用都没有了。所以,此时务必要缩头,他们大挖工事,咱们也大挖工事,咱们不投降,不背叛朝廷,可也要量力而为。”
马龙标当即拍着大腿,道:“还是老统制说的对啊,我***也就是这么想的啊。”
荫昌心里无语,他只能说良弼这个事办的太差,他虽然是直隶总督却无辖管六镇的实权,实权都在他良弼一个人手中,现在好了,他在保定居然也无法调动第173章中兵力镇守山海关和开滦,调配海军北上攻击锦州,东北军就无法顺利入关。
哪怕是让东北军入关了,集中兵力在廊坊、通州、保定,守住京汉铁路、正太铁路的交叉口,从直隶、山西调集兵力驰援京师,再保护京师满族皇室后撤到保定。或者直接撤退到山西,利用太行山和东北军相抗衡,别说是守三个月。就是据守半年也有可能。
现在这个仗打成这样子,那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就算将宋彪调过来指挥北洋军也无法扳回局面。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从上到下都有问题,当然,问题的源还是在良弼和載沣的身上。
从袁世凯被免职之后,宋彪在东北多等了两年,实际上就是在等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铁良这批人被良弼排挤出局,袁世凯和这帮人一旦离开,北洋军的运转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
良弼这个人说到底还是不行,他从日本陆士毕业,这本身也就相当于一个中专毕业生。在此之前,良弼也没有任何从军履历和其他的阅历,不像铁良、袁世凯都是从下面一步步熬出来的,不像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都是有真才实干和控制部下的能力。
真谈装备和训练。北洋军真的不差了,它和东北军比起来的唯一较大差距就是机枪,重机枪的差距也不大,关键是东北军的轻机枪部署到班,每个班一挺麦德森轻机枪。
从这一点来说,曹锟临阵脱逃是很明智的。真的打起来,如果曹锟和陈文运选择一个比较笨拙的战术,很可能一上手就被东北军杀个光。
别看北洋军一个镇12512人的规模不小,前线作战部队也就是8000的规模,按照辽阳会战的那种例子,冲上去半个小时就能死光,这个就要看指挥官的临场应变能力。
现在的问题就是宋彪已经到开平了,他一到开平,北洋军上下的官兵听说他来了,集体畏战,不敢和他打。
此时在开平县,东北革命军正式建立了总指挥部,下设参谋一局、参谋二局、情报局、后勤局、工事局、铁道局、民兵局、宣传局、联络局,并且作为全国各革命军的指挥中心,调度各军作战规划。
对清『政府』来说,宋彪到开平是一个很恐怖的事情,对各路革命军而言,宋彪到开平就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这就意味满清必亡了,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各地督抚纷纷逃亡,再也不做无谓的抗争了。
在总指挥部里,宋彪一直在和蒋方震、马尔托斯特校慎密的推测清军在京师所能聚集的兵力,目前来看,載沣和良弼手里大体还剩下三镇新军,原有的驻京八旗早已腐朽,其中锐抽调出来编了第173章骏,现在则是蒋政源负责,而日渐获得宋彪信任的章骏则代替袁金铠、李士锐主持特务局的工作,此时的蒋政源和章骏两人都是一头雾水,只能将各种凌『乱』不堪的电报都呈交给宋彪。
革命军这边的情报有三个来源,一个是通过外国驻北京各大使馆内部的间谍活动。主要是采用丹麦大北公司的电报;二是埋藏在北洋军内部的一些光复会成员,通过光复会组织在京师发无线电报;三是乔装成商业机构的一些商业人员,通过巧妙编排,以向上海等南方单位发商业电报的方式,传递京师内部的情报。
这是三个不同的情报源头,三个情报源汇总到一起,怎么看都不对劲。
几十份完全不一样的情报让宋彪看的一头雾水。北洋军第173章骏询问,怀疑良弼那边有没有故意混『乱』情报,实际上是想继续向涿州突防的可能?蒋政源和章骏也说不清楚。
宋彪就点了盛京牌的卷烟抽着。坐在指挥部的大会议桌前琢磨心事,章骏和李士锐只能在旁边陪同,在会议桌的另一侧,蒋方震和马尔托斯分别负责统管两个参谋局,分开部署应对之策。
不管良弼的选择是什么,他们还是要四个方面同时着手进行戒备,第173章骏都点着头,这就急忙又回情报局做事。
他们在东北新军的时间都接近五年了,这些年跟在宋彪身边,也可以说是深得宋彪的信任,否则也不会让他们管理最重要的情报部门。
等他们两人离开之后,联络局将海军方面的情报送了过来,清海军这边主要是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巡洋舰队的总司令是程璧光,此人是革命党,问题在于是同盟会的一员,参加过广州起义,此后退出,在李鸿章的特赦之下回到大清海军。
程璧光这个人知道同光会的存在,但他既不加入,也不干预。
此时的巡洋舰队还没有开启清末环球航行,正分开停泊在青岛港和天津,良弼电令程璧光率领舰队北上攻击锦州和海州,试图『逼』迫东北军回去,这个想法就很天真。
程璧光没有动。
可是,程璧光也没有起义的说法。
总指挥部的联络局就是负责联系各地新军和其他革命力量,此时的重点就是联系海军,长江舰队那边已经问题不大,即便不起义,也绝对不会影响革命,而程璧光则迟迟未有表态。
终于有了程璧光的回电后,联络局匆忙就将电报送上来交给宋彪。
宋彪打开电报簿一看,见程璧光的回复很简单——革命第173章体态度。
程璧光这个人也不好惹,后来被孙先生那边的亲近人士刺杀了,双方的矛盾也不过是争夺海军的控制权而已。
宋彪短暂的想了一会儿,就给程璧光回电七个字——恭贺革命,共勉之。
其他的话,他暂时也不想多说了。rq!!!
第171章 恭贺革命在线阅读
第171章 恭贺革命
- 肉肉屋
第171章 恭贺革命
辽阳会战已经过去了五年之久,宋彪自己现在都很少会想起以前的旧事,可他在那一战中积累的威名是非常恐怖级的,总之,他到了开平的消息直接吓『尿』了北洋军的各路官兵。[本书来源]
虽然说北洋军此前都知道东北军起义了,可总觉得从东北军起义到挥师南下怎么也有半个时间吧,居然才两三天啊,宋彪就到了开平,而且是大军云集开平。
这速度简直就是仙鹤级的,一如当年辽阳突袭战的疯狂,神不知,鬼不觉,十万大军已经到了开平,大家一算日程里程,人人都惊出一声冷汗,估『』明天就轮到他们被围歼了。
这光景真是风雨飘摇到了极点,连驻扎在济南的第173章恭贺革命张永成都觉得自己距离开平太近了。
满清和京师那边听说宋彪到了开平的消息后,也是陡然一身惊悚,吓得屁滚『尿』流,載沣惊出一身冷汗,什么皇室尊严和礼数都不要了,连夜就要带着隆裕皇太后和宣统皇帝逃往武昌。
禁卫军南协跟着一起疯狂上火车,各家满清宗室王爷也一同抢座位,火车还没开,才知道东北军已经突袭到了涿州,切断了南下的路,这才叫真正的惊悚啊。
列车绕了一大圈,重新掉转方向上了京张铁路,眼下就只能去张家口,往内外蒙的方向逃跑了。
火车还是没有开,更惊悚的事情就来了,说是东北军已经打到了张家口,一路打到了宣化、涿鹿。正往京师来呢。
載沣人在列车之上就被吓昏了过去。
这一次真是各条路都被堵死了。
驻扎在保定的马龙标和第二镇同样是一身冷汗,他们索『』按兵不动,既不攻打蔡锷的第一骑兵师,也不南窜逃跑,疯狂的在保定城周边挖沟壕备战,将从涿州到保定的铁路都炸断了,在保定倒是囤积了三第173章恭贺革命辆列车准备南逃。
有趣的是荫昌也在保定。位于天津的北洋武备学堂毁于八国联军之后,袁世凯就任直隶总督督办北洋军,就将北洋军的军部迁移到保定。在保定置办保定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后改为陆军军官学堂,北洋军的军部所在地也位于此。
良弼上任之后。将袁世凯旧部中的骨干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三人都调离北洋军,先后派任到各省担任提督,特别是江北提督这个闲置一次就安『』了段祺瑞和王士珍两人,等于是将他们闲置在淮安。
结果在这个时刻里导致整个北洋军都群龙无首,甚至连张勋都被派出去当江南提督,实际上也不得重用。
在这个时间段上,宋彪抓的是极其准,也极其的快猛,以至于满清都无法重新启用北洋军的各路重臣,而马龙标、曹锟这帮人分明都是饭桶之流。
荫昌原本已经接到了京师的电令。让他亲自监督北洋军第二镇北上救援京师,此后又要他就地迎驾,可没过多久,电令又让他继续监军北上。
反反复复的电令让荫昌头晕目眩,他只能亲自去找马龙标。想要商议出一个对策,到了新军第二镇的本部,这才发现段祺瑞居然也在和马龙标商量事情,这让荫昌惊喜不已。
段祺瑞按道理几个月前就该去江北提督上任,可他一直没有去,就在家里住着。平时也避开荫昌,不和荫昌来往。
今天到了这个时候,段祺瑞也就不躲了,不管怎么说,他和荫昌还算是朋友,当初也是荫昌推荐他,他才能脱颖而出在袁世凯麾下谋得一席之地。
见到这位直隶总督荫昌大人,段祺瑞拱手参见,马龙标也匆忙参拜。
荫昌心里很痛苦,见到段祺瑞却像是终于找到了一点希望,匆忙拉着段祺瑞坐下来,感叹道:“局势已至今日,当初若不『逼』退袁大人,何来今日啊?”
段祺瑞微微的也是同样一声感叹,他们心里倒是都明白,假如袁世凯还在直隶总督的位置上,控制着北洋六镇,就算未必是东北军的对手,也绝对不至于会像这样一盘散沙,各镇任由东北军切割成碎片。
段祺瑞抬头看了荫昌一眼,心里也有很多的感慨,道:“总督大人,局势已经到了这一步,朝廷必定不保了,别再让马龙标和第二镇北上了,坐地自保吧,好歹还能牵制东北军一镇半镇的兵力,若是让咱们直接北上,半道进攻别人的阵地,那真是无疑于找死啊。”
荫昌急道:“我虽然也是这样想的,可是圣旨已下,圣命难违,第二镇就是不去也不行啊。(本章节由小说网网友上传)”
马龙标站在一旁,恨道:“总督大人,非卑职不尽忠尽职,奈何局势已经如此,难道要我们全镇将士白白去送死吗?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是『乱』命乎?朝廷一会一个说法,一会一个电令,我看咱们还是就地迎驾吧。”
荫昌心里很难受,可不敢硬『逼』,既然宋彪已经到了开平,那就是一切都晚了,现在非要『逼』迫第173章起来也冲不过去。
想到此处,段祺瑞就和马龙标、荫昌劝说道:“对手是宋将军嘛,咱们就赖在保定当缩头乌也不丢人,出去反倒是肯定必死无疑。咱们真要是冲上去,被别人一个阵地战打光了,东北军留在涿州看守咱们的部队也要继续参加围攻京师的作战,咱们连牵制作用都没有了。所以,此时务必要缩头,他们大挖工事,咱们也大挖工事,咱们不投降,不背叛朝廷,可也要量力而为。”
马龙标当即拍着大腿,道:“还是老统制说的对啊,我***也就是这么想的啊。”
荫昌心里无语,他只能说良弼这个事办的太差,他虽然是直隶总督却无辖管六镇的实权,实权都在他良弼一个人手中,现在好了,他在保定居然也无法调动第173章中兵力镇守山海关和开滦,调配海军北上攻击锦州,东北军就无法顺利入关。
哪怕是让东北军入关了,集中兵力在廊坊、通州、保定,守住京汉铁路、正太铁路的交叉口,从直隶、山西调集兵力驰援京师,再保护京师满族皇室后撤到保定。或者直接撤退到山西,利用太行山和东北军相抗衡,别说是守三个月。就是据守半年也有可能。
现在这个仗打成这样子,那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就算将宋彪调过来指挥北洋军也无法扳回局面。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从上到下都有问题,当然,问题的源还是在良弼和載沣的身上。
从袁世凯被免职之后,宋彪在东北多等了两年,实际上就是在等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铁良这批人被良弼排挤出局,袁世凯和这帮人一旦离开,北洋军的运转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
良弼这个人说到底还是不行,他从日本陆士毕业,这本身也就相当于一个中专毕业生。在此之前,良弼也没有任何从军履历和其他的阅历,不像铁良、袁世凯都是从下面一步步熬出来的,不像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都是有真才实干和控制部下的能力。
真谈装备和训练。北洋军真的不差了,它和东北军比起来的唯一较大差距就是机枪,重机枪的差距也不大,关键是东北军的轻机枪部署到班,每个班一挺麦德森轻机枪。
从这一点来说,曹锟临阵脱逃是很明智的。真的打起来,如果曹锟和陈文运选择一个比较笨拙的战术,很可能一上手就被东北军杀个光。
别看北洋军一个镇12512人的规模不小,前线作战部队也就是8000的规模,按照辽阳会战的那种例子,冲上去半个小时就能死光,这个就要看指挥官的临场应变能力。
现在的问题就是宋彪已经到开平了,他一到开平,北洋军上下的官兵听说他来了,集体畏战,不敢和他打。
此时在开平县,东北革命军正式建立了总指挥部,下设参谋一局、参谋二局、情报局、后勤局、工事局、铁道局、民兵局、宣传局、联络局,并且作为全国各革命军的指挥中心,调度各军作战规划。
对清『政府』来说,宋彪到开平是一个很恐怖的事情,对各路革命军而言,宋彪到开平就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这就意味满清必亡了,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各地督抚纷纷逃亡,再也不做无谓的抗争了。
在总指挥部里,宋彪一直在和蒋方震、马尔托斯特校慎密的推测清军在京师所能聚集的兵力,目前来看,載沣和良弼手里大体还剩下三镇新军,原有的驻京八旗早已腐朽,其中锐抽调出来编了第173章骏,现在则是蒋政源负责,而日渐获得宋彪信任的章骏则代替袁金铠、李士锐主持特务局的工作,此时的蒋政源和章骏两人都是一头雾水,只能将各种凌『乱』不堪的电报都呈交给宋彪。
革命军这边的情报有三个来源,一个是通过外国驻北京各大使馆内部的间谍活动。主要是采用丹麦大北公司的电报;二是埋藏在北洋军内部的一些光复会成员,通过光复会组织在京师发无线电报;三是乔装成商业机构的一些商业人员,通过巧妙编排,以向上海等南方单位发商业电报的方式,传递京师内部的情报。
这是三个不同的情报源头,三个情报源汇总到一起,怎么看都不对劲。
几十份完全不一样的情报让宋彪看的一头雾水。北洋军第173章骏询问,怀疑良弼那边有没有故意混『乱』情报,实际上是想继续向涿州突防的可能?蒋政源和章骏也说不清楚。
宋彪就点了盛京牌的卷烟抽着。坐在指挥部的大会议桌前琢磨心事,章骏和李士锐只能在旁边陪同,在会议桌的另一侧,蒋方震和马尔托斯分别负责统管两个参谋局,分开部署应对之策。
不管良弼的选择是什么,他们还是要四个方面同时着手进行戒备,第173章骏都点着头,这就急忙又回情报局做事。
他们在东北新军的时间都接近五年了,这些年跟在宋彪身边,也可以说是深得宋彪的信任,否则也不会让他们管理最重要的情报部门。
等他们两人离开之后,联络局将海军方面的情报送了过来,清海军这边主要是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巡洋舰队的总司令是程璧光,此人是革命党,问题在于是同盟会的一员,参加过广州起义,此后退出,在李鸿章的特赦之下回到大清海军。
程璧光这个人知道同光会的存在,但他既不加入,也不干预。
此时的巡洋舰队还没有开启清末环球航行,正分开停泊在青岛港和天津,良弼电令程璧光率领舰队北上攻击锦州和海州,试图『逼』迫东北军回去,这个想法就很天真。
程璧光没有动。
可是,程璧光也没有起义的说法。
总指挥部的联络局就是负责联系各地新军和其他革命力量,此时的重点就是联系海军,长江舰队那边已经问题不大,即便不起义,也绝对不会影响革命,而程璧光则迟迟未有表态。
终于有了程璧光的回电后,联络局匆忙就将电报送上来交给宋彪。
宋彪打开电报簿一看,见程璧光的回复很简单——革命第173章体态度。
程璧光这个人也不好惹,后来被孙先生那边的亲近人士刺杀了,双方的矛盾也不过是争夺海军的控制权而已。
宋彪短暂的想了一会儿,就给程璧光回电七个字——恭贺革命,共勉之。
其他的话,他暂时也不想多说了。rq!!!
第171章 恭贺革命在线阅读
第171章 恭贺革命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