闂佺厧鍟块張顒€鈻嶅▎鎾存櫖闁跨噦鎷�闁诲孩绋掗〃澶嬬珶婵犲洦鏅柨鐕傛嫹闁诲孩绋掗妵鐐电礊鐎n喗鏅柨鐕傛嫹[闁诲繐楠忛幏锟�婵炴垶鎼幏锟�婵犮垼顔愰幏锟�]

第523章 民力有穷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523章 民力有穷
    对于诸子百家,田泽一直都极其重视。
    儒家是华夏的思想根源,哪怕有再多的问题,都无法抹杀其功劳。大一统等思想始终是汉人长盛不衰的根基。
    特别是在田泽准备走出去之后,儒家的作用将再度凸显。论及教化、同化、稳定,儒家是毋庸置疑的不二之选。
    道家、墨家是天生的科学家、工程师,对于大齐的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至关重要。
    而且其一些先进的思想,与未来的社会进程存在诸多不谋而合之处。
    其他百家,也是同样如此,在种种领域发光发热着。
    田泽有底气准备吞下贵霜、身毒之地,将大齐的地盘扩充到大汉的三倍以上,最大的底气之一,就是百家的存在。
    “只可惜铁路的铺设,暂时还不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田泽叹了口气道。
    这个时代的生产力终究有限。
    哪怕农业方面被田泽直接开了挂,工业方面的发展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推进的。
    单是一个冶铁产量的问题,如今便依旧没有解决。
    而这个时代的铁是非常值钱的,所以铁路的铺设根本就不具备可能性。
    毕竟田泽也不可能安排人每天在每节铁路旁边看着。
    如此大的利益,有的是人会铤而走险。撬掉一段铁轨,那损失之大不可估量。
    所以,如今铁路也只有在墨家的领地之中打造一些作为试点,因为墨家不缺这点铁。
    “关键还是人力的问题。”陈宫幽幽的看着田泽。
    摊上这样一位陛下,也不知是该庆幸还是悲哀。
    如今的天下人几乎都形成了共识,那就是田泽注定是将功盖秦皇汉武的存在。
    仅是如今的功绩,便足以与二人比肩了。
    但是,田泽也存在一个和二人一样,甚至比二人还要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想做的事太多了!
    只是一代人,却仿佛要做几代人才能完成的事。
    东北平原开发、水网建设、草原同化、关中复兴……
    随便一件,放在其他朝代,都是需要至少一代乃至数代人才能完成的重任。
    但是在田泽手上,这些工作却在同时开工着。
    虽然靠着大量的奴隶和足够的钱粮物资供应,并未引起天怒人怨,没有犯秦始皇和隋炀帝一样的错误。
    但是大齐如今的情况依旧是极度的人手缺乏。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哪怕待遇给够、粮草给够,也不可能将一个人劈成两半用。
    自高炉炼铁技术相对成熟后,大齐理论上应该不缺普通的钢铁才是。
    之所以出现钢铁的“短缺”,症结并不在技术,而是在人口。
    没有足够多的工厂和工匠,各处都缺人。
    陈宫这个田泽的钱袋子,每天都在头疼人手和物资的问题。
    后者只是短时间内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
    可前者从来都没有解决过。
    如今的大齐,上到六七十岁的老者,下到十岁以上的孩童,几乎都有着自己的事做,根本不养闲人。
    田泽听着陈宫的话语,眉头紧锁。
    良久,看向张昭:“子布,百姓的生育率还能否提高些?”
    张昭闻言,长叹了口气:“陛下,臣无能为力。”
    “如今我大齐人口不过五千余万,适龄生育的女子不过千万余。臣已经尽力的鼓励生育,几乎免除他们的一切后顾之忧了。”
    “这些适龄女子,几乎每两年就会育有一子,已经是极限了。”
    田泽闻言,讪讪的挠了挠头。
    自己这话确实说的是过分了些,仿佛将治下百姓当作牛羊一般了。
    但是,当坐到了这个位置,田泽才深切感受到。代天牧民,并不是一种高傲自大,而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宽慰。
    位置越高,每个决定将影响的人就越多,顾及不到的人就越多。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完美的事,很多时候,一个决策有受益之人,就必然有受损之人。
    而且决策也并不一定完全正确,在执行的过程中还总会出现种种的偏差,无数无辜百姓会因此遭殃。
    慈不掌权,若是不秉持着牧养牛羊的心态,只怕早被这沉甸甸的压力压垮。
    “陛下,民力有穷,一些事情急不得,还是得慢慢来。”一直鲜少发言的贾诩沉声道。
    作为最早跟着田泽的元老,贾诩明白,田泽并非常人。
    但是他们可都是凡人,没有田泽这般能力。
    既然是凡人,就要量力而行,不要妄求凡人能够做到神能做的事情。
    大齐如今的富饶强盛,用前无古人来形容并不足够,在贾诩看来,甚至胜过了鼎盛之时的大汉十倍以上。
    田泽将根基打的牢不可破,完全超乎了这个时代。
    举一个不甚恰当的例子。
    荀彧的内政能力在当世乃是顶尖的,其治理一州之地的产出,田泽麾下的一郡之地便可达到。
    即便刨除物资保障上的差距,也是如此。
    足够稳固的管理体系、足够有力的中下层管理人员,完全可以轻易超越荀彧这位顶尖大才所能起到的效果。
    但是,田泽能够极大的释放百姓的生产力,极近可能的汇聚合力干大事,创造更多的产出。
    可这种产出的比例也是有限的。
    寻常百姓的理论产出上限如果是一百钱。
    在荀彧麾下,隔着官吏、世家豪强等中间层,缺少足够的物资保障和工具等,能够产出的大概也就只有二十钱。
    其中十钱要用于自己的生存,供给世家豪强六钱,官吏两钱,留给荀彧的只剩下两钱了。
    而在如今的田泽麾下,以当下的生产力,百姓能够产出的算作六十钱。
    其中三十钱要用于自己的生活,供给官吏五钱,用于维持庞大的管理体系,但留给田泽的仍旧有二十五钱。
    可如今的大齐,在生产力发展上已经来到了一个瓶颈。
    从二十钱到六十钱很难,但从六十钱后,每再多一钱,更是难如登天。
    除非在科技上再度出现跨越式的突破,否则根本不可能再出现此前一样的高速增长。
    民力已经被“压榨”到一定的极限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