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卷七 朕义不容辞!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501章 卷七 朕……义不容辞!
    “臣可没有说过不支持陛下。”
    刘协笑了几下:“若文和真的支持朕,那些信件就不该到朕的手里。”
    “安邑之战、河北之战的时候,后方有天大的事情文和都能管住,杀也好,埋也好,朕从来都不过问,怎么如今却专门将封邦建国的事写下来给朕送到青州去?”
    刘协态度尽量和蔼。
    “文和,在朕面前,难道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吗?”
    贾诩深吸一口气,半晌后,却是一个字都没有说出来。
    刘协也不逼迫贾诩,转而是给贾诩送上了些东海的珍珠、珊瑚、玉石。
    看着这些奇珍异物,贾诩终于忍不住开口:“陛下,臣有三件事不明白,陛下能否为臣解惑?”
    “文和放心说就是。莫说三件,便是三十件,三百件,朕都一一回答出来。”
    贾诩神色凝重:“陛下要迁都回到雒阳吗?”
    刘协并未回应,反倒是问:“文和为何会这样想?”
    “后汉根基,本就是在雒阳。陛下虽然光复大汉,但与世祖皇帝家传世系毕竟不同,总要对后汉礼法有个交代。”
    “而且陛下说要在青州开辟海运,使幽州、辽东、江东全部联系一处,以雒阳为枢纽,沟通南北。”
    “历朝历代,值得天子如此大动干辄的,除了要兴建帝都之外,没有其他理由。”
    “这不光是臣在猜测,便是其余群臣也在猜测,甚至……”
    贾诩停顿了少许。
    “甚至当时都有人猜测,陛下从辽东回来之后,就会直接停在雒阳不回长安!”
    天子不回长安……
    这已经不是发出政治信号,而是发动政治地震了!
    以至于刘协都自嘲道:“在文和眼中,朕就这般任性不成?”
    “陛下任性,不是这一两天了。”
    “……”
    刘协微微错愕。
    贾诩还从未和自己这般说过话。
    眼下,贾诩显然是要认真了!
    刘协哑然失笑。
    “朕若是真的想迁都雒阳,耗费这么大代价修长安新城做什么?”
    “大汉的心脏,只能在长安,文和可知道为何?”
    “臣愚钝,还请陛下解惑。”
    “因为关东实在太富饶了。”
    “?”
    “没错,文和,你没有听错,关东实在太富饶了。”
    刘协苦笑,讲起自己在关东的见闻——
    “朕几年前到雒阳的时候,那里还是一片荒芜。”
    “但是不过数年过去,雒阳的繁华已经不逊色于天下任何一座大城。”
    “还有邺城、邯郸、荥阳、彭城、临淄……”
    “无论关中再怎么发展,都不可能胜过关东。”
    “关中之地,四塞之所,也就是乱世的时候能够保存几分元气……可一旦回归到盛世,关东必然远胜关中!”
    这个比较,从来都是不公平的。
    关中才多大点地方,才多少人口?
    关东之地,何止数倍于关中?关东之民,何止数倍于关中?
    随着和平逐渐到来,关东的繁华必然会胜过关中。
    所以……
    “所以朕不想让后人以为,我大汉,只有半个大汉!”
    正因为关东将来注定要超过关中,有着远胜关中的繁华,所以大汉的心脏必须在关中!必须在长安!
    若是大汉的都城被定到雒阳,那如今的大汉必然重蹈后汉覆辙!
    一开始,是丢掉西域。
    再然后,是羌人大规模在凉州繁衍生息。
    到了最后,甚至是要连整个关中都要舍弃!
    只有将大汉的都城牢牢钉在关中,这样大汉才能始终拥有凉州,拥有西域!
    除此之外,便是政治因素。
    大汉政权如今的复兴,底子终究还是董卓留下的西凉班底还有关中府兵。
    一旦将大汉都城移到关东,那大汉的基本盘便会消失。
    到时候,这些西凉班底和关中府兵肯定是要来找刘协拼命的!
    这种给自己挖坟的行为,刘协以前不会做,现在不会做,将来更不会做!
    而贾诩听到刘协的言论后,莫名松了口气。
    天子虽然征战数次,但此次离开之后,关中内部其实最为浮躁!
    关东毕竟繁华。
    一众西凉、关中元老都担心天子迷恋关东的繁华,想要迁都雒阳。
    为了保留自己的政治成果,即便贾诩再不情愿,也要来和天子对质,让天子将这话讲明白。
    如今听到天子心中反倒是比谁都清楚,贾诩反倒是有些羞愧……
    “臣明白了,陛下这些话,臣会和百官讲清楚的。”
    “第二点,臣想问陛下,为何非要实施海运?”
    “海运一开,距离长安最为遥远的东方理所应当的便会富饶起来。”
    “这样,难道真的对吗?”
    刘协默然。
    “文和,将第三个问题一并问出吧,朕一起回答。”“好。”
    贾诩终于忍不住问:“陛下为何非要封邦建国?”
    “陛下难道不知道,天高路远,朝廷掌控不易吗?”
    “弱干强枝,向来都是大汉国策!昔日高祖皇帝分封刘氏诸王,到头来都有一个七国之乱!惹得孝景皇帝费尽心思才能平定,陛下为何就非要如此行事?难道当年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刘协猜的没错。
    贾诩的两个问题……甚至是三个问题,其实归根到底,都是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贾诩想问的,还是所有中枢官员,一起想要质问他这个天子的——
    为什么,不强干弱枝?
    为什么,不收拢权柄?
    为什么,不约束武将?
    中枢官员之前都猜测天子是想要迁都雒阳。
    但贾诩如今得到天子的答案后,便知道所谓的迁都都是自己这些人瞎想。
    但同时这也让贾诩更加奇怪。
    天子如今,为何不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反而是倒行逆施,要行周礼呢?
    若不是贾诩明白天子的本性,怕是真的会以为天子被齐鲁那帮吹捧三代之治的儒生给忽悠了!
    “哈。”
    刘协并未作出回答,而是拉着贾诩,与他一起来到禁苑当中。
    “文和,你且看那里。”
    刘协指着不远处的池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君臣二人走近,果然看到池塘清亮,水中有鲤鱼游荡。
    “但文和,你是否知道……即便是有水渠每日将这池水流通,还是避免不了湖底沉沙,动辄就需要让匠人前来搬运淤泥。”
    “若是有朝一日不搬了,现在这些看似清澈的池塘,也迟早会变得浑浊,并且将源头的水槽堵塞,成为一滩烂泥。”
    贾诩静静听天子讲述。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秦、先汉、后汉……”
    “不算春秋战国,而今已历三朝,历时四百余年。”
    “文和难道还看不出,越是强干弱枝,便越会无计可施吗?”
    贾诩此刻终于忍不住开口——
    “陛下!可自古以来,不都是如此吗?”
    但刚刚说完,贾诩就有些愕然。
    因为他总觉得这些话,他曾经听过。
    曾经听世家说过。
    曾经听虾蟆之儒说过。
    到今天,却是听到自己口中也说出这话……
    “看来文和也想到了。”
    刘协看着贾诩:“但自古以来,便一定是对的吗?”
    “强干弱枝没有错,但重点不应该放在“弱枝”,而应该放在“强干”上。”
    “仅仅为了“强干”而“弱枝”……那必然会是死路一条!”
    强干弱枝的重点,应该是在前者,而不是后者!
    这才是刘协的观点!
    一颗矮小的灌木,若是有太多侧枝伸出,确实是需要修建,避免其抢走主干的养分,反客为主。
    但一颗高大的苍天巨树,周身却能长满无数的枝丫!
    “而且,文和……”
    “汝熟读史书,应当知晓,昔日周王室分封诸侯时,九州大地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北狄、西戎、东夷、南蛮……”
    “朕若是生活在春秋时期,一出长安就能碰到犬戎,一到河东就能碰到白狄,一去雒阳就能碰到陆浑戎……”
    “若非周王室分封诸侯,后有诸夏先烈尊王攘夷,华夏衣冠尚能存焉?”
    “有的地方朕今日不去占了,明日就被他人占了……若是让子孙后代知道,他们是会怪朕的,你明白吗?”
    贾诩不明白!
    ……
    “陛下!大汉的疆土,已经足够大了!”
    “那为何有些百姓只能依靠朝廷的均田才能获得几十亩田地?”
    刘协的反问让贾诩陷入茫然。
    大汉的疆土已经足够大,大到连舆图都画不下,大到有人穷极一生都走不完。
    但大汉的疆土也足够的小,小到有些百姓到现在都没有自己的房屋,没有自己的土地,只能仰人鼻息的过活……
    “辽东那块土地,朕看过了,几十年之后,养活几百万人不成问题。”
    “安南都护府同样如此,那些星罗棋布的岛屿,同样足够养活几十万百姓。”
    “还有西域,还有大夏,这些地方加起来,同样能养活大汉成百上千万的人口。”
    “文和,现在的大汉实在太小了,朕每每看到有百姓还蜗居在土房瓦屋中时,便忍不住心疼。”
    “效仿宗周之事,封邦建国,已经是迫在眉睫!”
    “朕……义不容辞!”
    498章被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放出来……审核大大我错了!我再也不涩涩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