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第131章 裕王留京,龙生九子!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31章 裕王留京,龙生九子!
    玉熙宫的这景象看起来有些怪异。
    朱厚熜坐回龙椅上,把裕王世子放到了膝盖上,龙颜露出了笑。
    而将要除藩离国的景王朱载圳,被赐坐在右边绣墩上,脸上也带着笑。
    反而坐在左边两个绣墩上的裕王、李妃,眉目凝着,想笑却笑不出来。
    景王这般离开大明朝,甚至比留在京城对裕王府的压力更大。
    裕王知道,李妃也知道,这位皇弟是个有能力的人,一旦独掌权力,必能展开超绝的个人魅力。
    “此子类朕!”
    裕王脑海中,不断回响着父皇对景王的评价,简简单单四个字,透露出父皇对景王的喜爱。
    相比较之下,身为裕王的他呢?
    自怜自艾的情绪,在大殿里蔓延开来。
    朱厚熜望向了他,同样温和唤了一声,“朱载垕。”
    “儿臣在。”裕王跪应。
    “你想要走出去看看吗?”朱厚熜的声音中,似乎多了些意味。
    听着,像是鼓励。
    正如朱厚熜在看到两个儿子时说的第一句话一样,“朕想过送你们出京”。
    “你们”,不止是指景王,也指着裕王。
    闻言。
    景王笑容越发灿烂,猜想的事成了现实,在父皇心中,现在的裕王,不是储君的合适人选。
    需要历练的,除了他这个景王,还有裕王。
    可他那懦弱无刚的三皇兄,会有勇气走出去吗?
    不说离国,就是出趟京城,恐怕都要寻思寻思吧。
    李妃立刻望向裕王爷,心里暗急,父皇这句话,显然是给了裕王府两个选择。
    一,留在京城,等着皇位落下。
    不论是景王死在他乡,还是父皇忽然驾崩,景王无法短时间内赶回京城,裕王爷作为在京唯一皇嗣,就能以“国不可一日无君”在灵前继位。
    二,离京离国,历练自己。
    这不必多说,和景王走相同的道路,到最后,谁能夺嫡成功,就看个人本事。
    没有出乎所有人意料,裕王答道:“回陛下,儿臣之子尚幼,不愿父子情浅。”
    一句话。
    令大殿中人全都变了脸色。
    父子情浅,隐约有指摘皇上数十年不见皇嗣的意思。
    甭管裕王爷有没有这个意思,但这个话总是让人不舒服的。
    注意到龙颜变化,李妃顾不得那么多了,接言道:“王爷!世子虽幼,然我大明朝的龙子龙孙,打从太祖高皇帝起,便不是骄生惯养的,懿文太子、成祖文皇帝,哪个不是水里进、火里出,从人世间闯荡出来的铁骨头,硬汉子,若王爷相信,请将世子交于臣妾,臣妾愿在王爷走后封闭王府内外,教授世子忠孝之道,纵隔千山万水,亦保证王爷、世子父子情深。”
    说到这里,李妃跪在绣墩旁,先向皇上告罪僭越后,便望着世子,呼唤道:“来,到母亲这里来。”
    黄锦小心翼翼地将世子从万岁爷膝上端下,放在了地上,世子有点胆怯,望了望朱厚熜,又望了望李妃,还是一步步走向了李妃,李妃就把他抱在了怀里。
    景王不禁为皇嫂叫绝,世子虽然年幼,不懂忠孝,但以这乳燕归巢的举动,证明了世子懵懂的孝心。
    裕王爷,可以放心离京离国。裕王低下了头,再答道:“回陛下,儿臣体弱,恐不胜远乡,愿常侍在父皇左右。”
    李妃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景王也忍不住转过头去,聪慧的皇嫂,都做到这种地步了,却还是带不动皇兄。
    以体弱为由,拒绝离京离国。
    幸好这里没有旁人,不然被文武百官知道了,哪个臣子还敢拥立自己都说王体欠佳的皇嗣为皇储?
    君不见永乐年间,五龙同朝,成祖文皇帝皇嗣中,仁宗皇帝、汉王、赵王三王夺嫡。
    而仁宗皇帝过于“心宽体胖”了些,但作为太子,在监国理政时,却没有在三杨内阁面前流露出丝毫身体不堪重负的模样。
    虽说三杨内阁和永乐年间群臣都知道仁宗皇帝身体大致情况,但仁宗皇帝不露怯,就没人敢胡言乱语。
    有着仁宗皇帝珠玉在前,再观裕王爷,难评!
    朱厚熜不看裕王了,对黄锦吩咐道:“开宴吧。”
    “是。”黄锦领命,高声传菜。
    无数太监、宫女端着一百零九品热菜、汤菜、小菜、鲜果、瓜果、果脯蜜饯、点心稳步走进玉熙宫内。
    不同的菜肴,对应着不同的餐具摆放和使用。
    头路:铜镀金松蓬果罩四个,月季瓶景两个,青白玉盘五个。
    二路:青白玉碗九个。
    三路:青白玉碗九个。
    四路:剔红漆飞龙宴盒两个,青白玉碗四个。
    五至八路:每路青白玉碗十个,青白玉果盅两个。
    内侧:青白玉盘六个,青白玉碟四个,金镶青玉嵌乌木箸、金镶木柄玉顶匙、金镶木柄玉顶果叉各一份。
    皇上、亲王、王妃、世子所使用的餐具大同小异,唯二的区别,就在上面的釉、纹。
    皇帝使用的餐具里外都带有黄釉和龙纹,而亲王则使用里外全黄的夔龙纹盘碗。
    至于亲王妃的,用的是黄地绿龙盘碗。
    这么多菜品,一道尝一口,人都能吃饱,再加上于宴的人,没什么饮宴的心情。
    一场寿宴,也是家宴,就在“食不言”中悄然结束。
    黄锦送裕王、景王、李妃、世子离宫后,便命太监、宫女撤下菜品,没怎么吃,黄锦没舍得扔,便赏给了宫里的人。
    诏狱里,也让人送一份。
    黄锦独留下了那坛没有喝多少的六十年茅台。
    黄锦将木盆端到朱厚熜脚前放下,接着揭开了酒坛上的盖子,一阵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
    捧起酒坛仄靠在木盆边上,把酒倒进了木盆里。
    将酒坛放在一边,黄锦又顺手拿起来一只矮凳,放到朱厚熜身边,坐了下来,便给他卷裤腿。
    朱厚熜皱了下眉头,“五谷之精的陈酿,被你这狗奴婢拿来洗脚。”
    被骂了的黄锦竟像孩童般高兴,捧起万岁爷的左脚,放进酒里,“奴婢不懂这些,但奴婢听太医院李太医说过,酒是好东西,但人若是喝了,便不是什么好东西,说是五谷之精,但也只是配给人洗脚的东西,该是什么东西,便是什么东西。”
    朱厚熜怔了怔,道:“是啊,该是什么东西,就是什么东西,改的了面,变不了里。”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