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内阁设想
第280章 内阁设想
“修建长城之事也该提前准备了,大相公多费费心。”赵兴说道。
“臣明白!”韩章点了点头。
赵兴又询问了一些别的事情,就让几人退下了。
韩章几人走后,赵兴也离开了大殿,前往了龙图阁。
赵兴如今还是太子,自然不能在官家御案上处理政务。
只能在边上添了一张桌子,内侍省的太监,把昨日和今日需要他处理的政务都送了上来。
赵兴看着都快被堆满的桌案,头大如牛。
他虽然前两年开始就已经在处理扎子了,但是他处理的那些扎子实际上只占其中一部分。
送到东宫来的扎子,都是韩章他们处理过的。
赵兴需要做的就是看看韩章他们处理的意见,进行批示。
并不是所有扎子韩章他们都能处理,一些拿不定主意,或者需要官家才能处理的,都会直接送到官家这里来。
官家能处理的就直接处理了,官家拿不定主意的,也会召大臣经过一番商议后做出决断。
平常官家每天上下午都会进行一次小朝会,召集朝中重臣,商议这些事情。
如今这些都需要赵兴来处理。
除此外,还有一些诏令需要他过目签发,加盖玉玺。
虽然觉着头疼,但是该干还是得干。
赵兴只能埋头忙碌了起来。
好在这些年他也锻炼出来了,大多数扎子处理起来也算得心应手。
一时间拿不定主意的,先放在一边。
“殿下,午时都已经过了,先用膳休息休息吧。”刘公公提醒道。
刘公公跟在官家身边多年,虽然只是一个太监,但是对于官家每天理政的各种流程十分清楚。
官家便让他跟在赵兴身边,提醒赵兴。
赵兴闻言放下笔,伸了一个懒腰。
绕是他常年练武,也觉得有些腰酸背痛。
“让人把膳食送来,孤就在这吃点算了。”赵兴吩咐道。
“是!”
刘公公吩咐人把膳食送了过来,又让人抬了一个桌子过来。
等饭食摆好,才去请赵兴过来用饭。
赵兴来到饭桌前坐下,一边吃饭一边思索了起来。
皇帝的工作量也太大了,虽然有一部分是昨日积压的,但是工作量依旧不少。
要想做明君,岂不是天天忙的跟狗一样。
那这个皇帝当的还有什么劲?
“难怪古代昏君那么多。”赵兴突然间有些理解古代的昏君了。
不是每个人都像老朱那么有精力,废除丞相制,所有事物一肩挑,还能有功夫宠幸妃嫔,生了一大堆儿子女儿的。
“对了,我怎么把内阁制度给忘了!”
老朱把宰相废除后,他的子孙后代没有他那么精力充沛,为了偷懒搞出了一个内阁制度。
内阁最开始出现,其实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实际权利并不大。
但是随着后面皇帝放权,内阁权利越来越大,到了后面和宰相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内阁制度虽然有种种弊端,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
历史上要说奇葩皇帝最多的就要数明朝了,要是没有内阁制度,明朝怕是早就灭亡了。
赵兴思考着实行内阁制度的可行性。
明朝能够实行,是因为老朱把宰相制度给废除了。
不过大宋实行的是多相制度,实际上也是为了加强皇权,也有实行内阁的基础。
沉思许久,赵兴露出一丝苦笑,大宋虽然有实行内阁制度的可能,但是想实行也没那么简单。
若是以几位相公为基础实行内阁制度,得到朝臣的同意倒是不难。
但如此一来,内阁大臣的官职就太高了。
思来想去,赵兴也明白暂时并不适合成立内阁。不过赵兴倒是可以弄个小内阁出来。
皇帝需要处理的政务太多,自然需要人出谋划策。
像大宋就有许多某某殿大学士,某某阁大学士。
大学士其实就相当于是皇帝的顾问,可以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参与论议。
但是实际上大宋的大学士只是虚衔,是荣誉称呼。
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员基本都有某某大学士的虚衔。
而皇帝的顾问和秘书,其实是翰林学士。
赵兴想做的就是把大学士从虚衔变成实职。
从朝中选择一些官职不高,能力不错的人,加封龙图阁大学士,协助他来处理政务。
如此一来,他就能轻松许多。
不过这些只是他的初步想法,怎么也要等他登基后才能着手准备。
否则让父皇知道他还没登基呢,就琢磨着怎么偷懒,怕是能气死。
下午赵兴处理了一会扎子,快到申时的时候,让刘公公召集大臣前来议事。
参与议事的官员只有三省六部和枢密院、三司的主官和副官,人数只有二十多人。
这些人就是大宋权利最大的官员了。
或许是因为赵兴刚刚监国,众人还没摸透赵兴的脾气性子,下午的小朝会异常和谐,只用了半个多时辰,就把十多件事情给商议完了。
赵兴之前虽然没有参加过小朝会,却也听说过小朝会上经常因为一些事争论许久。
当然了,这个赵兴没有发声也有很大关系。
小朝会上,赵兴完全一副从善如流,虚心纳谏的样子。
所商议的事,只要支持的人多,就直接通过了。
赵兴很清楚,自己现在只是监国太子,真把他当一回事的人不多。
即便自己发声,能有几个人支持他?
反正父皇已经准备退位了,等登基后,才是他大刀阔斧,展露锋芒的时候。
事情商议完,赵兴便让众人回去,继续处理起了扎子。
忙到傍晚,还剩下一小半没有处理完。
赵兴见天色已经黑了,便停了下来,活动活动身子,前往了父皇寝宫。
官家虽然还不能下床,但是气色看着比昨天好了不少,等赵兴行了礼,微笑道:“今日第一天监国,感觉如何?”
赵兴来到床榻边上坐下,苦笑道:“儿臣总算能够体会到父皇的辛苦了。”
“哈哈。”官家笑了笑说道:“福儿,你刚开始不适应,过些日子得心应手后,就会轻松不少。朕相信你做的会比朕更好的。”
“儿臣哪里能跟父皇比,能做个守成之主就不错了。”赵兴摇头道。
“你之前不是说让朕把皇位传给你么,如今才监国一天,都没登基呢,怎么反倒是没自信了。”官家笑骂道。
“儿臣当初是说笑的,父皇怎么还当真了。”
官家笑了笑,说道:“朕今日让司天监那边算了,五月十五是个好日子。如今已经快二月了,还有三个多月,时间虽然仓促了点,却也还算充足。禅位之事朕今早就跟大相公说过了,这段时间大相公会辅佐你熟悉政务,等时机差不多,朕会昭告天下的。”
“是,儿臣明白了。”赵兴点了点头。
“大相公勤俭奉公,申相公为人正直,你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可以多询问他们的意见。另外礼部右士郎王文恭…”
官家把朝中可以重用的人才,都和赵兴说了一遍。
赵兴陪着父皇用了晚饭,才告辞离开。
带着剩下没有处理完的扎子,回了东宫。
回到东宫,赵兴来到书房,继续处理着扎子。
一直忙活到深夜,才把扎子处理完。
“呼~总算处理完了。”
赵兴伸了个懒腰,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
“殿下,太子妃在寝宫等了半个时辰了。”三水说道。
“嗯?”赵兴皱眉道:“为何不禀报?”
(本章完)
“修建长城之事也该提前准备了,大相公多费费心。”赵兴说道。
“臣明白!”韩章点了点头。
赵兴又询问了一些别的事情,就让几人退下了。
韩章几人走后,赵兴也离开了大殿,前往了龙图阁。
赵兴如今还是太子,自然不能在官家御案上处理政务。
只能在边上添了一张桌子,内侍省的太监,把昨日和今日需要他处理的政务都送了上来。
赵兴看着都快被堆满的桌案,头大如牛。
他虽然前两年开始就已经在处理扎子了,但是他处理的那些扎子实际上只占其中一部分。
送到东宫来的扎子,都是韩章他们处理过的。
赵兴需要做的就是看看韩章他们处理的意见,进行批示。
并不是所有扎子韩章他们都能处理,一些拿不定主意,或者需要官家才能处理的,都会直接送到官家这里来。
官家能处理的就直接处理了,官家拿不定主意的,也会召大臣经过一番商议后做出决断。
平常官家每天上下午都会进行一次小朝会,召集朝中重臣,商议这些事情。
如今这些都需要赵兴来处理。
除此外,还有一些诏令需要他过目签发,加盖玉玺。
虽然觉着头疼,但是该干还是得干。
赵兴只能埋头忙碌了起来。
好在这些年他也锻炼出来了,大多数扎子处理起来也算得心应手。
一时间拿不定主意的,先放在一边。
“殿下,午时都已经过了,先用膳休息休息吧。”刘公公提醒道。
刘公公跟在官家身边多年,虽然只是一个太监,但是对于官家每天理政的各种流程十分清楚。
官家便让他跟在赵兴身边,提醒赵兴。
赵兴闻言放下笔,伸了一个懒腰。
绕是他常年练武,也觉得有些腰酸背痛。
“让人把膳食送来,孤就在这吃点算了。”赵兴吩咐道。
“是!”
刘公公吩咐人把膳食送了过来,又让人抬了一个桌子过来。
等饭食摆好,才去请赵兴过来用饭。
赵兴来到饭桌前坐下,一边吃饭一边思索了起来。
皇帝的工作量也太大了,虽然有一部分是昨日积压的,但是工作量依旧不少。
要想做明君,岂不是天天忙的跟狗一样。
那这个皇帝当的还有什么劲?
“难怪古代昏君那么多。”赵兴突然间有些理解古代的昏君了。
不是每个人都像老朱那么有精力,废除丞相制,所有事物一肩挑,还能有功夫宠幸妃嫔,生了一大堆儿子女儿的。
“对了,我怎么把内阁制度给忘了!”
老朱把宰相废除后,他的子孙后代没有他那么精力充沛,为了偷懒搞出了一个内阁制度。
内阁最开始出现,其实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实际权利并不大。
但是随着后面皇帝放权,内阁权利越来越大,到了后面和宰相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内阁制度虽然有种种弊端,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
历史上要说奇葩皇帝最多的就要数明朝了,要是没有内阁制度,明朝怕是早就灭亡了。
赵兴思考着实行内阁制度的可行性。
明朝能够实行,是因为老朱把宰相制度给废除了。
不过大宋实行的是多相制度,实际上也是为了加强皇权,也有实行内阁的基础。
沉思许久,赵兴露出一丝苦笑,大宋虽然有实行内阁制度的可能,但是想实行也没那么简单。
若是以几位相公为基础实行内阁制度,得到朝臣的同意倒是不难。
但如此一来,内阁大臣的官职就太高了。
思来想去,赵兴也明白暂时并不适合成立内阁。不过赵兴倒是可以弄个小内阁出来。
皇帝需要处理的政务太多,自然需要人出谋划策。
像大宋就有许多某某殿大学士,某某阁大学士。
大学士其实就相当于是皇帝的顾问,可以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参与论议。
但是实际上大宋的大学士只是虚衔,是荣誉称呼。
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员基本都有某某大学士的虚衔。
而皇帝的顾问和秘书,其实是翰林学士。
赵兴想做的就是把大学士从虚衔变成实职。
从朝中选择一些官职不高,能力不错的人,加封龙图阁大学士,协助他来处理政务。
如此一来,他就能轻松许多。
不过这些只是他的初步想法,怎么也要等他登基后才能着手准备。
否则让父皇知道他还没登基呢,就琢磨着怎么偷懒,怕是能气死。
下午赵兴处理了一会扎子,快到申时的时候,让刘公公召集大臣前来议事。
参与议事的官员只有三省六部和枢密院、三司的主官和副官,人数只有二十多人。
这些人就是大宋权利最大的官员了。
或许是因为赵兴刚刚监国,众人还没摸透赵兴的脾气性子,下午的小朝会异常和谐,只用了半个多时辰,就把十多件事情给商议完了。
赵兴之前虽然没有参加过小朝会,却也听说过小朝会上经常因为一些事争论许久。
当然了,这个赵兴没有发声也有很大关系。
小朝会上,赵兴完全一副从善如流,虚心纳谏的样子。
所商议的事,只要支持的人多,就直接通过了。
赵兴很清楚,自己现在只是监国太子,真把他当一回事的人不多。
即便自己发声,能有几个人支持他?
反正父皇已经准备退位了,等登基后,才是他大刀阔斧,展露锋芒的时候。
事情商议完,赵兴便让众人回去,继续处理起了扎子。
忙到傍晚,还剩下一小半没有处理完。
赵兴见天色已经黑了,便停了下来,活动活动身子,前往了父皇寝宫。
官家虽然还不能下床,但是气色看着比昨天好了不少,等赵兴行了礼,微笑道:“今日第一天监国,感觉如何?”
赵兴来到床榻边上坐下,苦笑道:“儿臣总算能够体会到父皇的辛苦了。”
“哈哈。”官家笑了笑说道:“福儿,你刚开始不适应,过些日子得心应手后,就会轻松不少。朕相信你做的会比朕更好的。”
“儿臣哪里能跟父皇比,能做个守成之主就不错了。”赵兴摇头道。
“你之前不是说让朕把皇位传给你么,如今才监国一天,都没登基呢,怎么反倒是没自信了。”官家笑骂道。
“儿臣当初是说笑的,父皇怎么还当真了。”
官家笑了笑,说道:“朕今日让司天监那边算了,五月十五是个好日子。如今已经快二月了,还有三个多月,时间虽然仓促了点,却也还算充足。禅位之事朕今早就跟大相公说过了,这段时间大相公会辅佐你熟悉政务,等时机差不多,朕会昭告天下的。”
“是,儿臣明白了。”赵兴点了点头。
“大相公勤俭奉公,申相公为人正直,你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可以多询问他们的意见。另外礼部右士郎王文恭…”
官家把朝中可以重用的人才,都和赵兴说了一遍。
赵兴陪着父皇用了晚饭,才告辞离开。
带着剩下没有处理完的扎子,回了东宫。
回到东宫,赵兴来到书房,继续处理着扎子。
一直忙活到深夜,才把扎子处理完。
“呼~总算处理完了。”
赵兴伸了个懒腰,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
“殿下,太子妃在寝宫等了半个时辰了。”三水说道。
“嗯?”赵兴皱眉道:“为何不禀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