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并案
第985章 并案
在发展这条道路上,尤其是国朝存有积弊毒瘤下,想将问题解决的同时,还能让大明走出一条新路,就注定会遇到各种问题。
京城。
西苑。
“廉政院从浙江去了南京,深挖出一堆腌臜事,这个,朕丝毫都不觉得奇怪。”朱由校脸色阴沉,指着御案上的奏疏,语气冷冷道。
“不成想,侦缉队去山东查案,居然查出这么多的事,关键山东督抚这边,还由此查到些不一样的。”
“好啊,真是太好了。”
“朕当初将内廷事务剥离出不少交给少府,没成想,居然还养出个祸害出来,这要传扬出去的话,叫天下怎样看待朕?”
被召来的孙国桢、余应桂、卢观象等少府高官,听到天子所讲后,无不是低垂着脑袋,有些甚至露出羞愧之色。
他们也没有想到,在山东这边竟有这种事。
如果蒋臣、袁可立他们奏明的事是真的,那事情就真大发了,毕竟今下的少府,可不止在中枢有,在不少地方可都有。
北直隶、辽东、山东、河南、陕西、汉中、两淮、南直隶、广东、东番……这可都有少府外派的分司啊!
或许上述提及的地方,有不少仅是赈灾、应急两司所派联合分司,为的是解决赈灾期间的各项事宜。
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少府今下的职官吏役规模,正在呈现累年增加的趋势,如果山东的事,真要传扬开来的话,是会引起极大影响与风波的。
“监察、内卫、审计等司给朕抽调人手,即刻赶赴山东去严查此事!”朱由校语气冷厉道。
“朕的态度就一个,不管是牵扯到谁,只要有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以权谋私之举,一律给朕逮捕起来严加审讯!”
“既然以案促改,不能叫有些人收敛,那朕就叫他们变成案,还有,除了山东,其他地方呢?”
“这件事少府打算怎样办,朕不想过多干涉,但朕就一点,谁要敢拿着少府的事开玩笑,那朕就把他给宰了!”
“臣等遵旨。”
孙国桢一行当即作揖道。
看着眼前的这帮大臣,朱由校生出些怅然,到底是发展的太快,以至人心跟着也就杂了,在京城京畿的少府有司还好,那多少是有顾虑与忌惮的,所以太出格的事,多数是不敢去触碰的。
但是在别的地方,尤其是离京城远的,手里掌握着一些权力,真要在这期间,敢有任何的状况发生,腐败就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袁可立的奏疏,想要阐明的观点,朱由校看出来了,无非是对少府在地方的有司,进行一定的收权,甚至是叫地方接管。
这件事,朱由校今后肯定会做。
但不是现在。
没办法。
朱由校今下做的事,明显触碰到很多人的利益,他需要有足够的人,足够的权力,来贯彻落实他的设想与谋划。少府这一庞然大物,无疑充当了极好的承载,甚至是缓冲。
这些年发展下来,少府所辖职官吏役的规模,早就超过了六部总和,这其中有没有通过科举的读书人,有世代为吏,为役的群体,有没有读过书的白身,但通过各方面的选拔与重用,有的做了少府的官,有的成了少府的吏,有的当了少府的役,这种身份上的巨大转变,使得他们只能紧跟少府才能确保自身地位。
改革,不是将既得利益群体,一股脑的全给杀了就结束了。
真要这样简单,那历朝历代的改革,就不可能以失败为多数。
改革的真正目的,是将贪得无厌的那部分给革掉,将分配蛋糕的权力,牢牢地掌握在中枢手里,用新兴群体来替代旧有群体。
所以改革的步伐一旦迈出,就没有停下来这一说,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下,要做符合该时期的事,同时给下一时期要做的谋势,以这种状态周而复始,这期间所遇到的问题与麻烦,是不一样的。
到了现在,朱由校对抓多少人,已经没有兴趣了,因为不管抓多少,杀多少,总是会有新的人会犯同样的事。
这绝不是因为他们蠢,而是因为权力驱使的,没办法,不是谁都能抵御住权力所带来的诱惑。
“陛下,侦缉队这边查的要案,要如何处置?”在孙国桢一行离开后,当值的南书房大臣陈明遇上前道。
“此案是牵扯到少府,但少府要查的,跟所部查的还不太一样,尤其是此案还牵扯到了传教士,东南某股势力,在山东的案即便再难查,但只要将在山东的人都抓了,那是能查清楚的,可是山东以外呢?”
“并案吧。”
朱由校沉吟刹那,伸手对陈明遇道:“给蒋臣他们颁密旨,待山东的案明朗后,就抓紧审讯整理,将牵扯到东南的单独造册,连同在山东查到的,一并誊抄一份,命北海舰队派人赴松江,将这些秘密送至南京去,叫崔呈秀他们查办此事。”
“此外再派人去趟南京,给方正化传密旨,对现有查出的一应事宜,要抓紧查处,朕倒是想要瞧瞧,这东南还能有多少腌臜事,是藏在看不到的地方的。”
“臣遵旨。”
陈明遇当即作揖拜道。
但在他心底却生出别的想法。
这样一来,不知会有多少人牵扯进来。
又不知会有多少人会被砍脑袋。
只是他那里知道,天子早就不在意会死多少人了,别的不说,就东南诸省生乱以来,不知抓了多少,杀了多少,而这些被抓被杀之人的家产,无一例外全都被查抄了,用到了各个领域去了,甚至有不少连京城都没有解递过来,就直接转到各地去了。
这就是朱由校的态度。
既然浓疮连成片了,那就穷尽一切办法,别管正的邪的,能拔除浓疮就都是好的,决定清洗了,那就一批批的去清洗,毕竟有的藏得深,有的藏的浅,想一股脑全清洗掉,这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事。
毕竟既得利益群体的核心所在,一个个也都是不一样的,没有触碰到他们的利益时,他们或许会推波助澜,或许会坐视不管,但绝不会轻易破罐子破摔的,这就是既得利益的本质所在。
(本章完)
在发展这条道路上,尤其是国朝存有积弊毒瘤下,想将问题解决的同时,还能让大明走出一条新路,就注定会遇到各种问题。
京城。
西苑。
“廉政院从浙江去了南京,深挖出一堆腌臜事,这个,朕丝毫都不觉得奇怪。”朱由校脸色阴沉,指着御案上的奏疏,语气冷冷道。
“不成想,侦缉队去山东查案,居然查出这么多的事,关键山东督抚这边,还由此查到些不一样的。”
“好啊,真是太好了。”
“朕当初将内廷事务剥离出不少交给少府,没成想,居然还养出个祸害出来,这要传扬出去的话,叫天下怎样看待朕?”
被召来的孙国桢、余应桂、卢观象等少府高官,听到天子所讲后,无不是低垂着脑袋,有些甚至露出羞愧之色。
他们也没有想到,在山东这边竟有这种事。
如果蒋臣、袁可立他们奏明的事是真的,那事情就真大发了,毕竟今下的少府,可不止在中枢有,在不少地方可都有。
北直隶、辽东、山东、河南、陕西、汉中、两淮、南直隶、广东、东番……这可都有少府外派的分司啊!
或许上述提及的地方,有不少仅是赈灾、应急两司所派联合分司,为的是解决赈灾期间的各项事宜。
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少府今下的职官吏役规模,正在呈现累年增加的趋势,如果山东的事,真要传扬开来的话,是会引起极大影响与风波的。
“监察、内卫、审计等司给朕抽调人手,即刻赶赴山东去严查此事!”朱由校语气冷厉道。
“朕的态度就一个,不管是牵扯到谁,只要有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以权谋私之举,一律给朕逮捕起来严加审讯!”
“既然以案促改,不能叫有些人收敛,那朕就叫他们变成案,还有,除了山东,其他地方呢?”
“这件事少府打算怎样办,朕不想过多干涉,但朕就一点,谁要敢拿着少府的事开玩笑,那朕就把他给宰了!”
“臣等遵旨。”
孙国桢一行当即作揖道。
看着眼前的这帮大臣,朱由校生出些怅然,到底是发展的太快,以至人心跟着也就杂了,在京城京畿的少府有司还好,那多少是有顾虑与忌惮的,所以太出格的事,多数是不敢去触碰的。
但是在别的地方,尤其是离京城远的,手里掌握着一些权力,真要在这期间,敢有任何的状况发生,腐败就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袁可立的奏疏,想要阐明的观点,朱由校看出来了,无非是对少府在地方的有司,进行一定的收权,甚至是叫地方接管。
这件事,朱由校今后肯定会做。
但不是现在。
没办法。
朱由校今下做的事,明显触碰到很多人的利益,他需要有足够的人,足够的权力,来贯彻落实他的设想与谋划。少府这一庞然大物,无疑充当了极好的承载,甚至是缓冲。
这些年发展下来,少府所辖职官吏役的规模,早就超过了六部总和,这其中有没有通过科举的读书人,有世代为吏,为役的群体,有没有读过书的白身,但通过各方面的选拔与重用,有的做了少府的官,有的成了少府的吏,有的当了少府的役,这种身份上的巨大转变,使得他们只能紧跟少府才能确保自身地位。
改革,不是将既得利益群体,一股脑的全给杀了就结束了。
真要这样简单,那历朝历代的改革,就不可能以失败为多数。
改革的真正目的,是将贪得无厌的那部分给革掉,将分配蛋糕的权力,牢牢地掌握在中枢手里,用新兴群体来替代旧有群体。
所以改革的步伐一旦迈出,就没有停下来这一说,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下,要做符合该时期的事,同时给下一时期要做的谋势,以这种状态周而复始,这期间所遇到的问题与麻烦,是不一样的。
到了现在,朱由校对抓多少人,已经没有兴趣了,因为不管抓多少,杀多少,总是会有新的人会犯同样的事。
这绝不是因为他们蠢,而是因为权力驱使的,没办法,不是谁都能抵御住权力所带来的诱惑。
“陛下,侦缉队这边查的要案,要如何处置?”在孙国桢一行离开后,当值的南书房大臣陈明遇上前道。
“此案是牵扯到少府,但少府要查的,跟所部查的还不太一样,尤其是此案还牵扯到了传教士,东南某股势力,在山东的案即便再难查,但只要将在山东的人都抓了,那是能查清楚的,可是山东以外呢?”
“并案吧。”
朱由校沉吟刹那,伸手对陈明遇道:“给蒋臣他们颁密旨,待山东的案明朗后,就抓紧审讯整理,将牵扯到东南的单独造册,连同在山东查到的,一并誊抄一份,命北海舰队派人赴松江,将这些秘密送至南京去,叫崔呈秀他们查办此事。”
“此外再派人去趟南京,给方正化传密旨,对现有查出的一应事宜,要抓紧查处,朕倒是想要瞧瞧,这东南还能有多少腌臜事,是藏在看不到的地方的。”
“臣遵旨。”
陈明遇当即作揖拜道。
但在他心底却生出别的想法。
这样一来,不知会有多少人牵扯进来。
又不知会有多少人会被砍脑袋。
只是他那里知道,天子早就不在意会死多少人了,别的不说,就东南诸省生乱以来,不知抓了多少,杀了多少,而这些被抓被杀之人的家产,无一例外全都被查抄了,用到了各个领域去了,甚至有不少连京城都没有解递过来,就直接转到各地去了。
这就是朱由校的态度。
既然浓疮连成片了,那就穷尽一切办法,别管正的邪的,能拔除浓疮就都是好的,决定清洗了,那就一批批的去清洗,毕竟有的藏得深,有的藏的浅,想一股脑全清洗掉,这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事。
毕竟既得利益群体的核心所在,一个个也都是不一样的,没有触碰到他们的利益时,他们或许会推波助澜,或许会坐视不管,但绝不会轻易破罐子破摔的,这就是既得利益的本质所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