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一体化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934章 一体化
    既然下了决心,想将一些事做好,那就别嫌遇到的麻烦多,挑战大,倘若是这样的话,那干脆就别去做。
    朱由校就是这种态度,既然选择做,就必须将成绩给做出来。
    在明里暗里,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他,要是连他这位大明皇帝,都表现的唯唯诺诺,叫人觉得可以拿捏,那做事的人会怎样想?
    明确收权一事,朱由校从乾清宫搬去西苑了,同去的还有后宫妃嫔及子嗣,这紫禁城住的太叫人压抑了。
    因为收权这件事,这叫朝野间议论声很大,可对于这些事,朱由校根本就不在意,反正东南还在乱,即便是再乱些又如何?
    到了三月,节奏似快了起来,人也变得忙碌。
    西苑。
    太液池。
    “说说吧,这次来西苑见朕,卿家想奏明的不知国税诸事吧?”朱由校负手而立,走在这玉河桥上,对随驾的施邦耀笑道。
    气温开始回升,西苑上下生机盎然。
    相较于紫禁城,朱由校更喜欢待在西苑,最起码累的时候,能去各处逛逛,不至于觉得那样压抑。
    “陛下英明。”
    施邦耀微微低首道:“臣的确还有事情,这是国税、海关、榷关、漕运联名奏陈,还请陛下御览。”
    朱由校停下脚步,看了眼施邦耀,随即伸手接过这份奏疏。
    说起来,从新设一批总署,针对所涉领域加强管控,朱由校就知在后续定有一些事,是需要他拍板的。
    “一体化?”
    在打开奏疏,看到上面的内容时,朱由校眉头微蹙起来,这事他清楚,是他授意洪承畴,还有有司在辽东试行的。
    “榷关、海关所派分署,在辽东是试行了此策,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么急,就想在关内试行,这是否太急了些?”
    朱由校在看过后,皱眉对施邦耀道,这件新政,在辽东产生哪些问题,朱由校是很清楚的。
    特别是跟猎虏淘金进行捆绑,使得辽东不少地方出现假币,所以才有蒋臣领侦缉队赴辽查案。
    这件事必须解决好。
    朱由校不允许任何人,将他在辽东敲定的新政给破坏了,不管是榷关、海关深化联合收税,亦或是猎虏淘金一事,这都牵扯到很多层面,要是被破坏了,会影响到后续的很多部署。
    “陛下,这不急。”
    施邦耀却道:“臣等联名所呈,是知晓辽东所取成果,当然其中暴露出的问题,臣等也是知晓的。”
    “正是因为这样,臣等才觉得先行从政策层面,去进行一体化联合,叫各总署间知晓如何对接,如何核准,如何承办,是至关重要的前期筹备。”
    “何况关内与辽东情况不一样,还多了一条漕运,这多一项,所牵扯到的事就增多不少,如果不提前筹备的话,真等到辽东方面积攒成熟经验,要扩大试行范围的话,恐到时会耽搁不少时间。”
    其实从增设一批总署,由中枢进行垂直管辖,这帮就任总署的首脑就知一点,天子对税政、河政、漕运等几个方面,是下了决心要好好整顿的。
    不说别的。
    单单是盐税总署袁世振,在推行盐税改革以来,给国库增加多少税收,就不难看出本该进国库的税银,有多少被上下其手了。
    如果先前这笔税银,仅涉及盐税这一块儿,能够足额征收上来,国库何至于空虚成那样啊。
    以至朝廷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要向天下进行摊派,如果没有摊派,或许先前很多悲剧都能避免的。
    可是这世上没有如果啊。治国就是这样,任何一处细微的纰漏,在层层传导下去后,是会将破坏与危害不断扩大的。
    从中枢到地方,这期间不止增加了多少想法,这也是治理天下最难的地方。
    “这一想法是不错的,但朕有个要求。”
    “请陛下明示!”
    看着作揖行礼的施邦耀,朱由校的心底生出感慨,他知道先前那场联席廷议,自己给诸总署压力太大了。
    想叫底下的人,把事情做好,就要适时地放些权,这样他们才有信心与干劲,去把接下的差事干好。
    不可能说,要办事,却连什么都不给,这咋办?
    不现实嘛。
    “要保密。”
    朱由校伸手道:“辽东那边出了些事,朕怀疑眼下有不少人,在暗地里盯着此事,辽东的事,朕接下来要拿来做大文章。”
    这又将死很多人啊。
    施邦耀听到这话,就知辽东的事查明后,必然会顺藤摸瓜去抓很多人,这人一抓,下场就不言而喻了。
    “既然你们想先就政策层面进行一体化联合,那就放开手脚去干,不过这人员方面必须认真筛选。”
    朱由校继续道:“今后涉及这部分事宜,由你们几个单独管着他们,有任何进展或突破,可呈密奏到御前来。”
    “正如卿家讲的那样,国税、海关。榷关、漕运几处若真能实现一体化联合,这对今后的中枢财政是有极大好处的。”
    “臣遵旨。”
    施邦耀当即表态道:“请陛下放心,臣等会办好此事的。”
    对于做实事的人,特别是脚踏实地在做的,朱由校向来是宽容的,哪怕在这过程中,他们真出现些差错,朱由校也不会轻易责罚,毕竟一项新的事情,从无到有的去做,是没有经验是能借鉴的,是需要一点点摸索的。
    是人都会犯错。
    只要犯了错,能及时去改,没有造成更大损失,这都是改革所必须经历的,这世上没有任何一项改革,是一提出来就顺风顺水的。
    “做事归做事,也要注意身体。”
    朱由校走上前,伸手去搀施邦耀,“朕知道你们做的事,很杂,也很大,但有个好的身体,才能把事最终做成,不是吗?”
    “臣定谨记于心。”
    施邦耀心中生出一股暖流。
    都苍老不少啊。
    看着施邦耀,又想起毕自严,还有一些人,朱由校的心情很复杂,这些做实事的肱股栋梁,别看一个个从没有抱屈,可他们承受多大压力,朱由校是清楚的,对这些人,不能只提要求,却不懂得关心他们,这样是不好的。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