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温情
第885章 温情
“是在朝鲜冷?还是在京城冷?”
乾清宫。
披着大氅,走在风雪下的朱由校,对同行的朱聿键道,理藩院的事解决了,但有些事还没解决。
“朝鲜!”
朱聿键不假思索,看向朱由校道:“陛下,您别看朝鲜狭长,但至隆冬,那天是真冷,那真不是人呆的地。”
“可有怨朕?”
朱由校露出笑意。
“怨?”
朱聿键一愣,不解道:“怨什么?”
“怨朕,把你派去那等苦寒之地。”
朱由校保持笑意。
“那不能。”
朱聿键摇头道:“臣感激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怨呢,臣去了朝鲜,才知陛下先前讲的那些,究竟是何意。”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话一点都不假。”
“先前在臣心里,想着朝鲜就是大明藩属,方方面面都是效仿明制,这地方即便起风波,又能如何呢。”
“可真去了朝鲜,臣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朝鲜的很多事,不能仅从文官口里讲的去熟悉。”
看来是真打开眼界了。
见朱聿键滔滔不绝,朱由校笑意更盛,这也是他外放朱聿键历练的原因,想做好大明的王大臣,就不能自我封闭,觉得这天下,除了大明以外,其他都不值一提。
战略上的确可以藐视,但在战术上必须重视。
眼下是什么时期?
是大航海时期!
大明不可能守着这一亩三分地,就自顾自的过着舒坦日子,等到大明的积弊与毒瘤,还有众多烂摊子解决些了,大明要逐步对外开放,尤其是在地缘方面,大明必须构建一套新体系才行。
有这么多的事要做,这独靠朱由校一人,肯定是不行的,毕竟一个人的精力与时间都是有限的。
朱由校需要有一批值得信赖的人,在他需要做出调整的方面,去切实掌握话语权,继而推动对应方面的改变。
“陛下,臣在归京前,在朝鲜听说东南……”本滔滔不绝的朱聿键,突然话题一转,眉头微皱的看向朱由校。
朱由校脸上的笑意没了。
别看朝鲜离大明很远,距东南就更远了,但因为镇压篡逆的缘故,使得以天津十三行为首的势力,在朝鲜有不小的根基,这也使得大明的一些事,会通过以上群体传到朝鲜。
最初朱聿键听说浙江遭遇倭乱,福建、江西等地出现叛乱,甚至连东南也跟着不平静了,朱聿键是不相信的,甚至还发了脾气。
朱聿键不相信这是真的,这肯定是有人在捣鬼,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消息传到朝鲜去,朱聿键怒了。
煌煌大明治下,居然有那么多宵小之辈。
朱聿键的骨子里,流淌的是朱家的血,对朱家的江山,他是有感情的,这是与生俱来的。
哪怕年幼时遭遇不公,甚至是苛待,但在紫禁城的经历,特别是朱由校对他的关心,使得朱聿键的想法有很大改变。
“一帮跳梁小丑罢了。”
朱由校沉吟刹那,才开口道:“有人想在东南鼓捣些事情,继而使自身利益确保住,只是他们太高估自己了。”
“陛下,需要臣做什么吗?”
朱聿键听后,停下脚步朝朱由校作揖拜道。“你呀,还真有。”
朱由校想了想,伸手轻拍朱聿键肩膀,“尽快在京完婚,为了你的良配,皇后可费了不少心思,二十好几的人了,也该有个贴心的人了,朕都有子嗣了,你就不急?”
“臣~”
朱聿键的脸红了,显得有些扭捏。
“别跟朕说什么,身上担子没有解决前,就不想此事的混账话。”朱由校笑骂道:“你是唐王世孙,今后的唐王爵,必由你来承袭,你要多生些子嗣才行。”
朱聿键讪讪笑了起来。
其实在朝鲜时,他就找了不少美人,但是吧,那些顶多算是妾,至于正妻,那必须是大明的才行。
“长寿!!”
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响起,叫朱聿键循声看去。
“检哥儿!!”
看着跑来的朱由检,朱聿键挥手示意。
朱由校见到此幕,露出淡淡笑意。
“键哥儿,你还舍得回来!!叔父想死你了!!”
可接下来,传来的一道声音,却让朱聿键嘴角抽动起来。
“哈哈!!”
朱由校大笑起来。
在朱由检身后,披着大氅的朱术桂,难掩兴奋的朝御前跑来,而在他的身后,则是朱常淓等人。
这帮养在紫禁城的宗藩,情谊是不一样的。
尽管他们来自各藩,有些隔得很远了,但在御前进修的这段特殊经历,使得他们彼此间都很亲。
“拜见皇兄!”
“拜见陛下!”
在朱由校感慨之际,跑来的朱由检一行,毕恭毕敬的朝朱由校作揖行礼,朱由校笑着摆摆手。
“键哥儿,你也长高了,嘻嘻,怎么蓄起胡子了,看起来怪怪的。”
“长寿,在朝鲜待着怎样?”
“长寿,你还舍得回来啊,我还以为你把我们全给忘了。”
阔别许久后再见,朱聿键、朱由检、朱术桂他们有说不完的话,特别是他们看对方的变化都很大,这种感觉是没人能理解的。
朱由校负手而立,静静的看着眼前这一幕。
亲情对天家而言是奢侈。
但那要看怎样分。
对眼前这帮人而言,那张宝座,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甚至今后他们涉足的领域,执掌的权力都不一样,甚至有些还要移藩海外,那他们对彼此间的感情,就没有任何的利益冲突。
没有冲突,就不会有矛盾。
‘等到眼前这些人,一个个都能独当一面,那大明必然恢复至最巅峰时期了。’想到这些的朱由校,心底有几分感慨,‘不过这对朕而言,才仅仅是一个开始,过去的巅峰,那不叫巅峰,大明必须要始终走在前沿才行,一帮强盗能干成的事,更别提没有任何底蕴可言,那大明没有理由干不成。’
朱由校在想一件事,等大明达到秋叶海棠后,在他的推动下,坚定的继续对外扩张,那大明以外的众多国度,一个个会怎样看待大明呢?
(本章完)
“是在朝鲜冷?还是在京城冷?”
乾清宫。
披着大氅,走在风雪下的朱由校,对同行的朱聿键道,理藩院的事解决了,但有些事还没解决。
“朝鲜!”
朱聿键不假思索,看向朱由校道:“陛下,您别看朝鲜狭长,但至隆冬,那天是真冷,那真不是人呆的地。”
“可有怨朕?”
朱由校露出笑意。
“怨?”
朱聿键一愣,不解道:“怨什么?”
“怨朕,把你派去那等苦寒之地。”
朱由校保持笑意。
“那不能。”
朱聿键摇头道:“臣感激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怨呢,臣去了朝鲜,才知陛下先前讲的那些,究竟是何意。”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话一点都不假。”
“先前在臣心里,想着朝鲜就是大明藩属,方方面面都是效仿明制,这地方即便起风波,又能如何呢。”
“可真去了朝鲜,臣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朝鲜的很多事,不能仅从文官口里讲的去熟悉。”
看来是真打开眼界了。
见朱聿键滔滔不绝,朱由校笑意更盛,这也是他外放朱聿键历练的原因,想做好大明的王大臣,就不能自我封闭,觉得这天下,除了大明以外,其他都不值一提。
战略上的确可以藐视,但在战术上必须重视。
眼下是什么时期?
是大航海时期!
大明不可能守着这一亩三分地,就自顾自的过着舒坦日子,等到大明的积弊与毒瘤,还有众多烂摊子解决些了,大明要逐步对外开放,尤其是在地缘方面,大明必须构建一套新体系才行。
有这么多的事要做,这独靠朱由校一人,肯定是不行的,毕竟一个人的精力与时间都是有限的。
朱由校需要有一批值得信赖的人,在他需要做出调整的方面,去切实掌握话语权,继而推动对应方面的改变。
“陛下,臣在归京前,在朝鲜听说东南……”本滔滔不绝的朱聿键,突然话题一转,眉头微皱的看向朱由校。
朱由校脸上的笑意没了。
别看朝鲜离大明很远,距东南就更远了,但因为镇压篡逆的缘故,使得以天津十三行为首的势力,在朝鲜有不小的根基,这也使得大明的一些事,会通过以上群体传到朝鲜。
最初朱聿键听说浙江遭遇倭乱,福建、江西等地出现叛乱,甚至连东南也跟着不平静了,朱聿键是不相信的,甚至还发了脾气。
朱聿键不相信这是真的,这肯定是有人在捣鬼,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消息传到朝鲜去,朱聿键怒了。
煌煌大明治下,居然有那么多宵小之辈。
朱聿键的骨子里,流淌的是朱家的血,对朱家的江山,他是有感情的,这是与生俱来的。
哪怕年幼时遭遇不公,甚至是苛待,但在紫禁城的经历,特别是朱由校对他的关心,使得朱聿键的想法有很大改变。
“一帮跳梁小丑罢了。”
朱由校沉吟刹那,才开口道:“有人想在东南鼓捣些事情,继而使自身利益确保住,只是他们太高估自己了。”
“陛下,需要臣做什么吗?”
朱聿键听后,停下脚步朝朱由校作揖拜道。“你呀,还真有。”
朱由校想了想,伸手轻拍朱聿键肩膀,“尽快在京完婚,为了你的良配,皇后可费了不少心思,二十好几的人了,也该有个贴心的人了,朕都有子嗣了,你就不急?”
“臣~”
朱聿键的脸红了,显得有些扭捏。
“别跟朕说什么,身上担子没有解决前,就不想此事的混账话。”朱由校笑骂道:“你是唐王世孙,今后的唐王爵,必由你来承袭,你要多生些子嗣才行。”
朱聿键讪讪笑了起来。
其实在朝鲜时,他就找了不少美人,但是吧,那些顶多算是妾,至于正妻,那必须是大明的才行。
“长寿!!”
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响起,叫朱聿键循声看去。
“检哥儿!!”
看着跑来的朱由检,朱聿键挥手示意。
朱由校见到此幕,露出淡淡笑意。
“键哥儿,你还舍得回来!!叔父想死你了!!”
可接下来,传来的一道声音,却让朱聿键嘴角抽动起来。
“哈哈!!”
朱由校大笑起来。
在朱由检身后,披着大氅的朱术桂,难掩兴奋的朝御前跑来,而在他的身后,则是朱常淓等人。
这帮养在紫禁城的宗藩,情谊是不一样的。
尽管他们来自各藩,有些隔得很远了,但在御前进修的这段特殊经历,使得他们彼此间都很亲。
“拜见皇兄!”
“拜见陛下!”
在朱由校感慨之际,跑来的朱由检一行,毕恭毕敬的朝朱由校作揖行礼,朱由校笑着摆摆手。
“键哥儿,你也长高了,嘻嘻,怎么蓄起胡子了,看起来怪怪的。”
“长寿,在朝鲜待着怎样?”
“长寿,你还舍得回来啊,我还以为你把我们全给忘了。”
阔别许久后再见,朱聿键、朱由检、朱术桂他们有说不完的话,特别是他们看对方的变化都很大,这种感觉是没人能理解的。
朱由校负手而立,静静的看着眼前这一幕。
亲情对天家而言是奢侈。
但那要看怎样分。
对眼前这帮人而言,那张宝座,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甚至今后他们涉足的领域,执掌的权力都不一样,甚至有些还要移藩海外,那他们对彼此间的感情,就没有任何的利益冲突。
没有冲突,就不会有矛盾。
‘等到眼前这些人,一个个都能独当一面,那大明必然恢复至最巅峰时期了。’想到这些的朱由校,心底有几分感慨,‘不过这对朕而言,才仅仅是一个开始,过去的巅峰,那不叫巅峰,大明必须要始终走在前沿才行,一帮强盗能干成的事,更别提没有任何底蕴可言,那大明没有理由干不成。’
朱由校在想一件事,等大明达到秋叶海棠后,在他的推动下,坚定的继续对外扩张,那大明以外的众多国度,一个个会怎样看待大明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