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第479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乾清宫。
东暖阁。
“应急清吏司组建了,今后牵扯到灾情的事宜,算是能稍稍心安一些了。”
看过练国事呈递的奏疏,朱由校露出会心笑意,“朕果真没有看错你啊,到底是心忧社稷的肱股,一个应急,一个赈灾,先紧着安稳北疆诸省,大明的发展就错不了!”
小冰河时期下频出的自然灾害,是朱由校必须要考虑的重要一环,倘若赈灾安民诸事不能落定,那就代表着他构建的蓄水池,始终是有窟窿漏水的,这样即便放再多的水进来,也无法促成养鱼的谋划。
“拟几道旨意!”
随着朱由校一声令下,在御前服侍的刘若愚,忙低首朝一处走去。
“少府奉上谕,应急清吏司奉诏组建,特擢练国事领侍郎衔统辖,着有司尽快选址,营建应急清吏司本库,内帑拨银百万,暂用以应急所需,今后涉及灾情诸事,由应急、赈灾两清吏司统办。”
朱由校放下所持奏疏,讲出心中所想,以中旨的名义强调应急地位,让少府有司知晓该司的重要性,这样能减轻不少麻烦。
在看完所写中旨,皆是按自己的意思进行润色,朱由校对刘若愚说道。
刘若愚捧着这些中旨,当即低首道。
“给兵部去道旨意,今后牵扯到地方灾情诸事,凡是通过急递进京,要誊抄一份转递至应急清吏司!”
在外朝有司这一体系下,特设对应的新体系,唯一好处即选择性增多了,办事效率增加了。
“给国舅颁到中旨,今后应急清吏司需储粮食、布匹、、药材等,便民社亦要加紧筹措。”
在大明啊,三条腿的蟾蜍是很难找,但是想做官的人却极多!
一道道旨意明确下来,代表着以少府为首的衙署,在知晓这些事宜后,必须要加紧着办落实。
特设的少府、两书房、军务院这些衙署,或许说在最初的确备受争议与诟病,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办的事情不断增多,一些事宜开始初见成效,这也导致上述体系的规模,是在不断增强的。
管它是什么性质,管它是否职权重叠,先把事情干起来再说,至于调整,那是今后要考虑的事情。
“另着练国事尽快遴选职官,按赈灾清吏司的规格,亦向汉中谴派应急分司,统归至孙传庭麾下……”
黑猫白猫,能逮住老鼠的都是好猫!
“用玺明发吧。”
哪怕有些人不愿奉诏办事,朱由校也能找到别人去办,使得皇权根本就受不到掣肘,只要内帑能保持充盈,无需动用国库的银子去办事,那么朱由校就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
“喏!”
最关心的事情解决一项,让朱由校的心情好很多,不过再看到涉及舆情的奏疏,朱由校却皱起眉头。
“翻来覆去的就那几个论调,真真是一点新意都没有。”
朱由校倚着软垫,看着涉及新大礼议之争的情况,露出一抹不屑,“这哪里是在力挺衍圣公一脉,这分明就是想借着此由头,来确保你们自身的利益不受损。”
“皇爷,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王象乾求见,辽东急报!”
就在朱由校打算叫人,让南书房的大臣过来,就眼下的舆情明确对应事宜,殿外轮值的太监低首走进。
“宣。”
知晓是涉及辽东的事,朱由校没有犹豫,不过让朱由校疑惑的,牵扯到辽东的事,为何军务院没有来人?
毕竟涉及建虏平叛诸事都转隶到军务院。
“皇爷,军务院诸臣求见,辽东急报!”
只是在朱由校想这些时,王象乾刚抬脚走进东暖阁,紧接着又一轮值宦官进来禀明,这让朱由校笃定一点,辽东出大事了!!
东暖阁的气氛悄然发生变化。
在先后了解到对应情况,朱由校知晓兵部为何率先知道的原因,过去既定的驿传改制初见成效了。
对于此事,朱由校是高兴的。
驿传改制能够取得成绩,则代表着落后腐朽的驿传,是能以兵部为主导谋改的,这带来的改变是极多的。
有结余倒是其次的。
真正让朱由校在意的,是驿传体系可以重获新生,这代表中枢对于各地的掌控,会在无形中增强!
牵扯到军政要务的诸多事宜,能够四通八达的上传下达,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这个建虏真挺有意思的。”
朱由校倚着软垫,环视御前所聚诸臣,“去岁进犯辽左不成,被我大明狠狠力挫,致使其内部及周边出现不少问题。”
“这才过了多久就忘了疼,想通过表面侵袭辽东边陲,继而实现对朝鲜的劫掠,这如意算盘打的真够好的,只是他们万没有想到,我大明已在他们内部发展有暗桩了。”
暗桩?
听闻此言的王象乾,心底却生出疑惑来,这封经辽东总督府急递进京的急报,并没有涉及到这些事宜啊。
“陛下,通过辽东急递回京的情况来看,建虏是坐不住了。”
在王象乾疑惑之际,魏光绪上前作揖道:“尽管建虏麾下八旗的确骁勇,想要通过一战彻底将其镇压,使得其臣服于我大明,是较为困难的事情。”
“但是这也暴露出建虏人口过少的致命缺点,臣以为建虏此次行此等事宜,破坏大明与朝鲜的关系倒是其次,最最重要的依旧是劫掠人口,甚至是想侵占朝鲜疆域,毕竟被建虏窃据的建州三卫,归根到底是地广人稀,即便是跟辽东相比,那差的就不止一星半点。”
“熊廷弼也是这個意思。”
朱由校面色平静道:“既然建虏想打这一仗,那我大明就奉陪到底,刚好,也让在辽东组建的新军,趁势经历下战争的洗礼,新卒即便操练的再好,可要是没有见过血,在战场上杀过人,那就不能被称之为悍卒,大明不缺新卒,却的是悍卒。”
“待到辽东地界的悍卒达到一定的规模,建虏所辖八旗即便再骁勇善战,那也绝非我大明健儿的对手!”
(本章完)
乾清宫。
东暖阁。
“应急清吏司组建了,今后牵扯到灾情的事宜,算是能稍稍心安一些了。”
看过练国事呈递的奏疏,朱由校露出会心笑意,“朕果真没有看错你啊,到底是心忧社稷的肱股,一个应急,一个赈灾,先紧着安稳北疆诸省,大明的发展就错不了!”
小冰河时期下频出的自然灾害,是朱由校必须要考虑的重要一环,倘若赈灾安民诸事不能落定,那就代表着他构建的蓄水池,始终是有窟窿漏水的,这样即便放再多的水进来,也无法促成养鱼的谋划。
“拟几道旨意!”
随着朱由校一声令下,在御前服侍的刘若愚,忙低首朝一处走去。
“少府奉上谕,应急清吏司奉诏组建,特擢练国事领侍郎衔统辖,着有司尽快选址,营建应急清吏司本库,内帑拨银百万,暂用以应急所需,今后涉及灾情诸事,由应急、赈灾两清吏司统办。”
朱由校放下所持奏疏,讲出心中所想,以中旨的名义强调应急地位,让少府有司知晓该司的重要性,这样能减轻不少麻烦。
在看完所写中旨,皆是按自己的意思进行润色,朱由校对刘若愚说道。
刘若愚捧着这些中旨,当即低首道。
“给兵部去道旨意,今后牵扯到地方灾情诸事,凡是通过急递进京,要誊抄一份转递至应急清吏司!”
在外朝有司这一体系下,特设对应的新体系,唯一好处即选择性增多了,办事效率增加了。
“给国舅颁到中旨,今后应急清吏司需储粮食、布匹、、药材等,便民社亦要加紧筹措。”
在大明啊,三条腿的蟾蜍是很难找,但是想做官的人却极多!
一道道旨意明确下来,代表着以少府为首的衙署,在知晓这些事宜后,必须要加紧着办落实。
特设的少府、两书房、军务院这些衙署,或许说在最初的确备受争议与诟病,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办的事情不断增多,一些事宜开始初见成效,这也导致上述体系的规模,是在不断增强的。
管它是什么性质,管它是否职权重叠,先把事情干起来再说,至于调整,那是今后要考虑的事情。
“另着练国事尽快遴选职官,按赈灾清吏司的规格,亦向汉中谴派应急分司,统归至孙传庭麾下……”
黑猫白猫,能逮住老鼠的都是好猫!
“用玺明发吧。”
哪怕有些人不愿奉诏办事,朱由校也能找到别人去办,使得皇权根本就受不到掣肘,只要内帑能保持充盈,无需动用国库的银子去办事,那么朱由校就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
“喏!”
最关心的事情解决一项,让朱由校的心情好很多,不过再看到涉及舆情的奏疏,朱由校却皱起眉头。
“翻来覆去的就那几个论调,真真是一点新意都没有。”
朱由校倚着软垫,看着涉及新大礼议之争的情况,露出一抹不屑,“这哪里是在力挺衍圣公一脉,这分明就是想借着此由头,来确保你们自身的利益不受损。”
“皇爷,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王象乾求见,辽东急报!”
就在朱由校打算叫人,让南书房的大臣过来,就眼下的舆情明确对应事宜,殿外轮值的太监低首走进。
“宣。”
知晓是涉及辽东的事,朱由校没有犹豫,不过让朱由校疑惑的,牵扯到辽东的事,为何军务院没有来人?
毕竟涉及建虏平叛诸事都转隶到军务院。
“皇爷,军务院诸臣求见,辽东急报!”
只是在朱由校想这些时,王象乾刚抬脚走进东暖阁,紧接着又一轮值宦官进来禀明,这让朱由校笃定一点,辽东出大事了!!
东暖阁的气氛悄然发生变化。
在先后了解到对应情况,朱由校知晓兵部为何率先知道的原因,过去既定的驿传改制初见成效了。
对于此事,朱由校是高兴的。
驿传改制能够取得成绩,则代表着落后腐朽的驿传,是能以兵部为主导谋改的,这带来的改变是极多的。
有结余倒是其次的。
真正让朱由校在意的,是驿传体系可以重获新生,这代表中枢对于各地的掌控,会在无形中增强!
牵扯到军政要务的诸多事宜,能够四通八达的上传下达,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这个建虏真挺有意思的。”
朱由校倚着软垫,环视御前所聚诸臣,“去岁进犯辽左不成,被我大明狠狠力挫,致使其内部及周边出现不少问题。”
“这才过了多久就忘了疼,想通过表面侵袭辽东边陲,继而实现对朝鲜的劫掠,这如意算盘打的真够好的,只是他们万没有想到,我大明已在他们内部发展有暗桩了。”
暗桩?
听闻此言的王象乾,心底却生出疑惑来,这封经辽东总督府急递进京的急报,并没有涉及到这些事宜啊。
“陛下,通过辽东急递回京的情况来看,建虏是坐不住了。”
在王象乾疑惑之际,魏光绪上前作揖道:“尽管建虏麾下八旗的确骁勇,想要通过一战彻底将其镇压,使得其臣服于我大明,是较为困难的事情。”
“但是这也暴露出建虏人口过少的致命缺点,臣以为建虏此次行此等事宜,破坏大明与朝鲜的关系倒是其次,最最重要的依旧是劫掠人口,甚至是想侵占朝鲜疆域,毕竟被建虏窃据的建州三卫,归根到底是地广人稀,即便是跟辽东相比,那差的就不止一星半点。”
“熊廷弼也是这個意思。”
朱由校面色平静道:“既然建虏想打这一仗,那我大明就奉陪到底,刚好,也让在辽东组建的新军,趁势经历下战争的洗礼,新卒即便操练的再好,可要是没有见过血,在战场上杀过人,那就不能被称之为悍卒,大明不缺新卒,却的是悍卒。”
“待到辽东地界的悍卒达到一定的规模,建虏所辖八旗即便再骁勇善战,那也绝非我大明健儿的对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