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缓过神来的宗室立刻出来指责胤礽,“安亲王在外征战多年,平定了云贵,乃是我大清的功臣!难不成为了几个忤逆的汉人,你就要杀了安亲王,寒了八旗将士的心?这天下是我八旗将士用命打下来的,太子却偏帮汉人,是何道理?!”
    胤礽刚刚的确是一时冲动,说话没过脑子,此时稍微冷静下来,也知道自己不该当众说出这样的话。
    他看向康熙,康熙的面色前所未有的严肃,却没有开口说话。
    胤礽又回过头看向那慷慨陈词的宗室,压下心里的冲动,冷静的问道:“满人也好,汉人也罢,难道不都是大清的子民吗?安亲王军功归军功,但即便他有天大的功劳,也不能失了为人臣的本分!”
    胤礽的话锋突然转到了君臣之上,让说话的宗室愣了一下,也让康熙的脸色缓和了下来。
    他颇有些欣慰的看着胤礽,开口说道:“这话说得不错。”
    胤礽又继续道:“如果此时是我大清刚入关尚未平定天下之时,你们刚刚说的旧俗之类的尚且情有可原,但吴三桂虽然叛乱,云贵的百姓却依旧是大清的子民,安亲王屠杀的不是敌国百姓,而是我大清的手足同胞!”
    “更何况,汗阿玛早有严令,不准侵扰百姓,更遑论是屠城!同样是带兵平乱,康亲王可曾有过这样不尊圣旨的举动?”
    胤礽抛开满汉之争,将矛头转到两位亲王之间,“违抗圣旨就是违抗圣旨,屠杀平民就是屠杀平民,休要往满汉之争上攀扯,妄想以此抵罪!”
    “不错,太子说的极是!”
    康熙立刻开口赞同,“朕今日叫你们听的是其他将领是如何参安亲王的,不是让你们来评议满汉之间的国策的!这些折子,可不是汉人上的,都是看不下去的满人将领地上来的,尔等休要混淆视听!”
    胤礽重新坐回去冷静,将主场交还给康熙。
    他灵机一动用诡辩圆了回来,但实际上依旧心中气愤难平。
    这也许就是他与这个时代最严重的隔阂吧——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里,或许只有他一个人觉得人命大过天。
    胤礽听着康熙和朝臣们就安亲王抗旨一事商议如何处置,却无人再提及那些枉死的百姓,只觉得心里堵得厉害,却又无能为力。
    不知过了多久,他被一声“退朝”惊醒,方才回过神来,牵着康熙伸过来的手走了出去。
    康熙没有直接带胤礽回乾清宫,而是一路往北,登上了神武门的门楼。
    从这里往外看,便是景山。
    “保成,看到那景山了吗?”
    康熙将胤礽抱上高台,然后从后面稳稳扶住他,“上次朕带你去狩猎的时候,没有去寿皇亭看看,那里是崇祯帝吊死的地方。”
    “崇祯帝并非暴君,相反,他其实勤于政事,力主中兴,然而却还是亡了国,”
    康熙说道,“除了天下大势所趋之外,也有他刚愎自用不通世情的缘故。”
    “治国之道,其实没有是非对错之分,再好的国策用在不适宜的时机上,也只能铸就悲剧。”
    康熙耐心的给胤礽解释,“朕知道你悲悯众生,但是保成,你是太子,不是菩萨,你首先要考虑的是政权安稳,而不是一隅之地的百姓存亡。”
    “安亲王屠城故而有错,你可以以此不对他封赏,也可以将他贬庶到闲职,但却不能因此杀了他或是像你说的,碎尸万段。”
    “民贵君轻虽有道理,但却只是道理而已,人生而平等是佛门禅语,却不是人生真谛,”
    康熙握紧胤礽的手,“如果你不想同崇祯帝一般,吊死在那景山之上,你就得学会分辨轻重,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方才是帝王之道。”
    帝王之道。
    胤礽在心里默默念着这四个字,然后喃喃道:“可是阿玛,我不是帝王。”
    他只是一个注定会被废掉的太子而已,他并不想学帝王之道。
    第75章
    破天荒的头一遭,乾清宫里最最尊贵的天家父子两个,竟然闹别扭了!
    看着互相不搭理对方不肯同桌而食的康熙和胤礽,梁九功蒙了,只好又叫人赶紧去御膳房给胤礽另叫一份膳食来。
    胤礽却并不领情,转身就跑出了乾清宫,梁九功正要喊人去追,康熙却冷冷道:“不许管他,他爱上哪儿去就上哪儿去!”
    梁九功:……太子爷七岁,皇上您最多也就三岁!
    康熙是真的有点生气了。
    他精心教养着长起来的储君,竟然不想当皇帝,这搁谁谁能不生气?
    敢情他这么些年来的言传身教都喂了狗了!
    权势,尊荣,坐拥天下万人之上的睥睨,胤礽是一点都没看到,他只看到了忙不完的政务和不能随心所欲的束缚。
    这像话吗?!
    这次他肯定不去哄他,非得让他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可!
    梁九功看着气成一只河豚的康熙:……
    以往皇上不高兴了求了太子来哄就行,可这次皇上是跟太子生气了,该求谁来帮忙?
    怎么就莫名其妙闹起来了么?
    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那么难吗?!
    梁九功在心里吐槽着,面儿上还是堆起了笑容问康熙:“皇上,奴才听说御膳房今儿给后宫里上了新鲜的鲈鱼,也不知道哪位主子这么会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