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汴京,汴京!(5K大章,晚上还有)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14章 汴京,汴京!(5k大章,晚上还有)
    舟行大江,顺流而下,一日千里。
    从江州经过安庆、池州、铜陵、芜湖,经过金陵,至扬州走京杭大运河北上。
    这算是苏允第一次走一个完整的京杭大运河,中国的黄河、淮河以及长江基本上算是平行不相交的。
    古人为了航运,生生在这大地上凿出一段又一段的运河,将三大河给连接在一起,使南北相通,南方的物资可以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到北方。
    这些东西在书本上看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感觉,可当真自己去走一遍的时候,整个工程的浩瀚足以令人震惊,且对中国的先辈产生一种由衷的敬佩:
    只有中国人,才可能干出如此疯狂的事情来!
    一路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进入黄河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半月之后了。
    不过这是值得的,坐船北上比走陆路要轻松多了,尤其是拖家带口的情况尤其如此。
    进入黄河之后,这会儿是八月份,正是黄河丰水期,倒是不虞水浅过不了船,经过几日,终于抵达汴京。
    在码头下船的时候,章惇一家人既是松了一口气,又有些恋恋不舍。
    在船上的苏允无聊至极,只能每日写三国演义,二十多天的时间,竟是写出来七八十回的小说。
    这种把作者关在小黑屋里面每个时辰不停写的快乐,是每个读者都懂的。
    等下了船,汴京的世界,这苏允还能够像在船上一样这么快速的写么?
    大约是不能了。
    不过,等到章择他们看到了巍峨的汴京城后,他们的心思亦是被转移开了。
    因为这是天下最为富庶之地,世界的中心,黄金之城——汴京!
    阿回在看到汴京城的时候,整个人都呆住了,张大了嘴巴,脸上露出来不可置信之色。
    许久之后,他才回过头来与苏允道:“阿允,如果有可能的话,我的余生都要留在汴京!”
    苏允笑道:“你老娘不要了?”
    阿回道:“自然是要接上我娘,一起来这汴京,享受这美好的生活啊!”
    苏允笑道:“勇气可嘉,但京城居可大不易啊,汴京有天下最好的美食、最方便的服务、最丰富的物资。
    但也要承担最高的房价、最高的物价,想要在这里扎根,可没有那么容易。”
    阿回笑道:“我只是说笑而已,自然是阿允你去哪里,我便去哪里。”
    苏允莞尔一笑。
    怪不得阿回,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人,第一次来到这汴京,都要为这繁华所倾倒。
    章惇一家在汴京的宅子早就收拾干净,不过苏允去看了一下,便决定在外面租房了。
    因为章惇家的宅子并不大。
    汴京的房子太贵了,就算是章惇这样出身大家族,自己也算是朝廷高官的人,想要在汴京买下大房子也是有些压力的。
    尤其章惇这房子还是在熙宁二年时候买的,当时的章惇不过是一著作佐郎,刚刚被王安石调入制置三司条例司,任命为编修三司条例官。
    宋朝的官员薪俸制度是比较畸形的,高官薪俸极高,但中下层官员的薪俸其实是不高的,尤其是在京的京朝官更是如此。
    相比起汴京的高消费,京朝官的薪俸其实是不高的,大多数日子得节俭着过。
    章惇那时候能够买下一套院子,已经是背靠家族的缘故了。
    若是如同苏轼苏辙这兄弟两个,家族没有什么钱可以支持的,只能靠着薪资过日子的,后来都当了参知政事,临到老了,连房子都买不起,甚至儿子都得跟人借房子结婚。
    当然苏辙的情况比较复杂,早些年接连被贬,又得时不时接济苏轼一家人,后来又要卖房卖地嫁女儿,这么多钱的地方,穷倒也是正常。
    相比起苏家兄弟,章惇在汴京有一座小院子可供居住,其实已经算是很幸运了。
    院子倒是有两进,但章家人多,光是子女有五个,加上夫妻二人便有七口人了,加上好些个随从以及看管房子的门子之类,也是有二十几号人了。
    二十几人住在一个两进的院子里,能住,但其实很是拥挤了。
    苏允最怕拥挤,在黄州的时候就天天想着往外搬,现在来了汴京,虽然可能不会留太长时间,但也不愿意委屈自己。
    当然,最大的原因是苏允不愿意跟章惇时时在一起,这家伙给人的压力太大了。
    于是苏允提出了要在外租房子想法。
    章惇还没有说话,老妻就已经是不肯了。
    章惇妻子张氏早就视苏允为女婿,怎么肯让苏允出去外面住。
    张氏道:“哪有这样的道理,你叔父带你进京,却让你去外面租房,这要是苏叔叔知道了,非得写信来骂你叔父不可,这绝对不行,你就住家里!”
    若是一般少年人,听到这话后就无话可说,只能乖乖接受安排了。
    但苏允岂是一般人,闻言一笑,道:“婶婶,此番进京,自然是因为官家有召,但我愿意来,其实也是有别的事情想做,住在您这里着实有些不方便。”
    张氏倒是有些好奇,道:“你还要做些什么?”
    苏允笑道:“之前我是来过一次汴京,但那时候我苏叔父落难,因此没有到处去逛逛……”
    张氏道:“这是应当,可这跟住在家里没有冲突啊。”
    苏允笑答道:“……我亦是要去交游的,到时候会请一些朋友到家里啊什么的,另外,可能还会做些生意之类,到时候会跟一些商人来往什么的,叔父毕竟是朝廷命官,家里有商人出入终究是不妥。”
    这话说出来,张氏顿时看向章惇,章惇道:“你也不缺钱,为什么还要去经商?”
    苏允闻言苦笑道:“我这不入仕,自然没有俸禄,在黄州的收入须得供养苏叔父一家,临江楼近两年在扩建,分红是别想了。
    我现在手上是有点钱,但坐吃山空的话,其实是不经的。
    黄州那个地方偏僻,也就是临江楼做的是江上的生意,所以才有那么多的收入。
    若是在黄州做其他的生意,其实是挣不了什么钱的。
    我既然来汴京一次,那就不浪费这个机会,多挣一些钱,将这两年的困境给度过去再说。”
    这番话有礼有节合情合理,谋生乃是大计,就算是官家听说了也得支持。
    章惇点点头道:“我叫人帮你寻一处房子。”
    苏允正想说自己找,章惇立马堵住了这条路,道:“你若是不愿意,那就住家里吧。”
    好吧。
    章惇交代了管家此事,不过这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所以苏允跟阿回还是得先行住在这里。
    但苏允又哪里是个安分的主,待得章惇去审官院报到去,他便寻到管家,说要跟着一起去寻房子。
    管家苦笑道:“现在家里才刚刚抵达,各种事情一大堆呢,您等我先把家里的侍寝给安排妥当了,再去找行不行,无需多久,就两天时间,大后天就去,成不成?”
    苏允闻言笑道:“这样吧,我先出去找,到时候找着了,请你老去把把关,这样你跟叔父就好交代了,你看成不成?”
    管家有些迟疑道:“你自己去?你们两个孩子……这汴京也不算很太平的,什么破皮无赖不少,还有一些拐子什么的,不妥不妥!真要出了点事情可怎么办!”
    苏允与阿回相视一眼,尽皆笑了起来,两人忽然一人伸出一只手,架住了管家的腋下,忽而齐呼一声,管家便觉得腋下一紧,随后便腾云驾雾般飞了起来,顿时吓得诶诶大叫。
    苏允阿回将吓得不轻的管家放下来,苏允笑道:“您现下觉得地痞流氓敢欺负我们么?”管家还是摆手,道:“不妥不妥!”
    苏允又看向阿回,管家吓得转身就跑。
    阿回要追上去,被苏允一把抓住。
    苏允笑道:“行了,他知道了就行了,我们自做自己的事情。”
    阿回低声道:“咱们这次来是官家召见,咱们不得留在家里等候?”
    苏允笑道:“官家不过提了一嘴而已,估计事后他自己都忘记了,有时候等个十天半月算是快的,等个半年都不算慢,甚至直接将我给忘了都是可能的。
    所以,我哪有那个时间待家里等他啊,那也太浪费时间了,别管这事儿了,咱们只管做自己的事情。”
    阿回吃惊道:“真做生意呐?”
    苏允道:“怎滴,你觉得我忽悠章叔父呢?”
    阿回摇头道:“那倒不是,我只是觉得,这汴京城这么繁华,做生意的人那么多,咱们怎么跟他们争啊。”
    苏允笑道:“你这就不懂了,越是做生意的人多,才说明这生意越好做,不然你当大家都闲的蛋疼闹着玩呢。
    先不说这个了,我带你去大相国寺逛逛,都来了汴京,怎么能连大相国寺都没有逛过。”
    阿回大喜,道:“大相国寺我闻名久矣!”
    两人稍微收拾了一下便出门去了。
    出了门的阿回顿时昏头转向起来,没办法,小地方出来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
    也难怪阿回如此,这汴京极大,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一个庞然大物。
    以皇城为中心,发展出一个里城,里城之外,还有外城,外城之外,还有更大的城郊。
    皇城自然是皇家居住,帝国中心,里城中居住的主要便是最为靠近皇权的人,能住里城的基本上都是权贵。
    里城中官员宅第的数量和密度最大,多集中在里城东部地区围绕安远门和丽景门两条御街所在地形成两个主要的区域。
    章惇当年买得早,但是官职也不高,因此并不在里城,而是在朱雀门外。
    当然也不能算是很偏了,朱雀门外、宜秋外至阊阖也是官员主要的居住区。
    这里也是处于交通要道处,而且最多的官员宅第基本都分布在这里,去皇宫的时候只需沿着大路往里走,走到御街再往里,很快就能到。
    而且国子监、太学、贡院都在左近,因此这里的地价房价都颇高。
    苏允来过汴京,自然不是无头苍蝇,他的目标非常明确,便是直奔大相国寺。
    苏允想要挣点钱,自然绕不过大相国寺这个汴京最为繁华的所在。
    汴京城里有很多处繁荣的地方,但从体量上来说,大相国寺才是汴京城最大的商业交易中心!
    大相国在里城,他们二人沿着大道,经过街心夜市,这里是御街延长线出来,与朱雀门街的十字路口。
    再往前,左侧有一片寺庙一般的建筑群,乃是宫观之类的,再往前走一段过了龙津桥,便来到大名鼎鼎的州桥明月,州桥夜市便是在这里了。
    一路走过来,虽然并非什么节日,但人流涌动,苏允甚至遇到了堵车,好在他们只是步行,可以从车缝之中往前。
    到了州桥明月这里便可以往右转走沿着汴河往下,到得大相国寺附近,有一道以大相国寺为名的桥梁,过了桥,便看到了大相国寺了。
    阿回过了桥抬头一看,顿时脱口而出:“好一座大刹!”
    的确是一座大刹,这大相国寺的主要建筑是沿着中轴线建起来一派宫殿样式的建筑物,但其占地面积多达五百亩,端的是气势恢宏!
    入了山门,里面人声鼎沸,不像是个寺庙,倒像是个大规模的集散市场。
    实际上也是如此,这里就是汴京城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
    在很多人心目中,一个寺庙就该是安静祥和的,但北宋的大相国寺想来并非如此。
    大相国寺忙得很。
    这里是四方使节来访必须打卡的地方,很多使节都是大相国寺在招待的;
    而且每年皇室都会在大相国寺做祈祷、祭拜之类的活动;
    而每月每逢初一十五,以及八八日、十八日、二十八日三日,加起来五次对外开放,允许平民百姓进入寺庙里面进行交易。
    苏允与阿回从大门进入,顿时扑面而来一股猫狗粪便的味道,阿回嗷的一声捂住了鼻子,嫌弃道:“好臭好臭!”
    两人一看,大门内外空地处搭着大大小小的、颜色不一的帐篷,每个帐篷里面都有许多的猫猫狗狗,甚至有许多不知道叫什么的小动物,帐篷里的老板在不断地叫卖。
    好嘛,这里算是宠物市场了。
    苏允与阿回逛去天王殿、佛殿、资圣殿,三殿门口俱都有三个非常大的庭院。
    庭院里亦是临时搭起各种各样,颜色不一的帐篷,这里是百货日用品的交易区域,贩卖果,草席,弓箭等等。
    周围两旁的廊庑中的全是地摊儿,两人过去看了一下,却是大多卖刺绣的,而卖货的人也是奇特,却是一些尼姑。
    阿回好生奇怪,问了一下,却是旁边绣巷的,说是里面居住着大量的尼姑,她们带领徒弟,日夜赶工,然后拿到相国寺的集市上售卖。
    这摊子的老尼姑得意介绍道,她们的刺绣,不仅得到宫廷,寻常百姓的喜爱,各国商人以及使节,也常常专门过来购买呢。
    苏允看了一下这些刺绣,的确是绣的很好,只是苏允觉得有些怪怪的。
    这大宋朝的和尚尼姑都不干正事儿啊。
    这大相国寺的和尚,不仅把寺庙开放给百姓做生意,他们还要收摊位费,然后将这些钱再拿来放高利贷。
    而尼姑呢不吃斋念佛,反而一门心思搞刺绣挣钱,还跑和尚的地头上来做生意。
    苏允颇为感慨,这大宋朝处处弥漫着一股接地气的气息,无论是皇家也好,各种出家人也罢,都有这种感觉。
    比起其他朝代,宋朝的皇家当真是很接地气,什么皇宫扩建要拆民房,民众反对,那就不建了,甚至将皇宫的园开放出来给百姓游玩,放别的朝代你敢想?
    两人逛到了大相国寺后面,这里的人少了许多,而且逛的人明显档次高了许多,看得出来不少都是文人雅士,因为这里卖的是古玩收藏品古书,古画之类的,还有各地官员带来的土特产,香料等物品。
    然后在一处角落中,也支着许多的摊子,什么测字算卦,阴阳风水,五八门,无奇不有,穿着亦都是道士服装。
    苏允又再次感慨,这大相国寺的和尚们是真够包容啊,尼姑也就罢了,都是拜佛祖的,他们竟是连道士都放进来了。
    阿回道:“阿允,我们要在这里做买卖么?”
    苏允摇了摇头,道:“我们就不跟他们抢这些生计了,今日就是带你过来逛逛,熟悉熟悉环境,以后在这里住了,以后有什么想买的,你自己就可以过来。”
    阿回好奇道:“我们要在这里租房么?这里会不会太嘈杂了些?”
    苏允笑道:“这里只是靠近大相国寺的地方稍微嘈杂些,往里面走一些,大约也是比较幽静的。”
    阿回点点头,跟在苏允身后,出了大相国寺后,往巷子里面钻去。
    果然,拐了两个弯后,嘈杂的声音便消失了,变得十分幽寂起来。
    阿回喜道:“这里真是不错,往里一些很安静,往外一些很热闹,想要安静就待家里,想要热闹就去大相国寺,真好,真好!”
    ps:大家都觉得两千一章太短,看得不过瘾,那以后就以4-5k的大章为主,一天两章,8k-10k哈,哦,发布时间大约是下午或者晚上,这行字不满两百字,不收钱的。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