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指摘
第770章 指摘
方紫岚眼中闪过一丝惊愕,李晟轩叹了一口气道:“即便有朕在背后,诸葛钰推行吏治改革仍是备受阻挠,还需要一位朝中德高望重的老大人站在他身边支持他。诸葛老大人自是要避嫌,朕原意是要请苏恒老大人回京任职,但有先帝旨意在,加之当年苏恒老大人被贬之时颇为寒心,贸然请回必是不妥。故而朕欲以吴升为契机,向苏恒老大人和天下人表明朕的治世之心,再将其请回不迟。”
“可如今吴升大人……”方紫岚的声音几不可闻,她没有想到吴升调入刑部背后,竟还有李晟轩这等用心,看来吴升之死,不一定只因她而起。
“朕命人查过了,吴升是苏恒老大人唯一一位在京城的门生。”李晟轩神情复杂,“朕必须给苏恒老大人和天下人一个交代,你明白吗?”
方紫岚有一瞬的晃神,下意识地问道:“陛下要如何给这个交代?”
李晟轩缄默不言,方紫岚藏在袖中的手紧握成拳,咬牙切齿道:“那谁又能给杨志清大人和他家人一个交代?”
这几天她虽然过的浑浑噩噩,但多少还是把萧璇儿的话听进去了。她知道京城之中遍传杨志清多年未曾升迁,因妒忌吴升调入刑部,是以买凶杀人,后因书信线索暴露,为了不拖累一家老小,便畏罪自尽于京兆尹府前。
此事传开后,京城中人人唾骂杨志清,他的府门之前每天都有叫嚣扔石头的百姓,扰得一家老小不得安宁。
像是所有人都失忆了,无人记得杨志清是一位曾在东南烟瘴之地守护八年的父母官,离任之时还收到了一柄万民伞。
他们只记得,杨志清妒忌杀人,残忍而小心眼,根本不配为官。
至于吴升,成了最无辜的受害者,被无限美化。什么苏恒老大人的门生,才华横溢,人品端方……所有认识他不认识他的人,都是满口赞叹与惋惜,仿佛少了他是朝廷天大的损失。
人死了,便只能任人指点,连身后名都保不住吗?
方紫岚定定地看着面前的人,激动得眼尾泛红,她压着情绪一字一句道:“杨志清大人死的不明不白,陛下不命人调查真相,却反倒要用他的死来堵悠悠众口吗?”
“方紫岚,你若是肯说出知道的一切,何至于此?”李晟轩的声音中满是隐忍的不甘,“鬼门,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
“鬼门,顾名思义便是孤魂野鬼容身之所。”方紫岚幽幽道:“世间何人可称孤魂野鬼,想来陛下应该清楚。”
“见不得光的前朝旧人。”李晟轩接了一句,方紫岚微微颔首,“没错。虽然泰安帝登基之初,大赦天下,对许多前朝旧人并未追究,甚至委以重任,但改朝换代之时,仇恨的种子便已播下,随着时光流逝,不仅未能消泯,而且逐渐壮大,不可忽视。”
她说着顿了一顿,“以前鬼门只混迹于江湖,是继汨罗天影、百越试炼堂之后,最有名的杀手组织。”
李晟轩沉默了片刻,才道:“汨罗天影,百越试炼堂,无一不插手政局,引朝堂震动。鬼门是想步其后尘吗?”
“陛下只说对了一半。”方紫岚深吸一口气道:“便是插手政局,也各有不同。汨罗天影于百年前三王之争时守护大祭司,维系彦城山庄,待海清河晏后便销声匿迹了。而百越试炼堂,诛杀名臣谢氏一族,重创护国将军,把百越搅了个腥风血雨,最终为夏家军所灭。”
“那大京的鬼门呢?”李晟轩仿佛自问自答道:“看起来应是后者了。”
方紫岚垂眸不语似是默认,李晟轩若有所思地看着她,“不过朕很好奇,为何你会知道得这般清楚?”
“便是杀手,也要知来处归途。”方紫岚信口开河,却又说得认真无比,“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汨罗天影和百越试炼堂的殷鉴尚未逾百年,不可重蹈覆辙。”
李晟轩对上她的目光,追问道:“这些话,是你的真心话,还是鬼门之主所言?”
方紫岚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问道:“陛下希望我与鬼门有关吗?”
“若是朕希望,你便能与鬼门无关了吗?”李晟轩的话虽是问句,却笃定地透出一个信息——他确信方紫岚是鬼门之人。
方紫岚也不避讳,点了点头道:“我可以考虑一下。”
杨志清额上直冒冷汗,方紫岚好整以暇道:“时移势易,没有人能够永远呈骑墙之态。”
闻言堂下众人神色一凛,目光都聚到了杨志清身上,只见他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缓缓走向了右侧。
左侧众人登时捶胸顿足,见状方紫岚笑了笑,轻咳一嗓扬声道:“肃静。”
堂下众人安静了下来,方紫岚敛了笑,正色道:“今日论理,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让你们明白三件事。其一,世上总有与你们观点不同之人,你们既不能把他们一竿子全打死,更不能闭目塞听。谁都有可能错,也有可能对,在场诸位大人作为大京的栋梁之臣,可要明辨是非才好。”
她说着顿了顿,继续道:“其二,无论对错,你们各自心中都要有一根标尺,不能因旁人言行便随意越过那根标尺,人云亦云失了原则是大忌。不过若确实行差踏错,也不要怕,比起一错再错,及时回头更能止损。”
“其三,不管是为官,还是做人,都需有同理心。你们不可能对所有人感同身受,但适当为他人考虑,予人方便予己方便,纵然此生不是平顺坦途,也是心安理得。”
她说罢抿了一口茶,语重心长道:“诸位大人既在府衙为官,便知天下之大,远不止京城一方百姓。我们主司东南之事,便是千里之外,也要把东南百姓放在心上。日后如若走得更高,便要为更多百姓谋福祉。切不能因登山之路狭窄艰险,便连心胸眼界也一并狭隘短浅了。”
(本章完)
方紫岚眼中闪过一丝惊愕,李晟轩叹了一口气道:“即便有朕在背后,诸葛钰推行吏治改革仍是备受阻挠,还需要一位朝中德高望重的老大人站在他身边支持他。诸葛老大人自是要避嫌,朕原意是要请苏恒老大人回京任职,但有先帝旨意在,加之当年苏恒老大人被贬之时颇为寒心,贸然请回必是不妥。故而朕欲以吴升为契机,向苏恒老大人和天下人表明朕的治世之心,再将其请回不迟。”
“可如今吴升大人……”方紫岚的声音几不可闻,她没有想到吴升调入刑部背后,竟还有李晟轩这等用心,看来吴升之死,不一定只因她而起。
“朕命人查过了,吴升是苏恒老大人唯一一位在京城的门生。”李晟轩神情复杂,“朕必须给苏恒老大人和天下人一个交代,你明白吗?”
方紫岚有一瞬的晃神,下意识地问道:“陛下要如何给这个交代?”
李晟轩缄默不言,方紫岚藏在袖中的手紧握成拳,咬牙切齿道:“那谁又能给杨志清大人和他家人一个交代?”
这几天她虽然过的浑浑噩噩,但多少还是把萧璇儿的话听进去了。她知道京城之中遍传杨志清多年未曾升迁,因妒忌吴升调入刑部,是以买凶杀人,后因书信线索暴露,为了不拖累一家老小,便畏罪自尽于京兆尹府前。
此事传开后,京城中人人唾骂杨志清,他的府门之前每天都有叫嚣扔石头的百姓,扰得一家老小不得安宁。
像是所有人都失忆了,无人记得杨志清是一位曾在东南烟瘴之地守护八年的父母官,离任之时还收到了一柄万民伞。
他们只记得,杨志清妒忌杀人,残忍而小心眼,根本不配为官。
至于吴升,成了最无辜的受害者,被无限美化。什么苏恒老大人的门生,才华横溢,人品端方……所有认识他不认识他的人,都是满口赞叹与惋惜,仿佛少了他是朝廷天大的损失。
人死了,便只能任人指点,连身后名都保不住吗?
方紫岚定定地看着面前的人,激动得眼尾泛红,她压着情绪一字一句道:“杨志清大人死的不明不白,陛下不命人调查真相,却反倒要用他的死来堵悠悠众口吗?”
“方紫岚,你若是肯说出知道的一切,何至于此?”李晟轩的声音中满是隐忍的不甘,“鬼门,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
“鬼门,顾名思义便是孤魂野鬼容身之所。”方紫岚幽幽道:“世间何人可称孤魂野鬼,想来陛下应该清楚。”
“见不得光的前朝旧人。”李晟轩接了一句,方紫岚微微颔首,“没错。虽然泰安帝登基之初,大赦天下,对许多前朝旧人并未追究,甚至委以重任,但改朝换代之时,仇恨的种子便已播下,随着时光流逝,不仅未能消泯,而且逐渐壮大,不可忽视。”
她说着顿了一顿,“以前鬼门只混迹于江湖,是继汨罗天影、百越试炼堂之后,最有名的杀手组织。”
李晟轩沉默了片刻,才道:“汨罗天影,百越试炼堂,无一不插手政局,引朝堂震动。鬼门是想步其后尘吗?”
“陛下只说对了一半。”方紫岚深吸一口气道:“便是插手政局,也各有不同。汨罗天影于百年前三王之争时守护大祭司,维系彦城山庄,待海清河晏后便销声匿迹了。而百越试炼堂,诛杀名臣谢氏一族,重创护国将军,把百越搅了个腥风血雨,最终为夏家军所灭。”
“那大京的鬼门呢?”李晟轩仿佛自问自答道:“看起来应是后者了。”
方紫岚垂眸不语似是默认,李晟轩若有所思地看着她,“不过朕很好奇,为何你会知道得这般清楚?”
“便是杀手,也要知来处归途。”方紫岚信口开河,却又说得认真无比,“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汨罗天影和百越试炼堂的殷鉴尚未逾百年,不可重蹈覆辙。”
李晟轩对上她的目光,追问道:“这些话,是你的真心话,还是鬼门之主所言?”
方紫岚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问道:“陛下希望我与鬼门有关吗?”
“若是朕希望,你便能与鬼门无关了吗?”李晟轩的话虽是问句,却笃定地透出一个信息——他确信方紫岚是鬼门之人。
方紫岚也不避讳,点了点头道:“我可以考虑一下。”
杨志清额上直冒冷汗,方紫岚好整以暇道:“时移势易,没有人能够永远呈骑墙之态。”
闻言堂下众人神色一凛,目光都聚到了杨志清身上,只见他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缓缓走向了右侧。
左侧众人登时捶胸顿足,见状方紫岚笑了笑,轻咳一嗓扬声道:“肃静。”
堂下众人安静了下来,方紫岚敛了笑,正色道:“今日论理,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让你们明白三件事。其一,世上总有与你们观点不同之人,你们既不能把他们一竿子全打死,更不能闭目塞听。谁都有可能错,也有可能对,在场诸位大人作为大京的栋梁之臣,可要明辨是非才好。”
她说着顿了顿,继续道:“其二,无论对错,你们各自心中都要有一根标尺,不能因旁人言行便随意越过那根标尺,人云亦云失了原则是大忌。不过若确实行差踏错,也不要怕,比起一错再错,及时回头更能止损。”
“其三,不管是为官,还是做人,都需有同理心。你们不可能对所有人感同身受,但适当为他人考虑,予人方便予己方便,纵然此生不是平顺坦途,也是心安理得。”
她说罢抿了一口茶,语重心长道:“诸位大人既在府衙为官,便知天下之大,远不止京城一方百姓。我们主司东南之事,便是千里之外,也要把东南百姓放在心上。日后如若走得更高,便要为更多百姓谋福祉。切不能因登山之路狭窄艰险,便连心胸眼界也一并狭隘短浅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