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那本书】(求订阅)
第237章 【那本书】(求订阅)
收到查海泩的信,林有成很有感触。
虽然信里面查海泩是在感叹变化太快,林有成写得爱情一如既往的动人美好,充满诗意,没有改变,但也许就是因为查海泩感觉到了周围的变化。
林有成知道查海泩是真正属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一代人”,亲身经历了六七十年代扼杀物欲、只讲精神,到九十年代初的摒弃精神、物欲横流的社会转型过程。
面对现实,理想主义者的诗人已经开始困惑了,到后面就会真正觉得希望破灭了,觉得不能“诗意地栖居于世”了,同盲目沉醉于物质生活享受的幸福感比较起来,查海泩更多地感到来自内心分裂矛盾的痛苦。
林有成想到查海泩在那个时空的选择,他不知道是否会再次发生,但是很显然他不希望那样的事发生。
他希望那个年轻人依旧能笑着问他,同志,你读诗歌吗?
林有成肯定是要给查海泩回信的,只是回信该写些什么,而且这封信也不知道查海泩会不会收到,毕竟查海泩还在远游,也不知道后面会去哪里。
这让林有成一时间陷入了思考。
“爸,你在想什么?”
林兆美走进来,看见林有成正望着桌上的信像是在想什么,发呆。
林有成望了一眼林兆美,说道:“你查叔叔从青海寄了包裹过来,还写了信,我正想着给他回一封信。”
林兆美笑着说道:“那你也替我在信里和查叔叔说谢谢,我很喜欢吃他寄过来的肉干,很好吃。”
“好的。”
林有成笑着点了点头,忽地又想道:“你们几个要不也给查叔叔写信谢谢他?”
林兆美张了张嘴,像是很是意外,问道:“我们也写信吗?可是我还没有写过信?”
林有成笑着说道:“总有第一次的,你可以在信里和你查叔叔说,这是你第一次写信,他收到信一定会开心的。”
林兆美听着林有成的话,也很是兴奋,小脸上带着几分期待,连连点头,说道:“我去和兆满他们说。”
说完,林兆美就转身跑了出去。
林有成看着林兆美有些小兴奋的背影不禁摇头笑了笑,果然还是孩子。
笑过之后,林有成的目光又落在了桌上的信,虽然他让几个孩子也试着给查海泩写信感谢寄来的礼物,但林有成也知道他自己也要写这封回信。
林有成不知道查海泩现在的心态是如何,他只是打算和查海泩讲述他现在写的剧本,关于亲情,关于兄弟姐妹,当然也交代后面要是再写一部爱情小说,希望还能够得到查海泩很好的评价。
林有成写的信并不长,几个孩子写得信也很短。
虽然几个孩子对于第一次写信都很兴奋,带着新鲜感,但也没有那么多想说的话对那位查海泩叔叔,也不过是表达了一番感谢。
最短的还是林兆乐完全不知道该写什么,就写了很短的五个字——谢谢查叔叔。
就这还是由姐姐林兆欢代笔。
林有成自然有看这几封信,忍不住笑了,文字稚嫩,充满童趣,这样的感谢信也是真的发自内心了。
“好的,后面我会把你们写的信一起寄给查叔叔。”
林兆美笑着说道:“爸爸,我还想写信,我要写信给大伯。”“我也要!我要写信给兆平,兆安他们!”
“我也要!”
“那我要写信给我同学刘小军!”
……
几个孩子也都迫不及待地再去写信给德城的大伯林有才,看着几个孩子都还在兴头上,林有成自然也不会拒绝,反正家里有他这个写作的父亲,格子纸那是一点都不缺的。
林有成收好孩子写的信,又把目光放在自己写的信上。
林有成并没有写什么充满力量的话,因为一来突兀,更重要的是他很清楚像查海泩非常明白,但也正是因为清醒和明白才会痛苦。
就像查海泩写出《面朝大海,春暖开》,知道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可是在这首诗写出来的时候,距在同年3月卧轨自杀只差两个多月的时间。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开”很显然就是有梭罗的《瓦尔登湖》的影子。
在十九世纪上半期,美国工业化高涨的时代梭罗独自一人到瓦尔登湖畔开始他关于简朴生活的实验。担心人们沉浸在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对金钱的欲求中不能自拔,以至于忽略了生命本来的目的。简朴的价值就在于消除对人类内在生命成长不必要的东西。面对工业化社会中人类的精神困境,梭罗的拯救方案就是要返回自然。只有在大自然中,人类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在文明社会中日益枯竭的生命力才能得以恢复。
很显然,查海泩深受梭罗的影响,还写过《梭罗这人有脑子》一诗对梭罗表示赞美。
可以说,“面朝的大海”就是查海泩的“瓦尔登湖”,是他的精神栖居地。
就在这一刻,林有成想到了,在那个时空,海子在去山海关自杀的路上,随身携带的四本书中就有《瓦尔登湖》一书。
这个想法让林有成瞬间一怔。
他当初第一次来京城领文学奖,坐绿皮火车上带的那本书就是《瓦尔登湖》。
“我也很喜欢这本书。”
“我特别喜欢里面说的,从今以后,别再过你应该过的人生,去过你想过的人生吧!”
林有成回想起那个时候查海泩说起书中那句话的时候都是满含情感,抑扬顿挫,每一个字都是发自内心的。
那个画面扑面而来,他和查海泩在火车上还讨论过这本书。
林有成心情有些复杂,他希望查海泩不要再带着那本书做出同样的选择,但是他也知道这些都不是他能决定的,尤其是决定像查海泩那样的诗人的想法。
他能做的只是把信寄过去。
蝴蝶扇动翅膀,也不知道自己会在遥远的地方引起飓风,应该说蝴蝶也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蝴蝶只是扇动了翅膀。
仅此而已。
(本章完)
收到查海泩的信,林有成很有感触。
虽然信里面查海泩是在感叹变化太快,林有成写得爱情一如既往的动人美好,充满诗意,没有改变,但也许就是因为查海泩感觉到了周围的变化。
林有成知道查海泩是真正属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一代人”,亲身经历了六七十年代扼杀物欲、只讲精神,到九十年代初的摒弃精神、物欲横流的社会转型过程。
面对现实,理想主义者的诗人已经开始困惑了,到后面就会真正觉得希望破灭了,觉得不能“诗意地栖居于世”了,同盲目沉醉于物质生活享受的幸福感比较起来,查海泩更多地感到来自内心分裂矛盾的痛苦。
林有成想到查海泩在那个时空的选择,他不知道是否会再次发生,但是很显然他不希望那样的事发生。
他希望那个年轻人依旧能笑着问他,同志,你读诗歌吗?
林有成肯定是要给查海泩回信的,只是回信该写些什么,而且这封信也不知道查海泩会不会收到,毕竟查海泩还在远游,也不知道后面会去哪里。
这让林有成一时间陷入了思考。
“爸,你在想什么?”
林兆美走进来,看见林有成正望着桌上的信像是在想什么,发呆。
林有成望了一眼林兆美,说道:“你查叔叔从青海寄了包裹过来,还写了信,我正想着给他回一封信。”
林兆美笑着说道:“那你也替我在信里和查叔叔说谢谢,我很喜欢吃他寄过来的肉干,很好吃。”
“好的。”
林有成笑着点了点头,忽地又想道:“你们几个要不也给查叔叔写信谢谢他?”
林兆美张了张嘴,像是很是意外,问道:“我们也写信吗?可是我还没有写过信?”
林有成笑着说道:“总有第一次的,你可以在信里和你查叔叔说,这是你第一次写信,他收到信一定会开心的。”
林兆美听着林有成的话,也很是兴奋,小脸上带着几分期待,连连点头,说道:“我去和兆满他们说。”
说完,林兆美就转身跑了出去。
林有成看着林兆美有些小兴奋的背影不禁摇头笑了笑,果然还是孩子。
笑过之后,林有成的目光又落在了桌上的信,虽然他让几个孩子也试着给查海泩写信感谢寄来的礼物,但林有成也知道他自己也要写这封回信。
林有成不知道查海泩现在的心态是如何,他只是打算和查海泩讲述他现在写的剧本,关于亲情,关于兄弟姐妹,当然也交代后面要是再写一部爱情小说,希望还能够得到查海泩很好的评价。
林有成写的信并不长,几个孩子写得信也很短。
虽然几个孩子对于第一次写信都很兴奋,带着新鲜感,但也没有那么多想说的话对那位查海泩叔叔,也不过是表达了一番感谢。
最短的还是林兆乐完全不知道该写什么,就写了很短的五个字——谢谢查叔叔。
就这还是由姐姐林兆欢代笔。
林有成自然有看这几封信,忍不住笑了,文字稚嫩,充满童趣,这样的感谢信也是真的发自内心了。
“好的,后面我会把你们写的信一起寄给查叔叔。”
林兆美笑着说道:“爸爸,我还想写信,我要写信给大伯。”“我也要!我要写信给兆平,兆安他们!”
“我也要!”
“那我要写信给我同学刘小军!”
……
几个孩子也都迫不及待地再去写信给德城的大伯林有才,看着几个孩子都还在兴头上,林有成自然也不会拒绝,反正家里有他这个写作的父亲,格子纸那是一点都不缺的。
林有成收好孩子写的信,又把目光放在自己写的信上。
林有成并没有写什么充满力量的话,因为一来突兀,更重要的是他很清楚像查海泩非常明白,但也正是因为清醒和明白才会痛苦。
就像查海泩写出《面朝大海,春暖开》,知道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可是在这首诗写出来的时候,距在同年3月卧轨自杀只差两个多月的时间。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开”很显然就是有梭罗的《瓦尔登湖》的影子。
在十九世纪上半期,美国工业化高涨的时代梭罗独自一人到瓦尔登湖畔开始他关于简朴生活的实验。担心人们沉浸在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对金钱的欲求中不能自拔,以至于忽略了生命本来的目的。简朴的价值就在于消除对人类内在生命成长不必要的东西。面对工业化社会中人类的精神困境,梭罗的拯救方案就是要返回自然。只有在大自然中,人类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在文明社会中日益枯竭的生命力才能得以恢复。
很显然,查海泩深受梭罗的影响,还写过《梭罗这人有脑子》一诗对梭罗表示赞美。
可以说,“面朝的大海”就是查海泩的“瓦尔登湖”,是他的精神栖居地。
就在这一刻,林有成想到了,在那个时空,海子在去山海关自杀的路上,随身携带的四本书中就有《瓦尔登湖》一书。
这个想法让林有成瞬间一怔。
他当初第一次来京城领文学奖,坐绿皮火车上带的那本书就是《瓦尔登湖》。
“我也很喜欢这本书。”
“我特别喜欢里面说的,从今以后,别再过你应该过的人生,去过你想过的人生吧!”
林有成回想起那个时候查海泩说起书中那句话的时候都是满含情感,抑扬顿挫,每一个字都是发自内心的。
那个画面扑面而来,他和查海泩在火车上还讨论过这本书。
林有成心情有些复杂,他希望查海泩不要再带着那本书做出同样的选择,但是他也知道这些都不是他能决定的,尤其是决定像查海泩那样的诗人的想法。
他能做的只是把信寄过去。
蝴蝶扇动翅膀,也不知道自己会在遥远的地方引起飓风,应该说蝴蝶也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蝴蝶只是扇动了翅膀。
仅此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