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平衡之道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573章 平衡之道
    “对了。”朱肃突然想起一事,转头对老朱和马皇后道:“将毛纺技术公布,还有一桩风险。”
    “‘妙云柕’一次可出数十丝,其可以纺织的,却并不只有毛线而已。将此技术公布,非只有毛纺,丝绸行业,想来也会经历一番动荡。”
    “商贾素有重利而轻法度者,若有人为了多纺丝绸而铤而走险,改稻为桑,其损害的却是我大明本土的根基。我等驱使商贾,却万不能为商贾所谋。朝廷需先想个万全之法才好。”
    这就是之前朝廷没有公布毛纺技术,而将其先行垄断的理由。一旦将毛纺的织机技术公布,丝绸行业势必也会受到影响,江南的那些商人胆大包天,昔年张士诚余孽猖獗之时,都敢家家户户囤粮数万石,引起苏松粮匮,以囤积居奇……
    若是织机普及,生丝原料却供应不上,难保便不会有人铤而走险,瞒着朝廷改将农田种桑。
    资本主义的萌芽可以让国家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资本主义的本质,注定了其一旦猖獗,就会蚕食其他阶级的利益。一个真正能经受得住风浪的大国其核心阶级必然是工农阶级,只有如此,才能保障其不被他国钳制,始终稳步向前。因此,朱肃并无意一昧刺激商人资产阶级的壮大。
    对于商人,帮助他们发展的同时,也必须要始终为他们套上枷锁,要保障他们不会蚕食底层百姓们的利益。
    而且粮食,始终还是大明最核心的问题。
    “咱知道。”老朱见朱肃说的郑重,也是肃然点头。“难为你想的如此妥当。咱会将此事发付内阁,让他们拟出个可用的条陈来。”
    “想要多织丝绸不是不行,但是决不能侵占农田种桑。咱已经让税务司对丝绸征以重税,想来也会有一些作用。”
    朱肃点头,丝绸是海上商贸的主要货物,纵有重税,也是有利可图。但征收重税,却足以限制丝绸产业发展。毕竟丝绸的主要市场还是海外,纵使产能上涨,海上商贸的运力跟不上,丝绸也卖不出去。
    “既然三个孩子都已各抒己见,天德,咱这里,也有几句话要嘱托你。”老朱道。徐达忙正襟危坐,做出洗耳恭听的模样。只听老朱开口道:“天德,你即将治理一国,咱如今已当了十数年的皇帝,却也有些心得教你。”
    “草原上情形复杂,终究是蒙人占了多数。你一个汉人贸然入主,想要立稳脚跟,就必须善用平衡之道。”
    “平衡之道?”徐达眼神微动。朱肃也有些惊讶。平衡之道?这不是帝王之术吗?老朱欲将帝王心术教授徐达不成?
    倒也不错,徐达此后也将秉国一方,确实需要明白一些帝王之术。
    “这法子,咱自己本是不屑用的。大明如今要的是万众一心,用老五的话来说,就是劲要往一处使。”
    “不过你要教化的是异域他乡,情形又与大明不同。”
    “蒙人势众,你初往和林,需时刻把持兵权自是不用咱说,这是你操弄惯了的本行。”老朱道。“自还需扶持其他势力,与蒙人分庭抗礼。”
    “老五所说的汉商是一方面,但除了汉商,你也不可尽用蒙人。”
    “高丽人、倭人、色目人……各种人等,你可尽数用之。若只倚重蒙人,难保哪一日蒙人势大,复夺我华夏产业。唯有诸族皆用,你魏公身为国主,居中调谐,方可高枕无忧。”
    “老哥哥真是金玉良言。臣谨记。”徐达恭恭敬敬的起身朝老朱行了一礼。老朱忙让他坐下。徐达坐下后思考了一会儿,须臾问道:“但草原之上,自然多是蒙人。”
    “色目人倒还好说……臣又到何处去寻高丽人、倭人,委以重用?”
    “这有何难?”老朱高深莫测的一笑。“寻不到,就不会‘换’么?”
    “换?”徐达一怔。
    “高丽人、倭人,多久蒙汉学,精擅耕种。蒙人却多壮健,善征战,亦可做放牧、开矿、修路之用。”老朱道。“如今,倭国多有大名搜捕本国丁口,卖予商人的。”
    “天德你也要去抓捕蒙人贼子,以为仆役的。何不将一部分蒙人送到瀛洲倭国,与这些倭人仆役交换?蒙人至倭地,可助那些大明征战开矿,而倭人到草原,百无所依,唯有倚仗你魏公。”
    “若能让草原之上倭人、高丽人、汉人、蒙人杂居,甚至各种不同部落、族群的蒙人,亦可分而拔擢。让他们自去争斗,你这个魏公,自然便坐的稳当了。”
    朱肃听明白了,这一点却连他也未曾想到。用蒙人交换其他种族的人群入草原,稀释草原上的蒙人数量。若有蒙人反抗,其他种族的人自然便会站在徐家这边。甚至于徐家都不需要亲自下场,只需居中协调诸族关系,哪一族势大,就打压哪一族,就能让草原上长治久安。
    竟然如今草原上蒙人一家独大,那么,只需要引入其他种族就是了。
    这便是华夏帝王术的精髓,虽只“平衡”二字,细细思之却是博大精深。
    “咱虽说要扶持诸族,但却需谨记,心胸需得开阔。”见在场其他人都一副若有所得的模样,老朱继续补充道:“我华夏既然遣汝往草原开拓进取,汝便需有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予独爱之如一’的气量。”
    “须知,咱分封你到域外,是要你发扬华夏,要将诸族皆纳入我华夏之属。而不是要你操弄权术、挑拨各族混乱,以稳坐魏公之位。”
    “虽要平衡诸族,却万万不可有歧视之心,需兴教化、明礼义,将我华夏之学,发扬于世间诸族,教诸族都认同我华夏,从心底里自认为我华夏之属。”
    “莫看你徐达如今年事渐高,不能再为大明征战。咱却还盼着,你徐天德能为我大明培养出如大唐哥舒翰、契苾何力那般的大将!”
    哥舒翰身为突厥人,却忠于大唐,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至今尚有“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姚”一歌传世,足见其对华夏之功。契苾何力更是身为铁勒大汗,却为唐太宗感化,为大明征战四十余载,一生誓不叛唐。老朱此言,是在寄望徐达能将蒙古也经营成华夏祖地,那么蒙古人才,亦将统统成为华夏之属。
    若成此功,其功之高,远盛如今徐达所身负的战功矣!
    “臣徐达,必不负陛下所望!”徐达慨然以应。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