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第170章 这跟抢钱有什么区别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70章 这跟抢钱有什么区别
    在唐朝发行报纸,听上去有些天方夜谭,但李承乾算过,实际上是可以达到的。
    目前太子家令寺下,有两百雕刻工匠。
    一份邸报的雕版雕刻,每个月工匠大约七天可完成。
    意味着七天时间,可以完成两百雕版。
    印刷匠每日能完成百页,两百人便是两万份。
    只算七天,也能完成十四万份了。
    目前长安人口一百多万,十四万份邸报也差不多了。
    在发行期间,也是同样能够继续印刷的。
    实际上并不需要铜活字,制作活体印刷,同样能把邸报办出来。
    加大规模的情况下,熟练的工匠越来越多,便可以发行洛阳,乃至大唐各州。
    各州的数量少一些,干系也不大了。
    “这真是好东西。”李淳风由衷感叹道。
    李承乾道:“邸报只是一部分,天工开物上,还能对许多器具进行改良。”
    “孤在晋州开设石炭厂,经过加工的石炭可以用来炼制钢铁。”
    “通过同样分工的形式,把盔甲的每个部件进行同样尺寸的标准化。”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标准尺寸。”
    其实现在李承乾还差一个邸报总编,不过这个人选没打算让李淳风来干。
    他更加适合去做科研。
    比如纺织机的改造,纺织工艺的优化,石炭加工的改进,改良炼铁炉,包括陶瓷烧制技术等一系列事情。
    李承乾毕竟是太子,不可能说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这一块。
    李淳风就是替代的做好人选。
    对于这样的科学人才,只需要给他一个方向跟略微指导,基本上就能紧随着把东西做出来。
    李承乾的想法,是在长安周边,发展工业集群。
    在长安周边,规划建设大型的炼钢厂,纺织厂,陶瓷产,军工厂,形成产业园区。
    李淳风心神震撼。
    他感觉自己好像是进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一种全新改革的世界。
    他意识到,太子提出的这些设想,将会对大唐产生巨大的冲击。
    “到这里还没结束,孤带李学士看看一个新的东西。”
    “杨家令,前边带路。”
    太子家令杨启帆躬身道:“是,殿下。”
    李承乾在进行造纸的同时,就已经开始对工业的初步化准备了。
    后世的很多技术,其实在掌控一定知识的情况下,并不需要后世的设备,就能仿制出来。
    其中比较明显,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也是最为使用的,便就是水泥了。
    关中地区不缺石灰石跟黏土,铁矿石将作监也不缺少,水泥的原料自然就齐全了。
    李淳风跟着太子来到另一处院落里。
    这里人数不多,大约也就数十人。
    映入眼帘的三座窑炉,不过却跟寻常的窑炉有些不同。
    这是经过了李承乾的指导跟改良,对窑炉的通风口、燃烧室进行改进。
    增加了通风口的数量和大小,使燃料能够更充分地燃烧,从而达到更高的温度。
    所用的石炭,也是经过水洗煤工艺,去除部分表面的杂质和硫铁矿等含硫物质后,再进行使用。
    虽然不能不能完全去除硫分,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硫含量。
    每个窑炉前,都有两个吏员,在进行观察跟记录。
    “这是已经烧纸好的水泥,暂时来说,第九号水泥的效果更好。”
    李承乾对水泥配方印象比较模糊,虽然他有前世的记忆,但记忆里并没有具体的配方比例,毕竟很少人会去关注这些。
    所以只能通过不断测试的方式,去进行研制。
    在面前的,有十多块大木板,木板上便是已经做好的水泥样本。
    李承乾接过太子家令杨启帆递过来的木槌。
    在一块块水泥样本上敲打起来。
    大多数的水泥样本,基本上一敲就碎,这显然是不合格的。
    也有坚持了好几下的。
    最好用的还是九号,连敲十几下,才有微微的裂缝。
    “还不够,按照九号水泥的配方,进行细微的调整,研制出更好耐用的水泥。”
    “是,殿下。”
    李淳风有些的好奇问道:“殿下烧纸这水泥,不知是准备用在哪里。”
    李承乾笑着说道:“当然是用在长安。”
    “这水泥脱胎于三合土,但比三合土更加好用,成本也不算高,主要是石灰石,黏土,铁矿,加上少许石膏制作而成。”
    “就是目前还没测试出最好的配比,等配比出最结实耐用的水泥后,便可大规模进行生产。”
    “届时,孤要把整个长安城,全部都铺上水泥,便是如同皇宫地面的石砖一般,整洁干净。”
    长安地面是简单的三合土构成,主要是黄土,石灰,沙子。
    对比其他城池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比对比水泥,自然不在一个档次。
    到了现在,李淳风感觉自己已经被太子所折服。
    对于他这样探索性的学者来说,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学习到新的知识。
    然而在太子这里,似乎有大量他从未接触过的知识。
    让他感觉到有些奇怪的是,这些知识并不是雏形,隐约已经成了体系,并且很是成熟。
    李淳风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读书。
    大唐几乎所有的书,可以说他几乎全都读过。
    最为喜欢的便是术算一类的书籍。
    然而太子这边所涉及到的书籍,却是一本都没有,就好像凭空出现。
    只是心有疑惑不解,他也不能去质问太子。
    作为臣子,按照吩咐行事就可以了。
    次日。
    李淳风的官职安排流程,在侯君集加快的情况下,就已经送到了太极宫。
    “太子要调一个太史博士当崇文馆学士?”
    实际上李世民对李淳风的印象,还停留在修改浑天仪上。
    不说陌生,但要说熟悉,也就这样了。
    至于去西南看风水,也不只是只安排了袁天罡跟李淳风,实际上是一大批懂风水的人。
    袁天罡跟李淳风,只是这些人中的两个罢了。
    “太子殿下很欣赏李淳风的才华,这才破格提升。”张阿难帮着解释道。
    李世民道:“太子干破格提升的事情还少了吗。”
    话是这么说,但李世民还是让张阿难盖印通过了。
    “当年,朕也有十八学士啊。”
    李世民有些感慨,秦王府文学馆,在他成为皇帝的这条路上,帮上了不少忙。
    想起曾经的辉煌往事,李世民有些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
    心里头考虑着,是不是要做点什么。
    毕竟到现在,不少功臣已经是去世了。
    ——
    晋州,临汾城外,石炭厂。
    虽然华夏对于煤炭的使用,从先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但并没有大规模的进行过开采。
    一直到明清时期,对于煤炭的加工技术得到改良,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大增。
    再加上大面积的砍伐树木,到处四处都是光秃秃一片,煤矿才开始被大规模进行开采。而在这个时候,挖煤根本不需要打矿洞,因为露天煤矿很多。
    挖煤跟挖山的感觉差不多,直接拿着铁锹就能挖。
    煤山附近,大量临时搭建的屋舍林立,一条木轨从煤山眼神到外边的平地。
    轨道运输其实算不得什么新鲜事务,早在秦朝时期,就有了类似于后世火车轨道的木轨。
    跟晚清时期的马拉火车不同,秦朝的木质轨道,是秦朝的“军用铁路”,目的是为了运送后勤物资。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出兵规模庞大,对后勤补给的要求很高,这种“马拉列车”的方式能够满足大规模物资运输的需求,并且节省人力成本。
    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且经过防腐处理,哪怕是到了历经两千年到了后世,都能完整的保留下来。
    李承乾造的这条轨道就比较简单化,临时搭建也只是用的普通木头。
    后世的手推斗车是很常见的东西,也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
    斗车装满煤矿后,然后人推着在轨道上运输,也能很大程度的节省力气。
    还有人力绞车式吊车。
    利用滑轮组和绞车的原理,搭建一个木制的框架结构,框架顶端安装有滑轮。
    带有摇柄的木质卷筒,卷筒上缠绕着绳索。
    绳索通过滑轮组连接,将煤炭吊起,直接送到马车上。
    “都说了多少次了,口罩!口罩!”
    “尔等若再不戴好口罩,那就莫怪罚款下来,届时跟我求饶。”
    “按照矿场的规矩,我对你们警告一次,下次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监工大声呵斥着石炭工人。
    佩戴口罩是矿场的硬性要求,不过百姓们并不懂得这些。
    毕竟戴口罩是很不舒服的事情,总有人偷偷取下。
    百姓很老实,但也很狡猾。
    李承乾早就定下章程,不戴口罩者,第一次警告,而后每次发现罚款十文。
    十文不多,可对于矿工来说,那就是一百五十斤煤矿。
    经过监工的督促后,没戴口罩的矿工立即带上。
    “什么破规矩,挖个矿还要带着这玩意。”
    “小声点,别被监工听着了。”
    “我怕他?”
    “听说这是太子立下的规矩,石炭灰多,很容易就钻到肚子里,这是为咱们好,你诋毁这规矩,岂不是诋毁太子殿下。”
    “是啊,太子殿下让咱们带口罩,是为了咱们身体好,听说饭食里的猪血,就是能带走肚子里的这些灰尘。”
    “别说,还真有效,这几天如厕都是黑的。”
    监工们看到矿工议论纷纷,也不阻止。
    矿场讲究的是多劳多得,你挖得少,就赚得少,挖多挖少是自己的事。
    要喜欢待着这灰尘满天的地,那也随你。
    矿场的最低标准,得挖三百斤石炭,才有免费的饭菜吃。
    矿工工钱的结算,也不是在矿场,矿场这边有人负责称重开条子。
    条子送到临汾城的钱庄,拿着户籍本人过去,就能把钱给提出来。
    山脚下河流边的石炭加工厂。
    赵节跟李元昌很在这里看着。
    “太子设计的这个水循环加工,还真是好东西。”
    李元昌啧啧称奇的说道。
    上方是用用石头和泥土砌成的大型储水池,然后是一条长而宽,用木板制成的水槽。
    水槽前面有几道渔网制作成的粗筛网,去除较大的石块和矸石。
    下面是几道渔网组合的细筛网,去除更小的杂质。
    末端是转动的洗煤池,煤矿在经过水槽的初步过滤后,然后进入到洗煤池冲洗。
    经过水洗后的煤炭会被收集起来,放到另一侧木板搭建的晾晒架上。
    水洗后的煤炭均匀地铺在晾晒架上,让阳光和自然风将煤炭中的水分蒸发掉。
    等干透后,便会用石磨碾压成煤粉。
    煤粉中加入由黏土,米汤,草木灰调配的混合液,进行搅拌。
    最后灌入到木质磨具中,压实,脱模,蜂窝煤就被制作出来了。
    看着慢慢仓库的蜂窝煤。
    赵节也不由说道:“这一整套的设计,对于石炭,哦,不,现在应该叫煤炭。”
    “简直是太过于方便了。”
    之所以能这么顺利的制作出来。
    是因为在中间的桌子上,放着所有需要制作的整套微雕模型。
    李承乾作为太子,自然不可能跑到晋州来进行监督,指导。
    所以就让少府监的工匠大师,按照他的要求,雕刻了一整套的木雕模型。
    赵节跟李元昌,只需要带着这套雕刻模型过来,然后让工匠们按照模型参照打造。
    工人的所有规章制度,流程安排,也只需要按照太子制定的章程走就可以了。
    按照挖掘,加工,生产三个环节后,剩下的就只需要打包运输。
    挖矿的工人有三千多名,每天能挖两百多万斤原煤。
    经过水洗加工后,剩下就只有三十万斤左右了。
    不过经过成型加工,制作蜂窝煤时加入粘结剂的因素,可以再增加两成重量。
    “汉王,赵刺史,成本已经核算出来了。”
    之所以李元昌跟赵节还停留在晋州,是为了最后的成本核算。
    “说说,一斤煤成本几何。”李元昌问道。
    罗会拿着账目说道:“给矿工是十五钱一斤原煤,经过清洗加工后,十斤原煤约成两斤半煤,因而可得十斤煤约三钱本。”
    “不过这其中没有考虑到运输成本,还有工人们每日所需饭菜。”
    “目前矿场总共五千三百二十七人,每日各类费大约须八千钱,产煤三十万斤。”
    “若按一斤五文钱卖价估算,则每日可得一百五十万钱。”
    “矿场有车三十架,马六十匹,每日须三千钱左右,付工钱十八万余,伙食费八千,加上可能会产生的其他些许费,则每日约二十万钱。”
    听到这里,赵节跟李元昌面面相觑。
    这个账目他们还是能算明白的。
    李元昌倒吸一口凉气,不由道:“也就是说,矿场每日费二十万钱,但产出的煤,却能卖出一百五十万钱,可余一百三十万钱?”
    罗会重重的点点头:“没错,就是这样。”
    其实当这个账目算出来的时候,罗会自己都被震撼到了。
    感觉有些不真实,所以再次核对了四五次,也让其他账房跟着一同核对。
    最后得出来的还是这个数目。
    日赚一百三十万,可不是毛利,而是去除掉所有成本的纯利。
    投资这个矿场,再没计算工钱的情况下,总共费不到三千万钱。
    也就是说,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回本了。
    当然,目前计算的只是产出价值,还需要经过销售环节,把蜂窝煤卖出才行。
    不过这对于太子来说,完全不叫事。
    直接让官府进行收购,甚至可以先行暂停,长安东西两市对柴火的销售,强行卖蜂窝煤。
    这是销售吗,不,不是,这是政策。
    “我们要马上把这个好消息上报殿下。”
    赵节的声音有些激动。
    这还只是五文钱的定价,若是六文钱呢,每天那就多赚三十万钱啊。
    当然,定价的决定权,自然是在太子手里。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