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第125章 魏王勾结高丽?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25章 魏王勾结高丽?
    李承乾听完内侍文忠的禀告后,只是笑意盈盈的看了一眼齐王李佑。
    长安城这么大,李承乾也不可能完全监视魏王。
    但如果是预测到其动向,就要简单许多了。
    李泰特意去找齐王,房玄龄的谋划,脉络就变得清晰很多了。
    大概是想通过齐王谋反这里,把自己重新扯进去了。
    说到底,无非就是伪造证据,污蔑自己。
    那就算不得太大的事情。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李承乾也不用担心什么。
    只是感觉房玄龄办事,不会这么简单吧。
    他跟了二凤那么多年,还不了解二凤的性子?
    在没有铁证如山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废自己的太子位。
    宴席上,众多皇子的心中都松了口气。
    从太子的态度,他们能感觉到,太子对自己这些弟弟们,是有感情的。
    即便是齐王涉嫌谋反这样的罪过,现在太子都在帮助他。
    而且让他从禁足中出来,参加这次的宴席。
    对于众王来说,这是最好的讯号了。
    “他们的养气功夫真不错,都这样了,还跟没事人一样。”
    宴席过半,基本上也就散场了。
    汉王李元昌说的是崔文圣,本来是想看他好戏。
    结果崔文圣坐在高宾桌,谈笑风生,言笑晏晏。
    这就让李元昌很郁闷了。
    “让他笑吧,笑不了多久了。”
    “有消息报,高丽王族的人,来了长安,未曾通过鸿胪寺。”
    李元昌顿时反应过来:“清河崔氏跟高丽勾结?他们要叛国吗。”
    李承乾微微摇头:“他们的眼里,何曾有过大唐。”
    李元昌当即道:“抓住他们的证据,交给陛下处置,让清河崔氏吃不了兜着走。”
    “尤其是这个崔文圣,必杀之。”
    李承乾还是摇头:“杀个崔文圣,能对清河崔氏有什么影响,就算是怪罪下去,进行核查,最后也牵连不到清河崔氏身上。”
    清河崔氏这等世家大族,不是杀一些为首的人,就能解决问题的,反而是在帮清河崔氏解决问题。
    什么叫世家大族,可不是几十人,几百人的概念。
    而是清河崔氏,十数万人。
    这只是在户部造册的崔姓,预测还有更多的隐匿人口,包括他们麾下的佃户,长工等等。
    这才是国中之国。
    若是一个闹不好,清河崔氏召开个家族会议,那是真的要造反的。
    且五姓七望沆瀣一气,长年联姻。
    一旦清河崔氏带头造反,另外六望族,大概率是要跟风的。
    这么一搞,大唐可就直接回到隋末乱世了。
    话说回来,世家大族内部也是山头林立,各有想法,杀了崔文圣,自然有人顶上。
    这也是为什么唐朝没有牵连,或者诛九族的说法。
    今日下诏敕诛九族,明天就能冒出几十万反贼。
    “那咱们就不管了?”李元昌纳闷道。
    李承乾无语:“都勾结高丽叛国了,当然要管。”
    “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国。”
    “首先我们要知道,高丽的需求是什么,既然没有通过鸿胪寺,那自然就不是想要跟我大唐臣服。”
    “这目的是不是就很清晰了。”
    汉王李元昌迟疑了下,点点头:“是。”
    什么目的?他不知道。
    不过太子说清晰了,那就是清晰了。
    李承乾继续道:“高丽想要内应,甚至是在长安有不同的声音,以此乱局,毕竟他们也没底气跟信心,能够应对大唐的进军。”
    “而清河崔氏是魏王党最有有力的支持者,他为什么要勾结高丽?”
    “崔文圣勾结高丽,这里头会有魏王的阴谋吗,还是房玄龄的谋划。”
    “你说,有没有这种可能,崔文圣勾结高丽,是受到了魏王或者房玄龄的授意,他们想在我大唐征讨高丽之际,行魑魅魍魉之事。”
    “比如,借高丽之手,谋害孤。”
    “孤若死在战场上,太子的位子,是不是就到了魏王身上。”
    李元昌一愣,随即怒发冲冠:“魏王竟然如此歹毒,定要禀告陛下,拿魏王问罪。”
    李承乾无奈的摆摆手:“我是说假设。”
    “啊!”
    李元昌有些懵,怎么又成了假设了。
    而后反应过来,方才那话中含义。
    “殿下,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做。”李元昌问道。
    李承乾想了想,道:“想要完成此计,其中关键,在于高丽王族。”
    “这些话,不能从我们的口中说出来,而是要从高丽王族的口中说出来。”
    李元昌感觉脑子有些不够用:“他跟崔文圣合作,又怎么会帮我们说话。”
    李承乾淡淡道:“只要是人,就会有弱点,所以这就需要接下来的调查了。”
    “找到他的弱点,掌控他的把柄,此事自然就成了。”
    李元昌不知道怎么说,他感觉这是办不成的事情。
    不过看到太子好像很有把握的样子,也就不多想了。
    反正听太子安排不就得了。
    这次回来后,李元昌就感觉自己变了,好像变傻了。
    仔细一想又不对,应该是太子变了,变看不透了。
    在他面前,自己好像成了个傻子。
    曾经太子是以杜荷为中心,现在什么运筹帷幄的事,都是太子亲自负责了。
    算了,左右看不懂。
    那就不看了,跟太子走就好了。
    吴子清跟崔凤珠的事情,看似在长安好像没有太大的波澜,可聪明点的人都知道,对于世家来说,影响挺大的。
    原本七望族的嫡女不外嫁,现在清河崔氏开了这个头,以后要怎么去回绝别人。
    难道说连个南方来游学的寒门,都比不了吗。
    这种事情的影响是深远的,在短时间内自然看不出什么效果。
    唐初的世家还是稍微强了点,主要是李世民也想以安稳为主。
    别看李世民好像什么事都没做,实际上在很多细节,政务上,一直在打压五姓七望。
    从贞观元年的渭水之盟开始,这样的打击便是润物细无声。
    一直到现在,世家的实力都在不断被缩减。
    李世民是真正的做到了治大国如烹小鲜,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降低五姓七望的实力。历史上,而到了唐高宗时期,已经可以出具律法,禁止五姓七望内部联姻了。
    而到那个时候,五姓七望已经没有了跟大唐叫板的实力。
    次日,李承乾从讲武堂调走了五十名学子。
    暂时恢复旅帅的身份,在李德謇的带领下,前往长安城外,操练五千府兵。
    “殿下这般做,有些影响不好。”
    李靖劝说道,毕竟他也是讲武堂副校长之一。
    太子私自调走讲武堂的学子,这样的行为很容易引起陛下猜忌。
    “孤不过是让他们历练一番。”
    “在讲武堂中学的那叫纸上谈兵,实践一番,自然会有更深的认知。”
    李承乾的借口很牵强,但好歹是给了李靖台阶下。
    对于这等事情,李靖而已无奈。
    张阿难知道后,就汇报了陛下那边。
    李世民倒没太多感觉。
    魏王那边都把府兵换了人,太子让讲武堂的学子帮着操练,好像也没啥大不了的。
    “随太子去吧。”
    “是,陛下。”
    这件事就这么落下了,从更多的方面去说,相当于讲武堂彻底放权给了太子。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李世民不想打击太子太过的原因外,跟讲武堂的现状也有很大关系。
    先前李世民就把李靖叫来问话,了解关于讲武堂教学的情况。
    李靖的回答是:“讲武堂学子多是目不识丁,从未读过兵法,便是再好的老师去进行教导,也是无济于事。”
    “只能等他们有了足够的学识后,才能去领悟兵法中的内容。”
    这大概就是底层的悲哀了,大多数的府兵旅帅,都是从最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世家子弟,都瞧不上这个职位。
    类比后世,就相当于去小学教大学的微积分,就算是世界第一的名师来了,那也是白瞎。
    即便是对牛弹琴,牛还能跟你配合一下呢。
    其实李靖还有个猜测没说,也许陛下也感觉到了。
    当初成立讲武堂,招旅帅为学子的主意,是太子提出来的。
    如今的情况,也许早在太子的算计中了。
    即便是李世民安排了这么多名将来进行教导,也没有任何作用。
    这讲武堂,终究是成了太子的讲武堂。
    这天,李承乾让人备了礼物,来到了长孙无忌这里。
    “舅舅啊,我来给你拜年了。”
    长孙无忌显然对太子前来是有些吃惊的,但也没想太多,赶忙迎接。
    寒暄一阵后,长孙无忌笑着说道:“马上天就要热了,冰肆的生意也要好起来了。”
    “东宫现在,制冰的储备可还是够吗。”
    自从上次李承乾给了制冰所需清单后,长孙无忌就开始利用自己的关系,进行大规模采购,源源不断的买来硝石送入东宫。
    去年冰肆开业,只有短短一阵的热闹,毕竟天气转凉,酥山买的人就少了。
    而这次,立春后,尤其是在夏季,那可是买卖酥山的旺季。
    届时门可罗雀的冰肆铺,将会再次大排场龙。
    如今长安的冬天很短,基本上立春后,天气就会热起来。
    长孙无忌为这事,一直准备着大赚一笔。
    去年尝到的甜头,可是让他极其舒坦。
    谁会嫌弃钱多呢。
    “舅舅放心,东宫现在别的不多,冰窖是满满的冰块,自然不会向之前那样了。”
    “立春之后,我也准备着,可以多开一些冰肆铺了。”
    李承乾笑呵呵的说道。
    长孙无忌对于这个回答,自然是非常满意。
    “可惜了,若能把酥山卖到洛阳去,必然要赚更多。”
    长孙无忌这是在试探太子。
    李承乾道:“卖肯定是要卖的,但不是现在,等长安这边冰肆的买卖饱和了,也就差不多了,届时还需要舅舅多多把关。”
    长孙无忌还真没想到,太子会有这意思。
    不由道:“殿下就不担心这制冰法泄露出去?”
    出了长安城,别人有的是办法来偷取制冰法了。
    李承乾笑道:“咱们吃肉,也给别人喝点汤,这钱嘛,是赚不完的。”
    “即便是泄露了又如何,咱们手里有长安洛阳即可,其他地方贫瘠,赚的不过是零头。”
    大唐最富有的地方,就是长安洛阳两大块了。
    太子跟当朝宰相联合,直接就给垄断了。
    至于其他地方,百姓尚且勉强温饱,哪里有什么闲钱去吃酥山。
    能享受到的,也就是一些地方大户,这买卖也就不可能做大。
    “殿下英明。”
    长孙无忌很是赞同这个说法。
    李承乾继续道:“这次来,除了酥山的事情,还有个买卖,想跟舅舅一起做。”
    “殿下请说。”
    长孙无忌有些好奇,太子这又是有什么新买卖了。
    “我准备在晋州开采石炭矿,用商号的名义,开采后进行加工,而后卖到长安来。”
    听到这话,长孙无忌微微皱眉:“征战高丽在即,若动用徭役,怕是影响太大。”
    李承乾无语,果然王朝的思维,第一想法就是白嫖劳动力。
    “非是徭役,而是按照工钱结算,多劳多得的方式,十五斤石炭,可得一文。”
    “如此每月矿工大约工钱在一千五到两千左右,这样的收入对于百姓来说,还是很有干劲的。”
    早先李承乾的打算是十斤煤算一文钱,后来狄知逊那边给了章程后,就发现自己想太简单了。
    到了现在定下来的章程,便是在十五斤原煤算一文。
    长孙无忌眉头微皱,心中沉吟思索一番后问道:“开矿之资,所需甚大,殿下可是算过,前期需要多少钱财,才能运转起来。”
    李承乾伸出手掌,五指张开。
    长孙无忌问道:“五百万钱?”
    李承乾摇头道:“五千万钱。”
    这个数字是李承乾经过严格核算的。
    为什么没有商人投资开矿,主要就是成本太高了。
    按照现在的章程,除了工人工钱是个大头外,还需要工具和设备的采购,人员吃食。
    镐、锹、推车等基本工具,以及一些简单的提升设备等。
    包括工匠居所的建造,煤炭的运输,清洗,加工。
    前期按照三千矿工,两千其他人员的配置计算,投资的成本也在五千万左右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