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技术的弊端,唯一的神
第321章 技术的弊端,唯一的神
姚启智1946年生人,现在已经是69岁了。
到了这个年龄,已经很难再说还会有什么巨大的学术成果了。
所以,姚启智才会将希望放到了‘姚班’身上,想要培养出一大批的高素质高能力的顶尖人才出来,赢得生前身后名。
对于王东来,姚启智并没有抱有多大的的期待,只是出于对王东来的学术能力的欣赏而已。
然而。
当王东来开口的时候,姚启智的心里就是猛地一跳。
“姚院士,我想要打造一个属于国内的人工智能,投资不设上限,每年最低的投入不下五亿,并且还会逐年上涨!”
这一句话,王东来说的坚定而又认真。
不等姚启智说话,王东来便自顾自地说了起来:“姚院士,咱们国家的计算机水平如何,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最有发言权,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想必姚院士的了解也很深,这必然是未来的技术趋势,人工智能一旦完成,将会对社会方方面面产生的影响是难以想象的,往小了说只是解放了生产力,促进生产关系转变,而往大了说,整个人类社会的的形态都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就像是第一次技术革命和第二次技术革命一样。”
“不,甚至于比这这两次技术革命还要恐怖。”
“到了那个时候,人类可以从众多的繁复辛苦的活动中解放出来,由人工智能控制的机器人去完成,人类只需要去享受生活就行,无异于古籍上所说的大同社会。”
“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其实就在此时,只是往往很多时候,太多的人身处其中却不自知。”
“姚院士,昨晚我回去想了想,我生出了一個想法。”
姚启智适时地接话说道:“王教授请说。”
听了王东来的一番高谈阔论,姚启智的神情也多了几分沉思。
“我想以银河科技公司的名义,与姚院士进行合作,开发人工大模型!”
王东来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而听到王东来这么说,姚启智只是稍稍吃惊了一下,便恢复了平静。
说实话,王东来的这个想法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但是稍稍想想,便又觉得这很正常。
以姚启智在计算机方面的成绩和名声,有的是互联网大厂开出高价年薪,或者机构挥舞着支票,任凭他进行研究。
只是,面对这些诱惑,姚启智并没有多么的心动,还是选择了在五道口代课。
所以,对于王东来的提议,姚启智想也没想地就准备出声婉拒。
可是王东来既然说出这个提议,那自然是有所准备的。
不等姚启智出声婉拒,王东来便又再次开口堵住了姚启智的拒绝。
“我知道姚院士相想留在学校里面教书育人,不怎么想去接项目。”
“但是,我有几句话想说说,希望姚院士听完之后再做决定不迟,如果听完了之后,还是想要婉拒的话,那我绝不再纠缠。”
王东来说的斩钉截铁,姚启智也听了出来,心里不禁好奇起来,王东来究竟能说出什么样的话让自己更改心意。
在姚启智的期待中,王东来开口了。
“姚院士,咱们国家的计算机水平以前是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想必姚院士很有感触。”
“人工智能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重要性如何,研发难度如何,姚院士肯定也很了解。”
“据我所知,国外已经有好几家巨头在人工智能上面的投入了巨额研发资金。”
“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不是卖货的,就是做游戏的,搞社交的,玩的就是一个垄断,美其名曰什么赛道,垂直分类的。”
“这些大厂的市值很高,但是对于计算机的发展有多少积极正面的影响呢?”
“人工智能离不开数据大模型,而我们拥有最多的人口,也有大量的接受基础教育的人口,这足以形成一份十分可观的的数据大模型。”
“银河科技从成立之初,就定下来技术为先的宗旨,越是硬骨头就越是要去啃!”
“我刚才说的每年拿出五个亿投入到人工智能是认真的,研发投入不设上限也是认真的。”
“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很多年,但是只要银河科技还在一天,我还控制着银河科技,就能持续一天。”
“姚院士想要培养国际顶尖的计算机人才,这不仅仅是需要强大的师资力量,也需要一些有难度的项目来磨炼他们,书读百遍不如手过一遍。”
“没有哪一个顶尖的人才,是只读书就能成就的。”
“而人工数据大模型,对于‘姚班’的学生和银河科技而言,也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这一番话,有理有据。
和姚启智合作的想法,也只是昨天才出现的,仓促之间,能有这样的一套说法应该很不错了。
而听到王东来这番话的姚启智却并没有急着表态。
办公室里的气氛也逐渐变的沉闷起来。
良久,姚启智才出声说道:“王教授,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当人工智能真的出现了之后,人类社会未必会如同你所料的那样发展。”
“人工智能的最可怕的地方不止是学习效率,而是将门槛逐渐拉高,当机器可以随意取代人类工作的时候,那么就注定了会有很多人失业。”
“现代机器所带来的生产力效率比五十年前,一百年前,一千年前的生产力何止翻了上百倍,但是你我这些现代人比那时候的人生活质量可曾高到数百倍?”
“住楼房,坐小车,穿暖衣,吃饱饭,与几十年前,上百年前的人相比,我们是幸福的。”
“可是,以眼下的生产效率,其实早已可以让所有人过得更好,过得更有尊严,过得更有幸福感。”
“任何的技术出现,到最后都会被社会各方面所影响到,例如镭元素的发现,在医学领域有很大的作用,可以放射出射线,破坏和杀死细胞和细菌,用来治疗癌症,但是被用在了原子弹上面,于是就有了人类最恐怖的武器出现。”
“一个技术的出现,未必带来的都是正面影响,对所有人都是好事,换个用法,也许就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这一刻,王东来看向姚启智的眼神顿变。
其实,姚启智的说法,王东来自然是想过,也知道按照资本的天性是必然会这么做的。
少部分的人掌控人工智能调配工作,大部分人依据人工智能的调配投入生产,疲于奔命而又累不死。
人工智能在发展到极致之后,就能完成绝对意义上的所有农业、工业、工程、科研、管理、金融、心理、文学和艺术等领域的额工作,人类的存在意义极大削弱。而掌控了这个人工智能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就会成为当代的上帝,唯一的神。
这个局面,在很大程度上一定会出现。
这一点,王东来心知肚明。
科学技术不可能解决社会问题,人工智能出现也不能,历史上的任何科技进步都为整个人类的发展水平提升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鹅贡献,但始终存在科技成果享受不均衡的问题,始终存在科技成果在帮助缓解原来社会矛盾的同时,也进一步导致社会鸿沟加大的问题。
其实,在将语文、政治等学科提升上来之后,王东来就渐渐明白了文科和理科的存在意义。
化学、生物、物理等理工学科帮助人类改造自然,提升技术,但是政治、语文等学科,起到的作用也不小。
社会科学需要解决社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工具。
经济学在试图解决‘分配问题’,政治学试图解决‘权利问题’,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之前,技术的巨大突破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姚启智点到为止,并没有说的很清楚,可是王东来却听懂了。
“姚院士,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去研发人工智能,不然真的到了那一天,我们在这方面的落后,就会使得我们国家,甚至是我们这个民族遭受到一百多年前所经受过的遭遇,也许会更差。”
“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而我们能做的是去更好地研究技术,在研发的过程中想办法去限制,而不是因为畏惧,所以选择退缩。”
“几百年的清朝选择了闭关锁国,以为不接触外面的先进技术,就能永享江山,永世荣华富贵,却被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这样的教训有一次就够了。”
王东来自然不会告诉姚启智自己的真实想法。
人工智能要发展,能源问题也要得到解决,接着便是引导人类将目光看向无尽星空。
分配问题和权利问题,也都会在技术的革新中缓慢得到解决。
如果没有系统,王东来自然不会这么想,因为这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但是,他拥有超乎了人类想象之外的神奇存在。
系统。
系统所提供的能力和技能的神奇他已经见识过了。
更不要说在系统商店里面,还有那么多的神奇技能和能力。
单单只是一个思想钢印就能让王东来做到这一切!
至于其他的能力和技能,组合起来,也能做到这样的效果。
拥有这样神奇的系统外挂,王东来自然是充满了信心。
这份信心也体现在王东来的语气之中。
听到王东来慷慨激昂的回答,以及充满朝气和自信的少年状态,姚启智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怀念,似是想到了自己。
“呼……”
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姚启智听完王东来这番话,心里多少也有一丝感触。
“王教授,你我只不过是小小的教授而已,有些东西离我们太远,有些问题也不是我们该去操心的。”
“不可否认,你说的话也很有道理,所以我改变主意了。”
“王教授年纪轻轻都能做到这一点,我这个老家伙也不能落后太多啊!”
“人工大模型的事情就交给我了,不过我还要再确定一下,王总,你确定是要坚持下去,人工大模型一旦启项,需要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耗资颇大,并且还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持续长久的投入。”
“另外,如果王总想要研发的人工智能更加智能,那么就不可能只有一套人工大模型,其他的人工大模型,也需要投入资源去搞研发。”
“如此一来,一年五个亿的投入到了日后未必就够,而一旦停止研发的话,也许就会一文不值。”
“在商言商,王总既是搞科研的,也是一位商人,有时候,搞科研的都会有一种理想主义,这有时候是好事,但有的时候就不一定了。”
“商人身份和科研人员身份有时候是冲突的,王总想好过该如何处理这方面的冲突了吗?”
“一年、两年、三年,投入十几亿资金,却没有成果,还要继续加大投资,资金压力不提,还不知道要坚持多少年的未知,也足以让很多公司望而却步了,王总能够坚持下来吗?”
姚启智这个岁数,见过了太多。
都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姚启智能够有今天的学术成绩,智商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提出来的这些问题也都是极为尖锐的。
如果王东来的回答不够让他满意,他未必就会同意和王东来合作。
事关重大,所以在无形之中,姚启智将王东来的称呼也从王教授换成了王总。
称呼的改变,其实就是在表明姚启智的态度。
王东来也明白这一点,自信地笑了笑,说道:“姚院士,你说的问题我有过考虑,我现在可以很坚定的告诉您。”
“银河科技从成立之初,一直到现在,再到未来,都不会改变以技术立足的核心宗旨。”
“我既是一个商人,也是一个科研人员,所以我更加明白技术的重要性,也明白坚持的意义。”
“说个现实的话,智能人工技术只要完成突破,那么先前投入的资金,就会收到翻倍的回报。”
“至于技术能不能突破,我有这个信心!”
略显平静的话,却充斥着王东来无与伦比的坚定。
话说到这里,合作的事情自然也就没有了多大的问题。
当然了,这种事关重大的合作,也不会这么轻易地就定下来,后面还是需要签订合同等一系列的事情。
起码,也还需要告知五道口才行。
在完成了这件事情之后,在姚启智的带领下,王东来也参观了一下研究中心。
而这个时候,一个白发的老人出现在了王东来面前。
见到王东来,这位老者的眼里闪过一丝亮光。
(本章完)
姚启智1946年生人,现在已经是69岁了。
到了这个年龄,已经很难再说还会有什么巨大的学术成果了。
所以,姚启智才会将希望放到了‘姚班’身上,想要培养出一大批的高素质高能力的顶尖人才出来,赢得生前身后名。
对于王东来,姚启智并没有抱有多大的的期待,只是出于对王东来的学术能力的欣赏而已。
然而。
当王东来开口的时候,姚启智的心里就是猛地一跳。
“姚院士,我想要打造一个属于国内的人工智能,投资不设上限,每年最低的投入不下五亿,并且还会逐年上涨!”
这一句话,王东来说的坚定而又认真。
不等姚启智说话,王东来便自顾自地说了起来:“姚院士,咱们国家的计算机水平如何,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最有发言权,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想必姚院士的了解也很深,这必然是未来的技术趋势,人工智能一旦完成,将会对社会方方面面产生的影响是难以想象的,往小了说只是解放了生产力,促进生产关系转变,而往大了说,整个人类社会的的形态都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就像是第一次技术革命和第二次技术革命一样。”
“不,甚至于比这这两次技术革命还要恐怖。”
“到了那个时候,人类可以从众多的繁复辛苦的活动中解放出来,由人工智能控制的机器人去完成,人类只需要去享受生活就行,无异于古籍上所说的大同社会。”
“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其实就在此时,只是往往很多时候,太多的人身处其中却不自知。”
“姚院士,昨晚我回去想了想,我生出了一個想法。”
姚启智适时地接话说道:“王教授请说。”
听了王东来的一番高谈阔论,姚启智的神情也多了几分沉思。
“我想以银河科技公司的名义,与姚院士进行合作,开发人工大模型!”
王东来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而听到王东来这么说,姚启智只是稍稍吃惊了一下,便恢复了平静。
说实话,王东来的这个想法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但是稍稍想想,便又觉得这很正常。
以姚启智在计算机方面的成绩和名声,有的是互联网大厂开出高价年薪,或者机构挥舞着支票,任凭他进行研究。
只是,面对这些诱惑,姚启智并没有多么的心动,还是选择了在五道口代课。
所以,对于王东来的提议,姚启智想也没想地就准备出声婉拒。
可是王东来既然说出这个提议,那自然是有所准备的。
不等姚启智出声婉拒,王东来便又再次开口堵住了姚启智的拒绝。
“我知道姚院士相想留在学校里面教书育人,不怎么想去接项目。”
“但是,我有几句话想说说,希望姚院士听完之后再做决定不迟,如果听完了之后,还是想要婉拒的话,那我绝不再纠缠。”
王东来说的斩钉截铁,姚启智也听了出来,心里不禁好奇起来,王东来究竟能说出什么样的话让自己更改心意。
在姚启智的期待中,王东来开口了。
“姚院士,咱们国家的计算机水平以前是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想必姚院士很有感触。”
“人工智能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重要性如何,研发难度如何,姚院士肯定也很了解。”
“据我所知,国外已经有好几家巨头在人工智能上面的投入了巨额研发资金。”
“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不是卖货的,就是做游戏的,搞社交的,玩的就是一个垄断,美其名曰什么赛道,垂直分类的。”
“这些大厂的市值很高,但是对于计算机的发展有多少积极正面的影响呢?”
“人工智能离不开数据大模型,而我们拥有最多的人口,也有大量的接受基础教育的人口,这足以形成一份十分可观的的数据大模型。”
“银河科技从成立之初,就定下来技术为先的宗旨,越是硬骨头就越是要去啃!”
“我刚才说的每年拿出五个亿投入到人工智能是认真的,研发投入不设上限也是认真的。”
“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很多年,但是只要银河科技还在一天,我还控制着银河科技,就能持续一天。”
“姚院士想要培养国际顶尖的计算机人才,这不仅仅是需要强大的师资力量,也需要一些有难度的项目来磨炼他们,书读百遍不如手过一遍。”
“没有哪一个顶尖的人才,是只读书就能成就的。”
“而人工数据大模型,对于‘姚班’的学生和银河科技而言,也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这一番话,有理有据。
和姚启智合作的想法,也只是昨天才出现的,仓促之间,能有这样的一套说法应该很不错了。
而听到王东来这番话的姚启智却并没有急着表态。
办公室里的气氛也逐渐变的沉闷起来。
良久,姚启智才出声说道:“王教授,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当人工智能真的出现了之后,人类社会未必会如同你所料的那样发展。”
“人工智能的最可怕的地方不止是学习效率,而是将门槛逐渐拉高,当机器可以随意取代人类工作的时候,那么就注定了会有很多人失业。”
“现代机器所带来的生产力效率比五十年前,一百年前,一千年前的生产力何止翻了上百倍,但是你我这些现代人比那时候的人生活质量可曾高到数百倍?”
“住楼房,坐小车,穿暖衣,吃饱饭,与几十年前,上百年前的人相比,我们是幸福的。”
“可是,以眼下的生产效率,其实早已可以让所有人过得更好,过得更有尊严,过得更有幸福感。”
“任何的技术出现,到最后都会被社会各方面所影响到,例如镭元素的发现,在医学领域有很大的作用,可以放射出射线,破坏和杀死细胞和细菌,用来治疗癌症,但是被用在了原子弹上面,于是就有了人类最恐怖的武器出现。”
“一个技术的出现,未必带来的都是正面影响,对所有人都是好事,换个用法,也许就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这一刻,王东来看向姚启智的眼神顿变。
其实,姚启智的说法,王东来自然是想过,也知道按照资本的天性是必然会这么做的。
少部分的人掌控人工智能调配工作,大部分人依据人工智能的调配投入生产,疲于奔命而又累不死。
人工智能在发展到极致之后,就能完成绝对意义上的所有农业、工业、工程、科研、管理、金融、心理、文学和艺术等领域的额工作,人类的存在意义极大削弱。而掌控了这个人工智能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就会成为当代的上帝,唯一的神。
这个局面,在很大程度上一定会出现。
这一点,王东来心知肚明。
科学技术不可能解决社会问题,人工智能出现也不能,历史上的任何科技进步都为整个人类的发展水平提升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鹅贡献,但始终存在科技成果享受不均衡的问题,始终存在科技成果在帮助缓解原来社会矛盾的同时,也进一步导致社会鸿沟加大的问题。
其实,在将语文、政治等学科提升上来之后,王东来就渐渐明白了文科和理科的存在意义。
化学、生物、物理等理工学科帮助人类改造自然,提升技术,但是政治、语文等学科,起到的作用也不小。
社会科学需要解决社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工具。
经济学在试图解决‘分配问题’,政治学试图解决‘权利问题’,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之前,技术的巨大突破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姚启智点到为止,并没有说的很清楚,可是王东来却听懂了。
“姚院士,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去研发人工智能,不然真的到了那一天,我们在这方面的落后,就会使得我们国家,甚至是我们这个民族遭受到一百多年前所经受过的遭遇,也许会更差。”
“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而我们能做的是去更好地研究技术,在研发的过程中想办法去限制,而不是因为畏惧,所以选择退缩。”
“几百年的清朝选择了闭关锁国,以为不接触外面的先进技术,就能永享江山,永世荣华富贵,却被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这样的教训有一次就够了。”
王东来自然不会告诉姚启智自己的真实想法。
人工智能要发展,能源问题也要得到解决,接着便是引导人类将目光看向无尽星空。
分配问题和权利问题,也都会在技术的革新中缓慢得到解决。
如果没有系统,王东来自然不会这么想,因为这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但是,他拥有超乎了人类想象之外的神奇存在。
系统。
系统所提供的能力和技能的神奇他已经见识过了。
更不要说在系统商店里面,还有那么多的神奇技能和能力。
单单只是一个思想钢印就能让王东来做到这一切!
至于其他的能力和技能,组合起来,也能做到这样的效果。
拥有这样神奇的系统外挂,王东来自然是充满了信心。
这份信心也体现在王东来的语气之中。
听到王东来慷慨激昂的回答,以及充满朝气和自信的少年状态,姚启智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怀念,似是想到了自己。
“呼……”
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姚启智听完王东来这番话,心里多少也有一丝感触。
“王教授,你我只不过是小小的教授而已,有些东西离我们太远,有些问题也不是我们该去操心的。”
“不可否认,你说的话也很有道理,所以我改变主意了。”
“王教授年纪轻轻都能做到这一点,我这个老家伙也不能落后太多啊!”
“人工大模型的事情就交给我了,不过我还要再确定一下,王总,你确定是要坚持下去,人工大模型一旦启项,需要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耗资颇大,并且还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持续长久的投入。”
“另外,如果王总想要研发的人工智能更加智能,那么就不可能只有一套人工大模型,其他的人工大模型,也需要投入资源去搞研发。”
“如此一来,一年五个亿的投入到了日后未必就够,而一旦停止研发的话,也许就会一文不值。”
“在商言商,王总既是搞科研的,也是一位商人,有时候,搞科研的都会有一种理想主义,这有时候是好事,但有的时候就不一定了。”
“商人身份和科研人员身份有时候是冲突的,王总想好过该如何处理这方面的冲突了吗?”
“一年、两年、三年,投入十几亿资金,却没有成果,还要继续加大投资,资金压力不提,还不知道要坚持多少年的未知,也足以让很多公司望而却步了,王总能够坚持下来吗?”
姚启智这个岁数,见过了太多。
都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姚启智能够有今天的学术成绩,智商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提出来的这些问题也都是极为尖锐的。
如果王东来的回答不够让他满意,他未必就会同意和王东来合作。
事关重大,所以在无形之中,姚启智将王东来的称呼也从王教授换成了王总。
称呼的改变,其实就是在表明姚启智的态度。
王东来也明白这一点,自信地笑了笑,说道:“姚院士,你说的问题我有过考虑,我现在可以很坚定的告诉您。”
“银河科技从成立之初,一直到现在,再到未来,都不会改变以技术立足的核心宗旨。”
“我既是一个商人,也是一个科研人员,所以我更加明白技术的重要性,也明白坚持的意义。”
“说个现实的话,智能人工技术只要完成突破,那么先前投入的资金,就会收到翻倍的回报。”
“至于技术能不能突破,我有这个信心!”
略显平静的话,却充斥着王东来无与伦比的坚定。
话说到这里,合作的事情自然也就没有了多大的问题。
当然了,这种事关重大的合作,也不会这么轻易地就定下来,后面还是需要签订合同等一系列的事情。
起码,也还需要告知五道口才行。
在完成了这件事情之后,在姚启智的带领下,王东来也参观了一下研究中心。
而这个时候,一个白发的老人出现在了王东来面前。
见到王东来,这位老者的眼里闪过一丝亮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