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金属交易所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从京城设立各种大学堂以来,就成了生员聚集之地。
    尤其是蓬勃发展的报业和印刷业,让京城的舆论影响力,在天下不断扩展。
    凡是有志于在天下间扬名的,都会前来京城。
    崇祯二年的联考,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参与。顾宪成从子顾杲、陈于廷之子陈贞慧、冒起宗之子冒襄、张溥弟子吴伟业、还有多次乡试不第的吴应箕……都来京城应试。
    这些人首选就是太学,其次是师范学堂、医药学堂等大学堂。
    在刘宗周成为太学祭酒后,太学的吸引力变得更大。很多人都想成为刘宗周的弟子,参与重制礼乐。
    不过太学生和监生一样,以举贡官恩为主,这次招生的名额,不过是一百人。相比考举人还要难得多,有无数才子竞争。
    冒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京城的,他还有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冒辟疆。
    冒辟疆父亲冒起宗,是崇祯元年进士,因为精通佛学,被选入太常寺任职。
    深知京城已成为天下中心的冒起宗,让冒辟疆前来京城,进入大学堂学习。
    冒辟疆前来京城后,就感觉看什么都新奇。
    已经被京城人见怪不怪的热气球就不说了,茶馆中读报、说书、唱曲、卖艺的艺人,都让他看得颇为新奇。
    尤其是一些人打赏用的银币,让他颇为惊叹。实在没想到京城的人出手这么大方、银子也打造得这么精美。
    冒起宗看着儿子好奇的神色,小声向他解释道:
    “这是京城流通的银币,最大面值是一元,能兑换一两一钱到一两二钱银子。”
    “最小面值是一角,大概能换一百钱。”
    “刚才那人打赏的,就是一角银币。”
    朱由检设置的银币中,本来还存在分币的,但是大明工匠打制银币还不够熟练,打制只有半钱重的银币,手工费太高容易亏本。
    掺的铜多了又不被人们认为银,所以现在的最低面值是一角,大概有一钱重,能兑换一百枚左右铜钱。
    为了弥补中间的空缺,当十钱仍旧铸造,铸币收益也不错。
    冒起宗不知这些,但他知道自己现在领的俸禄,直接就是银元。
    作为三甲进士,他起步的官职是从七品,岁俸八十四石,原本的折银俸是二十五两多一点。
    如今朝廷提高了俸禄,按石数的一半直接发放银元,并且给中低级官员按月发俸。他每月能领到三元五角银币,年俸四十二元。
    这在京城显然不够,所以冒辟疆进京时,让儿子携带些银钱过来。
    喝茶歇息之后,冒起宗用银币付了账,指点儿子道:
    “在京城没有银币是不行的,现在商家都喜欢收银币,不喜欢散碎银子。”
    “各家钱庄、银铺,也在京城各门设置了兑换点,可以兑换银币。”
    “但是他们都要收手续费,想要不钱兑换,要去顺天银行。”
    “或者把银子熔炼成九二五标准银,拿去金属交易所售卖。”
    这也是那些钱庄、银铺收到散碎银子后,最常用的兑换银币方式。
    顺天银行完全是按含银量来,之所以免费兑换,是为了把银币推广开。金属交易所则只收足银和九二五标准银,方便大宗交易。
    冒起宗之前写信时,已经让儿子把带来的银子熔炼成九二五标准银,所以他选择拿去金属交易所卖。
    这里有可能卖出更高价,比直接兑换更划算。
    金属交易所在宝源局附近、冉驸马的宜园旁边,原本的名称是贵重金属交易所,只交易金银铜三种金属,方便货币兑换。
    但是后来一些人觉得金属交易所方便,交易的货物质量也有保障,选择在这里交易钢铁、铅、锌、锡等金属。
    所以就去掉贵重二字,改称为金属交易所。
    如今已成为京城最大的物资交易场所之一,甚至在通州有货场,方便货物转运。
    冒起宗为了让儿子长见识,拿着他和家仆带来的一千两银子,进入金属交易所。
    冒辟疆来到交易所中,只觉人声鼎沸,随时都有人在喊价。动不动就是一千两、一万两,让他听得是心惊肉跳。
    冒起宗对此却见怪不怪,甚至知道一千两就是交易的起步价。低于这个数字,金属交易所已经不收,不会给他们开账户。
    他就是从太常寺打探到这些,所以才让儿子,无论如何要带来至少一千两。
    带着银子走到柜台,柜台上的伙计只是一看,便知道冒起宗身份不一般。他在仔细验了成色后,又称了一下重量,说道:
    “是九二五的标准银,可以在市场中交换。”
    “但是份量还有些不够,差了十三两三钱。”
    冒辟疆闻言就要争辩,冒起宗却制止了他,又取出了十多两银子,总算凑足了一千两。
    在开账户的时候,伙计看到他进士的身份,更是认真了些,帮冒起宗办好了手续,告诉他很快就能卖出去。
    冒起宗谢过伙计后,又带着儿子长见识。冒辟疆愤愤不平道:
    “我明明带了一千两,他却说差了十几两。”
    “这分明是中饱私囊,坑我们的银子。”
    看着儿子的样子,冒起宗摇了摇头,说道:
    “金属交易所的名气这么大,怎么可能专坑我们父子?”
    “是你在家乡的称不标准,所以少了十几两。”
    “现在朝廷定的标准两是三十七点五克,比以前的两稍微大一点。”
    “所以你把一千两银子带来,在这短了十几两。”
    认真向儿子解释了一下公制,冒起宗告诉他要适应这一点。
    现在京城的很多商家已经两、克并用,必须要明白其中的换算关系,适应京城的物价。
    冒辟疆这才明白,京城的很多方面已经和外地变得不一样。难怪他父亲强令他来京城,即使明年要乡试也得过来——
    他若再不来京,以后就在乡下成了土包子,甚至连物品的价格,都会看不明白。
    物价都不明白的话,看到明算科的相关试题,又怎么去解答?
    冒起宗在儿子一进京就把他带到金属交易所,可谓煞费苦心。(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