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朝鲜国相洪承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倧听到这点,彻底明白了当今大明皇帝对建虏的态度——
    这是完全把建虏当成敌人,堵死和谈之门。
    只要当今皇帝在位,那是别想着和谈了。
    甚至和建虏有关系的人,都会受到猜忌。
    袁崇焕这样曾立下功劳的封疆大吏都因为和谈被当今皇帝调走,他这个外藩之主,自然更是如此了。
    如果他还像以前首鼠两端,估计大明不会容忍。
    所以他当即向大明表忠心,又诉苦道:
    “小王也不想和建虏和谈啊!”
    “无奈挡不住建虏,只能认其为兄。”
    “今年正月,建虏还以粮草不敷,欲向我国购粮。”
    “小王百般推脱,只送过去了三千石大米。”
    “义州、会宁通商之事,也在想法推委。”
    洪承畴听得变色,呵斥道:
    “你们还和建虏通商,这是陛下明令禁止的。”
    “今后若有一粒米、一根线从朝鲜运往建虏,都是你的责任。”
    “这件事我会上报朝廷,陛下如何处置,就看你的造化了。”
    李倧就是因为这件事瞒不过,所以才主动道出来,求得大明使臣谅解。
    没想到洪承畴的反应比他预想的还要大,这让他急忙恳求道:
    “稍安勿躁,洪使者稍安勿躁。”
    “只是三千石粮食,只够二十万人吃一天。”
    “毛帅那几十万人,每日消耗的都不止这个数呢!”
    “通商互市的事情,小王也一直在推诿。”
    洪承畴神情严肃,说道:
    “一粒粮食也不行!”
    “陛下让我来朝鲜,就是为了封锁建虏获取物资的渠道。”
    “若都像你这样,如何完成此事?”
    “不要以为在我面前狡辩,就能让陛下放过你!”
    深知毛云龙的锦衣卫身份是什么,洪承畴知道这件事自己瞒不下来。
    即使朝鲜国王李倧奉上金银美人让他说好话,他也不敢答应。
    这个态度,让李倧终于感到怕了,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不是用言语就能辩解过去的。
    慌得他急忙向洪承畴讨教,如何避免被大明皇帝责怪。
    洪承畴想着义州和会宁的位置,斟酌之后,试着询问李倧道:
    “大王有没有想过,把清川江以北,像济州岛一样分封出去?”
    “这样大王就不用面对建虏,万一出了纰漏,也不是大王的责任。”
    “从此以后,大王就能高枕无忧,在汉城安享富贵!”
    李倧听闻此言,顿时大惊失色,急忙道:
    “这是上国陛下的旨意,还是洪使者的意思?”
    “祖宗留下的土地,小王安敢舍弃!”
    洪承畴面色严肃,说道:
    “怎么就是舍弃了?”
    “只是分封出去,仍是大王封臣。”
    “再说了,会宁所在的原铁岭卫一带,本就是成祖赐给你们的。”
    “你们现在拿那里和建虏通商,大明就是收回去,你又有何话说?”
    大明和朝鲜的边界,原本在徒门河、也就是朝鲜所称的豆满江以南。后来因为李成桂还算恭顺,太祖朱元璋把铁岭卫内迁到辽东。
    永乐年间的时候,朝鲜又请求把鸭绿江和豆满江以南的地方划给他们。成祖答应了这个请求,认为这块荒地给女真部落还是给朝鲜都一样,都是属于大明,豆满江以南因此划归朝鲜。
    如今,洪承畴翻出这段旧事,以朝鲜在会宁和建虏通商为由,威胁要收回这块地。
    会不会真的收回不好说,但是洪承畴的态度,着实吓到了李倧。
    让他急忙解释,朝鲜没有和建虏私通的意思,只是打不过建虏,只能被其威逼。
    话题又绕回来了,洪承畴道:
    “朝鲜军民,并非打不过建虏。”“只是一些官员,没有敢战之心。”
    “崔孝一、郑凤寿等义兵首领,皆是敢战之士。”
    “若有能征善战的将帅统领,必能抵挡建虏。”
    “大王好好想想,是自家的世代富贵要紧,还是清川江以北残破的荒地要紧。”
    “洪某在朝鲜的时间很长,会盯着大王和建虏的往来。”
    向朝鲜国王行礼告退,告辞走了出去。
    他知道,这样的大事,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谈妥的。其间必然有各种争夺,还需要朝廷首肯。
    洪承畴离开之后,李倧就想召集朝鲜群臣,商议洪承畴提出的事情。
    但是想到洪承畴的分封提议,他又放弃了这个念头——
    因为他觉得把清川江以北分封,绝对会有很多大臣甚至宗室赞同。
    他们会以光海君为榜样,赞同大明的分封提议。
    想到这里,李倧就有些痛恨,之前对光海君被封这件事考虑不够,留下这么大的隐患。
    有了光海君这个例子,那些有野心的宗室和臣子,都会建议他同意大明使者的分封提议。
    这让他急得团团转,却又没有办法——
    推恩令作为千古第一阳谋,哪里能让人轻易想出破解方法。
    掌握名分大义的宗主国,能够轻易用这个计策,挑动藩属国人心。
    洪承畴也有这个认识,所以他来到朝鲜后,很快亮明了目的。
    而且在和朝鲜国王分开后,把两人之间的谈话,安排人散播出去。
    一时间,朝鲜很多人士,都知道了大明有意让朝鲜国王分封,把清川江以北的荒地分给有功臣子,让他们抵御建虏。
    这让受够了丁卯胡乱,不想再一次担惊受怕的朝鲜臣民,纷纷附和此事——
    他们都不觉得清川江以北有什么好的,朝堂上也有放弃这些地方的提议。
    一些有野心的臣子,甚至开始走洪承畴的门路。想要像光海君那样,被大明册封个爵位。
    有了大明的册封,他们的富贵就有保障了,即使朝鲜国王想对付他们,也有大明保护。
    洪承畴临时寄居的房舍里,一时门庭若市。他还得到了一些人的捐献,在汉城找了个地方,成立驻朝大臣衙门。
    而后他就专门盯着朝鲜君臣,让他们给东江镇筹集粮饷。并且不许一粒米、一根线,通过朝鲜运往建虏。
    东江镇的水师还利用皇帝授予的缉私权,在鸭绿江上来回。
    朝鲜和建虏的使臣都被拦住,再也无法联系。
    建虏因为此事,本要派兵过来。但是因为林丹汗接受大明册封成为顺礼王,在草原上开始重建威势。
    这让他们不得不把出兵方向选择为察罕部,进攻林丹汗西迁后留下的兴安岭故地。
    没有被建虏威逼的朝鲜君臣,也因此认识到有大明护着的好处。
    洪承畴这个驻朝大臣,在汉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朝鲜国王李倧对他再是不满,也不得不以礼相待。
    尤其是六月的时候,庄际昌、姜曰广、张果中等人,带着监护朝鲜的旨意传来。还任命洪承畴兼任安东巡抚,支援韩王藩国、江陵公国、宁远伯国这几个藩国开辟。
    这让朝鲜君臣都知道,当今大明皇帝是真要实行分封,而且定了对朝鲜的政策——
    以后的朝鲜事务,都要受驻朝大臣监护。朝鲜国王的命令,要有驻朝大臣副署。
    这让洪承畴的地位,在朝鲜猛然跃升。从之前的总督交涉事宜,变成总督监护朝鲜。
    可以说他现在的地位,就相当于诸侯王国相。
    相比之前只负责大明和朝鲜的交往,不可同日而语。
    朝鲜君臣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位实际上的国相,洪承畴却丝毫不客气,一改之前对朝鲜内政的不干涉,命令朝鲜沿海官员修缮港口码头,给大明北上的船队提供后勤。
    然后离开汉城,巡视朝鲜和安东都护府地域——
    他需要找个地方,作为安东都护府驻地。
    即使只是暂时兼任,他也需要在这个位置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让人知道自己实际担任过巡抚,不止是驻朝大臣。(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