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君臣关系
三月十二日,经筵。
朱由检听着袁可立讲解的《资治通鉴》,很快就明白了他的用意——
这是用周天子自坏礼制后的遭遇,提示自己守礼。
如果自己明确表态遵守礼制,那么刘宗周主持的重制礼乐,可能会加上很多限制君主的内容。类似君主立宪的制度,很有可能到来。
所以朱由检不想就此表态,想着《论语》上的一段话,说道: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袁卿以为,当今天下是有道还是无道呢?”
“制礼作乐,应该由谁决断?”
袁可立当然不能说天下无道,只能道:
“当今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制礼作乐,自当由陛下决断。”
轻易取得了重制礼乐的主导权,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既然如此,朕自当会遵守朕制定的礼乐。”
“周威烈王之所以自坏礼制,是因为他丧失了礼乐征伐的权力。”
“周公东征之后,方才制礼作乐。所以礼乐的基础,是要掌握征伐。”
“袁卿作为兵部尚书,对此不可不慎啊!”
一番话不但没有进入袁可立的套子,反而还明确了天子掌握礼乐征伐的权力。并且提醒袁可立,要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好好干。
这让袁可立无奈,只能俯首听命:
天子太过英明,让他这个臣子很无奈!
就连用《资治通鉴》上的话语,都无法说服天子。
毕竟司马光的言论,怎么比得上孔子呢?
孔子一句“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就能让天子掌握主导权。
甚至,他心中还得庆幸,皇帝没有借题发挥,要完全掌握征伐权力,把他掌握的兵部职权完全夺过去。
却不知朱由检不是不想掌握征伐,而是他目前没有那个能力,也腾不出手来。
在历史上的己巳之变有可能在一年多后发生的情况下,他不可能在这时,忙着和兵部夺权。
只有完全确定京城的安全,也只有确定了军事改革的方向,他才敢对军事体系改动,完全掌握兵权。
所以他把征伐方面暂且放下,想着自己打算推行的分封制,向参加经筵的群臣道:
“三家分晋之事,对周威烈王来说,称得上无可奈何。”
“是三家实际已经分晋,威烈王只能承认。”
“如果大明要重启分封,应该如何避免这种事情呢?”
“朕作为大明天子,要如何节制诸侯?”
这个问题放在现在,是一个务虚问题。群臣没有什么不敢说的,纷纷发表见解,袁可立道:
“陛下说礼乐的基础是征伐,臣以为节制诸侯的关键,在于军队强盛。”
“只要大明军队一直强大,对违反礼乐的诸侯,自然能施加惩戒。”
“有此威势,当能节制诸侯。”
刘宗周随后说道:
“臣以为节制诸侯的关键,在于礼乐。”
“天子遵守礼乐,诸侯自然也会遵守。”
“若有诸侯违命,天子可号召天下诸侯讨伐。”
“如此自然能节制诸侯。”
礼部尚书温体仁,在他之后说道:
“臣以为大明礼乐,当和周礼不同。”
“周礼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
“所以天子册封卿大夫为诸侯,为自坏礼制()
。”
“但是大明天子得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天下所有人都是天子之臣。”
“诸侯之臣,也是天子之臣。若是诸侯反叛,天子可册封诸侯之臣为新诸侯。”
“如此自能节制诸侯,让其不敢反叛。”
这段话的意思,是三家分晋这种事,在周礼上是不正确。但是按大明礼,应该成为常态。
可以说温体仁实在大胆,竟然公然违背周礼。
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引得群臣议论纷纷。虽然一些人觉得他说的有点道理,但是更多的人却觉得大逆不道。
毕竟周礼的说法,怎么能随意违背呢?
尤其是负责重制礼乐的刘宗周,更是皱眉沉思,不知在想什么。
朱由检不管臣子怎么看,他在听到温体仁这番话后,却是高兴之极。
因为温体仁这段话,点出了分封制的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诸侯的臣子,是不是天子之臣。
这让他想起了一句话,转向大学士徐光启询问道:
“朕听说泰西有一句话:”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徐卿听说过没有?”
徐光启皱眉思索,说道:
“此话臣未听过,但是以泰西君主和封臣的关系来看,似乎不无道理。”
“泰西诸国,君主册封诸侯,诸侯册封封臣。这些诸侯的封臣只效忠于诸侯,而非效忠君主。”
“即所谓‘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朱由检抚掌赞叹,让徐光启将欧洲国君和领主的事情,向群臣仔细讲述。让参加经筵的臣子,开了一下眼界。
听到欧洲那片没有中原大的地方,被分成了众多国家。各国还有领主,领主拥有封臣。
这让很多人议论纷纷,袁可立道:
“这就是诸国争霸的战国啊!”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罗马帝国已经彻底消失,各国在抢夺霸主之位。”
刘宗周则皱眉道:
“罗马帝国分裂后的东罗马帝国,似乎称不上周天子。”
“泰西的周天子,更像是占据罗马的所谓教皇——”
“泰西诸国君主,要受教皇加冕。”
纷纷攘攘之下,对泰西的历史产生了兴趣。
甚至一些人对暴秦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觉得如果没有秦灭六国,诸国争霸的战国时代,很有可能持续。
朱由检听着他们的看法,也受到了启发。在群臣的声音落下后,才说道:
“周朝的分封制度,似乎和现在泰西的分封有些相似。”
“甚至汉朝之时,当时的人也受此影响。”
“赵相贯高、赵午等人,因为汉高慢待赵王,感觉君主受辱,图谋弑杀汉高。”
“这是因为贯高等人效忠于诸侯,而非效忠天子。”
“这样的事,现在还能发生吗?”
“诸卿以为,这种事该如何杜绝?”
话语这么明白,群臣哪还不懂,在袁可立和刘宗周有些沉默时,温体仁当仁不让地道:
“自当是让诸侯之臣,也作为天子之臣。”
“诸侯的臣子应当首先效忠天子,然后才是诸侯。”
这就解决了双重君主制下,首先效忠谁的问题。
群臣有些人对此持不同意见,但是在天子面前,谁也不敢乱说——
难道他们要说,诸侯的封臣应该首先效忠诸侯,而非效忠天子?
那样很可能被人指责为乱臣贼子,对于天子不忠。
()
所以这个温体仁的这个说法,就成为了共识。
未来如果大明实行分封制,它会成为君臣间的基本原则之一。
如今朱由检还没有实行分封,所以他拿藩国开刀,说道:
“那么藩国的臣子,是不是应该效忠朕呢?”
“朕册封藩国的臣子,是否符合礼制?”
温体仁自然认为这种做法符合,徐光启也很赞同。因为这件事情确定后,他提出的监护朝鲜,就有了理论根基:
以后大明派遣的驻朝大臣,可以代表皇帝,册封朝鲜君臣。
袁可立则是眉头皱起,觉得这件事似有道理,却又不合实际。
如果大明执意持这个态度,那么周围的藩国,很可能会闹起来。
所以他委宛劝阻道:
“若是内藩臣子,陛下自然可以册封。”
“但是外藩的臣子,更认为自己是外臣。”
“臣以为应当慎重,对外藩不可随意干涉。”
刘宗周一直在思索重制礼乐,此时则出言道:
“外藩之臣,此前礼制未明。”
“臣以为应当制礼,晓谕外藩君臣。”
朱由检对这个说法还算满意,认可道:
“刘先生说得好啊!”
“礼制未明,就该制礼。”
“大明和外藩礼制如何定,还需先生费心。”
“朕已向朝鲜派遣使臣,主持册封光海君一事。”
“希望刘先生参与此事,制定出让大明和朝鲜都满意的礼制。”
“刘先生和袁卿、温卿一起,辅佐徐学士处理朝鲜事务。”
把监护朝鲜的事情,扩展到四位大臣主持。希望他们四人能制定合适的礼制,规范大明和外藩的关系。
刘宗周听到这个任命,觉得肩上的责任又重了。如果他制定的礼制不好用,让大明和外藩的关系乱起来。那么天下之间,一定有很多非议。
袁可立则是苦笑,知道皇帝拿捏住了自己。因为他在朝鲜的癸亥反正之事上,是有不同看法的。和现在的朝鲜君臣之间,关系十分不睦。
而且朝鲜如今的地位重要,是封锁建虏的关键之一。这就要求他必须明确态度,约束朝鲜君臣。
如此一来,他自然不能坚持天子不能随意干涉外藩,要按大明的需要,制定合适的礼制。
知道皇帝要册封光海君的他,已经认识到自己之前警示皇帝的三家分晋,有可能在朝鲜重演。
这让专门讲解这件事的他,如何不感到沮丧。
以至于经筵结束后,袁可立的精神还有些恍惚,直到被刘宗周唤了几声,方才回过神来,向刘宗周苦笑道:
“刘公,看来陛下比我们想得多多了。”
“大明的礼乐,不可能完全按周礼。”
刘宗周也有这个认识,说道:
“确实如此,周礼已经不合时宜了。”
“咱们都觉得三家分晋是礼崩乐坏,但是在陛下看来,却觉得这种做法应该定为大明礼:”
“诸侯之臣,也当是天子之臣,而且可以在天子册封下,晋升成为诸侯。”
“天下所有臣子,都是天子的臣子,而且都有成为诸侯的可能,甚至分割诸侯。”
“三家分晋之事,按明礼不是礼崩乐坏。”
说着这些话语,刘宗周心里极为难受。因为他的名字就是宗周,对周礼的推崇远胜旁人。
他在受命重制礼乐以来,心中时刻思考的,就是参照周礼。之前提出的国人大会,也是按周礼提出来的。
()
但是今日经筵的讨论,却让他认识到周礼不合时宜。如今这个时代,已经不可能推行周礼了。
如果强行实行,会带来一系列混乱。甚至像建文改制那样,落个身死国灭。
这让他心中难受的同时,对礼制的认识更深。更加认识到自己负责的重制礼乐,不是简单的事。
回去之后,刘宗周仍在思索这件事,甚至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该如何重制礼乐。
直到他翻看前面的经筵记录,这才恍然大悟,认识到如何重制礼乐,皇帝早已说明白:
『大同之世,小康之世。』
『陛下早已说明白,应该要如何重制礼乐!』
一时文思泉涌,挥毫泼墨,写出一篇奏疏,让人送到御前。
看到刘宗周这篇奏疏,朱由检心中极为高兴,因为刘宗周在这篇文章中,明确提出了重制礼乐的目的,是迈入大同之世。要以大同思想为指引,重制大明礼乐。
这代表着,刘宗周重制礼乐的思路,已经完全清晰。而且符合和自己契合,符合当前需要。
所以他给这篇奏疏起了个名字,定为《重制礼乐疏》,按自己的意思修改后,又派人送给了刘宗周。
在得到刘宗周认同后,这篇奏疏才被送到邸报等报纸,正式印刷发行。
十三日的早上,众人便在各种报纸的头版头条上,看到了刘宗周的《重制礼乐疏》。
而且还看到了十二日经筵的讨论,以及十一日的举人静坐、皇帝承诺要设立国会等事。
这让不了解这些事的民众,有种世事变幻、目不暇接之感。但是大明的士人,却对此欢呼雀跃。
因为皇帝的态度,明显是要让权。在重制礼乐的时候,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权力——
否则设立国会这件事,为何会成为重制礼乐第一策呢?
这些士人都期盼着,新的时代到来。
还有些人看到了更多,那就是皇帝和大臣对分封制的讨论,似乎在预示着,当今皇帝有意重启分封制,册封有封地的诸侯。
尤其是那些听到海外爵位风声的,更期待皇帝早日推进这件事,分封他们领地。(本章完)
朱由检听着袁可立讲解的《资治通鉴》,很快就明白了他的用意——
这是用周天子自坏礼制后的遭遇,提示自己守礼。
如果自己明确表态遵守礼制,那么刘宗周主持的重制礼乐,可能会加上很多限制君主的内容。类似君主立宪的制度,很有可能到来。
所以朱由检不想就此表态,想着《论语》上的一段话,说道: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袁卿以为,当今天下是有道还是无道呢?”
“制礼作乐,应该由谁决断?”
袁可立当然不能说天下无道,只能道:
“当今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制礼作乐,自当由陛下决断。”
轻易取得了重制礼乐的主导权,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既然如此,朕自当会遵守朕制定的礼乐。”
“周威烈王之所以自坏礼制,是因为他丧失了礼乐征伐的权力。”
“周公东征之后,方才制礼作乐。所以礼乐的基础,是要掌握征伐。”
“袁卿作为兵部尚书,对此不可不慎啊!”
一番话不但没有进入袁可立的套子,反而还明确了天子掌握礼乐征伐的权力。并且提醒袁可立,要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好好干。
这让袁可立无奈,只能俯首听命:
天子太过英明,让他这个臣子很无奈!
就连用《资治通鉴》上的话语,都无法说服天子。
毕竟司马光的言论,怎么比得上孔子呢?
孔子一句“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就能让天子掌握主导权。
甚至,他心中还得庆幸,皇帝没有借题发挥,要完全掌握征伐权力,把他掌握的兵部职权完全夺过去。
却不知朱由检不是不想掌握征伐,而是他目前没有那个能力,也腾不出手来。
在历史上的己巳之变有可能在一年多后发生的情况下,他不可能在这时,忙着和兵部夺权。
只有完全确定京城的安全,也只有确定了军事改革的方向,他才敢对军事体系改动,完全掌握兵权。
所以他把征伐方面暂且放下,想着自己打算推行的分封制,向参加经筵的群臣道:
“三家分晋之事,对周威烈王来说,称得上无可奈何。”
“是三家实际已经分晋,威烈王只能承认。”
“如果大明要重启分封,应该如何避免这种事情呢?”
“朕作为大明天子,要如何节制诸侯?”
这个问题放在现在,是一个务虚问题。群臣没有什么不敢说的,纷纷发表见解,袁可立道:
“陛下说礼乐的基础是征伐,臣以为节制诸侯的关键,在于军队强盛。”
“只要大明军队一直强大,对违反礼乐的诸侯,自然能施加惩戒。”
“有此威势,当能节制诸侯。”
刘宗周随后说道:
“臣以为节制诸侯的关键,在于礼乐。”
“天子遵守礼乐,诸侯自然也会遵守。”
“若有诸侯违命,天子可号召天下诸侯讨伐。”
“如此自然能节制诸侯。”
礼部尚书温体仁,在他之后说道:
“臣以为大明礼乐,当和周礼不同。”
“周礼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
“所以天子册封卿大夫为诸侯,为自坏礼制()
。”
“但是大明天子得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天下所有人都是天子之臣。”
“诸侯之臣,也是天子之臣。若是诸侯反叛,天子可册封诸侯之臣为新诸侯。”
“如此自能节制诸侯,让其不敢反叛。”
这段话的意思,是三家分晋这种事,在周礼上是不正确。但是按大明礼,应该成为常态。
可以说温体仁实在大胆,竟然公然违背周礼。
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引得群臣议论纷纷。虽然一些人觉得他说的有点道理,但是更多的人却觉得大逆不道。
毕竟周礼的说法,怎么能随意违背呢?
尤其是负责重制礼乐的刘宗周,更是皱眉沉思,不知在想什么。
朱由检不管臣子怎么看,他在听到温体仁这番话后,却是高兴之极。
因为温体仁这段话,点出了分封制的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诸侯的臣子,是不是天子之臣。
这让他想起了一句话,转向大学士徐光启询问道:
“朕听说泰西有一句话:”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徐卿听说过没有?”
徐光启皱眉思索,说道:
“此话臣未听过,但是以泰西君主和封臣的关系来看,似乎不无道理。”
“泰西诸国,君主册封诸侯,诸侯册封封臣。这些诸侯的封臣只效忠于诸侯,而非效忠君主。”
“即所谓‘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朱由检抚掌赞叹,让徐光启将欧洲国君和领主的事情,向群臣仔细讲述。让参加经筵的臣子,开了一下眼界。
听到欧洲那片没有中原大的地方,被分成了众多国家。各国还有领主,领主拥有封臣。
这让很多人议论纷纷,袁可立道:
“这就是诸国争霸的战国啊!”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罗马帝国已经彻底消失,各国在抢夺霸主之位。”
刘宗周则皱眉道:
“罗马帝国分裂后的东罗马帝国,似乎称不上周天子。”
“泰西的周天子,更像是占据罗马的所谓教皇——”
“泰西诸国君主,要受教皇加冕。”
纷纷攘攘之下,对泰西的历史产生了兴趣。
甚至一些人对暴秦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觉得如果没有秦灭六国,诸国争霸的战国时代,很有可能持续。
朱由检听着他们的看法,也受到了启发。在群臣的声音落下后,才说道:
“周朝的分封制度,似乎和现在泰西的分封有些相似。”
“甚至汉朝之时,当时的人也受此影响。”
“赵相贯高、赵午等人,因为汉高慢待赵王,感觉君主受辱,图谋弑杀汉高。”
“这是因为贯高等人效忠于诸侯,而非效忠天子。”
“这样的事,现在还能发生吗?”
“诸卿以为,这种事该如何杜绝?”
话语这么明白,群臣哪还不懂,在袁可立和刘宗周有些沉默时,温体仁当仁不让地道:
“自当是让诸侯之臣,也作为天子之臣。”
“诸侯的臣子应当首先效忠天子,然后才是诸侯。”
这就解决了双重君主制下,首先效忠谁的问题。
群臣有些人对此持不同意见,但是在天子面前,谁也不敢乱说——
难道他们要说,诸侯的封臣应该首先效忠诸侯,而非效忠天子?
那样很可能被人指责为乱臣贼子,对于天子不忠。
()
所以这个温体仁的这个说法,就成为了共识。
未来如果大明实行分封制,它会成为君臣间的基本原则之一。
如今朱由检还没有实行分封,所以他拿藩国开刀,说道:
“那么藩国的臣子,是不是应该效忠朕呢?”
“朕册封藩国的臣子,是否符合礼制?”
温体仁自然认为这种做法符合,徐光启也很赞同。因为这件事情确定后,他提出的监护朝鲜,就有了理论根基:
以后大明派遣的驻朝大臣,可以代表皇帝,册封朝鲜君臣。
袁可立则是眉头皱起,觉得这件事似有道理,却又不合实际。
如果大明执意持这个态度,那么周围的藩国,很可能会闹起来。
所以他委宛劝阻道:
“若是内藩臣子,陛下自然可以册封。”
“但是外藩的臣子,更认为自己是外臣。”
“臣以为应当慎重,对外藩不可随意干涉。”
刘宗周一直在思索重制礼乐,此时则出言道:
“外藩之臣,此前礼制未明。”
“臣以为应当制礼,晓谕外藩君臣。”
朱由检对这个说法还算满意,认可道:
“刘先生说得好啊!”
“礼制未明,就该制礼。”
“大明和外藩礼制如何定,还需先生费心。”
“朕已向朝鲜派遣使臣,主持册封光海君一事。”
“希望刘先生参与此事,制定出让大明和朝鲜都满意的礼制。”
“刘先生和袁卿、温卿一起,辅佐徐学士处理朝鲜事务。”
把监护朝鲜的事情,扩展到四位大臣主持。希望他们四人能制定合适的礼制,规范大明和外藩的关系。
刘宗周听到这个任命,觉得肩上的责任又重了。如果他制定的礼制不好用,让大明和外藩的关系乱起来。那么天下之间,一定有很多非议。
袁可立则是苦笑,知道皇帝拿捏住了自己。因为他在朝鲜的癸亥反正之事上,是有不同看法的。和现在的朝鲜君臣之间,关系十分不睦。
而且朝鲜如今的地位重要,是封锁建虏的关键之一。这就要求他必须明确态度,约束朝鲜君臣。
如此一来,他自然不能坚持天子不能随意干涉外藩,要按大明的需要,制定合适的礼制。
知道皇帝要册封光海君的他,已经认识到自己之前警示皇帝的三家分晋,有可能在朝鲜重演。
这让专门讲解这件事的他,如何不感到沮丧。
以至于经筵结束后,袁可立的精神还有些恍惚,直到被刘宗周唤了几声,方才回过神来,向刘宗周苦笑道:
“刘公,看来陛下比我们想得多多了。”
“大明的礼乐,不可能完全按周礼。”
刘宗周也有这个认识,说道:
“确实如此,周礼已经不合时宜了。”
“咱们都觉得三家分晋是礼崩乐坏,但是在陛下看来,却觉得这种做法应该定为大明礼:”
“诸侯之臣,也当是天子之臣,而且可以在天子册封下,晋升成为诸侯。”
“天下所有臣子,都是天子的臣子,而且都有成为诸侯的可能,甚至分割诸侯。”
“三家分晋之事,按明礼不是礼崩乐坏。”
说着这些话语,刘宗周心里极为难受。因为他的名字就是宗周,对周礼的推崇远胜旁人。
他在受命重制礼乐以来,心中时刻思考的,就是参照周礼。之前提出的国人大会,也是按周礼提出来的。
()
但是今日经筵的讨论,却让他认识到周礼不合时宜。如今这个时代,已经不可能推行周礼了。
如果强行实行,会带来一系列混乱。甚至像建文改制那样,落个身死国灭。
这让他心中难受的同时,对礼制的认识更深。更加认识到自己负责的重制礼乐,不是简单的事。
回去之后,刘宗周仍在思索这件事,甚至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该如何重制礼乐。
直到他翻看前面的经筵记录,这才恍然大悟,认识到如何重制礼乐,皇帝早已说明白:
『大同之世,小康之世。』
『陛下早已说明白,应该要如何重制礼乐!』
一时文思泉涌,挥毫泼墨,写出一篇奏疏,让人送到御前。
看到刘宗周这篇奏疏,朱由检心中极为高兴,因为刘宗周在这篇文章中,明确提出了重制礼乐的目的,是迈入大同之世。要以大同思想为指引,重制大明礼乐。
这代表着,刘宗周重制礼乐的思路,已经完全清晰。而且符合和自己契合,符合当前需要。
所以他给这篇奏疏起了个名字,定为《重制礼乐疏》,按自己的意思修改后,又派人送给了刘宗周。
在得到刘宗周认同后,这篇奏疏才被送到邸报等报纸,正式印刷发行。
十三日的早上,众人便在各种报纸的头版头条上,看到了刘宗周的《重制礼乐疏》。
而且还看到了十二日经筵的讨论,以及十一日的举人静坐、皇帝承诺要设立国会等事。
这让不了解这些事的民众,有种世事变幻、目不暇接之感。但是大明的士人,却对此欢呼雀跃。
因为皇帝的态度,明显是要让权。在重制礼乐的时候,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权力——
否则设立国会这件事,为何会成为重制礼乐第一策呢?
这些士人都期盼着,新的时代到来。
还有些人看到了更多,那就是皇帝和大臣对分封制的讨论,似乎在预示着,当今皇帝有意重启分封制,册封有封地的诸侯。
尤其是那些听到海外爵位风声的,更期待皇帝早日推进这件事,分封他们领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