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常参会议
第36章 常参会议
对于六部郎中这样的官员,朱由检其实并不担心他们在朝会上乱说。别看这些人在朝中只有正五品,但是一旦外放,那就是从四品布政司参议、正四品按察副使、甚至从三品布政司参政这样的高官,堪称位高权重。这些人轻易不会赌上前途,在朝中放出奇言。
但是六部主事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品级只有正六品,正常外放不过是正五品按察佥事,却也有成为从四品布政司参议、正四品按察副使的可能。他们搏出位的收益很高,自然很有动力。
而且对朝堂上的大臣来说,六部主事是新科进士就能担任的职位,每三年就有一批新人。这让他们用六部主事当炮灰时毫不心疼,随时都能找到人补充。
那些刚刚当官的进士同样容易被忽悠,一不小心就会热血上头,为了所谓的圣人教诲、江山社稷,敢于豁出性命,甚至让皇帝都难以承受。
朱由检的常朝,主要是把这些人排除出去。免得他们一不小心就闹出来大动静,给自己突然袭击。
同时,朱由检也察觉到京城官员的外放、升迁很没规律,被操作的空间很大。设置从四品参议、正四品通政、从三品参政加衔,也是为了规范官员升迁。免得某些人上下其手,越级提拔或者打压官员。
以后京官外放升半品就行了,不能让群臣都想着当京官,不在地方好好做事。
京城和地方的官员交流要加强,提拔有施政经验的官员过来。
六部主事的级别也太高,不能由新科进士直接担任。
状元不过是从六品修撰,六部主事却直接就是正六品,虽然他们因为明朝“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潜规则,在以后没有成为大学士的可能。但是正六品的级别也太高了,稍微做出点成绩,就能外放为地方高级官员。
例如卢象升,他是天启二年的进士,距离如今天启七年只有短短五年,已经从正六品户部主事升迁为正四品大名府知府、山东按察司副使。官位提升之快,让朱由检知道时都很是惊讶。
然而,这对六部官员来说,却不过是常例。卢象升因为临清仓的事情做得好,外放时已经被升迁为从五品员外郎,当上正四品知府只能说外放待遇比较好,却算不上超擢。后来他因为临清仓的功劳再次被朝廷褒奖,加山东按察司副使,朱由检在这个职务的基础上,让他整饬大名、广平、顺德兵备道,实际权力又提升了一截。
卢象升快速升迁的例子,让朱由检认识到京官提升太快,这才推出通政司加衔,对此规范一二。
这种用意,朝堂上官员一时半会儿还不明白。朱由检以后会一步步完善科层制,让大明朝的文官,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官僚制。用后世发展完善的官僚政治,冲击现在的文官政治,给大明一点官僚震撼。
『从五品跳到正四品,正五品跳到从三品,以后这种好事就别随便想了。一个个都去熬资历、或者做出功绩再图谋升迁吧!』
心中恶狠狠地想着,朱由检面上却言笑晏晏,向群臣道:
“朕听说前朝有常参,这常参又是什么,和常朝有什么区别?”
礼部尚书来宗道不答,礼部侍郎孟绍虞道:
“唐宋之时,每日参加常朝的官员,称为常参官。”
“还有五日一朝、每月参加六次朝会的官员,称为六参官。”
“在京朝官以上,参加朔望朝的官员,称为朔参官、望参官。”
朱由检笑着说道:
“这样说来,以后在三六九日参加常朝、每月参加九次朝会的官员,可以称为常朝官、九参官。”
“其他参加朔望朝的官员,仍按本朝惯例称为朝参官。”
“就是这个常参官,应该怎么定呢?”
孟绍虞回道:
“唐朝文官五品以上职事官、八品以上供奉官及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号常参官。”
“陛下所定参加常朝的常朝官,似与唐朝常参官相同。可以直接称为常参官,不用继续缩减。”
另一位礼部侍郎王祚远则说道:
“本朝所定午朝仪,似与常参相同。”
“陛下可将内阁并五府六部奏事官、六科官员,定为常参官。”
“通政司官照依常例引人奏事,其余衙门有事者,许赴御前具奏。”
朱由检想的不是这个,他在两人说的官员范围上缩减了一下,向群臣道:
“朕以为内阁大学士要常参,五府、六部、六科官员,可以按所辖事务确定是否常参。”
“今后朕和内阁各位大学士,不拘时间、地点,会按照奏疏中提到的事务,传唤三法司或吏部、户部等相关部门官员。”
“六科官员随相应部门与会,确定朝廷旨意。”
“这种朝会,以后就称为常参会议,作为常朝会议补充。”
这个决定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每个人都能察觉到,当内阁、六部、六科官员同时存在时,皇帝完全能抛开其他人,直接下发旨意。
这对提高圣旨下发效率是好事,但是对朝堂上的官员来说,却限制了他们的权力。以后常参决定的事情他们很可能根本不知道,更别说发表意见了。
对此乐见其成的,可能只有内阁四位大学士。六部、六科的单独一个部门,在面对内阁时很难反抗。只要他们和皇帝意见一致,就能快速决断。
六部尚书显然也知道这一点,刚才还大声呵斥小官、支持皇帝确定常朝人选的刑部尚书薛贞,此时便反对道:
“陛下,没有三法司官员与会,常参确定的事情和法律相悖怎么办?”
“那样岂不会闹出笑话,让人以为朝中无人?”
户部尚书郭允厚也说道:
“若是涉及户口、钱粮之事,没有户部与会,常参确定的事情可能无法执行。”
工部尚书薛凤翔也表示工部事务通常涉及钱粮,礼部尚书来宗道则说旨意不合礼法同样会闹笑话,唯有担心被人参劾的吏部尚书周应秋、已经被人参劾的兵部尚书崔呈秀,没有出言反对。
不发声就是默认,朱由检很擅长这一点。眼看很多被排除出常朝的官员对此不怎么关心,反对的风浪根本就起不来,朱由检当即决定道:
“内阁大学士多由礼部尚书侍郎兼任,拟定的旨意不至于违反礼法。”
“以后吏部、兵部的事情,可以由常参会议决定。”
又安抚大臣道:
“诸位的考量也有可取之处,常参可以让六部尚书和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主官列席。各部门若有事情,也可带着本部门官员请求觐见,由朕召开常参会议直接处理。”
“这样本朝的常参官,就是内阁大学士和九卿,可以日常参加朝会,随时能见到朕。”
让步如此之大,大臣们也有些惊讶。不过这些人都是人精,很快就想明白皇帝并不是把他们排出决策,而是把科道官员排除,只让相关部门给事中与会。
单独一个部门的给事中,如何与内阁大学士和九卿抗衡?皇帝这个做法,很符合他们心意。
就这样,在大臣们的支持、其他朝臣的漠不关心、科道官员的反对下,朱由检心中比较理想的日常决策机构——常参会议,在一片吵吵嚷嚷中,最终确定下来。
(本章完)
对于六部郎中这样的官员,朱由检其实并不担心他们在朝会上乱说。别看这些人在朝中只有正五品,但是一旦外放,那就是从四品布政司参议、正四品按察副使、甚至从三品布政司参政这样的高官,堪称位高权重。这些人轻易不会赌上前途,在朝中放出奇言。
但是六部主事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品级只有正六品,正常外放不过是正五品按察佥事,却也有成为从四品布政司参议、正四品按察副使的可能。他们搏出位的收益很高,自然很有动力。
而且对朝堂上的大臣来说,六部主事是新科进士就能担任的职位,每三年就有一批新人。这让他们用六部主事当炮灰时毫不心疼,随时都能找到人补充。
那些刚刚当官的进士同样容易被忽悠,一不小心就会热血上头,为了所谓的圣人教诲、江山社稷,敢于豁出性命,甚至让皇帝都难以承受。
朱由检的常朝,主要是把这些人排除出去。免得他们一不小心就闹出来大动静,给自己突然袭击。
同时,朱由检也察觉到京城官员的外放、升迁很没规律,被操作的空间很大。设置从四品参议、正四品通政、从三品参政加衔,也是为了规范官员升迁。免得某些人上下其手,越级提拔或者打压官员。
以后京官外放升半品就行了,不能让群臣都想着当京官,不在地方好好做事。
京城和地方的官员交流要加强,提拔有施政经验的官员过来。
六部主事的级别也太高,不能由新科进士直接担任。
状元不过是从六品修撰,六部主事却直接就是正六品,虽然他们因为明朝“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潜规则,在以后没有成为大学士的可能。但是正六品的级别也太高了,稍微做出点成绩,就能外放为地方高级官员。
例如卢象升,他是天启二年的进士,距离如今天启七年只有短短五年,已经从正六品户部主事升迁为正四品大名府知府、山东按察司副使。官位提升之快,让朱由检知道时都很是惊讶。
然而,这对六部官员来说,却不过是常例。卢象升因为临清仓的事情做得好,外放时已经被升迁为从五品员外郎,当上正四品知府只能说外放待遇比较好,却算不上超擢。后来他因为临清仓的功劳再次被朝廷褒奖,加山东按察司副使,朱由检在这个职务的基础上,让他整饬大名、广平、顺德兵备道,实际权力又提升了一截。
卢象升快速升迁的例子,让朱由检认识到京官提升太快,这才推出通政司加衔,对此规范一二。
这种用意,朝堂上官员一时半会儿还不明白。朱由检以后会一步步完善科层制,让大明朝的文官,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官僚制。用后世发展完善的官僚政治,冲击现在的文官政治,给大明一点官僚震撼。
『从五品跳到正四品,正五品跳到从三品,以后这种好事就别随便想了。一个个都去熬资历、或者做出功绩再图谋升迁吧!』
心中恶狠狠地想着,朱由检面上却言笑晏晏,向群臣道:
“朕听说前朝有常参,这常参又是什么,和常朝有什么区别?”
礼部尚书来宗道不答,礼部侍郎孟绍虞道:
“唐宋之时,每日参加常朝的官员,称为常参官。”
“还有五日一朝、每月参加六次朝会的官员,称为六参官。”
“在京朝官以上,参加朔望朝的官员,称为朔参官、望参官。”
朱由检笑着说道:
“这样说来,以后在三六九日参加常朝、每月参加九次朝会的官员,可以称为常朝官、九参官。”
“其他参加朔望朝的官员,仍按本朝惯例称为朝参官。”
“就是这个常参官,应该怎么定呢?”
孟绍虞回道:
“唐朝文官五品以上职事官、八品以上供奉官及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号常参官。”
“陛下所定参加常朝的常朝官,似与唐朝常参官相同。可以直接称为常参官,不用继续缩减。”
另一位礼部侍郎王祚远则说道:
“本朝所定午朝仪,似与常参相同。”
“陛下可将内阁并五府六部奏事官、六科官员,定为常参官。”
“通政司官照依常例引人奏事,其余衙门有事者,许赴御前具奏。”
朱由检想的不是这个,他在两人说的官员范围上缩减了一下,向群臣道:
“朕以为内阁大学士要常参,五府、六部、六科官员,可以按所辖事务确定是否常参。”
“今后朕和内阁各位大学士,不拘时间、地点,会按照奏疏中提到的事务,传唤三法司或吏部、户部等相关部门官员。”
“六科官员随相应部门与会,确定朝廷旨意。”
“这种朝会,以后就称为常参会议,作为常朝会议补充。”
这个决定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每个人都能察觉到,当内阁、六部、六科官员同时存在时,皇帝完全能抛开其他人,直接下发旨意。
这对提高圣旨下发效率是好事,但是对朝堂上的官员来说,却限制了他们的权力。以后常参决定的事情他们很可能根本不知道,更别说发表意见了。
对此乐见其成的,可能只有内阁四位大学士。六部、六科的单独一个部门,在面对内阁时很难反抗。只要他们和皇帝意见一致,就能快速决断。
六部尚书显然也知道这一点,刚才还大声呵斥小官、支持皇帝确定常朝人选的刑部尚书薛贞,此时便反对道:
“陛下,没有三法司官员与会,常参确定的事情和法律相悖怎么办?”
“那样岂不会闹出笑话,让人以为朝中无人?”
户部尚书郭允厚也说道:
“若是涉及户口、钱粮之事,没有户部与会,常参确定的事情可能无法执行。”
工部尚书薛凤翔也表示工部事务通常涉及钱粮,礼部尚书来宗道则说旨意不合礼法同样会闹笑话,唯有担心被人参劾的吏部尚书周应秋、已经被人参劾的兵部尚书崔呈秀,没有出言反对。
不发声就是默认,朱由检很擅长这一点。眼看很多被排除出常朝的官员对此不怎么关心,反对的风浪根本就起不来,朱由检当即决定道:
“内阁大学士多由礼部尚书侍郎兼任,拟定的旨意不至于违反礼法。”
“以后吏部、兵部的事情,可以由常参会议决定。”
又安抚大臣道:
“诸位的考量也有可取之处,常参可以让六部尚书和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主官列席。各部门若有事情,也可带着本部门官员请求觐见,由朕召开常参会议直接处理。”
“这样本朝的常参官,就是内阁大学士和九卿,可以日常参加朝会,随时能见到朕。”
让步如此之大,大臣们也有些惊讶。不过这些人都是人精,很快就想明白皇帝并不是把他们排出决策,而是把科道官员排除,只让相关部门给事中与会。
单独一个部门的给事中,如何与内阁大学士和九卿抗衡?皇帝这个做法,很符合他们心意。
就这样,在大臣们的支持、其他朝臣的漠不关心、科道官员的反对下,朱由检心中比较理想的日常决策机构——常参会议,在一片吵吵嚷嚷中,最终确定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