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书同文,言同语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33章 书同文,言同语
    李念点头道:“大王英明!但想将教育实行好,不仅要有合适的内容,还要有合适的工具,能让人方便学习、快速学习。”
    “现今以竹简记载文字,就非常不适于整个大秦授课教学,一卷竹简不仅记载的内容少,且繁重不便携带。”
    听这意思,你还想让大秦所有人都识字学习,接受教育?
    也是,他来自后世,那时人人都识字,人人皆知史,对其而言,人人识字知史如每日用餐饮水一般。
    嬴政心里想着,道:“你想用你所说的‘纸’取代竹简?”
    李念道:“不错,在我华夏历史上,读书识字之人会逐渐多起来,是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
    “纸承载文字,印刷术便是将文字印在纸上,二者相合解决了文字记载传播的问题。”
    “一本这样大小的书,其上能记载的文字,要用一车竹简。”
    李念用手比划了一个大小,让嬴政和蒙毅惊讶不已,这等大小的一样东西,竟比得过一车竹简。
    形容博学的成语“学富五车”中的“五车”指的便是“五车竹简”。
    当然,五车是虚指,表明惠子学识渊博,但若真以五车竹简来论,也就和现代几十本书相当。
    ‘纸做成的书若真能记载那般多文字,无怪乎后世人人皆可识字。’
    嬴政自然能看出书相比竹简的巨大优势。
    “除文字的记载传播工具需改变外,文字本身也要改变,恕臣直言,大秦的文字委实太难写了。”
    “文字作为一种传播内容的工具,臣以为当简洁明义为上,既要简单易懂好学,又要准确传递含义。”
    嬴政道:“你想怎么改?你想仿照后世文字?”
    李念还真是这么想的:“臣正有此意,臣在后世所习文字,也是自大秦文字演化而来,已经过实践检验,更便于学习。将大秦文字改为后世文字,臣认为并无不可。”
    嬴政并未说答应,也未说不答应,而是道:“待纸造出后,你以后世文字誊抄一篇文章,就李斯的《谏逐客书》,呈于寡人。”
    李念知道嬴政是先想看过货后再做决定,道了声“臣遵命!”,接着又道:“不仅文字要改,大秦的语言也得做些改变。”
    嬴政问道:“也要按照后世来改?”
    这一次,李念摇了摇头:“那倒不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后世之物未必胜于大秦之物,也未必适合大秦。”
    听李念说“后世之物未必胜于大秦之物”,嬴政心中相当满意。
    我大秦也不是什么都比后世差嘛。
    “文字可改为后世文字,一者现今识字之人不多,即便修改,影响也不会很大,二者后世文字也是当今文字演化而成,修改后,人们不难接受。”
    “而后世语言和大秦,乃至其他六国语言都不相同,若强令推行后世语言,不啻于让天下人重新学习说话。”
    李念倒是都想让大秦所有人都讲普通话,可事实是,这很难做到,后世普通话推行都用了不少年,何况是这时的大秦。不考虑大秦实际情况,胡乱出主意,只会适得其反!
    经李念这么一解释,嬴政暗里点了点头,没乱出主意,觉得后世的东西就是好,就要搬来大秦,是用了心的。
    “你打算用雅言?”
    这时代也有通用语,名为“雅言”,要是没通用语,各国君王间怎么交流,其他国家人才又如何仕秦,入朝见王还专门带个翻译?
    但雅言只在精英群体间流传,一般人根本不会,说的还是本地话。
    李念此时同嬴政说话,用的正是雅言,他道:“雅言也可以,臣所言的改变也不是改变怎么说话,而是要明确设立一种语言作为天下通用语,无论是秦人,还是六国之民,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农人走卒,都必须学习此语,将这种语言普及天下。”
    “雅言以往只在诸侯、贵族间流传,臣之意却是不能限于贵族,贩夫走卒同样得学。”
    李念要给始皇的“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域,量同衡,币同形”再添一个“言同语”,不管以前是哪国人,以后都得说同一种语言。
    嬴政明白过来李念的意图,神色也认真起来,此事若成,将于大秦大大有利。
    语言不通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障碍,语言通了,很多问题都可解决,因为语言不通,想交流都没办法。
    “而要成为一种天下人通用的语言,必须得好学,臣在后世学习语言时,有拼音之法教臣快速学会。”
    “这拼音之法也简单,将字的读音分为声母、介母、韵母,以及声调,只须掌握其中规律,配有一本字典,便能学会天下文字的读音。”
    李念说着便举了例子:“如大秦的‘秦’,可将声母设定为‘q’,韵母设为‘in’,声调为阳平第二声,读出来的便是‘秦’!”
    “q”和“in”是李念读出来的,并非是后世的读法,是他按照此时的秦字发音所读。
    此处只是作者用来表意,毕竟作者不通雅言。
    嬴政和蒙毅都是当世才智卓绝之辈,从李念表述中轻松领会其意,君臣二人颇为惊讶。
    因为按李念这种方法,识字好像还真不难,但前提是要将天下所有文字都给出这所谓的“拼音”。
    李念道:“这个方法的难点在于要给所有字注音,需要编造一本收录所有文字的字典。”
    “字典为收录文字的书籍,其中包含收录文字的字音、字义,要编纂一本字典,并非一件小事,最好是召集诸博学之士共同编著。”
    嬴政豪迈道:“只要有利大秦,纵使千难万险,寡人也无惧!只是那字典也得纸造出后,才能做吧?”
    收录天下文字,并对每一个字进行注音释义,要是以竹简来记,一本字典怕是得用好几车竹简,唯有那所谓的纸才合适。
    李念道:“是!若以竹简制作字典,需用许多竹简,不仅不方便携带,也不方便查阅,字典的一大功能便是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可从中查阅。”
    想一想从一马车竹简中找出一个不认识的字,嬴政立马便明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