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忏书,问答卷
第109章 忏书,问答卷
清晨,天光放亮,山雾微薄,季明收拾好行装,未惊扰到寺中其他人,一路步行至法严别院中。
在山门处同几个守山道民核对身份后,又交了十数枚符钱,这才被好声好气的指引到考核所在地。
跟随在引路道民后,沿着一盘峰山道而上,这让季明想起了横山秃笔峰。
季明看着峰外浮云,轻拂大袖,心中笑了一声,想到自家现在可就左道杂流一员。
自己那时可是将秃笔峰上的散众杂流杀得从盘峰山道上栽落峰下,此番不会应了上一世的“孽障”吧!
山道上,已有许多人影,穿着各样的服饰,道俗皆有,还有的竟是穿有黎岭示巴人的传统服饰。
兰荫方本就是边陲之方,蛮夷混居在这里,季明却是有些少见多怪了。
他注意到有一波人同他们散人泾渭分明,那举止中的鄙夷几乎是不加掩饰。
那是本方内的一些家族,修行的家族,虽不是那等修行门阀,但是在法严别院内也有数代积累。
经过盘峰山道,又走过一座吊桥,考取道民的散修们抵达一处林中,这里建有许多的精舍,舍中备有笔墨纸砚。
“静舍!”
季明看着那一个个独立小舍,心中暗道。
这静舍常在中土民间有建,方中教民常请道民在静舍中书写忏书,或赎罪,或消灾,又或者祈福。
看来此次考核中,第一考便是道家经典中的消灾解厄忏。
林中,一老道早早等待在这里。
他沉着眉,敛着容,竖持着一根尘尾,道髻扎得一丝不苟,一对老眼中克制着对散人的敌视情绪。
见散人三三两两的过来,身上毫无仙风道骨,还是忍不住哼了一声。
他心知自己一介道徒,在这炼气二境上已走到头,对于太平山在方中的散人吸纳政策也无法反对。
现下只能强压脾气,道:“第一考,请诸位为自己书写忏书三份。”
书写忏书需要静心,不过那静舍却是只有数间而已,当下许多人匆匆过去占舍。
季明就近选了一间,本以为会有人过来抢夺,没想到竟无一人打扰,看来大家深谙江湖行走的道理——莫惹老人、小孩、女人。
立在舍中,伏在案前,气劲在笔上一裹,提笔沾墨,他刚要下笔,却是犹豫了一会儿。
这忏书所考,除了书写规范之外,还有灵验的程度。
所谓‘其一烧于火,下达阴土,以解其罪;其一沉于水,转于岳渎之间,以消其厄,其一送飞于天,上通天曹星斗,以赐其福。’
自己身为天人,一旦涉及道艺,似乎总有灵验。
譬如那打醮,他只是施展封土斋醮便引来阴魔问心,这忏书不知是否也是如此。
为了不使自己这忏书过于灵验,季明只好在书写好之后,以些许的墨汁稍稍污了三份忏书的卷面。
算了下时间,再听了听舍外的脚步声,已经许多人写好,于是收拾好三份忏书,前去交付老道。
水火二盆已在老道的身前架起,季明捧着三份忏书走去,话还未说一句,便被老道身边道民取走忏书。
老道略一扫视,微微点头。
这三份忏书的卷面虽被污了些,但看得出来书写行云流水,气韵贯通,在散人之中已甚是难得。
再看看其他人,行文歪七扭八,写得都快飞出纸张,真是连看其是否灵验的想法都没有。
“下过功夫了。”
老道毫不吝啬的赞了一声,而后将赎罪解厄两份忏书送于水火二盆中。
“有请小西山法严别院山鬼、河君二位。”
老道一甩尘尾,口中念了一声,在那水火二盆中,立刻伸来了两个臂膀,在盆中猛的捞了一下。
两张残破的,无形的,犹如轻纱般的纸张分别从水中、火中被捞出。
这就是忏书灵验的体现,在民间有头七烧纸,给死者寄去哀思的一种说法,根子便是来源于此。越是灵验,所取出的无形无影的忏书越是完整。
“合格。”
老道朝着季明点了点头。
那第三份送飞于天,以求赐福的忏书倒不用测其灵验程度,法严别院也没这个能力请天官来测。
在一句合格声后,还未等季明欢喜便被一老汉推开。
季明被推开,倒也没恼,只是看老汉这把年纪还来参加道民考核,深深感受到太平山对散人的吸引力。
没等他感慨结束,便听老道喊了一声‘合格’,顿时多瞅了一眼老汉,恰好发现老汉也在偷偷瞄着他。
“他认识我?”
季明眼皮一跳,仔细回想毒手童子生平资料中的画像,可是回想许久都没有收获。
季明看着老汉离去的身影,心道:“他一定认识我。”
“不合格!”
“忏书不合规范!”
“书面有损,不合格。”
“.”
小小的忏书,竟也有许多散人未过这一考核。
接下来是第二考,同样的道经考核,这一考的内容是「苍天道气注」,乃是问答卷考,最容易的一考,只需死记硬背就可过。
老道问一句,他们便在卷上写上答案。
问:神要决为何?
季明答:不执不着,神满不思眠,常清常醒。
问:太平山一脉源祖何时入地肺山,先拜何人为师?
季明答:一十三岁入地肺山,先拜杏林圣手岑洞子为师。
问:太平法门前身是哪部真法?
季明答:太平真君干雄所著「青囊书」。
问:苍天下谁开创丹道?
这一答季明犹豫了一下,将本来写下的大纯阳宫的那位抹去,那位虽是公认的丹道之祖,可却是中天传人。
老道这问题真不害臊,这是硬将别人的创举安在自家苍天道脉的头上。
犹豫许久,季明还是写下南华火德夫人,这位所著的黄庭内景经可视为丹道萌芽,勉强可认作丹道始祖。
接下来又是数个问题,很多脱离苍天道气注的范围,季明答得也是磕磕绊绊的。
问答结束,季明松了一口气,这才有空观察周围。
许多人比他还不堪,那已经是汗流浃背的了,就连那些个家族子弟也是悄悄抹汗,忐忑不安的样子。
他注意到那老汉又在看他,眼神古怪。
“莫不是同我一样易容过。”季明心道。
这时,林中走来法闻僧,他身边随行着虎马禅师等妖人,呼啸而至,好似那聚啸山林的匪类一般。
法闻僧看到了季明,略微点头致意,而后拿起那收起的答卷,竟是亲自挨个的批阅下去。
“糟糕!”
季明忽然想起自家散人身份,此次问答本就超纲,自己若是答得太好,超过水准,那岂不是不打自招了。
在他紧张的情绪中,法闻僧抽出他那答卷,简单扫过一眼,却是笑出声来。
(本章完)
清晨,天光放亮,山雾微薄,季明收拾好行装,未惊扰到寺中其他人,一路步行至法严别院中。
在山门处同几个守山道民核对身份后,又交了十数枚符钱,这才被好声好气的指引到考核所在地。
跟随在引路道民后,沿着一盘峰山道而上,这让季明想起了横山秃笔峰。
季明看着峰外浮云,轻拂大袖,心中笑了一声,想到自家现在可就左道杂流一员。
自己那时可是将秃笔峰上的散众杂流杀得从盘峰山道上栽落峰下,此番不会应了上一世的“孽障”吧!
山道上,已有许多人影,穿着各样的服饰,道俗皆有,还有的竟是穿有黎岭示巴人的传统服饰。
兰荫方本就是边陲之方,蛮夷混居在这里,季明却是有些少见多怪了。
他注意到有一波人同他们散人泾渭分明,那举止中的鄙夷几乎是不加掩饰。
那是本方内的一些家族,修行的家族,虽不是那等修行门阀,但是在法严别院内也有数代积累。
经过盘峰山道,又走过一座吊桥,考取道民的散修们抵达一处林中,这里建有许多的精舍,舍中备有笔墨纸砚。
“静舍!”
季明看着那一个个独立小舍,心中暗道。
这静舍常在中土民间有建,方中教民常请道民在静舍中书写忏书,或赎罪,或消灾,又或者祈福。
看来此次考核中,第一考便是道家经典中的消灾解厄忏。
林中,一老道早早等待在这里。
他沉着眉,敛着容,竖持着一根尘尾,道髻扎得一丝不苟,一对老眼中克制着对散人的敌视情绪。
见散人三三两两的过来,身上毫无仙风道骨,还是忍不住哼了一声。
他心知自己一介道徒,在这炼气二境上已走到头,对于太平山在方中的散人吸纳政策也无法反对。
现下只能强压脾气,道:“第一考,请诸位为自己书写忏书三份。”
书写忏书需要静心,不过那静舍却是只有数间而已,当下许多人匆匆过去占舍。
季明就近选了一间,本以为会有人过来抢夺,没想到竟无一人打扰,看来大家深谙江湖行走的道理——莫惹老人、小孩、女人。
立在舍中,伏在案前,气劲在笔上一裹,提笔沾墨,他刚要下笔,却是犹豫了一会儿。
这忏书所考,除了书写规范之外,还有灵验的程度。
所谓‘其一烧于火,下达阴土,以解其罪;其一沉于水,转于岳渎之间,以消其厄,其一送飞于天,上通天曹星斗,以赐其福。’
自己身为天人,一旦涉及道艺,似乎总有灵验。
譬如那打醮,他只是施展封土斋醮便引来阴魔问心,这忏书不知是否也是如此。
为了不使自己这忏书过于灵验,季明只好在书写好之后,以些许的墨汁稍稍污了三份忏书的卷面。
算了下时间,再听了听舍外的脚步声,已经许多人写好,于是收拾好三份忏书,前去交付老道。
水火二盆已在老道的身前架起,季明捧着三份忏书走去,话还未说一句,便被老道身边道民取走忏书。
老道略一扫视,微微点头。
这三份忏书的卷面虽被污了些,但看得出来书写行云流水,气韵贯通,在散人之中已甚是难得。
再看看其他人,行文歪七扭八,写得都快飞出纸张,真是连看其是否灵验的想法都没有。
“下过功夫了。”
老道毫不吝啬的赞了一声,而后将赎罪解厄两份忏书送于水火二盆中。
“有请小西山法严别院山鬼、河君二位。”
老道一甩尘尾,口中念了一声,在那水火二盆中,立刻伸来了两个臂膀,在盆中猛的捞了一下。
两张残破的,无形的,犹如轻纱般的纸张分别从水中、火中被捞出。
这就是忏书灵验的体现,在民间有头七烧纸,给死者寄去哀思的一种说法,根子便是来源于此。越是灵验,所取出的无形无影的忏书越是完整。
“合格。”
老道朝着季明点了点头。
那第三份送飞于天,以求赐福的忏书倒不用测其灵验程度,法严别院也没这个能力请天官来测。
在一句合格声后,还未等季明欢喜便被一老汉推开。
季明被推开,倒也没恼,只是看老汉这把年纪还来参加道民考核,深深感受到太平山对散人的吸引力。
没等他感慨结束,便听老道喊了一声‘合格’,顿时多瞅了一眼老汉,恰好发现老汉也在偷偷瞄着他。
“他认识我?”
季明眼皮一跳,仔细回想毒手童子生平资料中的画像,可是回想许久都没有收获。
季明看着老汉离去的身影,心道:“他一定认识我。”
“不合格!”
“忏书不合规范!”
“书面有损,不合格。”
“.”
小小的忏书,竟也有许多散人未过这一考核。
接下来是第二考,同样的道经考核,这一考的内容是「苍天道气注」,乃是问答卷考,最容易的一考,只需死记硬背就可过。
老道问一句,他们便在卷上写上答案。
问:神要决为何?
季明答:不执不着,神满不思眠,常清常醒。
问:太平山一脉源祖何时入地肺山,先拜何人为师?
季明答:一十三岁入地肺山,先拜杏林圣手岑洞子为师。
问:太平法门前身是哪部真法?
季明答:太平真君干雄所著「青囊书」。
问:苍天下谁开创丹道?
这一答季明犹豫了一下,将本来写下的大纯阳宫的那位抹去,那位虽是公认的丹道之祖,可却是中天传人。
老道这问题真不害臊,这是硬将别人的创举安在自家苍天道脉的头上。
犹豫许久,季明还是写下南华火德夫人,这位所著的黄庭内景经可视为丹道萌芽,勉强可认作丹道始祖。
接下来又是数个问题,很多脱离苍天道气注的范围,季明答得也是磕磕绊绊的。
问答结束,季明松了一口气,这才有空观察周围。
许多人比他还不堪,那已经是汗流浃背的了,就连那些个家族子弟也是悄悄抹汗,忐忑不安的样子。
他注意到那老汉又在看他,眼神古怪。
“莫不是同我一样易容过。”季明心道。
这时,林中走来法闻僧,他身边随行着虎马禅师等妖人,呼啸而至,好似那聚啸山林的匪类一般。
法闻僧看到了季明,略微点头致意,而后拿起那收起的答卷,竟是亲自挨个的批阅下去。
“糟糕!”
季明忽然想起自家散人身份,此次问答本就超纲,自己若是答得太好,超过水准,那岂不是不打自招了。
在他紧张的情绪中,法闻僧抽出他那答卷,简单扫过一眼,却是笑出声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