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宗室勋戚,谁堪大用?
第75章 宗室勋戚,谁堪大用?
大雪未化,既然要赐宴,自然不能在户外。
乾清宫的屋舍其实不少。除正殿和两侧的昭仁、弘德二配殿之外,三面宫墙都有罩房。
参加今天赐宴的三类人,都是与国一体的“至忠肱骨”。
首先是宗藩。
存续至今的,太祖朱元璋留下了十三家亲王:秦、晋、周、楚、鲁、蜀、代、肃、庆、岷、韩、沈、唐;成祖朱棣留下了一家:赵;仁宗朱高炽留下了四家:郑、襄、荆、淮;英宗朱祁镇留下了三家:德、崇、吉;宪宗朱见深留下了三家:益、衡、荣;穆宗朱载垕留下了一家:潞。
这便是朱常洛登基后大明一共有的二十五家亲王。
但藩王还包括郡王。郡王的数量就太多了,不在此次被要求入京朝贺的范围之内。
其次是勋臣。
大明封爵之勋臣主要为早期所封,中后期封爵很少。洪武朝六十四,建文朝二,永乐朝五十四,洪熙朝四,宣德朝五,正统朝九,景泰朝六,天顺朝十五,成化朝八,弘治朝无,正德朝二,嘉靖朝一,万历朝一。
但这么多年下来,只有五十三家了(文末附名单)。
其中,国公五家,侯爵十九家,伯爵二十九家。
实际上还有一家特殊公爵,那就是山东衍圣公。
但他代表的是皇帝对文教的尊崇,所以他将会出现在明天的赐宴上,与文臣们一起。
最后就是国戚了。
根据皇明祖训,除了开国五大功臣之家,还有其中国戚之家:皇后家,皇妃家,东宫妃家,王妃家,郡王妃家,驸马家,仪宾家。
此刻,东宫妃家不存在,规模庞大的王妃家和仪宾家自然没资格过来。
除了承袭武清侯的李太后长兄李文全、承袭永年伯的王太后弟弟王栋,此刻国戚之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皇帝的亲舅舅王道亨,还有掌着宗人令的驸马都尉侯拱辰。
先是漫长的一一接见,这都是规定动作。
各家单独拜见新皇。
朱常洛要认认哪一些人,也可以单独问两句。
亲王之中,朱常洛只对两家开了口。
一个是潞王这个叔叔家的长子,朱常洛只多问候了两句。
另一个是郑藩,因为郑藩的王世子已经推辞袭封郑王近十年了,他有一个让朱常洛十分熟悉的名字:朱载堉。
“叔祖既执意不愿,朕可从其所愿,另择旁支袭封王爵。不知叔祖如今忙些什么?”
听到朱常洛的话,郑王府长史大喜:“回陛下,世子殿下这些年来一直忙于音律算学。四年前进献了《律吕精义》内外二篇,如今正在著一书,拟名《算学新书》。”
郑藩担忧了快十年的王世子不肯袭爵而除爵一事,总算有个定论了。
皇帝答应了另择一人袭封王爵。
朱常洛也很高兴:“既然叔祖不肯袭封王爵,一心钻研音律算学也好。朕有书信一封,你带回去交给叔祖。”
“臣领旨……”
看皇帝真让人给了他一个封好的御札,郑王府长史这才知道皇帝对郑藩之事早有决断。
见过了各王府派来的人,接下来又先见了国戚。
对武清侯和永年伯自然只走个过场,对自己的舅舅则是先对他说了自己登基后必定会有的恩典。
不论如何,作为皇帝的亲舅舅,他不可能只是个锦衣卫的带俸指挥使了。
有李太后以贵妃进封、宫里一时两宫太后的先例,朱常洛的母亲后面自然也要尊封的,那么王道亨自然也会随之有专门的恩荣。
朱常洛没有对他先说是什么恩典,但对王道亨来说已经是喜出望外了。
谁能想到这个外甥不仅这么快就成了太子,而且还迅速登基了呢?
而后对侯拱辰这个姑父,朱常洛则多说了一句:“驸马掌宗人府,数次首署名奏请册立。慷慨切直之名,朕已听闻多次。”
“臣不敢居功!”
侯拱辰是隆庆皇帝第三女、也是李太后亲生女儿寿阳公主的驸马。
不幸的是,寿阳公主已于万历二十年薨逝,两人并没有子女。
侯拱辰今年已经虚岁三十九,是宗人府的宗人令。
朱常洛看着他缓缓说道:“宗人府事重,朕登基诏书中有言,明年起将试改宗藩条例。”
“臣自当用命。”侯拱辰仍旧沉稳地回答。
“皇三姑福薄,你也无有子嗣。”朱常洛顿了顿,而后说道,“朕已请得皇祖母恩准,允你再纳侧室。”
侯拱辰浑身一震,跪了下来:“臣不敢!”
“无后终是不孝。”朱常洛意味深长地说道,“朕还有许多事要你用命。”
做大明的驸马,有十分张扬的,但那要看皇帝的态度如何。
侯拱辰所尚的公主是李太后亲生,就算与他成婚十一年也没有生育,侯拱辰却不能轻易提出这等请求。
但在无后便是不孝的此时,朱常洛对他说出的这个恩典是极能打动他内心的。
“臣……万死难报陛下隆恩!陛下但有所命,臣无敢不从!”
“起来吧。”朱常洛笑了笑,“先不急。宗藩如何改,还要与礼部商议的。朕有些想法,将来宗人府的事不会少。还有万驸马、王驸马,你们三位连襟要多亲近一下,以备将来。”
“臣领旨……”
朱常洛口中的万驸马万炜尚的是隆庆的五公主,现在仍在世。而王驸马王昺尚的是隆庆的六公主延庆公主,她却于今年薨逝了。
宗人府管着宗藩和勋戚名册,如今惯例都是以驸马掌宗人府。
这三个驸马之中,万炜一般,侯拱辰已经在这个位置,熟悉宗人府的事;但王昺既年轻又有些才学,他当上驸马之前,父亲还是南城兵马司的副指挥。
侯拱辰“殊恩”在先,同样没有儿子的王昺也可以指望一下。
说实在的,这种恩典无非把他们可能暗中做的事摆到明处罢了。
借着刚刚登基需要施恩掌控更多的契机,朱常洛不吝用这些方式收一收他们的心。
从宗室勋戚开始培养士绅之外另一股工商业力量的计划是得到李太后首肯的,朱常洛让李太后同意自己的亲女婿再纳妾延续血脉不算太难。
侯拱辰也算是“守节”八年多了。
藩王和国戚都是自家亲戚,他们都见完了,这才轮到那么多的勋臣。
大部分都在京,在外不能擅离职守或者老病不能亲来的,都让将来应该袭封爵位的儿子过来了。
在这些人当中,五大国公或者他们的儿子,其他侯伯,在朱常洛的视线里已经绝大多数是窝囊废。
但有两人,如今极为重要。
首先是王守仁的孙子,新建伯王承勋。
他如今的职位是漕军总兵官,而且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做了八年多。
“如今虽以入冬,漕运稍歇,朕没想到你能亲来。”
王承勋脸色微变,有些忐忑怯懦地说道:“臣无子嗣,漕运事务不重,臣便亲来朝贺,陛下恕罪。”
“放心,朕不会怪罪你擅离职守。”朱常洛顿了顿之后意味深长地说道,“反正有李三才总管漕运,你入京了也不耽误事。”
王承勋微微发抖:“臣……”
朱常洛叹了一口气:“告状的胆子都没有。罢了,他盛气凌人,我已经听说了。漕务事分设巡抚、总漕,多年来都是总漕理事、巡抚纠劾罢了。到了你这里,虽任漕军总兵官已有八年余,李三才去了一年多,你就移坐其下了。”“臣……”
“既然入京了,就多留几日。”朱常洛摆了摆手,“随后再召你奏对。”
先点了点他,漕运具体的事要后面单独聊。
朱常洛接着召见大明开国以来正式授武功勋爵的最后一人。
虚岁七十五的宁远伯李成梁。
他本就已在京城赋闲十年,自然是能亲自来的。
“臣李成梁,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赐座。”
“臣谢陛下赐座,臣身子骨尚算康健,站着恭聆圣训便可。”
年轻的天子看着面前弯着腰的古稀猛将。
尚算康健?
看来,有些人已经联络过他,而他也想主动争取了。
————
注:传承至万历中期的明朝勋臣名单
魏国公:徐达之后,始封于洪武三年。
定国公:徐达之子徐增寿之后,始封于永乐二年。
成国公:朱能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英国公:张玉之子张辅之后,始封于永乐六年。
黔国公:沐英之子沐晟之后,始封于永乐六年。
怀远侯:常遇春八世孙常玄振之后,续封于嘉靖十一年。
临淮侯:李文忠六世孙李性之后,续封于嘉靖十一年。
定远侯:邓愈六世孙邓继坤之后,续封于嘉靖十一年。
灵璧侯:汤和六世孙汤绍宗之后,续封于嘉靖十一年。
武定侯:郭英之后,始封于洪武十七年。
泰宁侯:陈珪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武安侯:郑亨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镇远侯:顾成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永康侯:徐忠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隆平侯:张信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成安侯:郭亮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丰城侯:李彬之后,始封于永乐元年。
宁阳侯:陈懋之后,始封于永乐元年。
西宁侯:宋晟之后,始封于永乐三年。
安远侯:柳升之后,始封于永乐六年。
恭顺侯:吴允诚之子吴克忠之后,进封侯爵世袭于洪熙元年。
阳武侯:薛禄之后,始封于永乐十八年。
定西侯:蒋贵之后,进封于正统七年。
抚宁侯:朱谦之后,进封于成化三年。
兴安伯:徐祥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诚意伯:刘基九世孙刘瑜之后,续封于嘉靖十一年。
襄城伯:李濬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新宁伯:谭忠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应城伯:孙岩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忻城伯:赵彝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平江伯:陈瑄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安乡伯:张兴之后,始封于永乐元年。
遂安伯:陈志之后,始封于永乐元年。
广宁伯:刘荣之后,始封于永乐十七年。
武进伯:朱荣之后,始封于永乐二十年。
成山伯:王真之孙王琮天顺元年袭爵,其父王通永乐元年先封伯、永乐十一年进成山侯、正统四年曾削爵。
保定伯:梁铭之后,始封于洪熙元年。
清平伯:吴成之后,始封于洪熙元年。
崇信伯:费瓛之后,始封于宣德元年。
靖远伯:王骥之后,始封于正统七年。
南和伯:方瑛之后,始封于景泰五年。
南宁伯:毛胜之后,始封于景泰五年。
怀宁伯:孙镗之后,始封于天顺元年。
丰润伯:曹义之后,始封于天顺元年。
怀柔伯:施聚之后,始封于天顺元年。
武平伯:陈友之后,始封于天顺元年。
宣城伯:卫颖之后,始封于天顺元年。
彰武伯:杨信之后,始封于天顺二年。
武靖伯:赵辅之后,始封于成化二年。
伏羌伯:毛忠之后,始封于成化三年。
宁晋伯:刘聚之后,始封于成化七年。
新建伯:王守仁之后,始封于嘉靖即位后正德十六年。
宁远伯:李成梁,始封于万历七年。
(本章完)
大雪未化,既然要赐宴,自然不能在户外。
乾清宫的屋舍其实不少。除正殿和两侧的昭仁、弘德二配殿之外,三面宫墙都有罩房。
参加今天赐宴的三类人,都是与国一体的“至忠肱骨”。
首先是宗藩。
存续至今的,太祖朱元璋留下了十三家亲王:秦、晋、周、楚、鲁、蜀、代、肃、庆、岷、韩、沈、唐;成祖朱棣留下了一家:赵;仁宗朱高炽留下了四家:郑、襄、荆、淮;英宗朱祁镇留下了三家:德、崇、吉;宪宗朱见深留下了三家:益、衡、荣;穆宗朱载垕留下了一家:潞。
这便是朱常洛登基后大明一共有的二十五家亲王。
但藩王还包括郡王。郡王的数量就太多了,不在此次被要求入京朝贺的范围之内。
其次是勋臣。
大明封爵之勋臣主要为早期所封,中后期封爵很少。洪武朝六十四,建文朝二,永乐朝五十四,洪熙朝四,宣德朝五,正统朝九,景泰朝六,天顺朝十五,成化朝八,弘治朝无,正德朝二,嘉靖朝一,万历朝一。
但这么多年下来,只有五十三家了(文末附名单)。
其中,国公五家,侯爵十九家,伯爵二十九家。
实际上还有一家特殊公爵,那就是山东衍圣公。
但他代表的是皇帝对文教的尊崇,所以他将会出现在明天的赐宴上,与文臣们一起。
最后就是国戚了。
根据皇明祖训,除了开国五大功臣之家,还有其中国戚之家:皇后家,皇妃家,东宫妃家,王妃家,郡王妃家,驸马家,仪宾家。
此刻,东宫妃家不存在,规模庞大的王妃家和仪宾家自然没资格过来。
除了承袭武清侯的李太后长兄李文全、承袭永年伯的王太后弟弟王栋,此刻国戚之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皇帝的亲舅舅王道亨,还有掌着宗人令的驸马都尉侯拱辰。
先是漫长的一一接见,这都是规定动作。
各家单独拜见新皇。
朱常洛要认认哪一些人,也可以单独问两句。
亲王之中,朱常洛只对两家开了口。
一个是潞王这个叔叔家的长子,朱常洛只多问候了两句。
另一个是郑藩,因为郑藩的王世子已经推辞袭封郑王近十年了,他有一个让朱常洛十分熟悉的名字:朱载堉。
“叔祖既执意不愿,朕可从其所愿,另择旁支袭封王爵。不知叔祖如今忙些什么?”
听到朱常洛的话,郑王府长史大喜:“回陛下,世子殿下这些年来一直忙于音律算学。四年前进献了《律吕精义》内外二篇,如今正在著一书,拟名《算学新书》。”
郑藩担忧了快十年的王世子不肯袭爵而除爵一事,总算有个定论了。
皇帝答应了另择一人袭封王爵。
朱常洛也很高兴:“既然叔祖不肯袭封王爵,一心钻研音律算学也好。朕有书信一封,你带回去交给叔祖。”
“臣领旨……”
看皇帝真让人给了他一个封好的御札,郑王府长史这才知道皇帝对郑藩之事早有决断。
见过了各王府派来的人,接下来又先见了国戚。
对武清侯和永年伯自然只走个过场,对自己的舅舅则是先对他说了自己登基后必定会有的恩典。
不论如何,作为皇帝的亲舅舅,他不可能只是个锦衣卫的带俸指挥使了。
有李太后以贵妃进封、宫里一时两宫太后的先例,朱常洛的母亲后面自然也要尊封的,那么王道亨自然也会随之有专门的恩荣。
朱常洛没有对他先说是什么恩典,但对王道亨来说已经是喜出望外了。
谁能想到这个外甥不仅这么快就成了太子,而且还迅速登基了呢?
而后对侯拱辰这个姑父,朱常洛则多说了一句:“驸马掌宗人府,数次首署名奏请册立。慷慨切直之名,朕已听闻多次。”
“臣不敢居功!”
侯拱辰是隆庆皇帝第三女、也是李太后亲生女儿寿阳公主的驸马。
不幸的是,寿阳公主已于万历二十年薨逝,两人并没有子女。
侯拱辰今年已经虚岁三十九,是宗人府的宗人令。
朱常洛看着他缓缓说道:“宗人府事重,朕登基诏书中有言,明年起将试改宗藩条例。”
“臣自当用命。”侯拱辰仍旧沉稳地回答。
“皇三姑福薄,你也无有子嗣。”朱常洛顿了顿,而后说道,“朕已请得皇祖母恩准,允你再纳侧室。”
侯拱辰浑身一震,跪了下来:“臣不敢!”
“无后终是不孝。”朱常洛意味深长地说道,“朕还有许多事要你用命。”
做大明的驸马,有十分张扬的,但那要看皇帝的态度如何。
侯拱辰所尚的公主是李太后亲生,就算与他成婚十一年也没有生育,侯拱辰却不能轻易提出这等请求。
但在无后便是不孝的此时,朱常洛对他说出的这个恩典是极能打动他内心的。
“臣……万死难报陛下隆恩!陛下但有所命,臣无敢不从!”
“起来吧。”朱常洛笑了笑,“先不急。宗藩如何改,还要与礼部商议的。朕有些想法,将来宗人府的事不会少。还有万驸马、王驸马,你们三位连襟要多亲近一下,以备将来。”
“臣领旨……”
朱常洛口中的万驸马万炜尚的是隆庆的五公主,现在仍在世。而王驸马王昺尚的是隆庆的六公主延庆公主,她却于今年薨逝了。
宗人府管着宗藩和勋戚名册,如今惯例都是以驸马掌宗人府。
这三个驸马之中,万炜一般,侯拱辰已经在这个位置,熟悉宗人府的事;但王昺既年轻又有些才学,他当上驸马之前,父亲还是南城兵马司的副指挥。
侯拱辰“殊恩”在先,同样没有儿子的王昺也可以指望一下。
说实在的,这种恩典无非把他们可能暗中做的事摆到明处罢了。
借着刚刚登基需要施恩掌控更多的契机,朱常洛不吝用这些方式收一收他们的心。
从宗室勋戚开始培养士绅之外另一股工商业力量的计划是得到李太后首肯的,朱常洛让李太后同意自己的亲女婿再纳妾延续血脉不算太难。
侯拱辰也算是“守节”八年多了。
藩王和国戚都是自家亲戚,他们都见完了,这才轮到那么多的勋臣。
大部分都在京,在外不能擅离职守或者老病不能亲来的,都让将来应该袭封爵位的儿子过来了。
在这些人当中,五大国公或者他们的儿子,其他侯伯,在朱常洛的视线里已经绝大多数是窝囊废。
但有两人,如今极为重要。
首先是王守仁的孙子,新建伯王承勋。
他如今的职位是漕军总兵官,而且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做了八年多。
“如今虽以入冬,漕运稍歇,朕没想到你能亲来。”
王承勋脸色微变,有些忐忑怯懦地说道:“臣无子嗣,漕运事务不重,臣便亲来朝贺,陛下恕罪。”
“放心,朕不会怪罪你擅离职守。”朱常洛顿了顿之后意味深长地说道,“反正有李三才总管漕运,你入京了也不耽误事。”
王承勋微微发抖:“臣……”
朱常洛叹了一口气:“告状的胆子都没有。罢了,他盛气凌人,我已经听说了。漕务事分设巡抚、总漕,多年来都是总漕理事、巡抚纠劾罢了。到了你这里,虽任漕军总兵官已有八年余,李三才去了一年多,你就移坐其下了。”“臣……”
“既然入京了,就多留几日。”朱常洛摆了摆手,“随后再召你奏对。”
先点了点他,漕运具体的事要后面单独聊。
朱常洛接着召见大明开国以来正式授武功勋爵的最后一人。
虚岁七十五的宁远伯李成梁。
他本就已在京城赋闲十年,自然是能亲自来的。
“臣李成梁,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赐座。”
“臣谢陛下赐座,臣身子骨尚算康健,站着恭聆圣训便可。”
年轻的天子看着面前弯着腰的古稀猛将。
尚算康健?
看来,有些人已经联络过他,而他也想主动争取了。
————
注:传承至万历中期的明朝勋臣名单
魏国公:徐达之后,始封于洪武三年。
定国公:徐达之子徐增寿之后,始封于永乐二年。
成国公:朱能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英国公:张玉之子张辅之后,始封于永乐六年。
黔国公:沐英之子沐晟之后,始封于永乐六年。
怀远侯:常遇春八世孙常玄振之后,续封于嘉靖十一年。
临淮侯:李文忠六世孙李性之后,续封于嘉靖十一年。
定远侯:邓愈六世孙邓继坤之后,续封于嘉靖十一年。
灵璧侯:汤和六世孙汤绍宗之后,续封于嘉靖十一年。
武定侯:郭英之后,始封于洪武十七年。
泰宁侯:陈珪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武安侯:郑亨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镇远侯:顾成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永康侯:徐忠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隆平侯:张信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成安侯:郭亮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丰城侯:李彬之后,始封于永乐元年。
宁阳侯:陈懋之后,始封于永乐元年。
西宁侯:宋晟之后,始封于永乐三年。
安远侯:柳升之后,始封于永乐六年。
恭顺侯:吴允诚之子吴克忠之后,进封侯爵世袭于洪熙元年。
阳武侯:薛禄之后,始封于永乐十八年。
定西侯:蒋贵之后,进封于正统七年。
抚宁侯:朱谦之后,进封于成化三年。
兴安伯:徐祥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诚意伯:刘基九世孙刘瑜之后,续封于嘉靖十一年。
襄城伯:李濬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新宁伯:谭忠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应城伯:孙岩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忻城伯:赵彝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平江伯:陈瑄之后,始封于建文四年。
安乡伯:张兴之后,始封于永乐元年。
遂安伯:陈志之后,始封于永乐元年。
广宁伯:刘荣之后,始封于永乐十七年。
武进伯:朱荣之后,始封于永乐二十年。
成山伯:王真之孙王琮天顺元年袭爵,其父王通永乐元年先封伯、永乐十一年进成山侯、正统四年曾削爵。
保定伯:梁铭之后,始封于洪熙元年。
清平伯:吴成之后,始封于洪熙元年。
崇信伯:费瓛之后,始封于宣德元年。
靖远伯:王骥之后,始封于正统七年。
南和伯:方瑛之后,始封于景泰五年。
南宁伯:毛胜之后,始封于景泰五年。
怀宁伯:孙镗之后,始封于天顺元年。
丰润伯:曹义之后,始封于天顺元年。
怀柔伯:施聚之后,始封于天顺元年。
武平伯:陈友之后,始封于天顺元年。
宣城伯:卫颖之后,始封于天顺元年。
彰武伯:杨信之后,始封于天顺二年。
武靖伯:赵辅之后,始封于成化二年。
伏羌伯:毛忠之后,始封于成化三年。
宁晋伯:刘聚之后,始封于成化七年。
新建伯:王守仁之后,始封于嘉靖即位后正德十六年。
宁远伯:李成梁,始封于万历七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