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堪比冠军侯
第316章 堪比冠军侯
载漪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述,让慈禧和荣禄都有些激动起来,唯有刚毅和王文韶两人没有什么反响。
只是,这两人的神态,又有所不同。
刚毅,依旧是一副茫然的神色,而王文韶则是脸带讥讽,一副十分不屑的样子。
王文韶不仅对于这一次西狩,他没有收到军机处的通知而恼火,还因为,王文韶是一个很坚定的主和派。
确切地说,王文韶是一个理智、冷静派,原则上说,朝中所有主和派都属于这一派,包括签署东南互保协议的那些人,大致也都可以归入这一派。
只不过,这些人在值此外敌入侵的国家危难之时,显得过于冷静,甚至也可以说成是冰冷。
即便大清也早已腐朽不堪,可这也总要赶走外敌再说。
见慈禧和荣禄都已动容,王文韶站起身,“太后,端郡王所言,完全是一派荒谬言辞。”
王文韶的话,让慈禧和荣禄都迅速冷静下来,目光看向王文韶,都想要听他是如何说。
虽经历狼狈西狩的艰辛,可由于军机处几乎完全被主战派把持,甚至还有庄亲王这样的铁帽子亲王极力支持,最主要的还是,慈禧曾在宣战前连杀五名主和派大臣,这让朝中的主和派大臣噤若寒蝉,再无人敢公开提出议和。
虽经慈禧在西狩路上或明或暗的一番操作,可以就没有朝臣敢第一个跳出来主张议和,只有慈禧和荣禄二人私下里再商议如何议和,以早日结束这场逼得他们被迫逃离京城的战事。
此时,能有王文韶站出来,这让慈禧和荣禄眼前不由都是一亮,两人对视一眼后,都看着王文韶等着他开口说话。
王文韶轻蔑地瞥了载漪一眼,对慈禧一拱手说道,“滕兴甫确实能打,这一点我并不否认,甚至老朽还认为,滕兴甫是大清国此时举国上下的第一战将。”
王文韶随后话锋一转,又道,“滕兴甫虽然能打,可要同列强联军比起来,那还是要差了许多火候的。”
不理会载漪的怒目而视,王文韶佝偻着身子继续说道,“老朽遍阅关于滕兴甫的战报,发现他打的胜仗几乎都是取巧而得,这并不能证明,他的前锋军就比洋人的联军要强大,所以他打的那些仗,依我看来,只能算是胜仗,实在算不得大捷。”
“滕兴甫尚且如此,更遑论其他军队,一老朽看来,这仗再也打不得,还是尽早同洋人议和为好”
“一派胡言!”
载漪被王文韶起的脸色涨红,忍不住怒斥起来。
“遍观古今,流传下来的那些兵书战策,哪一本不是强调以智谋取胜?又有哪一个名将没有使用有计谋指挥作战?”
“况且,滕兴甫打的胜仗,也不乏与洋人联军正面对决获胜的例子,比如在《北洋水师学堂》和东局子,甚至这一次在京城,一战灭掉英、美、日、俄三万余人,这难道不是正面对决硬扛对手?”
“这几战不仅是正面对决,甚至还都是以少胜多!”
“还有,能用计谋获胜,为什么非要血战一场获胜?”
“再说,滕兴甫在天津起兵之初,兵不过千,正兵只有五百的一营兵,他若不用计谋,难道要和洋人硬拼一场,然后落得个全军覆灭大败亏输才好!”
激动得都有些颤抖的载漪转身对慈禧一礼,“太后,王文韶老迈昏聩,臣请太后革去其职务,让他回家养老去。”刚被载漪折损一通,已经将王文韶噎得差点背过气去,此时载漪有当面请慈禧将他赶出朝堂,顿时被气得脸色涨红如血,额头上青筋暴起,颤抖着手指指着载漪就是说不出话来。
虽然荣禄近日被病痛煎熬得十分不堪,身体虚弱得很,可还是急忙起身搀扶王文韶,百般劝慰,才勉强把王文韶扶到椅子上坐好。
王文韶的话慈禧也并不认同,可她并不在乎王文韶的话是否言之有理,她需要的,仅仅是有人敢于公开提出议和就行了。
慈禧一边用手摩挲着青铜降魔杵,一边对载漪说道。
“端郡王,王大人只是就事论事,关于滕兴甫的事情说的虽然不准确,可他的话也有一定道理。”
慈禧轻叹一声,止住就要再次开口替滕毓藻辩驳的载漪,问道。
“这一晃,滕兴甫也将京师守了近一月,甚至还灭了东洋人和欧美列强三万来人,殊为不易,王大人说的没错,滕兴甫确是我大清国第一悍将,说是挽狂澜于既倒的大清第一智勇之士也毫不为过,其功绩堪比汉时的冠军侯。”
“只是.端郡王认为,这京师能否守得住?”
慈禧一句话,让载漪不由有些哑然。
载漪深吸一口气,神色也变得有些黯然,“太后,据滕兴甫和直隶地方上传来的消息,俄国人和日本人、英国人、美国人都在增兵,他们眼下已经在京城外增加了三、四万人,其中增兵最多的当属日本人,此外,德国人也有七千多人赶到京城外。”
载漪担心慈禧被联军增兵吓昏了头,忙又补充说道。
“日本人增兵,主要是因为滕兴甫几仗下来,前后灭了东洋人第五师团三万多人,几乎将甲午年间在辽东逞凶一时的这个第五师团全灭。”
“如今,日本人已经不得已,将第五师团师团长山口素臣撤职查办,同时将已无战斗力的第五师团撤回国内,调来第三师团参战”
慈禧微微摇头说道,“你说的这些,哀家也已经听说了,还有,德国人不仅只来了这七千兵,他们还有两三万人,也会在十天之内赶到京师。”
“这样算下来,洋人在京师的兵力大概就会达到十数万之多。”
“虽说,滕兴甫在京中招纳了不少义和团的人加入前锋军,可这些人未经足够训练,又怎么能派上用场。”
“再者说,总不能让滕兴甫死守京师,那样岂不把我大清唯一一支能战之军全都折在那里?”
“如果真要那样,这大清岂不就任凭洋人折辱!”
“所以嘛这议和总还是要有的。”
今天醉马又食言了,刚刚接到朋友电话,有些事情要醉马去帮助处理,答应的三章,只能在明天补上了。
醉马给各位书友鞠躬致歉!
对投票给醉马书友的感谢,也只好放在明天了。
(本章完)
载漪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述,让慈禧和荣禄都有些激动起来,唯有刚毅和王文韶两人没有什么反响。
只是,这两人的神态,又有所不同。
刚毅,依旧是一副茫然的神色,而王文韶则是脸带讥讽,一副十分不屑的样子。
王文韶不仅对于这一次西狩,他没有收到军机处的通知而恼火,还因为,王文韶是一个很坚定的主和派。
确切地说,王文韶是一个理智、冷静派,原则上说,朝中所有主和派都属于这一派,包括签署东南互保协议的那些人,大致也都可以归入这一派。
只不过,这些人在值此外敌入侵的国家危难之时,显得过于冷静,甚至也可以说成是冰冷。
即便大清也早已腐朽不堪,可这也总要赶走外敌再说。
见慈禧和荣禄都已动容,王文韶站起身,“太后,端郡王所言,完全是一派荒谬言辞。”
王文韶的话,让慈禧和荣禄都迅速冷静下来,目光看向王文韶,都想要听他是如何说。
虽经历狼狈西狩的艰辛,可由于军机处几乎完全被主战派把持,甚至还有庄亲王这样的铁帽子亲王极力支持,最主要的还是,慈禧曾在宣战前连杀五名主和派大臣,这让朝中的主和派大臣噤若寒蝉,再无人敢公开提出议和。
虽经慈禧在西狩路上或明或暗的一番操作,可以就没有朝臣敢第一个跳出来主张议和,只有慈禧和荣禄二人私下里再商议如何议和,以早日结束这场逼得他们被迫逃离京城的战事。
此时,能有王文韶站出来,这让慈禧和荣禄眼前不由都是一亮,两人对视一眼后,都看着王文韶等着他开口说话。
王文韶轻蔑地瞥了载漪一眼,对慈禧一拱手说道,“滕兴甫确实能打,这一点我并不否认,甚至老朽还认为,滕兴甫是大清国此时举国上下的第一战将。”
王文韶随后话锋一转,又道,“滕兴甫虽然能打,可要同列强联军比起来,那还是要差了许多火候的。”
不理会载漪的怒目而视,王文韶佝偻着身子继续说道,“老朽遍阅关于滕兴甫的战报,发现他打的胜仗几乎都是取巧而得,这并不能证明,他的前锋军就比洋人的联军要强大,所以他打的那些仗,依我看来,只能算是胜仗,实在算不得大捷。”
“滕兴甫尚且如此,更遑论其他军队,一老朽看来,这仗再也打不得,还是尽早同洋人议和为好”
“一派胡言!”
载漪被王文韶起的脸色涨红,忍不住怒斥起来。
“遍观古今,流传下来的那些兵书战策,哪一本不是强调以智谋取胜?又有哪一个名将没有使用有计谋指挥作战?”
“况且,滕兴甫打的胜仗,也不乏与洋人联军正面对决获胜的例子,比如在《北洋水师学堂》和东局子,甚至这一次在京城,一战灭掉英、美、日、俄三万余人,这难道不是正面对决硬扛对手?”
“这几战不仅是正面对决,甚至还都是以少胜多!”
“还有,能用计谋获胜,为什么非要血战一场获胜?”
“再说,滕兴甫在天津起兵之初,兵不过千,正兵只有五百的一营兵,他若不用计谋,难道要和洋人硬拼一场,然后落得个全军覆灭大败亏输才好!”
激动得都有些颤抖的载漪转身对慈禧一礼,“太后,王文韶老迈昏聩,臣请太后革去其职务,让他回家养老去。”刚被载漪折损一通,已经将王文韶噎得差点背过气去,此时载漪有当面请慈禧将他赶出朝堂,顿时被气得脸色涨红如血,额头上青筋暴起,颤抖着手指指着载漪就是说不出话来。
虽然荣禄近日被病痛煎熬得十分不堪,身体虚弱得很,可还是急忙起身搀扶王文韶,百般劝慰,才勉强把王文韶扶到椅子上坐好。
王文韶的话慈禧也并不认同,可她并不在乎王文韶的话是否言之有理,她需要的,仅仅是有人敢于公开提出议和就行了。
慈禧一边用手摩挲着青铜降魔杵,一边对载漪说道。
“端郡王,王大人只是就事论事,关于滕兴甫的事情说的虽然不准确,可他的话也有一定道理。”
慈禧轻叹一声,止住就要再次开口替滕毓藻辩驳的载漪,问道。
“这一晃,滕兴甫也将京师守了近一月,甚至还灭了东洋人和欧美列强三万来人,殊为不易,王大人说的没错,滕兴甫确是我大清国第一悍将,说是挽狂澜于既倒的大清第一智勇之士也毫不为过,其功绩堪比汉时的冠军侯。”
“只是.端郡王认为,这京师能否守得住?”
慈禧一句话,让载漪不由有些哑然。
载漪深吸一口气,神色也变得有些黯然,“太后,据滕兴甫和直隶地方上传来的消息,俄国人和日本人、英国人、美国人都在增兵,他们眼下已经在京城外增加了三、四万人,其中增兵最多的当属日本人,此外,德国人也有七千多人赶到京城外。”
载漪担心慈禧被联军增兵吓昏了头,忙又补充说道。
“日本人增兵,主要是因为滕兴甫几仗下来,前后灭了东洋人第五师团三万多人,几乎将甲午年间在辽东逞凶一时的这个第五师团全灭。”
“如今,日本人已经不得已,将第五师团师团长山口素臣撤职查办,同时将已无战斗力的第五师团撤回国内,调来第三师团参战”
慈禧微微摇头说道,“你说的这些,哀家也已经听说了,还有,德国人不仅只来了这七千兵,他们还有两三万人,也会在十天之内赶到京师。”
“这样算下来,洋人在京师的兵力大概就会达到十数万之多。”
“虽说,滕兴甫在京中招纳了不少义和团的人加入前锋军,可这些人未经足够训练,又怎么能派上用场。”
“再者说,总不能让滕兴甫死守京师,那样岂不把我大清唯一一支能战之军全都折在那里?”
“如果真要那样,这大清岂不就任凭洋人折辱!”
“所以嘛这议和总还是要有的。”
今天醉马又食言了,刚刚接到朋友电话,有些事情要醉马去帮助处理,答应的三章,只能在明天补上了。
醉马给各位书友鞠躬致歉!
对投票给醉马书友的感谢,也只好放在明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