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封赏百官,劝拖雷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34章 封赏百官,劝拖雷
    声音高昂,直冲云霄。
    封王台上,冕冠下珠帘晃动,郭靖双手端起金杯,望着他们,微微阖上眼帘,下一刻骤然睁开,眼底寒芒乍现,“大周万岁!”
    士卒们先是声音停息,而后爆发出欢呼声,“大周万岁!”
    拖雷望着脚下的士兵,望着远处的巍峨皇城,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羡慕,蒙古也应该有一座这样的城池!他便打定主意,等封王大典过后就找郭靖要来洛阳皇宫的建筑图纸,等回去后在草原也建立一座属于蒙古的都城。
    原本,成吉思汗是打算在哈剌和林建都,但因为战争,此事无疾而终。
    天光正烈,呐喊的声音传遍皇城内外,层层守卫的士兵爆发出洪亮的呐喊,声音嘹亮,冲上天空,旌旗招展,大鼎之内燃烧着熊熊烈焰。
    郭靖念诵着祭天祈文,大鼎里面的火光映照在他年轻的脸上,祭文念完,他将其丢入大鼎焚烧,而后转身缓缓拔出金刀,映着天光举过头顶,声音雄浑:“传我王令,择日封赏三军!”
    “大王万岁!”
    又是一阵如同排山倒海般的长啸,犒赏三军,关乎到士卒们的利益,他们自然欢喜。
    不多时,典礼完毕,百官陆续退场,进入太极殿。
    郭靖从封王台上走下来,负手望着前方殿门依次而入的文武,眸光深远。
    百官入列,分为文武两班。
    “上朝!”内侍候在王座旁,上前几步,高声呼喝。
    声音在大殿内盘旋,清晰地落在每个人耳中。
    堂下,黄药师望着坐在王座上,穿着冕袍的女婿,脑海里生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十几年前,他们初次相见,那时候郭靖还只是名不经传的少年。
    然而,十几年过去了,他成了女婿手下的官员,而那个少年也登上了王位,甚至帝位也是唾手可得,而南边的大宋却只能偏安一隅,苟延残喘。
    世事无常大抵就是这样吧。
    初次朝会,自然不会商议复杂的事,只是嘉奖了一些官员就退朝了。
    ……
    有了王的名头,郭靖麾下的文臣武将也都水涨船高,获得了封赏,当然,也并非是所有的官员都愿意留在新朝之中。
    金国灭亡,汉人最大的敌人已经没了,有些官吏听闻郭靖尊奉成吉思汗,觉得他跟当年的儿皇帝没什么区别,直接挂冠而去。
    郭靖听到这些消息也只是洒然一笑,并不在意,这世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你不做官,有的是人做,况且,大周的名声可比当年的后晋强多了。
    石敬瑭是真的跪舔契丹,但郭靖能成事可是踏着金国的尸骨走上来的,他依靠的不是蒙古,而是手下的将帅,手下的府兵。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郭靖一直都在忙着封赏,让手下人建立衙门,完善国家体制,同样,为了控制兵权,他建立了枢密院,只是枢密院却并不由文官掌控。
    以文御武的代价他已经看到了,大周绝不会重蹈大宋的覆辙!
    冬日,皇城,坤宁宫。
    华筝与黄蓉正逗弄着地毯上的小女孩,眼里满是欢喜,柔软的地毯上,一个粉嫩的小女孩正来回的爬着,黑白分明的眼睛十分漂亮,这是黄蓉第二個孩子。
    时至今日,郭靖膝下已有十二个子嗣,其中嫡出两个,郭承平两兄弟,已经十八岁,太原王氏女诞一子郭承器十四岁,河东薛氏女诞两子,郭承真十四岁,郭承照十三岁,长安李氏女诞一子郭承英五岁,余者皆是女孩。
    后宫里面明争暗斗不断,华筝或许不太擅长这些,但是她有黄蓉辅佐,后宫里面的女人也没人敢跟她顶缸,更别说,成吉思汗西征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她的王后之位也越发稳固。
    华筝也的确称得上是贤内助,一心扑在郭靖身上,事事以他为先,并不把自己当成蒙古公主,高人一等。
    两人逗弄了一会儿孩子,华筝想到自己的儿子,便问道,“妹妹,承平的事可有眉目了?”
    黄蓉眼里闪过一丝为难,“华筝姐姐,此事我也不知道,自从王上从草原归来之后,他便接管了所有事宜,王府里的人手也难以为继,不如直接问王上。”
    按理说此事她逃不了干系,毕竟华筝不在,她就是后宫之主,郭承平出事,于情于理她都有份责任,但无论是华筝还是郭靖都不觉得此事跟她有干系。
    因为,黄蓉膝下无子,对郭承平出手对她没有半点好处。
    ……
    宫中,郭靖穿着蟒袍,一身气势低沉,“大虎,你查的怎么样了?谁有嫌疑?”
    大虎看上去也苍老了许多,整个人就像木头一样杵在郭靖身旁,“启禀王上,我们查了那几个月服侍公子的亲兵和厨子,医师,有数人查出牵连,但这些人却是出自王府,而且是王后亲自安排之人,他们的身份也并不存疑。”
    “此事或许与他们无关,能在军营中对公子下暗手,此人武功非同寻常,不可能无名无姓。”
    “是谁下的手不重要,重要的是下手的幕后之人,你说,除了那几家,还有谁会对平儿下手?”郭靖转过身,眸光平淡的看着他。
    大虎神色毫无波澜,只是静静道,“宫中之事,臣不敢多言。”
    郭靖凝视他的眼睛,突然笑了,“或许是有人想浑水摸鱼。”
    他膝下子嗣不少,未来必定还会再生,而现在他才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北方未定,天下尚未一统,就算是要立太子也要好些年。
    幕后之人未必是要获得利益,他们只要把水搅浑,不让他立世子,以后便有谋划的机会。
    当然,郭靖并没有早立世子的打算,他自己还能活很久,早点确定继承者,很容易造成内部割裂,尤其是郭承平,郭承安,他们年岁已长,一旦立下太子,大周朝堂便会天然割裂,这世上想要混从龙之功的人太多了。
    万一他活到七八十岁,岂不是让太子坐蜡?
    历代开国之主大多数都没能很好地处理继承人,尤其是太子,是稳固政权的基础,但同样也是皇帝要提防的人,而对于郭靖来说,他现在不需要有人来跟他分割权利。
    因此,现在不立世子,于大局而言最合适不过,他可不想留下一个玄武门继承法,搞得国家不宁。想到这,郭靖心中骤然浮现出一丝愁绪,“让你组建镇抚司的事情办的怎么样?”
    大虎沉声道,“启禀王爷,我们已经招揽了不少江湖好手听用,再加上军中退役的士卒,情报网日益完善,只是在内部的情报尚需时日。”
    “慢慢来,江湖人素来目无法纪,朝廷不能失去对江湖的管控,这次也算是给了我一个教训。”
    “遵命!”
    “退下吧!”
    随即,大虎弓着身子缓缓退去,房间内再次空无一人,这时,郭靖面上难得露出疲惫之色,开国建制使得他的政务骤然增加,各种事层出不穷,偏偏,黄药师年纪大,不能分担太多政务,他只能自己去处理。
    一个政权若要继续发展,便要建立秩序,秩序的存在便是建立在一个个官署,一个个机构上面,之前的幕府东一头西一头,现在全部融合在一起,手忙脚乱是必然。
    虽说没有当皇帝,但郭靖只是名义上不是皇帝而已,朝廷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跟前宋差不多,军事机构是枢密院,同样的还有大理寺,御史台等监察机构。
    以前,侯府里面,很多机构都只有空架子,甚至是没有,现在朝廷衙门草创,正需要官员人手,好在,这些年郭靖一直都在举办选官考试,倒也不缺人,只是勉强维持运转。
    ……
    “安达,我打算回去了。”
    半个月后,拖雷向郭靖辞行。
    郭靖正饮着茶,闻言愣住,随即问道,“拖雷,怎么不多留一些时日?”
    拖雷摇摇头,“各国侍者已经回去,我也要回自己的汗国,父汗年纪大了,我也该替他多分担分担,工匠你都准备好了吧?”
    他说的是修建宫殿的工匠,“已经备好了,要是缺什么东西只管问我,到时候我派人给你们送去。”
    “这你就小看我们了吧,我们西征,抢的可不只是钱财,还有工匠,只是,西边的建筑太古板了,不好看,北边老林子里有不少好木头,正好拿来修建宫殿,到时候要是建成了,父汗一定很欢喜。”
    郭靖也笑了,“哈哈,你说得对,大汗征战了一辈子,老是住在金帐里也不好,蒙古也确实需要建立城池。”
    在蒙古那样的国家,城池并不重要,因为牧民向来是逐水草而居,但是一个国家却需要稳定的政治中心,蒙古也是时候建立一座大城作为国都了。
    说着,他又朝着郭靖挤眉弄眼,“对了,伱什么时候再跟华筝多生几个孩子?”
    “不是我不愿意生,是华筝不愿意生。”郭靖摇摇头,然后盯着拖雷,“拖雷,大汗已经老了,蒙古大汗当由诸汗国推选,但你也知道,这事最终还是大汗决定,你对那个位置到底有没有想法?”
    此话一出,拖雷黝黑的脸迅速凝固,“安达,你为什么这么问?”
    郭靖放下茶杯,郑重说道,“拖雷,你继承了蒙古最精华的部分,地盘或许不是诸王之中最大,但人口却是最多也是最强的汗国,未来的大汗必在你们兄弟四人当中。”
    “可如果你不是大汗,事情就麻烦了。”声音里满是凝重与担忧。
    拖雷陷入沉思,而后问道,“你的意思是,新的大汗如果不是我,我会有麻烦?”
    “对,你的实力最强,如果大汗不是你,在术赤,察合台或者窝阔台身上,他们肯定要忌惮你,甚至对你动手。”郭靖凝视着他,声音决然。
    拖雷眼里更加疑惑,“大汗是父汗所选,他们也有汗国,我纵然实力强,但也不会对他们下手,他们何必要对我出手?”
    “中原有句话叫做,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蒙古有幼子守灶的习俗,但是你得的地盘太重要了,这里是蒙古的根源,无论是谁当大汗,都不会让蒙古的根基落在一个不是大汗的人手中,否则这个大汗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你不是大汗,也不想当大汗,我建议你尽早将自己的地盘拆分,不要占据太多核心要地,不然后果难以预料。”
    郭靖在蒙古长大,对于蒙古的习俗很了解,成吉思汗制定的政策是好的,但太不公平了,各大汗国之间的差距太大。
    拖雷得了最大的好处,一定会被其他的兄弟嫉妒,这是人心,不是每个人都有成吉思汗那般宽阔的胸怀。
    拖雷眉宇间生出一丝恼怒,“安达,你小看我,觉得我守不了自己的地盘?现在,我可是父汗手下最能打的将领。”
    郭靖便不再劝,“好,既然你有信心,我也就不多说了,还是那句话,有什么事,一定要给我送信,只要你需要帮忙,我一定来!”
    “你也是,只要你一句话,我也一定来!”
    说完,两人伸出拳头捶了对方的胸口,笑了。
    ……
    几天后,拖雷带着上百名工匠上路了,走的时候,郭靖还命人准备了各类酒水以及名贵的丝绸茶叶,这是给成吉思汗的礼物,也相当于是贡品。
    随着各国使者离开洛阳,大周也逐渐走上正轨。
    与此同时,大周建国却在南方兴起了轩然大波。
    郭靖认后周太祖郭荣为先祖,本来就让他们胆战心惊,而他封王的时候,蒙古的使者络绎不绝,更代表了蒙古的态度。
    如果说,占据北方的是蒙古人,宋国还未必惊慌,偏偏这个人是汉人,还是前朝之后,这下子,可把他们急坏了。
    大周建国,南征是板上钉钉的事,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就算是大宋官家赵扩再傻也明白一个道理,一山不容二虎。
    郭靖要打大宋,连理由都是现成的,为先祖复仇。
    于是,大宋朝堂很快就陷入混乱之中。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