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看表现
不少人对于太仓港的事情有些在意,不少人对于市舶司也非常的敏感,想要去不断的试探,想要得到更多的权力。
但是对于这件事情,目前来看还是朱允熥这个皇太孙在拖着,明显是不打算给更多人可乘之机。
郁新这个户部尚书再次来到了文华殿,大明的钱袋子习惯了叫穷、哭穷,见到了有好处的事情,自然就需要抓紧握住在手里了。
朱允熥开门见山,对郁新说道,“若是太仓港的那边事情,你就用不着开口了,我想着事情还没有定论,过些时候再谈吧。”
郁新这一下就算是真的急了,真的要是过些时候再谈,到时候肯定就捞不着了。
太孙的意思实际上也是非常明显的,过些时候再谈,那就意味着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太孙都分好了一些好处,到时候再谈户部岂能得到足够的好处?
聪明人郁新立刻就说道,“殿下,臣觉得重开市舶司之事,是不是该和陛下商议才好?这到底是大事,海禁之策才定下没多久。”
这么说好像也没什么问题,老朱定下海禁之策是事实,市舶司此前被裁撤也是事实,所以现在朱允熥做的事情,就是推翻老朱的定下的政策。
好听一点的来说这就是时局变了,所以朱允熥这个皇太孙有魄力去做一些改变等等。
要是难听一点的话,那就是大明的储君不忠不孝,妄想推翻开国皇帝定下来的铁律。
朱允熥就不慌不忙的开口说道,“若是没有皇祖父的旨意,我岂会轻易提起市舶司重开之事?郁尚书,你还是不用多虑了。”
脸皮厚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哪怕有些人可能知道推翻海禁的正常是这位皇太孙的意思。但是他非要推到老朱身上去,那其他人也只能干瞪眼了。
因为真的是追究起来的话,皇帝肯定是向着皇太孙的,必要的时候皇帝也会亲自出面,所以礼法上都不会存在什么问题。
郁新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随即说道,“殿下说的极是,倒是臣有些想多了,还望殿下见谅。”
朱允熥就笑而不语,郁新现在的胆子越来越大。倒不见得就是干忤逆等等,而是作为能臣有足够的底气。
再加上对于储君的脾气、性格越来越了解,知道有些事情实际上太孙殿下并不会真的计较,那自然也就可以稍微的放开一点了,这都没什么要紧。
郁新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殿下,此前市舶司除了掌税赋之事,也管着番国朝贡等事宜。”
“这个我心里有数。”朱允熥笑着看向张福生,随即说道,“朝贡之事到底是大事,这些事情也是该礼部来办,爱卿觉得如何?”
张福生心领神会,微微朝着站在殿门口的小太监点头,小太监立刻轻手轻脚的走出文华殿。
市舶司重开,肯定是要将一些职权切割。有些事情朱允熥不打算插手,但是有些事情就不会让文官集团如愿了。
朝贡的事情交给礼部,那本来就是他们的职责范围所在。现在市舶司重开,有些事情就依然去让礼部来做,这一点没什么好说的。
郁新心里顿时产生了一种期待,看起来市舶司重开,太孙殿下的意思是不打算全盘否定了,甚至很有可能就是延续着此前的一些惯例和布置。
但是下一刻有一个小太监禀报,“启奏皇太孙殿下,开国公在殿外求见,边关有紧要军事、十万火急!”
朱允熥立刻对郁新说道,“你且退下,有事情以后再商议。”
郁新这个时候也只能是告退了,他心里现在也搞不清楚到底是不是边关真的发生了大事。但是现在还是离开,免得真的惹火上身。
常升一脸着急上火的样子,见到了郁新就像是没有见到一样,就好像是忧国忧民的开国公得到了边关急报,不敢有丝毫耽搁。
只是进了文华殿之后,常升看了看四周,随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边关有没有急报,他比其他人再清楚不过了。
“行了,就是让二舅帮我赶走恶客。”朱允熥就笑着开口,对常升说道,“看到那郁新了吗?这人实在烦人,这些人有点好事就上赶着来抢。”
常升就有些同仇敌忾的说道,“殿下,这些人真要是烦人,臣去收拾他们即可。”
“把郁新打坏了,找谁来管户部?”朱允熥知道常升的‘收拾’方式,忙不迭的说道,“这事情用不着二舅去做,注意点身份。”
常升有些时候解决问题的办法非常简单粗暴,但是也不得不说那些方式有些时候也确确实实非常的管用,流氓无赖是不需要讲道理的。
尤其是对付一些文官,这类办法更是奏效。只是现阶段来说,还不需要常升去动手,还没到那个地步。
常升也明白了,只是颇有一些遗憾的意思,“殿下,真要是有事的时候,让人说一声就好。臣办事殿下可以放心,绝不会让殿下为难!”
这好好的文华殿,最近这两年俨然成为了大明商议国政的最重要地点之一,在常升的三言两语当中似乎成为了什么堂口,专门做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堂堂开国公和皇太孙的对话,不知情的人听了还以为是地痞无赖、帮派份子在阴谋诡计想要去欺压良善呢。
朱允熥虽然哭笑不得,不过还是说道,“知道了,只是有些事情你不好亲自动手。”
常升连忙说道,“殿下放心,臣有分寸。真要是有事情,臣能安排几个勋贵人家的去做,绝不会牵连到殿下。”
朱允熥好奇问道,“除了王德,难道还能找到其他人去做这些事情不成?”
王德就不用说了,王弼父子就是常系一脉的铁杆。所以有些事情让王弼、王德父子出面,那也是最为合适的,毕竟是‘先锋’,就要冲锋在前。
常升也不卖关子,说道,“自然是有些,有些就是勋贵人家的世子,或者次子、庶子这些,真要是教训一下人,五军都督府内部处置就好。”
就算是被文官弹劾了,表面上朝廷肯定是重罚一顿。但是私下里的话,那就是可以得到不少的补偿和奖励了。想要替皇太孙去办一些见不得光的脏活累活,一般人还抢不到这些机会。这些事情,也确实就是一些心腹才能够更好的去办。
朱允熥想了想,说道,“王德以后不能去办这些事情,他到底是定远侯世子,让王政去办就好。”
说完朱允熥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别真给我收拾了郁新,现在还不适合这么做。一会儿让汤昱回趟老家,东瓯王的忌日也要到了。”
作为汤和的孙子,汤昱前些年就是被汤和送到了朱允熥的身边。能力虽然普通,但是出身是真的很好。说起来汤和也是无奈,他有五个儿子,最出息的大儿子早年病死在出征的路上,小儿子也是病死在出征的路上,老三和老四都是早逝。
五个儿子,现在也就是唯独留下了次子。
“殿下,是不是该让汤昱承袭爵位了?”常升就关心问道,“东瓯王已经薨了两年,也该册立汤昱承袭爵位了。”
朱允熥一想也觉得有道理,汤家的情况到底不同。这也是汤昱哪怕能力看似是有些不足,但是这些年朱允熥也一直留在身边的原因。
这也是一个值得信任、值得培养的勋贵,这确实是可以壮大勋贵集团的一股力量。
“让汤昱上奏章请求嗣爵吧。”朱允熥仔细想了想之后说道,“其他人家的暂且不管,信国公家的得先安排好才行。”
大明现在还有一些勋贵子弟在等着承袭爵位,可是皇帝和太孙当做没听到,就是压着这些事情。但是到了汤昱这里,该好好的准备一下就要准备一下。
其实按道理来说,汤和都去世两年了,汤昱也前些时候就该承袭爵位。但是也没问题,稍微晚一点册立信国公也不会有问题。
历史上的汤和子嗣问题不小,再加上子、孙、曾孙三代均早逝,无法袭爵,故汤氏子孙至明英宗时失爵。
信国公仅历一世一代,直到将近一百四十年后才由汤和的五世孙汤绍宗以功臣后续封灵璧侯,然后传承五世。
子嗣艰难等等,对于不少勋贵人家来说简直如同噩梦,不过这些事情也是没办法,有些时候就是要看运气,生不了儿子等等,爵除也是正常。
常升想了想,说道,“殿下,家父过世快要三十载了。”
朱允熥说道,“还有两年才三十年,这事情我心里有数。先教好继祖,明后年外祖父的事情我自然会安排。”
这一下常升也就放心了,其实他不怀疑朱允熥会祭祀常遇春的事情。但是有些事情,还是需要稍微的提一下比较好,这不只是表现自己的孝心。
这一切自然也是在强调常家的特殊之处,尤其是马上就是常遇春三十年的忌日,再加上是‘新皇登基’,意义自然也就不同了。
就算是常升也会有着自己的一些小心思,这也没什么好说的,他到底是开国公。而这些小心思,朱允熥也不会觉得不高兴。
简单的和常升聊了聊,自然就放常升离开。这位开国公就是来帮忙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朱允熥需要唱双簧的时候,开国公的作用非常大。
这自然没什么不好,朱允熥对此是习以为常的,常升也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大家默契十足了。
就算是一些文官或者勋贵,也都知道常升这个开国公的作用,可是一个个的也都只能徒呼奈何。
习惯了这些事情也就行了,谁让皇太孙信任常升呢,谁让这位皇太孙有些时候看起来是有那么点‘亲小人、远贤臣’呢。
就算是心里有着一些不舒服,这个时候也只能憋着了,实在是找不到更好的法子了,也确实没办法让这位固执的太孙改变一些观念。
市舶司的事情刚刚提及,不少文武官员的心思就活泛起来了,这一点自然也是在朱允熥的意料之内。
现在文官集团对于这件事情自然是更加热衷的,都希望将这些权力给拿在手里,都希望能够壮大一下他们的实力。
这些人确实是足以让人头疼,好在现在事情还没有超出掌控,自然也就不需要过多的担心,这件事情肯定不会让文官们事事如意。
至于勋贵们,暂时来看他们还算是老实。倒不是说朱允熥的权威就让勋贵不敢有任何想法,而是这些勋贵们没有什么机会,自然也只能老实。
这也算是一个好事情,要是朝野上下都是一条心,到那时候朱允熥才有的头疼呢,所以该分化的时候肯定还是要分化才好。
而该强势的时候,那自然也就是会无比的强势,这一点也没什么好怀疑、好担心的。
老朱强势了大半辈子,朱允熥现在也是无比的强势,所以这些个文武官员们也都是心知肚明,有些事情可以争取、有些事情可能没办法争取。
继续批阅奏章,这就是主要的工作内容了。夏原吉和道衍还没有回来,朱允熥的事情自然也就更多了。
内阁,迟早是要考虑弄些机构稍微的分担一下压力。只是现阶段还不太适合,目前来看还是更适合高度的集权,这样才好集中力量办大事。
刚回到东宫,徐妙锦就说道,“殿下,臣妾选了几个吉日,该让妹妹们入宫了。”
看看,给朱允熥纳妾这件事情,他本人倒是不着急,反而是徐妙锦对于这件事情无比的执着和热情。
“你看着办就好,也别是侧妃了,就是才人吧。”朱允熥想了想,说道,“品级给高了不少,以后再说。”
才人、选侍、淑女,这些也算是太孙的妃嫔当中级别,品级比较低。不过这也没什么,老朱的一些侍妾,那也不是妃,只是嫔或者美人。
徐妙锦自然也明白该怎么办,也不觉得这就是朱允熥苛刻。毕竟太孙的那些侍妾,本质上就是‘妾’,想要向上爬还需要看表现。(本章完)
但是对于这件事情,目前来看还是朱允熥这个皇太孙在拖着,明显是不打算给更多人可乘之机。
郁新这个户部尚书再次来到了文华殿,大明的钱袋子习惯了叫穷、哭穷,见到了有好处的事情,自然就需要抓紧握住在手里了。
朱允熥开门见山,对郁新说道,“若是太仓港的那边事情,你就用不着开口了,我想着事情还没有定论,过些时候再谈吧。”
郁新这一下就算是真的急了,真的要是过些时候再谈,到时候肯定就捞不着了。
太孙的意思实际上也是非常明显的,过些时候再谈,那就意味着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太孙都分好了一些好处,到时候再谈户部岂能得到足够的好处?
聪明人郁新立刻就说道,“殿下,臣觉得重开市舶司之事,是不是该和陛下商议才好?这到底是大事,海禁之策才定下没多久。”
这么说好像也没什么问题,老朱定下海禁之策是事实,市舶司此前被裁撤也是事实,所以现在朱允熥做的事情,就是推翻老朱的定下的政策。
好听一点的来说这就是时局变了,所以朱允熥这个皇太孙有魄力去做一些改变等等。
要是难听一点的话,那就是大明的储君不忠不孝,妄想推翻开国皇帝定下来的铁律。
朱允熥就不慌不忙的开口说道,“若是没有皇祖父的旨意,我岂会轻易提起市舶司重开之事?郁尚书,你还是不用多虑了。”
脸皮厚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哪怕有些人可能知道推翻海禁的正常是这位皇太孙的意思。但是他非要推到老朱身上去,那其他人也只能干瞪眼了。
因为真的是追究起来的话,皇帝肯定是向着皇太孙的,必要的时候皇帝也会亲自出面,所以礼法上都不会存在什么问题。
郁新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随即说道,“殿下说的极是,倒是臣有些想多了,还望殿下见谅。”
朱允熥就笑而不语,郁新现在的胆子越来越大。倒不见得就是干忤逆等等,而是作为能臣有足够的底气。
再加上对于储君的脾气、性格越来越了解,知道有些事情实际上太孙殿下并不会真的计较,那自然也就可以稍微的放开一点了,这都没什么要紧。
郁新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殿下,此前市舶司除了掌税赋之事,也管着番国朝贡等事宜。”
“这个我心里有数。”朱允熥笑着看向张福生,随即说道,“朝贡之事到底是大事,这些事情也是该礼部来办,爱卿觉得如何?”
张福生心领神会,微微朝着站在殿门口的小太监点头,小太监立刻轻手轻脚的走出文华殿。
市舶司重开,肯定是要将一些职权切割。有些事情朱允熥不打算插手,但是有些事情就不会让文官集团如愿了。
朝贡的事情交给礼部,那本来就是他们的职责范围所在。现在市舶司重开,有些事情就依然去让礼部来做,这一点没什么好说的。
郁新心里顿时产生了一种期待,看起来市舶司重开,太孙殿下的意思是不打算全盘否定了,甚至很有可能就是延续着此前的一些惯例和布置。
但是下一刻有一个小太监禀报,“启奏皇太孙殿下,开国公在殿外求见,边关有紧要军事、十万火急!”
朱允熥立刻对郁新说道,“你且退下,有事情以后再商议。”
郁新这个时候也只能是告退了,他心里现在也搞不清楚到底是不是边关真的发生了大事。但是现在还是离开,免得真的惹火上身。
常升一脸着急上火的样子,见到了郁新就像是没有见到一样,就好像是忧国忧民的开国公得到了边关急报,不敢有丝毫耽搁。
只是进了文华殿之后,常升看了看四周,随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边关有没有急报,他比其他人再清楚不过了。
“行了,就是让二舅帮我赶走恶客。”朱允熥就笑着开口,对常升说道,“看到那郁新了吗?这人实在烦人,这些人有点好事就上赶着来抢。”
常升就有些同仇敌忾的说道,“殿下,这些人真要是烦人,臣去收拾他们即可。”
“把郁新打坏了,找谁来管户部?”朱允熥知道常升的‘收拾’方式,忙不迭的说道,“这事情用不着二舅去做,注意点身份。”
常升有些时候解决问题的办法非常简单粗暴,但是也不得不说那些方式有些时候也确确实实非常的管用,流氓无赖是不需要讲道理的。
尤其是对付一些文官,这类办法更是奏效。只是现阶段来说,还不需要常升去动手,还没到那个地步。
常升也明白了,只是颇有一些遗憾的意思,“殿下,真要是有事的时候,让人说一声就好。臣办事殿下可以放心,绝不会让殿下为难!”
这好好的文华殿,最近这两年俨然成为了大明商议国政的最重要地点之一,在常升的三言两语当中似乎成为了什么堂口,专门做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堂堂开国公和皇太孙的对话,不知情的人听了还以为是地痞无赖、帮派份子在阴谋诡计想要去欺压良善呢。
朱允熥虽然哭笑不得,不过还是说道,“知道了,只是有些事情你不好亲自动手。”
常升连忙说道,“殿下放心,臣有分寸。真要是有事情,臣能安排几个勋贵人家的去做,绝不会牵连到殿下。”
朱允熥好奇问道,“除了王德,难道还能找到其他人去做这些事情不成?”
王德就不用说了,王弼父子就是常系一脉的铁杆。所以有些事情让王弼、王德父子出面,那也是最为合适的,毕竟是‘先锋’,就要冲锋在前。
常升也不卖关子,说道,“自然是有些,有些就是勋贵人家的世子,或者次子、庶子这些,真要是教训一下人,五军都督府内部处置就好。”
就算是被文官弹劾了,表面上朝廷肯定是重罚一顿。但是私下里的话,那就是可以得到不少的补偿和奖励了。想要替皇太孙去办一些见不得光的脏活累活,一般人还抢不到这些机会。这些事情,也确实就是一些心腹才能够更好的去办。
朱允熥想了想,说道,“王德以后不能去办这些事情,他到底是定远侯世子,让王政去办就好。”
说完朱允熥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别真给我收拾了郁新,现在还不适合这么做。一会儿让汤昱回趟老家,东瓯王的忌日也要到了。”
作为汤和的孙子,汤昱前些年就是被汤和送到了朱允熥的身边。能力虽然普通,但是出身是真的很好。说起来汤和也是无奈,他有五个儿子,最出息的大儿子早年病死在出征的路上,小儿子也是病死在出征的路上,老三和老四都是早逝。
五个儿子,现在也就是唯独留下了次子。
“殿下,是不是该让汤昱承袭爵位了?”常升就关心问道,“东瓯王已经薨了两年,也该册立汤昱承袭爵位了。”
朱允熥一想也觉得有道理,汤家的情况到底不同。这也是汤昱哪怕能力看似是有些不足,但是这些年朱允熥也一直留在身边的原因。
这也是一个值得信任、值得培养的勋贵,这确实是可以壮大勋贵集团的一股力量。
“让汤昱上奏章请求嗣爵吧。”朱允熥仔细想了想之后说道,“其他人家的暂且不管,信国公家的得先安排好才行。”
大明现在还有一些勋贵子弟在等着承袭爵位,可是皇帝和太孙当做没听到,就是压着这些事情。但是到了汤昱这里,该好好的准备一下就要准备一下。
其实按道理来说,汤和都去世两年了,汤昱也前些时候就该承袭爵位。但是也没问题,稍微晚一点册立信国公也不会有问题。
历史上的汤和子嗣问题不小,再加上子、孙、曾孙三代均早逝,无法袭爵,故汤氏子孙至明英宗时失爵。
信国公仅历一世一代,直到将近一百四十年后才由汤和的五世孙汤绍宗以功臣后续封灵璧侯,然后传承五世。
子嗣艰难等等,对于不少勋贵人家来说简直如同噩梦,不过这些事情也是没办法,有些时候就是要看运气,生不了儿子等等,爵除也是正常。
常升想了想,说道,“殿下,家父过世快要三十载了。”
朱允熥说道,“还有两年才三十年,这事情我心里有数。先教好继祖,明后年外祖父的事情我自然会安排。”
这一下常升也就放心了,其实他不怀疑朱允熥会祭祀常遇春的事情。但是有些事情,还是需要稍微的提一下比较好,这不只是表现自己的孝心。
这一切自然也是在强调常家的特殊之处,尤其是马上就是常遇春三十年的忌日,再加上是‘新皇登基’,意义自然也就不同了。
就算是常升也会有着自己的一些小心思,这也没什么好说的,他到底是开国公。而这些小心思,朱允熥也不会觉得不高兴。
简单的和常升聊了聊,自然就放常升离开。这位开国公就是来帮忙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朱允熥需要唱双簧的时候,开国公的作用非常大。
这自然没什么不好,朱允熥对此是习以为常的,常升也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大家默契十足了。
就算是一些文官或者勋贵,也都知道常升这个开国公的作用,可是一个个的也都只能徒呼奈何。
习惯了这些事情也就行了,谁让皇太孙信任常升呢,谁让这位皇太孙有些时候看起来是有那么点‘亲小人、远贤臣’呢。
就算是心里有着一些不舒服,这个时候也只能憋着了,实在是找不到更好的法子了,也确实没办法让这位固执的太孙改变一些观念。
市舶司的事情刚刚提及,不少文武官员的心思就活泛起来了,这一点自然也是在朱允熥的意料之内。
现在文官集团对于这件事情自然是更加热衷的,都希望将这些权力给拿在手里,都希望能够壮大一下他们的实力。
这些人确实是足以让人头疼,好在现在事情还没有超出掌控,自然也就不需要过多的担心,这件事情肯定不会让文官们事事如意。
至于勋贵们,暂时来看他们还算是老实。倒不是说朱允熥的权威就让勋贵不敢有任何想法,而是这些勋贵们没有什么机会,自然也只能老实。
这也算是一个好事情,要是朝野上下都是一条心,到那时候朱允熥才有的头疼呢,所以该分化的时候肯定还是要分化才好。
而该强势的时候,那自然也就是会无比的强势,这一点也没什么好怀疑、好担心的。
老朱强势了大半辈子,朱允熥现在也是无比的强势,所以这些个文武官员们也都是心知肚明,有些事情可以争取、有些事情可能没办法争取。
继续批阅奏章,这就是主要的工作内容了。夏原吉和道衍还没有回来,朱允熥的事情自然也就更多了。
内阁,迟早是要考虑弄些机构稍微的分担一下压力。只是现阶段还不太适合,目前来看还是更适合高度的集权,这样才好集中力量办大事。
刚回到东宫,徐妙锦就说道,“殿下,臣妾选了几个吉日,该让妹妹们入宫了。”
看看,给朱允熥纳妾这件事情,他本人倒是不着急,反而是徐妙锦对于这件事情无比的执着和热情。
“你看着办就好,也别是侧妃了,就是才人吧。”朱允熥想了想,说道,“品级给高了不少,以后再说。”
才人、选侍、淑女,这些也算是太孙的妃嫔当中级别,品级比较低。不过这也没什么,老朱的一些侍妾,那也不是妃,只是嫔或者美人。
徐妙锦自然也明白该怎么办,也不觉得这就是朱允熥苛刻。毕竟太孙的那些侍妾,本质上就是‘妾’,想要向上爬还需要看表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