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准备搞无人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488章 准备搞无人机
    对于罗罗来说,m250只是他们当年收购艾奇逊公司时一并收获的意外之喜而已。
    这种发动机早在1960年代就完成了基础设计,而且在艾奇逊时期就已经被转让给了好几个国家进行许可证生产。
    虽然涡轴和涡桨发动机的更新周期并不快,这一型号直到眼下的90年代也不算过时,但这种输出功率最高只有331kw的小玩意无论如何也算不上什么核心技术。
    现在华夏方面的出价还算合理,况且又是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罗罗方面没过几天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考虑到之前的经验教训,乔治和亚当也再没敢提什么一年一议的事情,而是老老实实地签了个为期3年的技术转让合同。
    当然,英国人也不是什么慈善家。
    他们在合同里特地加了一条内容:
    在华夏国内,这个型号随便怎么用都没问题,但如果要卖给第三方国家,那么每一次成交都要付给罗罗公司一笔专门的出口许可费用。
    只能说,到底是大公司,经验丰富。
    其实这是罗罗公司技术许可类合同的模板,面对任何授权对象都有的一条。
    由于默认的费用比例实在不高,因此无论是罗罗总部、乔治和亚当还是华夏这边的任炳达,在签合同的时候其实都没当回事。
    在正式谈判之前,任炳达就已经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张振华报告给了常浩南。
    所有人都根本没想过,这個条款会有真正发挥作用的一天。
    常浩南伸手在半空中向下压了压,示意对方放宽心:
    “型号发展不是盲目追求纸面数据的高大上,而是应该综合考虑整个航空动力体系,力争构建一个从低到高,级别完整的航空发动机型谱。”
    这是一种子型号多如牛毛的轻型涡轮机,而镐发方面的目标确定为m250的ii系列的b17涡桨型号,以及同为ii系列的c10涡轴型号。
    尽管300kw级别是二人上次见面时常浩南亲自定下来的,但在技术引进过程中,看见先进型号就走不动路的领导比比皆是,还是多解释两句更保险。
    但声望跟权力,毕竟还是两回事。
    看着张振华表现出一副小心谨慎的样子,常浩南在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实际上,后者本人对于这类轻型航发的型谱也没有太深入的研究,因此拿着张振华送来的资料看了好一会。
    如今的常浩南光是实打实的身份就已经相当不一般。
    张振华见常浩南翻到关键处,赶紧开口进行解释:
    “iii系列和iv系列虽然先进,但罗罗那边未必愿意转让技术,而且要价必定很高。”
    然而,在并不算太多年以后,罗罗公司就会感谢当年定下这个模板的前辈们。
    “从这个角度出发,你们集团的选择没有错。”
    “m250系列发动机……”
    显然,他是担心常浩南对于型号选择有所不满。
    “常总,ii系列是任总经理他们经过综合考量,在成本、技术难度和性能上最为平衡的选择。”
    “还有就是,c30系列的涡轴在级别上跟咱们国家已经从法国引进全套技术的涡轴8重合,也不符合您之前要求的300kw功率级别。”
    说回盛京这边。
    尽管在去年年末二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后者在航空工业系统里面就已经有了相当高的声望。
    “放心吧,我看得懂。”
    这两个型号都采用了相同的6级轴流+1级离心压气机,最大输出功率按照不同寿命在294-331kw之间可调。
    ……
    火炬集团虽然规模很小,但说起来也是科学院直属的二级国企,级别跟镐京发动机集团、盛京飞机工业集团这些几千上万职工的庞然大物平起平坐。
    而身为火炬集团的总经理,常浩南如果硬要论级别,甚至够得上司厅局正职。
    只不过因为实在太年轻,加上正在推进国企去行政化,所以算是低职高配,还没正式升上去而已。
    但手里的职权可是半点不打折扣的。
    更不用说作为涡扇10项目的总设计师,说他能直接调动半个航空工业系统的资源,都丝毫不夸张。
    至于在科工委和科技委那边能直接说上话的人脉关系,就更是吓人了。
    丁高恒和宋建在面对常浩南的时候,表现就像两个普普通通的和蔼小老头,但不意味着他们在别人面前也是这样。
    大多数人根本不可能有直接跟他们对话的机会。
    总之,诸多种身份叠加起来,其实已经让常浩南的一言一行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尤其对于像是张振华这样,航空工业系统的中层领导来说更是如此。
    很多时候,常浩南无意中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语气,都能决定一个项目,或者一个人的前途命运。
    所以,他也不得不开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尤其是在这些下属面前。
    要说常浩南是不是喜欢这样,那其实未必。      但不管他喜不喜欢,这就是实际情况。
    而在得到了明确的肯定评价之后,张振华也总算放下心来。
    于是又试探着问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任炳达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是希望常浩南能够保证这样一型发动机的前景。
    把涡扇9的一部分资金挪作他用,虽然经过了集团领导的批准,在程序上并无问题,但如果真的让这笔钱打了水漂,那么作为首倡者的任炳达多少也会受到一些负面影响。
    华夏这边的基本逻辑是权责统一,这毕竟是一笔不小的外汇支出,不可能仅仅因为程序合规就彻底择清责任。
    “老张,这件事情,我之前就明确说过。”
    常浩南的语气稍微变得严肃起来:
    “本次引进的型号,暂时没办法预设装机对象,所以我不可能在这里保证什么。”
    他这边还有一盘大棋要下,自然不可能直接答应下来——
    前面之所以要通过西罗公司引进这么个不太起眼的型号,就是要证明“航发先行”这一路线的可行性。
    而如果在正式引进之前就大包大揽给了几个型号,那就又走上了过去“型号牵引”的老路。
    甚至反而还证明了型号牵引这个路子是对的。
    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看到常浩南这样一副笃定的样子,张振华也没敢在这件事情上继续纠结。
    他赶紧把话题转移到涡扇9a上面,报告了一下这段时间的装机进度,然后便离开了前者的办公室。
    送走老张之后,常浩南轻轻叹了口气,犹豫片刻之后还是拿起了旁边红色电话的听筒。
    虽然嘴上说得很强硬,但他不可能真的完全不管。
    这个型号是他建议镐发集团引进的,如果就这么当甩手掌柜,岂不是成了始乱终弃?
    几次转接之后,电话总算接通。
    对面也是常浩南的老熟人,已经升任贵航工业总设计师的孙惠中。
    “孙工,是我,常浩南。”
    这个电话常浩南很少用,因此首先还是得自报家门。
    “常总?”
    电话那边先是几分茫然,然后迅速转为惊喜:
    “常总,您打电话来是有什么吩咐?我们马上落实1
    如果说张振华和钟世宏这些人对于常浩南还只是感激加上尊敬的话,那么黔省那边的同志,就完全是一种崇拜了。
    毕竟,在贵航工业已经几乎走投无路的时候,是常浩南用一个“十号工程dsi技术验证机”的名义,给他们注入了一笔可以说是救命的研究经费。
    而目前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地面测试筹备试飞的教练9,也几乎是常浩南一手带着孙惠中设计出来的。
    不出意外的话,这将会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贵航集团的主打型号。
    “吩咐谈不上,就是想问一下,今年年初那时候,我应该和你们提起来过一个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的事情,不知道孙工还有没有印象?”
    m250这个发动机的主要装机对象就三种——轻型直升机、初级教练机或者中型无人机。
    对于眼下的航空工业来说,显然是最后一种更容易实现,也更有实际价值。
    哪怕pla暂时没闲钱装备,也可以拿去出口。
    “有印象,当然有印象1
    尽管隔着一根电话线,但孙惠中还是站了起来:
    “只是我们集团的力量都集中在攻关教练9上面,所以,目前还只是按照您之前的指示,成立了一个无人机飞行控制研究室,招了一批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做先期预研。”
    “不知道常总是否需要我们调整一下研发的重点方向?”
    面对如此积极的孙惠中,常浩南赶紧回答道:
    “不不不,那倒不需要,你们目前还是先集中精力把教练9搞好,它的试飞数据关系到歼10后续原型机的设计,必须保证进度。”
    “我只是要告诉你一下,我这边有个300kw级别的轻型涡桨发动机可以作为动力,更详细的数据我过一会传真过去,你们在预研过程中,可以用这个动力数据作为参考,来确定飞机的尺寸以及其它数据。”
    这对于孙惠中来说绝对是个意外之喜。
    毕竟华夏航空工业的几乎每一个型号都曾经为了发动机而操心。
    像这样飞机还八字没一撇,发动机就先给定下来的情况,确实不多见。
    “好……好的1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