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英雄所见略同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85章 英雄所见略同
    交子在河西推广已经有半个月了,除了甘州与瓜州那边的某些城旁部落,拒绝接纳交子换取牛羊,被赤水军的“快反部队”暴打了一顿之外,其余时候都是波澜不惊。
    没有谁真的敢拒收交子,朝廷也暂时没有赖账不允许兑换,鱼死网破实在犯不着。
    方重勇对于交子的推广颇有信心,因为他是将交子与西域最畅销的货物丝绸,绑定在一起的。
    换言之,现在发行交子的钱庄,就是河西地区最大的丝绸商铺!每一张交子都可以在一个月后领取足额的丝绸。
    而沙州那边关隘严控丝绸出口,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交子挤兑。
    与此同时,河西五州的官府,市还专门抽出军队严打丝绸黑市交易,同时也在钱庄门口的告示牌上标注出了西域货物的指导价。
    如果丝绸不足数,那么便以西域货物,按指导价兑换交子。
    有了大宗商品锚定价格,交子可以在河西五州自由兑换实物,想来这个体系运转起来不会有什么阻碍。
    此时此刻,方重勇坐在节度使衙门的某个签押房内,看着凉州本地农户前来这里办理“和籴”业务,从府衙中领走对应的交子,并签下借条存档。
    他们拿到交子以后,都是小心翼翼的贴身放好,心中满是忐忑。
    这些农夫们将会用借贷而来的交子,去找凉州本地的商人,置办农具和种子。
    待九月秋收后,用粮食还账,核销欠条。
    而在往年,河西节度使衙门则是将长安那边过来的绢帛,借贷给本地大商人,让他们在秋收后交粮食还债。
    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借贷给普通农户呢?
    因为这些人是小农经济,抗风险能力太差,借出去的丝绸容易变成死账。
    现在河西节度使衙门,再也不需要吵着嚷着,跪求长安那边输送用于筹集军粮的绢帛了。
    节度使这边可以先把事情提前办了,然后等朝廷的绢帛补齐府库用于交子兑换。
    这便是交子在新体系里初步发挥威力。最起码节省了农民们融资的成本,减轻了他们的负担,打击了“中间商”。
    一把好刀,给好人拿着,便可以救人。
    方重勇看着柜台前忙碌的杨炎,忍不住微微点头。他感觉自己的思路还是对头的。
    沙州地区运转多年的和籴之法,稍稍变通一下就成了王安石的青苗法。
    如果本地官吏可以认真负责的办事,那么有了交子的加持,这样的政策推行下去可谓是事半功倍。
    至于别处要如何运作,方重勇也没什么信心。
    只要看看郑叔清是什么做派,就知道大唐官员是什么德行了。
    “方节帅,某已经忙完了。”
    杨炎对着方重勇叉手行礼道。
    “哟,那你办事挺麻利的嘛。”
    方重勇忍不住感慨道。
    “节帅,以前和籴要清点绢帛,好几个人一起搬运忙活。现在就数几张纸而已,这点小事,下官还是可以办好的。”
    杨炎谦逊笑道。
    面前这位方节帅可不是好糊弄的人,多年前就操持过河西这边的事务了。
    别看年轻,其实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官僚。
    而杨炎多年前就是在凉州城里,负责打理和籴借贷业务的官员,现在做的事情跟当初差不多,只是步骤精简了很多,一个人便能完成了。
    “方节帅……”
    看到杨炎欲言又止,方重勇疑惑问道:“可是有什么不妥?”
    “不不不,府衙这边没有任何不妥,确切的说是太妥了。
    下官是想知道,这交子之法,可否在我大唐别处推广。
    拿着交子直接与百姓和籴,乃是善政啊,朝中诸公莫非都不懂么?”
    杨炎压低声音问道。
    “那个……本节帅是真不知道。”
    方重勇叹息一声,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很多掌权之人发现手里有把刀以后,他们想干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拿着刀去野外打猎对付有威胁的猛兽,带着身边的人共同富裕。
    而是拿着刀去邻居家里,把能抢的都抢过来!
    做完以后再来谈别的事情。
    对于基哥的尿性,方重勇知之甚深,对其不敢抱有任何期待。他给朝廷上的奏章,已经把交子要怎么玩,写得清清楚楚了。
    基哥当然会在第一时间看到。
    然而对方会不会听,会怎么处理,那当真是一言难尽。
    正在这时,一个气喘吁吁的男子,走进签押房。一看到方重勇,他便面露惊喜之色,连忙跑过来握住方重勇的双手激动说道:“方节帅,您这是,这是……快快快,跟奴一起回长安,现在,马上就启程!”
    诶?
    方重勇和杨炎二人皆是一愣,来人正是经常外放边镇传递消息的宦官边令诚!
    “边内侍先歇一歇,别急别急,慢点说。”
    方重勇不动声色拍了拍边令诚的肩膀,顺手便将一叠交子塞到对方袖口里。
    边令诚显然知道交子为何物,他脸上几乎是笑开了,定了定神说道:“圣人有大事要找方节帅商议,越快越好。”
    基哥?
    方重勇心中犯嘀咕。
    基哥之前派他来主持河西事务,不太可能是让他回长安啊。
    那不白忙活了嘛。
    可是看这个架势,好像也不太像是被罢官。
    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方重勇心里直发毛的。
    “可是长安出了什么大事?”
    方重勇压低声音问道。
    “唉哟方节帅啊,您是不知道。圣人跟中枢的一堆朝臣,为了交子的事情闹得红了脸。
    圣人让方节帅快点回长安,部署交子推广的事情。
    您在河西办的这个事啊,圣人很高兴,一直夸您能体察圣意呢!”
    边令诚眉开眼笑的说道,恨不得跪下来给方重勇拍马屁了。
    “明白了,那本节帅交待一下节度使衙门里的事务,然后便随你回长安吧。”
    方重勇面色沉静,微微点头说道。
    果不其然,基哥不出意外,完全没有拒绝方重勇关于交子的提议。
    事实上,方重勇站在基哥的角度来看,这位大唐天子完全没有拒绝交子的理由。
    哪怕站在所有朝臣的对面,基哥也会在所不惜。这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其实想想也知道,对于奢侈无度的基哥来说,有什么事情能比直接印钱更有诱惑力呢?
    然而方重勇没料到的是,基哥居然连一个月都等不及,居然在河西这边的交子刚刚铺开的时候,就要筹谋在长安发行交子。
    不得不说,只要是关于捞钱的破事,这位皇帝的鼻子比狗都灵敏!
    “快马的赶路的话,五天便可以到长安。当然了,若是跑死马那种,从凉州出发,三天就到长安了。”
    边令诚幽幽说道。作为一个经常“出差”的宦官,他对于边镇到长安有多远,有着非常充分的认识。
    凉州到长安,骑马亡命狂飙要三天,马不停蹄赶路要五天,一般脚程得十几天,朝廷规定的到任期限是一个月,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方重勇跟郭子仪交代了一下赤水军的安排,跟岑参交代了一下府衙日常运作的安排,跟杨炎交代了一下交子兑换与丝绸收缴的安排。
    然后他把阿娜耶安置在她养父李医官那里之后,就跟着边令诚急急忙忙的来到凉州城外驿站,骑上马便朝着长安的方向而去,什么行李也没带。
    ……
    平康坊李林甫家的某个院子里,这位大唐右相心烦意乱,在院子里踱步,脑子里乱糟糟一片。
    就在前不久,大唐天子李隆基,对他这个大唐右相下了死命令:务必要在三个月内,在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广州等地铺开交子,以取代绢帛。
    这个命令,遭到了中书门下省很多官员的反对。
    甚至六部也有很多官员上书,反对朝廷拿“纸片”洗劫民财。
    当然了,这些人反对也不全是因为对交子这玩意完全不懂,而是因为他们看不到这里头对自己有什么实际利益。
    索性还不如维持现状的好。
    事实上,大唐形成以绢帛为主体,铜钱与贵金属为辅的流通体系,是多方博弈多年的妥协产物。其中关节可谓是一言难尽。
    开元二十年的时候,基哥颁布了《令钱货兼用制》,其中规定“绫罗绢布杂货等,交易皆合通用。如闻市肆必须见钱,深非道理,自今以后,与钱货兼用,违者准法罪之。“
    解释一下就是:倘若有人拿着一匹布去买东西,商家也必须同意不得拒收。否则的话,便是藐视法律。顾客可以举报,官府可以问罪。
    这里头有个值得关注的重要细节便是:商人不得拒收绢帛。
    那么也可以反过来推测一下:绢帛在交易的时候,必定是非常不受欢迎的。
    如果受欢迎,又怎么可能法律要强调不能拒收呢?
    事实上,唐代局部区域抵制绢帛乃是常态,拒收绢帛是常有的事!
    这个问题出现的时间非常早,社会层面博弈的时间也持续非常久!
    进一步引申猜测,绢帛在当时,在大唐大部分地区,其实是比劣钱更“劣”的劣钱,非常不受欢迎。
    但凡有可能不收绢帛的,商人们在交易中都会尽量避免收取绢帛!而是优先将绢帛转手弄出去。
    在河西丝绸是“优币”,那是因为丝绸之路的出口在那里,一切都是为了“外贸”服务的。
    在西域丝绸不愁销路,利润也高,显然比铜钱更受欢迎。
    但在长安、洛阳、扬州等地,其实丝绸绢帛等物,并不是受商家欢迎的硬通货。这些商人是实在没有办法,被法律逼迫着,才不情不愿收绢帛的。
    因为绢帛毕竟是实物,不像是大明时的宝钞一样,本身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所以绢帛这玩意哪怕商人们再不喜欢,最终还是因为各种原因妥协了。
    其实想想也能明白,普通百姓家中,哪怕是略有钱财的人,也不可能经常换衣服穿。能经常换衣服的家庭,那都是非富即贵的,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比例并不高。
    布料跟粮食这种硬需求的东西还是稍有不同的。
    少吃一顿饭浑身难受,少一套衣服穿,问题其实没有那么大。古人穿衣服向来节俭嘛,不是有句话叫: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嘛。
    这说明他们换衣服其实没有换得那么勤快。
    绢帛虽然是有实用价值的,但它的社会需求并没有那么旺盛,属于是一种“滞销必须品”。只在一些边镇地方(如河西),对那些外族有很强的吸引力。
    随着大唐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上绢帛的总量,一直在稳步提升,远远超过了社会消费速度。
    大量绢帛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为货币被囤积到了商人们手中,堆在仓库里发霉。
    而且由于大唐的“祖宗之法”没有改变,租庸调本身也会天然产生布料与丝绸。
    这些丝绸与布料,同样通过官员的俸禄、赏赐等渠道进入社会层面参与流通。
    诸多因素叠加,导致百姓手中的绢帛,其实是在不断贬值的。而且布料存放时间久了还会折旧,交易的时候还可能因为污损被拒收,且布匹还有不易分割,强行分割后,价值会暴跌等等不利因素。
    找到一种代替绢帛的货币,这个迫切需求其实已经困扰了大唐君臣很多年。
    虽然基哥吵着要推行交子,但李林甫是右相,他不是混日子的,心中的顾虑非常多。
    印交子的风险太大了!以前没有前例!
    而且圣人要得太急了,没有任何缓冲时间!
    一旦出事,那就会闹出大乱子。
    在李林甫看来,这些政策就应该缓缓推进,徐徐图之!
    “交子,交子,世上怎么可能会有一张纸就能当钱用呢……”
    李林甫将手放到背后,看着远处艳阳之下,树枝吐出了嫩芽,充满了生机。
    此刻李林甫像是要为一件难以决断的大事拍板一样。
    发行交子,满意的是皇帝,不满的是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世家豪强,其中就包括关陇世家的一些人。以及这些人支持的部分官僚。
    就算这些人暂时没有回过味来,也迟早也会明白这交子的厉害之处在哪里。到时候还是一阵腥风血雨。
    国家若是掌控了无限发行货币的能力,那么便斩断了地方豪强私铸铜钱的路子。
    因为无论私铸成本多么低,也不可能比印刷交子更低!
    囤积居奇操控粮价,收集好钱埋起来操控“钱价”。这一类操作在交子的支配下,也很难玩得好了。
    能无限印刷的交子,就是对付这些小手段的利器!
    李林甫已经想象出交子若是在大唐铺开,会遇到多大的阻力了。
    到时候官府在经济层面对于国家运行的掌控力,将会大大加强。除了脑子里少了一千多年的见识以外,方重勇当初考虑过的事情,李林甫同样也都考虑过了。很多还得到了与之相似的答案。
    总结一下就是,他这个大唐右相夹在皇帝与权贵之间,里外不是人。
    要如何解套呢?
    正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进入视线。李林甫看到对方正朝着自己走来,连忙上前行礼道:“高将军怎么亲自到某府上,可是圣人之命么?”
    “早上方国忠已到长安,与圣人相谈甚欢。
    现在圣人请右相去萼相辉楼商议国事,右相随某来吧。”
    高力士面带微笑说道。
    “交子之策乃是方国忠所提,由他出面主持铺开交子这件事正合适。”
    李林甫不动声色的甩锅说道。
    听到这话高力士一愣,随即意味深长笑道:“右相倒是与方国忠英雄所见略同。他一见面就推荐由右相全力主持此事,还说在这件事上,大唐无人可以代替右相。你们倒是想到一起去了。”
    “那本相倒要好好瞧瞧了。”
    李林甫不以为意笑道,眼中有一丝恼怒闪过。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