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第143章 没那么简单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43章 没那么简单
    砰!
    一颗体积巨大的石头,砸到了方重勇所居住的院子里,溅起一阵尘土。
    这已经是府衙范围内落下的第五个巨石了!方重勇的卧房顶上都被砸了一个大窟窿。
    自从第一天攻城不顺以后,吐蕃人就对小城围而不打,然后随着他们后续辎重部队的就位,以及利用从寿昌县找来的木料石料。吐蕃人在小城外,打造出来十七台看上去蔚为壮观的抛石机。
    吐蕃人将其命名为“抛楼”!
    这玩意的主要结构,是在木架上安装一个十分粗壮的横轴,然后轴的中间穿有一根带韧性的长木杆,杆的一端连上一个,由皮革制成,几十根绳索连接的皮窠,里面可以填装石块。
    最后在使用的时候,利用杠杆原理,几十个人听号令一齐拉动,将皮窠中的石块抛入城内。
    府衙书房里,阿娜耶若无其事的给方重勇煮茶,好像院子里那块大石头,刚才根本不会落到书房里一样。
    “吐蕃人知道我们不好对付,攻城要死很多人。所以他们现在,就是在用这样的办法来恐吓我们,希望我们屈服。”
    方重勇一边说,一边抿了一口茶,差点给整吐了。
    阿娜耶自幼就家庭条件一般,不太讲究贵族们才讲究的细节,煮的茶确实没有郑叔清的侍女煮得好喝。
    因为战事突然,城外居住的很多百姓都被吐蕃人俘虏了。不过吐蕃人没有让他们当“敢死队”攻城,也没有将他们随意杀死,而是将这些农户们组织了起来,让他们在田间劳作。
    如果城内各处的坎儿井都塌陷了,那么吐蕃人的目的也就完全达到了。
    但他们把石块丢到本地大户家中,则有些不合常理了。
    很显然,猜出吐蕃人围点打援并不需要太高的智谋,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高级将领就能推测出来。
    吐蕃人对于杀死大唐高级将领并无多大兴趣。原则上说,大唐公主外嫁吐蕃,双方还是“亲戚”。此前大非川之战惨败被俘的一系列唐军高级将领,后来也多半被大唐赎回了。
    吐蕃人的目标是坎儿井,这种事情是瞒不住的。一旦被城中百姓知道,必然会人心浮动,这或许正是吐蕃人希望见到的。
    听到这话,王思礼一愣,随即面色黯淡下来。
    方重勇斩钉截铁的说道,完全没有退让投降的心思。
    方大福微微动容,随即点点头道:
    当然了,一个十来岁孩子能说出来,还是很不简单的。
    王思礼还未说完,方重勇就抬手打断他的话,语气冷峻的反问道:“但是城中的草料,烧火用的白刺、柽柳,应该支撑不了那么久吧?”
    以方重勇的身份来说,跟吐蕃人py交易一番,离开沙州并不需要费多大的事。
    而敦煌这里年蒸发量可以到2000毫升以上,发动本地百姓在家中储水毫无意义,会被白白蒸发掉。城外的吐蕃人扎营在甘泉水边,并不缺乏水源,起码在沙州耗上几个月,在断流期到来之前一直待在城外毫无问题。
    吐蕃人的那点肠子,还用多说么?
    因为这里烧火做饭用的不是木柴,而是更不耐烧的沙漠灌木。
    之前听方重勇描述了一下沦为吐蕃人的女奴会有什么待遇之后,她便对吐蕃没有什么好念头了。
    如果吐蕃人是真的想放他们一马那就罢了,只可惜方重勇觉得吐蕃人的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统战”。
    城中存粮,目前还够支撑一年,不如静观其变……”
    方重勇指了指桌案上这一叠劝降信说道。
    “我若是躲起来,城中就要乱套了。正因为我还在府衙里办事,所以城内大户也好,百姓也好,胡商也好,都知道我没有放弃这座城。
    “这些吐蕃人,是在做什么?”
    他发现吐蕃人投石头的方位,并不是没有规律,而是分布位置都非常接近城内各处坎儿井的入口。
    这一幕,确实震撼人心。
    现在这情况,是他想走就能拍拍屁股走人的么?
    对于西面的沙州等地,则是围而不攻,能投降最好。真要打的话也没必要强攻,耗死沙州城内军民就行了。
    这种情况,如果站在侵略者的视角看,很有些不同寻常啊!
    这种小套路,方重勇早就洞若观火,也就哄哄没脑子的丘八了。
    譬如说吐蕃人轰击府衙是应该的,可以解释说他们想不战而胜,甚至想砸死本州刺史,让这里群龙无首。
    “使君,其实你回中原还是无碍的,没必要做到这一步。”
    “吐蕃人这是在向我们展示,他们对沙州志在必得,所以不想耽误农时,作茧自缚。”
    吐蕃人为难一个十岁孩子,传出去有损赞普(吐蕃的王)的威名,实在是犯不着。
    最近是每开一次条件,给出的待遇就会优厚一点点。那样子就像是算准了方重勇一定会答应一般。
    “坎儿井本身不会被毁,只是上面搭建的屋舍被毁了,或者入口被堵住了。吐蕃人打,我们就来修!
    吐蕃人砸坏多少,我们就修多少。这件事我亲自带队来办!”
    小城顾名思义,面积确实比罗城小很多。吐蕃人使用抛楼,同样是经验丰富。不说指哪打哪,基本准头还是靠谱的。城内的坎儿井入口全部被堵住或者塌陷,在方重勇看来只是时间问题。
    攻敌所必救,才是兵法要义!他们选择围点打援也就不足为奇了!
    方重勇以自己阴暗的想法推测,吐蕃人大概是想一战消灭河西唐军主力,之后一路向东,待攻克凉州后,再固守待援,让国内的吐蕃军源源不断的来到凉州。
    而且难怪唐人煮茶要加盐的,这制茶工艺不到家,确实不加盐提鲜就不好喝了。
    “那是自然。”
    方重勇一脸无奈的反问道。
    方重勇沉声问道。
    沙州气候特殊,灌溉是必须的。如果在需要浇水的季节不浇水,那么这一年的收成就全没了。吐蕃人居然照顾沙州本地的农时,把抓到的沙州百姓集中起来,在城外的农田里耕作。
    王思礼将方重勇拉到一旁,小声嘀咕道。
    唯一的解释便是,如张氏这样的本地大户,家中便有坎儿井!
    吐蕃人压根就没想接受方重勇他们的投降。这帮人打的主意,还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想神不知鬼不觉的断沙州水源!
    “郎君,知道吐蕃人想做什么还不行,得想办法阻止他们才行。今日坎儿井已经被毁了一座,整体都塌陷了。清理过后,能不能用还不好说。”
    吐蕃军如今开出来的条件,确实很优厚了。
    围点打援,援兵不来的话,就强攻沙州剩下的这两座城,吐蕃人的算盘打得很响。
    ……
    “本官之前已经算过了,要是不把城内百姓家中的存货都集中起来。估计不要一个月,沙州就要断炊。粮食肯定还有,但只能吃生的,熟食就别想了。
    等到秋收,他们收割完田里的麦子和粟米作为军粮,大概还能再支撑几个月,围城到明年春天也是毫无压力!
    只要能搞到稳定的水源。
    吐蕃人颇会借势用计,打仗并非一味蛮干,实在是不可小觑。现在虽然吐蕃人没有攻城,但心理攻势却一刻也没有停下来!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并非只有汉人才懂。
    忽然,方大福急急忙忙的走进来,面有忧色的对方重勇说道:“郎君,果然如你所料,吐蕃人的真正目标,是城内的坎儿井入口!”
    吐蕃人开始抛石头的第一天,方重勇就弄了一张小城内的地形图,把吐蕃人投进来的每一块石头,都在当天做了标定和统计。
    明摆着的,吐蕃人打仗很有谋略,知道攻心为上的道理。小城内的唐军既然已经展现出了“统战价值”,那么他们也会采取两手策略,并非一味蛮干。
    阿娜耶没好气的说道。
    吐蕃虽然养马,但骑兵的水平实在是相当一般,远不如突厥人,屡屡被大唐边将吐槽,尤其是骑射技能,在周边民族当中垫底。王玄策当年找吐蕃借兵灭天竺一国,都只借重步兵不借骑兵。
    吐蕃人在攻城试探了一番后,就对沙州围而不打,实际上是准备打唐军的埋伏,希望在河西走廊这个狭窄的通道内,与唐军进行……重步兵打骑兵的决战!
    这些人,本来都应该是吐蕃军可以争取的对象才是。打府衙不打本地大户,才能分而治之,各个击破。
    没有水源,还守个鬼的城,到时候渴也渴死了。
    名震天下的方节帅,他的儿子会是蠢货么?想想也不可能啊!
    每日定量发放。本官已经吩咐人去办这件事了。”
    所以吐蕃人抛石攻击的目标,其实应该是府衙内那座靠近厨房的坎儿井!而不是府衙内的各级官僚。
    大规模攻城还未开始,吐蕃犯不着服软,一切都是瞒天过海的计策。
    因为借了也不好用。
    所以在我死之前,他们就不会被吐蕃人劝降!”
    吐蕃人就是根据前期间谍提供的地图,企图用石块封锁坎儿井的入口,最好能够将其毁坏。
    小城城头上,方重勇看着远处漕渠边上,正在田地里浇灌麦苗的本地人询问道。他们正在被吐蕃人看管着,辛苦劳作。
    而吐蕃军的重步兵则是身披厚甲,锐不可当,一般都是由吐蕃小贵族担任,士气高昂。哪怕在唐军将领之中也是谈虎色变。
    王思礼沉声说道,面带忧虑。
    “王将军,吐蕃人倾巢而来,这一战不会很快结束的。约束兵将,同舟共济才是真的。我们多撑一天,就多一天的胜算。”
    当然了,他这么说都是在安慰阿娜耶,实际上吐蕃人心思歹毒,所图甚大。这种复杂烧脑的事情,就没必要跟阿娜耶去说了。
    再不济,也能动摇守城军民的意志!此乃攻心为上!
    鉴于城内坎儿井的数量不超过十个,似乎吐蕃的阴谋并不算是在瞎胡闹,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有的,而且不小。搞不好城内也有吐蕃人的间谍,在帮他们指示方位。
    吐蕃军法里清清楚楚写着,与敌军交战,以破坏其水源与粮道为先。以此为大功,并授予老虎旗嘉奖!田宅奴仆奖励无算。
    “王将军难道看不出这是吐蕃人的围点打援之计?”
    听到这话,方重勇只好放下手头的事情,前往小城城头。
    从吐蕃人开始投石头开始,方重勇就在怀疑对方的目的,究竟是不是单纯的恐吓。而吐蕃人不断劝降,提高劝降条件,更是说明他们心怀鬼胎,别有所图。
    从现在开始,全城集中吃大锅饭,所有人家中的草料都要上缴,集中起来烧火,做便于存放的干胡饼。
    “王将军有何破敌良策?”
    方大福压低声音说道。
    “知道是这样,那郎君还不搬到更安全的地方?那些该死的吐蕃人正瞄准着府衙在打呢!”
    坎儿井,是中国人民在古代的伟大发明,专门为沙漠地区抗旱而设。在聚居地打很多竖井,并用石块与黏土封顶,搭建小屋舍挡住日光照射,然后在侧面开小门供使用者进出打水。
    坎儿井不是单个存在,而是以单个的坎儿井为节点,在地下挖通沟渠引水,让这些坎儿井彼此相连。
    所以在西域,同一座城内所有的坎儿井,都是通过地下沟渠连着的,形成了一个人工“地下河”。
    “此战我们若是出城突袭,则正中吐蕃人下怀,不可取也。
    只要让那座坎儿井塌陷,方重勇就不得不去别处取水,吐蕃人的目的就达到了一部分。
    吐蕃人出重步兵,唐军出骑兵,看上去像是双方互换了身份,实则是符合两者的国情。
    沙州的情况,比中原那边的城池还要坏一些。
    只要将城内所有坎儿井的入口都堵住,那么敦煌小城之内必然处于缺水状态。
    方重勇的镇定,大大出乎了王思礼的预料。
    方重勇淡然说道。
    方大福话还没说完,张光晟就匆匆忙忙走进来,对方重勇拱手行礼道:“使君,王军使紧急军情,请使君务必来城楼一趟。”
    “甚好,郎君能做到这一点,起码能撑住两个月。沙州本地兵马加起来也不过万余,而且还被一分为二,分别镇守两座城池,盲目反击,只会正中吐蕃人下怀。
    允许城内居民迁徙到陇右,河西走廊沿途的吐蕃军都不会攻击,他们只要城池。
    在沙州决战,开阔地形对吐蕃人并不利。唯有将决战地点选在宽度有限的河西走廊,对于骑兵腾挪有着极大限制的地形,才是对吐蕃人最有利的。
    这才是兵法要义!
    再有,在无法得知城内具体情况的时候,他们怎么知道方衙内就一定会待在府衙里面呢?如果不在的话,那岂不是在浪费资源?
    吐蕃军远道而来,携带粮草不多。今年沙州本地收成被毁,他们也捞不到什么好处。想来……”
    这下王思礼没话说了,只能微微点头。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小看这位方衙内了。
    方重勇叹了口气说道。
    看到王思礼似乎有些不以为然,他又补了一句说道:
    “吐蕃人的攻城器械,少说也有十多种。现在他们不过是用了飞梯和抛楼,还有一大堆没试过呢。”
    一阵热风吹来,王思礼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流下。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