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教育产业【求订阅求月票】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930章 教育产业【求订阅*求月票】
    并州刚入主草原的时候,谁有能想到短短数年,并州就能征服整个草原,将草原三大霸主全都打趴下,将大月氏赶出天山以西,将匈奴打没,现在又即将灭掉东胡呢?
    当年他们支持并州也不过是将并州当成一颗钉在草原上的钉子,一根搅屎棍。
    想着的也只是利用并州牵制草原蛮夷,在秦国对中原动兵时,牵制住草原蛮夷而已。
    所以,现在哪怕明知并州大兴教化是在玩火自焚,但是因为是这对君相,谁也不敢武断的认为他们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是啊,因为是他们!”熊启也有些感叹。
    这对能化腐朽为神奇的君相,让所有人都不敢大意,都会下意识的先选择相信,然后再是相信。
    这也是为什么并州实行这一国策,都没有一位大臣站出来反对的原因。
    连他们这些秦国都的臣子都会相信,更别说是并州那些狂热分子呢?
    并州,校政殿。
    言晏和安期生对立跪坐。
    “虽然秦、齐、燕的这笔资助解了我们当前燃眉之急,但是乡校教育终究是一个无底洞,等到这笔钱完,我们未必能撑得住!”安期生提醒着言晏,必须提前做打算。
    不能真的等到钱完了,事到临头了再去想办法。
    虽然他们俩一同签署了这个计划国策,也告诉下边人不用担心,实际上两个人都没有多大的底气。
    “乡校必须要自己创造收益,否则仅靠国库支出,不是长久之计!”言晏认真的说道。
    学校不可能全都靠财政支出来建设,也必须自己创造收益。
    安期生认同的点了点头,乡校不可能全都依靠财政支出,自身也必须要创造出一定的价值,不求能够达到收支平衡,至少能补上部分。
    “所以,乡校能够创造的什么东西最值钱呢?”言晏和安期生对视了一眼。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人才输出地。
    可是,他们总不能……卖人吧!
    且不说卖人是违法的,他们建立乡校的初衷也是为并州培养人才,自己都不够用,哪来的人去卖。
    “其实,也不是不能卖!”安期生思索了一阵后,缓缓开口。
    “这可不兴啊,各国都不再同意有奴隶的存在!”言晏提醒着说道。
    废除奴隶制是各国公认的举措,并州可不能倒反天罡,倒行逆施啊。
    “陛下想多了,国库是没钱,但是九卿衙门,下属各司、各吏、各房有钱啊。”安期生笑着时说道。
    国库没钱跟各卿部衙没钱看起来是等同的,实际上却并不一样。
    国库每年都会根据各卿部门的申报拨款,可是这些钱却未必够用,也未必不会有多出来的。
    可是多出来的,谁会上报返回国库呢?
    你真要这么做,等到来年,想再从国库拿钱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审核的人员也会下意识的想,去岁给你的你都用不完,今岁申报这么多会用得完?不知道会造成浪费?
    所以,哪怕各司衙门申报的资金用不完,也绝不会上报无法用完。更何况,不少衙门也是有自己的收入渠道的,也不是全都指望国库拨款的。
    最简单的就是各大工坊,除了上缴国库的税收外,他们没钱吗?
    整个并州,就算是官府都没有他们这些工坊有钱啊。
    而这些工坊背后,大多数也都有各个部门出钱占有股份的,甚至干脆就是某些部门的下属工坊。
    比如羊绒坊,就是隶属太仆卿,而太仆卿衙门甚至比治粟内史衙门还有钱。
    毕竟一个钱是自己的,一个只是负责保管钱而已。
    “先生的意思是?”言晏眼前一亮。
    国库是没钱,但是九卿衙门里,不少衙门都是很有钱的。
    “人是给他们培养的,那他们出点钱不过分吧?”安期生笑着说道。
    言晏一愣,想起来后世不少高校本身就是各部直属高校,毕业的人才也是首先提供给各部,多出来的就算是另外的创收。
    想到这,言晏也直接开口了,“不如直接一步到位,让各司自行兴建直属乡校!”
    安期生也是眼前一亮,这个可以有啊。
    兴建乡校本身就是为并州培养官员人才,由各司建立直属的乡校,也能更好的培养专业的人才,还不用财政出大头,而且各司也都会同意甚至主动去做。
    毕竟并州有多缺人,各司是最有发言权的。
    相比于等丞相府给他们安排的察举人才,那无异于等天降甘霖,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轮得到自己,又是不是真的能够直接胜任自己衙门的工作。
    现在他们能直接建立直属乡校,专为自己衙门培养专业人才,那么也能大大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
    至于钱?
    我给你提供进入官府实习的机会,不让你钱就是天大的恩赐了,还想跟我拿钱?
    最值钱的是人才,最不值钱的也是人才啊。
    “除此之外,各乡校一旦建立,他们附属的基建,衍生的周边,也是能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安期生也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
    就简单来说,一座城市,地租最贵的是什么地方?
    那肯定是官府周边的房产,然后就是乡校附近的房产了。
    其次,大量学子的聚集,那他们的衣食住行,是不是也要配套?
    想在乡校内和周边开设商店,是不是要给乡校交钱?
    最后,乡校的教具、教材、纸墨笔砚、竹简、刻刀等等,也都是巨大的利益。
    一旦乡校成了规模,那些高等郡学、国学府出的教材,是不是也会被各地县学、乡校采用,这样郡学和国学府是不是也多了一块收入。
    想到这,言晏和安期生的想法也越来越多,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完全可以将教育当成一个独立的完成的产业链去发展,形成一个巨大的利益条线。
    甚至,并州有了百家的入主,这些乡校只要名声足够,他们的教材,教案就不仅仅是局限自己的学校,而是整个天下都会重视,采购。
    “那么,就召集九卿和各司要门过会讨论吧,一定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产业链!”言晏和安期生讨论了近一夜,终于是理清了个大纲。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