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卷四 李渊搞事,趁早坑爹。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334章 卷四 李渊搞事,趁早坑爹。
    王宫中,李承乾自然也听说了元氏商行的事儿。
    他想不明白,不过一个区区商行开业,就能引起这么大的动静。
    日月山的老百姓犹如朝圣一般的涌入商行,也许他们并没买什么,但总是给这元氏商行带来了足够的人气。
    作为一个后世人,李承乾当然知道流量的重要性,当下也是皱了皱眉头。
    “这元氏商行究竟什么来头?”李承乾问道。
    李勤俭闻言说道:“听说是北魏孝文帝的后裔,对于这位,虽然毁誉参半,但在鲜卑族还是有些拥趸的。
    哪怕过去这么多年,提起这位,大家还是有些感怀的。”
    一听他这么说,李承乾脑子里迅速过了一下,北魏孝文帝他自然知道,拓跋宏嘛,都死一百多年了,当即无奈地摇了摇头,道:“果然在哪里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啊,无妨,在大明他们还掀不起多大的风浪来。”
    到了这会儿,他哪里还不知道老百姓之所以如此,不过是元氏出自名门,说白了,元氏于鲜卑人来说,那是另一种形势的名门望族。
    他们之所以愿意捧场,说白了也就是凑个热闹罢了。
    “微臣也是这么觉得的。”李勤俭说道,“之前微臣也去这元氏商行看了一眼,见他们商行发卖的都是吐谷浑的一些货物,尤其是盐,一看就是吐谷浑那边的青盐。”
    “青盐?”李承乾一听倒是一愣,难道说元氏和吐谷浑有关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得不防了,“他们是从哪里入境的?青盐又是从哪里弄来的?”
    “入境倒是清楚,从大唐入境的。”李勤俭说道,“但微臣也只能查到这个,更多的,微臣就不知道了。”
    听他这么一说,李承乾就明白了,这老小子是来暗示自己的。
    也正常,随着大明的发展,大家都在索取更大的权利,对李承乾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也只有这样的环境,或者说这样的氛围,才能将大明经营得更好。
    不过此时,李承乾倒是没做什么表态,而是疑惑的自言自语:“大唐?”
    这就有意思了,吐谷浑的青盐经过大唐进入大明王廷,属实有些说不过去。
    大明和吐谷浑又不是不交界,没道理走大唐绕一圈才对。
    “刘三,把吴安叫来。”李承乾说道。
    刘三正准备去喊人,值守的士卒就进了大殿说道:“殿下,吴安求见。”
    李承乾一愣,这是有情况埃
    “传。”
    不多时,吴安入殿,躬身施礼道:“殿下,微臣有要事汇报?”
    “有关元氏商行的?”李承乾问道。
    吴安一愣,但还是马上点头说道:“是。”
    李承乾闻言,微微摆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
    李勤俭见状,便知道自己今天白来了,当下也是施了一礼便躬身告退。
    待大殿只有刘三、尉迟宝林等亲近之人时,李承乾这才说道:“说来听听。”
    “有密谍发现元氏商行和裴默这些元谋旧臣有所勾连,而且,桃源那边也有消息传来,元氏商行此番入境的绝大多数货物,都是从吐谷浑过来的。”吴安说道。
    和元谋旧臣有所勾连?
    李承乾一愣,不过很快,他也就想通了。
    如此一来的话,那么元氏商行的青盐倒是能够理解了。
    据李承乾所知,李渊和慕容伏允还是有些私交的。
    是的,你没看错,这两家伙是有私交的。
    很讽刺的一件事,在李世民继位之前,吐谷浑和大唐的关系还算说得过去,而且,吐谷浑甚至还派兵帮李渊打过仗。
    至少李渊在位的时候,吐谷浑从没有干过扣留大唐使者,起兵犯边的事。
    大唐和吐谷浑真正交恶,恰巧就是李世民继位后的事情。
    当然,你要说这两个家伙私交能有多好,那也是扯淡,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他们这种身居高位的人,哪儿来永远的朋友?讲的不就是利益么?
    李承乾只是略微一思索,便明白了。
    这两老东西,现在是在玩守望相助那一套把戏。
    虽然不知道李渊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但既然他开始在大明布局,那就说明他一定有自己的目的。
    而慕容伏允则是更加简单。
    他巴不得大唐乱起来。
    这多有意思啊,大唐的太上皇谋夺大唐太子的利益,这对他来说,当然是好事。
    毕竟吐谷浑想要恢复昔日的荣光,还是需要时间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最担心的就是大唐不给他这个时间,所以对于能搅乱大唐的事儿,他是一万个支持。
    这并不难理解。
    换句话来说,慕容伏允的动机是最清晰的,清晰到都不用李承乾去管。
    真正让他为难的是李渊。
    李渊到底要做什么?
    这才是他最痛苦,或者说最无奈地。
    “殿下,太上皇这是要搞事情啊?”尉迟宝林说道,“要不我带人……以除后患。”
    说着,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道,“殿下放心,微臣一定做得干干净净。”
    就是他老子当年亲自逼着李渊退位的,所以在这件事儿上,他的立场坚定得很,真要是让李渊东山再起,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尉迟家。
    刘三也在一旁说道:“这事儿要是做得隐蔽些,也不是不可以,如今我们有这个实力,再说了,就算把这些家伙都杀了又如何?太上皇还能亲自跑到大明来找我们不成?
    熬他个几年,等……”
    “你快闭嘴吧伱1李承乾闻言,随手绰起书桌上的一个笔记本就砸了过去,“你以后少去少年军那边,都跟房老二一样嘴上缺个把门的了,什么话都能说的?”
    他是真的无语了,这家伙,忠心自不用说。
    李承乾决定了他未来所有的荣辱,他不忠于李承乾终于谁?
    而且,他们这些家伙,到现在都还感念李承乾去年的救命之恩,就这一条,至少现在他们还是记得的。
    但跟着李承乾这么久了,李承乾也确实不怎么看重规矩,搞得这些家伙说话是越来越没规矩了。
    当然,也只是在私底下才如此。
    不过他虽然嘴上不满意,但心里还是认同的。
    正如刘三所说,现在把这些家伙全部给办了,李渊还能跑到日月山来找他算账不成?
    而且,刘三说得也没错,李渊还有几年好活?等他回长安的时候,李渊坟头上的草都有半人高了吧?
    “殿下。”吴安说道,“微臣倒是觉得杀人大可不必。”
    听他这么说,李承乾问道:“说说你的看法。”
    “据微臣所知,元氏和元谋旧臣的接触其实并没有遮掩的意思,都是放在明面上的,这说明他们并没有瞒着任何人的意思。”吴安说道,“而且,微臣从吐谷浑那边的拓跋部获悉,这元氏商行的族长,极有可能是孝文帝的嫡系后裔。
    真要是在这个时候,对元氏动手的话,恐显殿下无容人之心。
    搞不好,这才是太上皇的目的。
    毕竟太上皇怎么说,那也是大唐的太上皇,他不应该也不会损害大唐的利益才对。”
    李渊这个人,怎么说呢,他的确在当年玄武门之变中输了,也被赶下了皇位,但你要说他当时一点儿反抗之力都没,那也是扯淡。
    李渊之所以最终几乎屁都没放一个,就把皇位禅位于李二,肯定有一部分的原因是不希望大唐再动乱下去。
    否则,他岂会拍拍屁股就自己从皇位上滚下来了?
    真当他怕死么?
    废话,他要是赖在皇位上,李二还真能杀了他不成?
    不可能的,在那个时候,谁死了李二都不在乎,但就是李渊不能死。
    所以从这点儿来说,李渊心里还是有大唐的。
    而李承乾听他这么一说,当下也是点了点头。
    这倒是给他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如果说,这是李渊抛给他的一个诱饵,也不是说不过去。
    假如他真的为了以绝后患,将元氏甚至裴默等人都给杀了,那李渊会不会在草原上散布这个消息?
    一定会的,他虽然没办法亲自来草原,但不代表他一个可用之人都没了。
    到时候,大家会不会觉得他李承乾无容人之量,区区没落的皇族你都容不得了?
    不单单是大明这边,大唐那边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想法。
    毕竟元氏在中原这么多年,不管是南北朝的高家还是宇文家又或者前隋的杨家,如今大唐的李家,都能容他们,就偏偏你李承乾容不得他们?
    而且,他们还不会思考任何其他的原因,比如说,元氏在中原的时候,掀不起任何的风浪来,但在草原上的元氏,那就是犹如龙游大海。
    说实话,真正造成这一切的,恰恰就是李承乾自己。
    如果不是他在赤水源折腾出来今天的局势,就算元氏回到草原上,也屁用没有。
    但今时不同往日啊!
    “太上皇这也太阴险了吧1尉迟宝林琢磨了一会儿,也回过味儿了,当下就骂骂咧咧地说道。
    他尉迟家对李渊的态度,向来就是如此。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他尉迟家的立场,着实太过于坚定了一些。
    这也是为什么李二最信任的便是尉迟恭的原因。
    对于尉迟宝林这般说,李承乾也没多言。
    于他而言,李渊他也就知道一个名字罢了,就连样子那也只是李承乾曾经的记忆。
    真要说起来,自他穿越以来,他连李渊见都没见过。
    你指望他对李渊有什么感情?
    那不搞笑么?
    说句大逆不道的,要是现在传来了李渊驾崩的消息,他恨不得放一挂鞭炮庆祝一下。
    这不李渊还没到死的时候么。
    “那我们就不管他们了?”刘三问道。
    这事儿憋屈了啊,自从跟李承乾出来打天下以来,他还从没觉得憋屈过,今天也算是第一次了。
    李承乾想了想,说道:“吴安说得没错,现在确实不适合动手,真要动手了,不管我们做得多隐蔽,但只要有心人在草原上放消息出来,总会有人把怀疑的目光看向我们。
    毕竟在大明有这个能力的,好像也只有我们。
    最关键的是,大唐的文武百官会怎么想?这对我们未来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
    这样,他们不是做生意么?
    好像是做的青盐生意对吧?
    哼,本王就送他们一场泼天富贵。
    宣李侍郎和普尚书,英才殿觐见。”
    “那微臣先行告退。”一听到李承乾要宣重臣议事,吴安当即躬身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道:“密谍司还是要密切留意元氏商行和元谋旧臣等人的动静,和他们斗,我们要做到知己知彼才可。”
    “微臣明白。”吴安说完,也就躬身告退。
    而没多久,刚刚离开没多会儿的李勤俭和普西偌便一道赶来。
    “微臣参见殿下。”两人齐齐拱手施礼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明知故问道:“想必两位都知道了,城里如今新开了一家元氏商行,听闻其幕后东主是北魏孝文帝的后裔?”
    “确有其事。”普西偌说道,“微臣和伊尚书也去看过,但具体是不是孝文帝的后裔,臣等也不敢确定。”
    “对于孝文帝这人,你们怎么看?”他依稀记得这些家伙中,有拓跋宏的拥趸来着,但又记不起是谁来了。
    “若非殿下,微臣不过是一介草莽,对孝文帝也只是知其名罢了。”普西偌当即说道,“微臣和伊尚书之所以去元氏商行探探底,也是因为当初慕容顺麾下有一猛将,名为元戎,据悉也是孝文帝后裔,但上次大战之后,这元戎虽然战死了,可他族人却好似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微臣有些好奇罢了。”
    元戎?
    有这个人么?
    李承乾看了看尉迟宝林,尉迟宝林说道:“好像就是被薛仁贵射死的那个倒霉蛋。”
    一听尉迟宝林这么说,李承乾有印象了,确实有这么一个家伙。
    “你怀疑这元氏商行和这个元戎有关系?”李承乾问道。
    普西偌摇了摇头,道:“不好说,至少当初那元戎的确是慕容顺麾下的猛将,而最近微臣听人说,昔日草原上的元氏一部,有些不对劲儿。”
    “不对劲儿?怎么不对劲儿?”李承乾来了兴趣了。
    “怎么说呢,这元氏就像突然冒出来的一样,没根,就像一夜之间就冒出来了这么一个部落。”普西偌说着,摇了摇头,道:“微臣也说不上来是为什么,但元氏出现的很突兀,消失得也很突兀。”
    “元氏消失了?”李承乾问道,“不对啊,本王记得当初俘虏中就有元氏的族人吧。”
    “那些算哪门子的元氏族人?”普西偌说道,“他们不过是一些小部落依附于元氏罢了,算不得元氏的族人,而且,据悉,元氏真正的族人很少,只有数十人,也没几个在军中效力,但在大战结束后,元氏的族人却神奇的消失了,不见了。
    所以微臣一听到元氏商行,这才和伊尚书一起去看了看,不过也没发现什么端倪。”
    “有意思1李承乾笑了笑。
    这事儿发展到现在,可就扑朔迷离了。
    这元氏到底是个什么鬼?
    一旁,李勤俭也听得很认真,不过普西偌在这里,他一般不开口。
    而李承乾想了想,说道:“暂且不管这元氏是什么情况,你们两人准备一下,本王要给这元氏一场泼天的富贵。
    既然他们都打起了文帝后裔的旗子,这面子本王还是要给的。
    户部出面,亲自去元氏商行,告诉他们,只要元氏商行有货,别的不管,但青盐有多少咱们就收多少,他们若是其问原因,就说本王敬仰孝文帝,尤其是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改革,实有高瞻远瞩之意。
    当然,就算他们不问,这话也给本王传出去。
    文帝后裔?
    呵呵,他们以为文帝后裔这四个字就只能让本王束手束脚么?
    想什么呢?
    他们是不是忘了,孝文帝当年可是汉化改革第一人!
    本王难道就不能再搭一下这百年前的东风?”
    众人一听,顿时一愣。
    对啊,李承乾肯定是要推行改革的,这也是必然的。
    而且,他都已经在做了。
    暂且是因为把改革和民生绑在了一起,潜移默化的在做,所以感受不太明显。
    未来,李承乾要是想大刀阔斧的改革,呵呵,孝文帝不就是一面很好用的旗子么。
    “微臣还是担心这元氏这个节骨眼儿上来日月山,会不会和慕容顺……”普西偌还是有些担心。
    他就跟尉迟宝林不希望李渊得势一样,他也不希望慕容顺再得势,一个道理。
    利益的天平上,他已经完全从慕容顺那边倾斜过来了。
    “无妨。”李承乾说道,“你不说我都快把这位给忘了,不过暂时他还不能死,这一点儿,你们放心好了。
    就他元氏难道还敢闯本王王宫劫囚不可?哼1
    听李承乾这么说,普西偌也就不再多言,他也只是担心,提醒一下李承乾即可。
    在做事方面,李承乾比他心思缜密多了,这一点儿他还是放心的。
    而就在他们这边琢磨着元氏商行的时候。
    慕容婉秋同样是皱着眉头在晚秋阁里听着侍卫的汇报。
    这晚秋阁,还是当初李承乾送她的,当时李承乾也没想过要娶这丫头,不过最后这丫头为了逃出达延芒结波的魔掌,再加上李承乾属实是过于优秀了一些,也就上演了一幕阵前问媒的好戏。
    听完侍卫的汇报,慕容婉秋心里也是颇为无奈。
    这才几天,就有了李承乾是因为她遇袭才驱逐了吐谷浑使团的传言,这让她上哪儿说理去?
    “郡主,当日屈突部真是来袭击你的?”侍卫问道。
    她的这些侍卫都是慕容孝隽安排的,也是李承乾同意的,就是那不到百人的队伍。
    “在这里,叫王妃1慕容婉秋略带不满地说道,郡主那是过去式了,她现在是大明的王妃,这个立场她摆的很正。
    而让人意外的是,在这件事儿上,慕容婉秋居然点了点头,道:“对,那日本应该是本宫进山狩猎来着,不过是阴差阳错的让殿下去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殿下代我受了罪。”
    “屈突部该死1侍卫听慕容婉秋这么一说,当即就是怒声道。
    这么说,那传闻就是真的了呗。
    但骂慕容伏允他不敢,哪怕是在大明王廷,他也不敢,所以只能挑着软柿子捏。
    慕容婉秋闻言,却是轻声笑道:“这事儿未必就是大汗的意思,应该就是定城王他们拾掇的,大汗充其量也就是没制止罢了。
    听说,父王最近的日子也不好过,都是定城王他们在搞事情?”
    “这些阴险小人,除了背后搞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还能作甚。”侍卫说道,“王妃,要不咱还是先回浇河郡吧?这大明对王妃来说好像不太安全。”
    慕容婉秋都被气笑了:“蠢货,最安全的莫过于大明了,本宫现在回浇河郡,你信不信,都没回到浇河城,本宫就一定会暴毙而亡。
    算了,跟你说也说不通,本宫这边的情况就不要告知父王了,小事罢了,无碍。”
    侍卫闻言,点了点头,倒是没有多言,不过慕容婉秋遇袭的事情,他是一定会汇报慕容孝隽的。
    而慕容婉秋也恰恰知道这一点儿,当下也只能在心里说一句对不起了。
    她倒不是真想害慕容孝隽,而是她清楚,慕容孝隽今后的处境只会越来越差,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坑他一把,索性让他也来大明。
    说实话,她在大明也需要支持!
    坑爹嘛,要趁早!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