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平阳
大周熹平十八年,六月,夏。
秦国征东将军韩信,围吴国都城姑苏三月之后,城内内乱不止,吴王无力平息,随率军请降。秦征东将军韩信纳之。
大周熹平十八年,八月,秋。
秦征东将军韩信,率军五十万北伐。秦王昊,派遣偏师,过悬河,进攻安阳。晋王子旭大惊,分兵拒之。
“王上,这是安阳发过来的战报。”诸葛亮拿着一份战报,走进了刘昊的大帐。
“嗯。”刘昊点了点头,放下了手中的刚刚送到的奏章。
“诸葛爱卿,安阳那边怎么样了?”刘昊问道。
“回王上,安阳那边陷入了僵局。沐毕将军度过悬河的时候,安阳已经有了防备。”诸葛亮躬身对着刘昊说道。
“没事,本来沐毕那边,就是为了掩盖韩信大军动向。”刘昊无所谓的摇了摇头。
“哦,对了,吴过士卒那边,可有什么事情发生?”刘昊突然问道。
“回王上,这些吴国士卒抵达之后,就已经打散,重新分配到了各部,现在情况还算是稳定。”
“但是想让他们,认同我们,还需要一些时日。”诸葛亮说道。
“加快融合吧,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等韩信那边有消息了,我们就要主动进攻了。”刘昊点了点头,说道。
说到这里,刘昊的思绪,不由得飞到了韩信那边。
其实最开始,刘昊在考虑谁去突进泾河的时候,刘昊一开始是准备派遣白起。
但是后来有想到,白起作为北线的主将之一,肯定是在晋王那边挂了号。
如果派遣白起前去突袭,铁定会引起晋国的注意。
刚好,这个时候韩信又给刘昊上书,说已经初步整合了吴国降卒。
刘昊突然想到,韩系似乎比白起,更加适合奇袭,再加上,韩信出道之后,一直在南方活动。
虽然韩信在南方已经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但是北方这边,却没有几个人,认识韩信。只是听过韩信的大名。
这就给了秦国很多的操作空间。
于是,在与诸葛亮、黄瑁和白起商议之后,刘昊下令韩信,让吴国降卒打着他的名号,来北线与自己汇合。然后派遣沐毕领兵三十万去安阳。
准备把晋赵两国的注意力吸引到西线这边。
让他们误以为,秦国准备在安阳寻求突破,准备进攻晋国的核心地区。
这一做法,很成功的吸引了晋赵两国的注意力。
子旭直接下令晋国再次抽出十万大军,先驻守安阳,然后又让晋将张铮率领二十万大军驰援安阳。
想要把秦国的大军,堵在悬河和安阳之间。
子旭自以为守得滴水不漏,但是这个局面却是秦国这边最想看到的一幕。
而韩信,则是在安阳打起来之后,才带着早已经隐藏起来的秦国士卒,踏进了齐国境内。
他们需要跨过整个齐国的国境,到齐国的北部边境,然后在突袭到泾河。
这一路,韩信一直都是昼伏夜出,并且还齐国的配合下,花费了月余才来到齐国北部边境。
“韩帅,前面就是赵国的边城平阳。”高桓对着韩信说道。
“多谢高将军了。”韩信对着高桓行了一礼。
“韩将军客气了。”高桓对着韩信回了一礼,然后才问道“韩帅,这里距离泾河,可还有50余里地啊。咱们怎么过去?还是潜入吗?”
“不,这一次,我们速攻!”韩信淡淡的轻笑了一声,然后说道。
“速攻?”高桓一愣。
“对!速攻!”韩信说道。
“这一路到泾河,超过五百里地,这期间有多少城镇?我们不可能一个城镇一个城镇的攻过去。”
“如果真的是逐步攻过去,晋赵两国,一定会派兵拦截。”
“到时候,我们只能是被困在原地,进退不得,所以,这一次,我们只能是速攻!”韩信笑着说道。
“但是,这样一来,我们的后勤,可就无法保证了。”高桓皱着眉头说道。
“这一点,高将军无需担心,本将已经想到办法了。”韩信自信的一笑。
“哦?是何办法?还望韩帅解惑。”高桓对着韩信施礼道。
“这件事说起来,还要拜托高将军。”韩信说道。
“拜托我?”
“高将军,你看,我们这次是要去泾河。那么敢问高将军,这泾河,通向何地?”韩信看着高桓问道。
“这自然是通往大海,大海?难道,韩帅是想。。。”高桓突然想到一种可能。
韩信听见高桓的话,就知道高桓已经知道他的打算,于是对着高桓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道。
“高啊,韩帅之谋,在下佩服啊!”高桓想通之后,不由得对着韩信赞叹道。
“高将军既然已知本将的打算,那就下去准备吧,我们一个时辰之后就出发。”韩信说道。
很快,一个时辰过去了,韩信骑坐在马背上,看着自己身后的秦军士卒。大手一挥,就带着人冲了出去。
这一路韩信除了必要修整,几乎没有停下来过。
他需要保证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到泾河,然后原地构建防御。
而在运送物资的齐国水师,也从齐国出发,从泾河的入海口逆流而上,朝着预定的地点而去。
而赵国,根本就没有防备齐国会选择从泾河逆行。等到他们发现齐国动作之后,准备派遣水师拦击的时候,齐国的水师已经离开很远了。
韩信这边,同样的是利用赵国的防御漏洞,快速的朝着泾河而去。
其实,泾河并不宽,只有四五十丈宽,并且泾河很长,流经了整个赵国。
但是,即便是这样,赵国除了在入海口设置了一只水师以外,其他的地方,就没有水师的设置。
这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泾河太窄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泾河对于韩信来说,也是一条可以阻挡晋赵回军的天险。
韩信选择的阻挡的地点,就是在平阳城,哪里有方圆百里,唯一一座石桥。
可以并排通行八两马车的石桥。
也是赵国贯穿南北的主要通道。
更重要的是,平阳城北面就是赵国的主要产粮地。如果把平阳控制住,赵国全境,很快就会陷入到危机当中。
所以,韩信才会把战场选择在平阳。
攻敌必救,这就是韩信的阳谋。
秦国征东将军韩信,围吴国都城姑苏三月之后,城内内乱不止,吴王无力平息,随率军请降。秦征东将军韩信纳之。
大周熹平十八年,八月,秋。
秦征东将军韩信,率军五十万北伐。秦王昊,派遣偏师,过悬河,进攻安阳。晋王子旭大惊,分兵拒之。
“王上,这是安阳发过来的战报。”诸葛亮拿着一份战报,走进了刘昊的大帐。
“嗯。”刘昊点了点头,放下了手中的刚刚送到的奏章。
“诸葛爱卿,安阳那边怎么样了?”刘昊问道。
“回王上,安阳那边陷入了僵局。沐毕将军度过悬河的时候,安阳已经有了防备。”诸葛亮躬身对着刘昊说道。
“没事,本来沐毕那边,就是为了掩盖韩信大军动向。”刘昊无所谓的摇了摇头。
“哦,对了,吴过士卒那边,可有什么事情发生?”刘昊突然问道。
“回王上,这些吴国士卒抵达之后,就已经打散,重新分配到了各部,现在情况还算是稳定。”
“但是想让他们,认同我们,还需要一些时日。”诸葛亮说道。
“加快融合吧,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等韩信那边有消息了,我们就要主动进攻了。”刘昊点了点头,说道。
说到这里,刘昊的思绪,不由得飞到了韩信那边。
其实最开始,刘昊在考虑谁去突进泾河的时候,刘昊一开始是准备派遣白起。
但是后来有想到,白起作为北线的主将之一,肯定是在晋王那边挂了号。
如果派遣白起前去突袭,铁定会引起晋国的注意。
刚好,这个时候韩信又给刘昊上书,说已经初步整合了吴国降卒。
刘昊突然想到,韩系似乎比白起,更加适合奇袭,再加上,韩信出道之后,一直在南方活动。
虽然韩信在南方已经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但是北方这边,却没有几个人,认识韩信。只是听过韩信的大名。
这就给了秦国很多的操作空间。
于是,在与诸葛亮、黄瑁和白起商议之后,刘昊下令韩信,让吴国降卒打着他的名号,来北线与自己汇合。然后派遣沐毕领兵三十万去安阳。
准备把晋赵两国的注意力吸引到西线这边。
让他们误以为,秦国准备在安阳寻求突破,准备进攻晋国的核心地区。
这一做法,很成功的吸引了晋赵两国的注意力。
子旭直接下令晋国再次抽出十万大军,先驻守安阳,然后又让晋将张铮率领二十万大军驰援安阳。
想要把秦国的大军,堵在悬河和安阳之间。
子旭自以为守得滴水不漏,但是这个局面却是秦国这边最想看到的一幕。
而韩信,则是在安阳打起来之后,才带着早已经隐藏起来的秦国士卒,踏进了齐国境内。
他们需要跨过整个齐国的国境,到齐国的北部边境,然后在突袭到泾河。
这一路,韩信一直都是昼伏夜出,并且还齐国的配合下,花费了月余才来到齐国北部边境。
“韩帅,前面就是赵国的边城平阳。”高桓对着韩信说道。
“多谢高将军了。”韩信对着高桓行了一礼。
“韩将军客气了。”高桓对着韩信回了一礼,然后才问道“韩帅,这里距离泾河,可还有50余里地啊。咱们怎么过去?还是潜入吗?”
“不,这一次,我们速攻!”韩信淡淡的轻笑了一声,然后说道。
“速攻?”高桓一愣。
“对!速攻!”韩信说道。
“这一路到泾河,超过五百里地,这期间有多少城镇?我们不可能一个城镇一个城镇的攻过去。”
“如果真的是逐步攻过去,晋赵两国,一定会派兵拦截。”
“到时候,我们只能是被困在原地,进退不得,所以,这一次,我们只能是速攻!”韩信笑着说道。
“但是,这样一来,我们的后勤,可就无法保证了。”高桓皱着眉头说道。
“这一点,高将军无需担心,本将已经想到办法了。”韩信自信的一笑。
“哦?是何办法?还望韩帅解惑。”高桓对着韩信施礼道。
“这件事说起来,还要拜托高将军。”韩信说道。
“拜托我?”
“高将军,你看,我们这次是要去泾河。那么敢问高将军,这泾河,通向何地?”韩信看着高桓问道。
“这自然是通往大海,大海?难道,韩帅是想。。。”高桓突然想到一种可能。
韩信听见高桓的话,就知道高桓已经知道他的打算,于是对着高桓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道。
“高啊,韩帅之谋,在下佩服啊!”高桓想通之后,不由得对着韩信赞叹道。
“高将军既然已知本将的打算,那就下去准备吧,我们一个时辰之后就出发。”韩信说道。
很快,一个时辰过去了,韩信骑坐在马背上,看着自己身后的秦军士卒。大手一挥,就带着人冲了出去。
这一路韩信除了必要修整,几乎没有停下来过。
他需要保证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到泾河,然后原地构建防御。
而在运送物资的齐国水师,也从齐国出发,从泾河的入海口逆流而上,朝着预定的地点而去。
而赵国,根本就没有防备齐国会选择从泾河逆行。等到他们发现齐国动作之后,准备派遣水师拦击的时候,齐国的水师已经离开很远了。
韩信这边,同样的是利用赵国的防御漏洞,快速的朝着泾河而去。
其实,泾河并不宽,只有四五十丈宽,并且泾河很长,流经了整个赵国。
但是,即便是这样,赵国除了在入海口设置了一只水师以外,其他的地方,就没有水师的设置。
这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泾河太窄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泾河对于韩信来说,也是一条可以阻挡晋赵回军的天险。
韩信选择的阻挡的地点,就是在平阳城,哪里有方圆百里,唯一一座石桥。
可以并排通行八两马车的石桥。
也是赵国贯穿南北的主要通道。
更重要的是,平阳城北面就是赵国的主要产粮地。如果把平阳控制住,赵国全境,很快就会陷入到危机当中。
所以,韩信才会把战场选择在平阳。
攻敌必救,这就是韩信的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