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李守中的叮嘱
二人就这么静静依偎在一起,不多时外头晨星禀告,说是已经到了李府了。
相携下了车,贾珠这才和媳妇入内。看李纨气色红润、未语先笑,崔氏和二娘三娘就知她这日子,过得定是极为不错的。
李守中叫了女婿去书房,问了一回赈灾的差使,这才私下叮嘱道:“近来承恩公府趁着拜年在朝中私下联络,想上本奏请陛下立皇长孙为太孙。你可千万警醒着些,不要掺和进去。”
贾珠听了笑道:“多谢岳父,小婿知道了。陛下春秋鼎盛,太子也才而立之年,他们这可急什么?”
李守中沉声道:“太子妃嫁进皇家十几年,至今仍无一子半女。皇长孙是太子良娣所出,这位娘娘前几年也去世了。
太子身体不大康健,且唯此一子,承恩公府身为太子外家,估计是想借此机会,在皇长孙身上使点劲吧。此事若成,则太子位置固若金汤。若是不成,也正好试探一下帝心。”
贾珠忆起太子苍白中带着几分抑郁的面容,想起他这几年低调的过分,竟不比四皇子在朝中显眼,面色不由多了几分凝重。
他也是当过太子的人,虽然没人对自己产生威胁,但也知道从古至今若是太子坐不稳位置,很难有什么好下场。
又想到出京之前,皇长孙为了欺负靖海侯世子的事专门过去道歉,就知道这位长孙不是什么好性子。道歉之事,怕是太子让他这么做的。
启泰帝长子、三子夭折,眼下只有太子和四皇子、五皇子三个儿子。五皇子一向跟四皇子亲近,四皇子当差以来也显示出了不逊于太子的出众能力,这下可真是麻烦了。
贾珠换位思考一下,都觉得有些麻爪。
还好四皇子生母只是个宫女,且前几年已经去世,如今四皇子算是势单力薄。不然倘若朱清也有和太子一样强势的外家,这才真是让人头大呢!
一念至此,贾珠也知道岳父的好心,是不想自己卷进去站队。毕竟贾珠经手的几件大事,里面都有四皇子的身影,他和四皇子不知不觉就走得近些。
且他无意间还救过吴舟,也不知东宫对自己什么看法。可东宫无咎,陛下也没有废储的意思,若是二龙相争,眼下还是明哲保身比较好。
于是贾珠点点头应了:“岳父放心,小婿听您的,一定不掺和进去。”
看女婿这样受教,又是陛下喜欢的年轻臣子,当官才半年就升了正六品,眼下还完成了赈灾的大事,李守中对着女婿越看越喜欢,深觉自己眼光一流,才能结下这桩好亲事。
自从贾珠升了官,不知多少同僚羡慕自己得了这么个好女婿。每每想到此事,李守中都恨不得浮一大白,才能稍解心中的得意。
崔氏在后院却是问闺女家事,得知女婿院里竟没个通房,不由惊道:“他也是豪门公子,竟真的没有?”
李纨看母亲不信,连忙解释:“的确如此。原听说晚月是他院里的一等大丫鬟,还以为是预备着以后做姨娘的。没想到竟真的是丫鬟罢了,相公他的心思都不在后院。”
崔氏听了,笑着拍拍女儿手臂:“女婿是个正经人,你的运道不错。不过日后他若有了想法,你也不要一味拦着。
瞅着那老实本分的,倒也可以收了房。毕竟世风如此,像咱家这么清清静静过日子的人家是极少的。一味阻拦,反倒伤了夫妻情分。”
李纨不爱听这话,但也知道母亲是为了自己好,便也低声应了。她是知道的,府里琏二弟就有几个通房,东府的珍大哥就更不必说了。
这些公府的爷们都这样,倒显得自己相公有些格格不入。不过她是想好了的,只要相公不提,她是绝不会主动给他纳妾的!
书房里,贾珠打了个喷嚏,又觉得耳朵有些烧。李守中见状忙问:“可是这里冷?我看你穿得不厚。”说罢,一迭声让下人再送盆炭火进来。
贾珠摆了摆手:“没事没事,我这身子健壮的很,一向不生病的。”
李守中觉得年轻人就是爱逞强,倒也没有驳了他的面子。待管家过来传话,说午饭已是得了,这才带着女婿去了花厅用膳。
直到申时初刻,贾珠才带着媳妇跟岳父一家告辞,登车往荣国府去了。
崔氏晚间一边服侍丈夫更衣,一边笑道:“贾女婿的确不错,待咱们闺女真没话说。”又将贾珠屋里清净,李纨现在协助婆婆管家的事说了。
李守中见闺女得夫家看中,没有不高兴的,只觉得日后可以多指点女婿一二。
崔氏叹道:“要是二娘三娘日后能有元娘的福气,我也就知足了。”
李守中抚须一笑:“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莫担心,大不了到时咱们仔仔细细挑一挑罢。我看二娘三娘也不是没福的,定也能得如意郎君。”
崔氏坐在镜前卸钗,闻言扭头:“就盼着如你所言了!”
却说崔氏已经在操心年方九岁的二闺女之未来亲事了,贾府这边,贾珠也见到了愁眉不展的元春妹妹。
看她这副蔫蔫的样子,贾珠笑道:“是谁惹元丫头不高兴了?说出来,哥哥替你揍他去。”说罢,还做出个挽袖子的姿态。
元春扯出个笑来,扭头对抱琴道:“你先下去。”抱琴应了连忙往外走,李纨笑道:“好丫头别急,我跟你一道出去,正好瞧瞧厨下做的枣泥山药糕好了没有。”
见嫂嫂刻意避开,元春心下感激,拉着李纨道谢。李纨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这才带着一干下人走了。
瞅着屋里屋外没人,贾珠把门打开,一阵冷意袭来,倒觉得清醒些。坐下给妹妹倒了杯茶,他微微一笑:“现在可以说了吧?”
元春接过茶盏,叹了口气:“大哥是知道的,妹妹一直住在碧纱橱,老祖宗那里有什么动静我都晓得。前些日子我偷偷听到,祖母他们在谈论我的亲事。”
相携下了车,贾珠这才和媳妇入内。看李纨气色红润、未语先笑,崔氏和二娘三娘就知她这日子,过得定是极为不错的。
李守中叫了女婿去书房,问了一回赈灾的差使,这才私下叮嘱道:“近来承恩公府趁着拜年在朝中私下联络,想上本奏请陛下立皇长孙为太孙。你可千万警醒着些,不要掺和进去。”
贾珠听了笑道:“多谢岳父,小婿知道了。陛下春秋鼎盛,太子也才而立之年,他们这可急什么?”
李守中沉声道:“太子妃嫁进皇家十几年,至今仍无一子半女。皇长孙是太子良娣所出,这位娘娘前几年也去世了。
太子身体不大康健,且唯此一子,承恩公府身为太子外家,估计是想借此机会,在皇长孙身上使点劲吧。此事若成,则太子位置固若金汤。若是不成,也正好试探一下帝心。”
贾珠忆起太子苍白中带着几分抑郁的面容,想起他这几年低调的过分,竟不比四皇子在朝中显眼,面色不由多了几分凝重。
他也是当过太子的人,虽然没人对自己产生威胁,但也知道从古至今若是太子坐不稳位置,很难有什么好下场。
又想到出京之前,皇长孙为了欺负靖海侯世子的事专门过去道歉,就知道这位长孙不是什么好性子。道歉之事,怕是太子让他这么做的。
启泰帝长子、三子夭折,眼下只有太子和四皇子、五皇子三个儿子。五皇子一向跟四皇子亲近,四皇子当差以来也显示出了不逊于太子的出众能力,这下可真是麻烦了。
贾珠换位思考一下,都觉得有些麻爪。
还好四皇子生母只是个宫女,且前几年已经去世,如今四皇子算是势单力薄。不然倘若朱清也有和太子一样强势的外家,这才真是让人头大呢!
一念至此,贾珠也知道岳父的好心,是不想自己卷进去站队。毕竟贾珠经手的几件大事,里面都有四皇子的身影,他和四皇子不知不觉就走得近些。
且他无意间还救过吴舟,也不知东宫对自己什么看法。可东宫无咎,陛下也没有废储的意思,若是二龙相争,眼下还是明哲保身比较好。
于是贾珠点点头应了:“岳父放心,小婿听您的,一定不掺和进去。”
看女婿这样受教,又是陛下喜欢的年轻臣子,当官才半年就升了正六品,眼下还完成了赈灾的大事,李守中对着女婿越看越喜欢,深觉自己眼光一流,才能结下这桩好亲事。
自从贾珠升了官,不知多少同僚羡慕自己得了这么个好女婿。每每想到此事,李守中都恨不得浮一大白,才能稍解心中的得意。
崔氏在后院却是问闺女家事,得知女婿院里竟没个通房,不由惊道:“他也是豪门公子,竟真的没有?”
李纨看母亲不信,连忙解释:“的确如此。原听说晚月是他院里的一等大丫鬟,还以为是预备着以后做姨娘的。没想到竟真的是丫鬟罢了,相公他的心思都不在后院。”
崔氏听了,笑着拍拍女儿手臂:“女婿是个正经人,你的运道不错。不过日后他若有了想法,你也不要一味拦着。
瞅着那老实本分的,倒也可以收了房。毕竟世风如此,像咱家这么清清静静过日子的人家是极少的。一味阻拦,反倒伤了夫妻情分。”
李纨不爱听这话,但也知道母亲是为了自己好,便也低声应了。她是知道的,府里琏二弟就有几个通房,东府的珍大哥就更不必说了。
这些公府的爷们都这样,倒显得自己相公有些格格不入。不过她是想好了的,只要相公不提,她是绝不会主动给他纳妾的!
书房里,贾珠打了个喷嚏,又觉得耳朵有些烧。李守中见状忙问:“可是这里冷?我看你穿得不厚。”说罢,一迭声让下人再送盆炭火进来。
贾珠摆了摆手:“没事没事,我这身子健壮的很,一向不生病的。”
李守中觉得年轻人就是爱逞强,倒也没有驳了他的面子。待管家过来传话,说午饭已是得了,这才带着女婿去了花厅用膳。
直到申时初刻,贾珠才带着媳妇跟岳父一家告辞,登车往荣国府去了。
崔氏晚间一边服侍丈夫更衣,一边笑道:“贾女婿的确不错,待咱们闺女真没话说。”又将贾珠屋里清净,李纨现在协助婆婆管家的事说了。
李守中见闺女得夫家看中,没有不高兴的,只觉得日后可以多指点女婿一二。
崔氏叹道:“要是二娘三娘日后能有元娘的福气,我也就知足了。”
李守中抚须一笑:“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莫担心,大不了到时咱们仔仔细细挑一挑罢。我看二娘三娘也不是没福的,定也能得如意郎君。”
崔氏坐在镜前卸钗,闻言扭头:“就盼着如你所言了!”
却说崔氏已经在操心年方九岁的二闺女之未来亲事了,贾府这边,贾珠也见到了愁眉不展的元春妹妹。
看她这副蔫蔫的样子,贾珠笑道:“是谁惹元丫头不高兴了?说出来,哥哥替你揍他去。”说罢,还做出个挽袖子的姿态。
元春扯出个笑来,扭头对抱琴道:“你先下去。”抱琴应了连忙往外走,李纨笑道:“好丫头别急,我跟你一道出去,正好瞧瞧厨下做的枣泥山药糕好了没有。”
见嫂嫂刻意避开,元春心下感激,拉着李纨道谢。李纨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这才带着一干下人走了。
瞅着屋里屋外没人,贾珠把门打开,一阵冷意袭来,倒觉得清醒些。坐下给妹妹倒了杯茶,他微微一笑:“现在可以说了吧?”
元春接过茶盏,叹了口气:“大哥是知道的,妹妹一直住在碧纱橱,老祖宗那里有什么动静我都晓得。前些日子我偷偷听到,祖母他们在谈论我的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