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县案首
吃着饭,政老爹问了几句,贾珠都一一答了。看他似乎胸有成竹,贾政也就不再言语,只一门心思用膳。
王夫人虽然没怎么读过书,也知道这才是科举路上的第一场考试呢,不用太过操心。
于是一家子清清静静吃了饭,贾珠便告辞回屋,心态平稳地准备几天后的第二场考试。
此后便是每隔几天考一次,一直从第二场考到第五场。前一场考试通过的,才有资格参加下一场考试。
每场考试的录取人数逐渐变少,但贾珠的名字次次都在通过之列。
等到第五场考完,县试便宣告结束,贾珠在内的众考生回家等消息就行了。
话说第五场一出来,冯紫英就脸色灰灰的。等看到贾珠,也不坐自己的车了,让小厮和赶车的先回去,自己就往贾珠的车上坐了。
一上车他就往后一躺,捂着脸哀嚎一声:“这次肯定没戏了,第一天我觉得还行,还想着县试也不过这样,没什么难的。
怎么后面越来越难,到了第四场,我就有些答不出来,今天更是太难了!”
又看贾珠老神在在坐在榻上,自斟了一杯热茶来喝,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不由问道:“珠老弟,你考的怎么样?”
不待他回答,又怪叫一声:“我这就不该问,一看你就是十拿九稳的样子!”
贾珠喝了热茶,整个人暖洋洋的,眉宇间都舒展开了。闻言假假一笑:“我要说我也答的一般一般,冯兄信吗?”
冯紫英恨恨地白了他一眼:“我才不信!”于是又一个人自怨自艾去了。贾珠恶趣味上来,也不劝他。看他这愁眉苦脸的样子,可太有意思了!
一时送了冯紫英回府,马车调转车头,就往宁荣街驶去。
贾珠回去休息了几天,自觉已是发挥出了十成的本事,这次县试应该没问题。
临考前书院专门给放了假,让放榜后再回去。于是他在家的时间便长了许多。
因着县试只是秀才试的第一关,而府试就在四月,时间也很紧张。于是他这些时日,宅在家里哪儿也没去。
琢磨着在家的时间也不能浪费,于是每日里都是五更起、天黑才睡,看书别提多用功了。
这种日子之下,贾珠不由更加思念从前:“读书人真是太苦了,朕以前过的那是什么神仙日子啊!”
想归想,复习的节奏却是不能停的。过了一段时日,县试成绩张榜。一大早,贾府就派人去县衙门口看榜了。
因是贾珠第一次下场,家里很是重视,来的人是王夫人的心腹,陪房周瑞家的儿子周忠。
等到衙役贴好了榜单,当中第一行“县案首”的名字,赫然是贾珠!周忠见了大喜,骑了马就往回跑,赶在报喜的门子前面进了门,给王夫人报喜去了。
王夫人正在家里坐立难安,便见周瑞家的喜上眉梢地走了进来,口称:“太太大喜!”
王夫人猛地一下站了起来,急急问道:“可是中了?”话虽如此,语气却多了几分肯定。
周瑞家的奉承道:“中了!珠大爷高中县试第一名,是县案首!太太大喜!”
王夫人听了,喜得见牙不见眼,一迭声道:“赏!每人多赏一个月例银!”
周围丫鬟们皆笑着谢赏。王夫人又道:“给周忠拿二两银子的赏钱!”周瑞家的忙谢了赏,又是对着她一番奉承。
贾珠住在前院,虽然有把握,但今天心里还是不大平静。写了一幅字,刚放下笔,便听晨星回禀,让他往政老爹书房里去。
此时报喜的门子也到了,政老爹继王夫人之后知道儿子得了县案首,忍住喜悦,训了儿子几句要戒骄戒躁,不得怠惰的话。
贾珠也非常兴奋,第一次下场就得了案首,虽然原身的底子好,但考试的人是朕呀!一念至此竟没忍住,嘴角开始疯狂上扬。
眼见一屋子的清客都开始奉承政老爹,他趁机辞了出来,乐颠颠地往王夫人那边去了。
王夫人看到贾珠,那眼中的喜悦、怜爱仿佛能把他融化了。拉着他坐下,像对小孩子一样摩痧着他的脸,劝他好好休息几天,养养精神。
又一迭声吩咐大丫鬟去厨下说一声,最近要天天炖些补品,把他身体亏的地方补起来。
贾珠感觉肉麻兮兮的,却也没有挣开,心下还有些感动:“当初母后对朕,也没有似王夫人这样的真情流露啊!”
不过他还是对王夫人小题大做,给自己炖补品的事情哭笑不得:补品可不能乱吃,还是得请御医,哦不,大夫看看才行!
不过母子二人也没说多久,因着贾母传话让过去,便相携着往贾母院子去了。
此时府里人都晓得贾珠中县案首的事了。因着这时候县试中了案首,无重大事故就不用再一路考至院考,可照例进学获取秀才功名,因此阖府欢庆。
贾母喜悦,便要开几桌宴席,又要赏府里上下。府中自是人人心喜,好些个体面的大丫鬟都打趣贾珠,见面就叫他“秀才相公”。贾珠心里也高兴,便由着她们去了。
松散了几天,看大家兴头过了,正好请的假要用完了,贾珠便辞了家人回书院去。
到了书院,同窗们恭喜了一番,贾珠面上很是知道谦虚一二,连连谢过各位同窗。
又去找了杨夫子,请他带自己去办升学手续。杨夫子很看好贾珠,勉励一番,又让好生攻读,不懂的常来问。贾珠道了谢,刚回到自己房间,冯紫英便到了。
冯紫英长吁短叹:“唉呀,我没考中,半城里都晓得你中了县案首,我爹回去把我骂个臭死,捉住在校场上抽了一顿,说我不用功,前几天就把我赶回书院读书来了。
你看我这腿,今天走路还一瘸一拐的,所以没去外面迎你。”
贾珠忍俊不禁:“是谁当初说要熬夜看话本的,如今可知道错了?”
冯紫英连连摆手:“错了错了,我再也不看了。”
王夫人虽然没怎么读过书,也知道这才是科举路上的第一场考试呢,不用太过操心。
于是一家子清清静静吃了饭,贾珠便告辞回屋,心态平稳地准备几天后的第二场考试。
此后便是每隔几天考一次,一直从第二场考到第五场。前一场考试通过的,才有资格参加下一场考试。
每场考试的录取人数逐渐变少,但贾珠的名字次次都在通过之列。
等到第五场考完,县试便宣告结束,贾珠在内的众考生回家等消息就行了。
话说第五场一出来,冯紫英就脸色灰灰的。等看到贾珠,也不坐自己的车了,让小厮和赶车的先回去,自己就往贾珠的车上坐了。
一上车他就往后一躺,捂着脸哀嚎一声:“这次肯定没戏了,第一天我觉得还行,还想着县试也不过这样,没什么难的。
怎么后面越来越难,到了第四场,我就有些答不出来,今天更是太难了!”
又看贾珠老神在在坐在榻上,自斟了一杯热茶来喝,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不由问道:“珠老弟,你考的怎么样?”
不待他回答,又怪叫一声:“我这就不该问,一看你就是十拿九稳的样子!”
贾珠喝了热茶,整个人暖洋洋的,眉宇间都舒展开了。闻言假假一笑:“我要说我也答的一般一般,冯兄信吗?”
冯紫英恨恨地白了他一眼:“我才不信!”于是又一个人自怨自艾去了。贾珠恶趣味上来,也不劝他。看他这愁眉苦脸的样子,可太有意思了!
一时送了冯紫英回府,马车调转车头,就往宁荣街驶去。
贾珠回去休息了几天,自觉已是发挥出了十成的本事,这次县试应该没问题。
临考前书院专门给放了假,让放榜后再回去。于是他在家的时间便长了许多。
因着县试只是秀才试的第一关,而府试就在四月,时间也很紧张。于是他这些时日,宅在家里哪儿也没去。
琢磨着在家的时间也不能浪费,于是每日里都是五更起、天黑才睡,看书别提多用功了。
这种日子之下,贾珠不由更加思念从前:“读书人真是太苦了,朕以前过的那是什么神仙日子啊!”
想归想,复习的节奏却是不能停的。过了一段时日,县试成绩张榜。一大早,贾府就派人去县衙门口看榜了。
因是贾珠第一次下场,家里很是重视,来的人是王夫人的心腹,陪房周瑞家的儿子周忠。
等到衙役贴好了榜单,当中第一行“县案首”的名字,赫然是贾珠!周忠见了大喜,骑了马就往回跑,赶在报喜的门子前面进了门,给王夫人报喜去了。
王夫人正在家里坐立难安,便见周瑞家的喜上眉梢地走了进来,口称:“太太大喜!”
王夫人猛地一下站了起来,急急问道:“可是中了?”话虽如此,语气却多了几分肯定。
周瑞家的奉承道:“中了!珠大爷高中县试第一名,是县案首!太太大喜!”
王夫人听了,喜得见牙不见眼,一迭声道:“赏!每人多赏一个月例银!”
周围丫鬟们皆笑着谢赏。王夫人又道:“给周忠拿二两银子的赏钱!”周瑞家的忙谢了赏,又是对着她一番奉承。
贾珠住在前院,虽然有把握,但今天心里还是不大平静。写了一幅字,刚放下笔,便听晨星回禀,让他往政老爹书房里去。
此时报喜的门子也到了,政老爹继王夫人之后知道儿子得了县案首,忍住喜悦,训了儿子几句要戒骄戒躁,不得怠惰的话。
贾珠也非常兴奋,第一次下场就得了案首,虽然原身的底子好,但考试的人是朕呀!一念至此竟没忍住,嘴角开始疯狂上扬。
眼见一屋子的清客都开始奉承政老爹,他趁机辞了出来,乐颠颠地往王夫人那边去了。
王夫人看到贾珠,那眼中的喜悦、怜爱仿佛能把他融化了。拉着他坐下,像对小孩子一样摩痧着他的脸,劝他好好休息几天,养养精神。
又一迭声吩咐大丫鬟去厨下说一声,最近要天天炖些补品,把他身体亏的地方补起来。
贾珠感觉肉麻兮兮的,却也没有挣开,心下还有些感动:“当初母后对朕,也没有似王夫人这样的真情流露啊!”
不过他还是对王夫人小题大做,给自己炖补品的事情哭笑不得:补品可不能乱吃,还是得请御医,哦不,大夫看看才行!
不过母子二人也没说多久,因着贾母传话让过去,便相携着往贾母院子去了。
此时府里人都晓得贾珠中县案首的事了。因着这时候县试中了案首,无重大事故就不用再一路考至院考,可照例进学获取秀才功名,因此阖府欢庆。
贾母喜悦,便要开几桌宴席,又要赏府里上下。府中自是人人心喜,好些个体面的大丫鬟都打趣贾珠,见面就叫他“秀才相公”。贾珠心里也高兴,便由着她们去了。
松散了几天,看大家兴头过了,正好请的假要用完了,贾珠便辞了家人回书院去。
到了书院,同窗们恭喜了一番,贾珠面上很是知道谦虚一二,连连谢过各位同窗。
又去找了杨夫子,请他带自己去办升学手续。杨夫子很看好贾珠,勉励一番,又让好生攻读,不懂的常来问。贾珠道了谢,刚回到自己房间,冯紫英便到了。
冯紫英长吁短叹:“唉呀,我没考中,半城里都晓得你中了县案首,我爹回去把我骂个臭死,捉住在校场上抽了一顿,说我不用功,前几天就把我赶回书院读书来了。
你看我这腿,今天走路还一瘸一拐的,所以没去外面迎你。”
贾珠忍俊不禁:“是谁当初说要熬夜看话本的,如今可知道错了?”
冯紫英连连摆手:“错了错了,我再也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