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被迫当上的首富(6/6)】
下午17时许,天盛资本ceo办公室。
“现在外边的媒体都在大肆报道首富易主的消息。”苏晓曼进了陆鸣的办公室,靠在桌边娇笑调侃的说:“请问尊敬的陆先生,成为国内历史上最年轻的全国首富、最年轻的亚洲首富有何感想?”
今天收盘之后,各大媒体都在报道全国首富易主的消息,各路吃瓜群众也都强势围观。
一个叫陆鸣的年轻人取得了这一成就,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通过资本市场创造了几乎是不可被复制的财富神话。
以仅仅24岁的年龄,获得2278亿元人民币的名义,约352亿美元的财富成为新晋全国首富、亚洲首富,直接破圈了,让陆鸣的知名度直线飙升,在网上也登顶了热搜。
尽管是天盛控股的复牌上市支撑这一身价貌似有点华而不实,尽管不是实打实的现金流,但那也是货真价实的首富。
这个年纪绝大多数同龄人甚至才刚刚大学毕业,这一点才是媒体界、包括同龄人为之震撼的地方,也让同龄人倍感汗颜。
但这还不是最让人震撼的地方,真正让人震撼的是他创造财富的速度,一年多的时间,简直难以置信。
殊不知,做实业的超级富豪们拥有数百亿的财富,往往是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达到,或者起家的第一代要付出几十年的努力,还得赶上风口、抓住时代机遇才能拥有百亿身价。
只有进行这样的对比,才能体会到那种震撼。
不过话回来,现在媒体界、包括社会上关注他积累这份夸张的财富,也认为是抓住了时代的机遇,那就是去年资本市场的火热行情趁势而起铸就了这一传奇神话的诞生。
只不过,即便抓住了这样的大机遇,财富的积累速度和规模也是实在快的有点过分,让很多做实体的老板看到消息就十分郁闷,甚至有点怀疑人生。
拼死拼活几十年,还不如一个后生娃娃在资本市场折腾个把月。
在一定程度上,陆鸣以这种方式成为首富让不少的有钱人或者累积了一定家产的人把目光投向了资本市场,甚至就连普通大众也不禁对大a产生了越发浓厚的兴趣。
陆鸣听到苏晓曼这话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心理波动,反倒是长长的的叹息了一声,引得苏晓曼不禁心生好奇,“怎么叹气啦?不该高兴吗?”
闻言,陆鸣坐在老板椅上背靠着,双手抱着后脑沉默了一会儿方才说道:“首富是个巨大的包袱,而且我这个首富是被迫当上的,是被人利用了,尽管这种利用对我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损失,可能某种意义上还是好处,但并不是我主观意愿想这么做。”
苏晓曼一听大为不解,注视着陆鸣说:“利用?”
陆鸣偏头瞄了眼苏晓曼,说道:“我问你,这个首富是怎么来的?或者说我是怎么快速积累巨富的?”
苏晓曼双手环抱在胸脯下若有所思,旋即道:“资本市场?”
陆鸣点头道:“于是乎就会导致一个后果,当现在的媒体越是大肆报道新晋首富的相关新闻,并且这些新书大肆传播的时候,在这个过程当中也等于间接传播了资本市场的造富神话,我就成为了神话的典型代表,这又会导致什么后果?”
闻言,苏晓曼轻举右手托思,不由得说道:“……会导致关注者将目光投向资本市场,活生生的例子和不劳而获的暴富心理就会驱动这些关注者们参与资本市场,而他们的能力与贪婪的野心往往又无法相匹配,无所在这个残酷的资本市场中生存下去,最终的结果就是被收割的命运。”
苏晓曼说到这里不禁看向陆鸣补充道:“你的意思是说……是背后有一股资本力量把你直接或间接推上首富的位置,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从而为资本市场注入活力与更大的流动性?”
陆鸣顿时打了个响指,向她投去了一道赞许的目光点了点头,旋即又忍不住笑道:“你倒是挺会用辞藻修饰包装哈,为资本市场注入活力与更大的流动性……割韭菜都被你说的这么清新脱俗。”
苏晓曼掩口娇笑,说道:“就算你这个首富是被迫当上的,背后的资本也不过是顺水推舟了一把,你也是既得利益者的一员。”
对此陆鸣不置可否。
他到没有过于纠结,不然就是矫情了,换个视角来看待这个这一现象,那就是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上,当影响力、能力和手中可支配资源的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时代的浪潮就会推着你前进,自身也成为了这股浪潮的一员,彼此相互共振形成更大的合力。
只有当大潮退去的时候,才能知道谁是在裸永。
苏晓曼离开办公室后,陆鸣仍然在琢磨着首富这件事情,思来想去还是不想要这个头衔,这个头衔坦率讲有点不大吉利,得想办法弄掉才行。
“看来需要搞个家族信托基金才行了。”陆鸣心道,不禁暗暗点了点头,搞家族信托是富豪家族的基本操作。
成立一个家族信托基金,然后把自己名下的财产委托给设立的信托基金,然后指定父母、妻儿作为受益人就可以了。
只要把名下财产转到该信托基金之后,从法律上讲这笔钱就不再属于个人所有了,但是只要自己在管理这个信托基金,那么这里面的钱是拿着去做什么、投资之类的还是他说了算,因为有管理权。
名义上虽然不归我所有,但实际上仍然归我所用。
所有权真的不重要,支配权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设立家族信托基金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如果自己的企业经营不善而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破产了,欠了一屁股债,但由于自己的财产已经转交给了信托基金,不属于自己名下所有,作为信托财产受到“破产隔离”的保护而不在清偿债务之列。
搞个家族信托基金,个人净资产直接归零,首富这个帽子就可以摘了,两全其美。
国内也是可以设立家族信托的,有几个比较大的信托公司,如苹安信托、仲信信托等。
不过在国内设立信托有一个问题让陆鸣感觉有很大的漏洞,或者说在将来时态的不确定性,其信托登记遵循的是“登记生效主义”原则,即信托资产只有依法办理登记信托才能产生效力。
对于“破产隔离”保护,信托资产不在清偿资产之列的问题上,国内现在没有破产隔离的相关实施细则,再加上家族信托中,委托人对信托资产有相当的控制权,对于已设立的家族信托资产的有效性判定,就只能由法院进行裁决。
问题就来了,在国内设立的家族信托能否实现“破产隔离”就很难说得清楚了。
国内不好搞,那就只能走离岸信托的思路了。
……
(ps:有读者担心剧情推进到现在,主角及其公司管理的资产增长太快,这个问题要看对标的对象了,作为一本都市赚钱爽文,天盛资本未来干到全球资管机构第一是起码的预期对吧,而现实中全球最大的资管机构贝莱德集团,最新的数据显示其管理的资产规模突破了9万亿美元,这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对标贝莱德,主角现在管理的资产规模还在千亿美元之下,都不够贝莱德的一个零头,距离天花板,主角还在地板上……说重点,终于把首订加更全部兑现了,到现在还没吃饭,我去吃个饭,饭后继续干!)
“现在外边的媒体都在大肆报道首富易主的消息。”苏晓曼进了陆鸣的办公室,靠在桌边娇笑调侃的说:“请问尊敬的陆先生,成为国内历史上最年轻的全国首富、最年轻的亚洲首富有何感想?”
今天收盘之后,各大媒体都在报道全国首富易主的消息,各路吃瓜群众也都强势围观。
一个叫陆鸣的年轻人取得了这一成就,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通过资本市场创造了几乎是不可被复制的财富神话。
以仅仅24岁的年龄,获得2278亿元人民币的名义,约352亿美元的财富成为新晋全国首富、亚洲首富,直接破圈了,让陆鸣的知名度直线飙升,在网上也登顶了热搜。
尽管是天盛控股的复牌上市支撑这一身价貌似有点华而不实,尽管不是实打实的现金流,但那也是货真价实的首富。
这个年纪绝大多数同龄人甚至才刚刚大学毕业,这一点才是媒体界、包括同龄人为之震撼的地方,也让同龄人倍感汗颜。
但这还不是最让人震撼的地方,真正让人震撼的是他创造财富的速度,一年多的时间,简直难以置信。
殊不知,做实业的超级富豪们拥有数百亿的财富,往往是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达到,或者起家的第一代要付出几十年的努力,还得赶上风口、抓住时代机遇才能拥有百亿身价。
只有进行这样的对比,才能体会到那种震撼。
不过话回来,现在媒体界、包括社会上关注他积累这份夸张的财富,也认为是抓住了时代的机遇,那就是去年资本市场的火热行情趁势而起铸就了这一传奇神话的诞生。
只不过,即便抓住了这样的大机遇,财富的积累速度和规模也是实在快的有点过分,让很多做实体的老板看到消息就十分郁闷,甚至有点怀疑人生。
拼死拼活几十年,还不如一个后生娃娃在资本市场折腾个把月。
在一定程度上,陆鸣以这种方式成为首富让不少的有钱人或者累积了一定家产的人把目光投向了资本市场,甚至就连普通大众也不禁对大a产生了越发浓厚的兴趣。
陆鸣听到苏晓曼这话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心理波动,反倒是长长的的叹息了一声,引得苏晓曼不禁心生好奇,“怎么叹气啦?不该高兴吗?”
闻言,陆鸣坐在老板椅上背靠着,双手抱着后脑沉默了一会儿方才说道:“首富是个巨大的包袱,而且我这个首富是被迫当上的,是被人利用了,尽管这种利用对我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损失,可能某种意义上还是好处,但并不是我主观意愿想这么做。”
苏晓曼一听大为不解,注视着陆鸣说:“利用?”
陆鸣偏头瞄了眼苏晓曼,说道:“我问你,这个首富是怎么来的?或者说我是怎么快速积累巨富的?”
苏晓曼双手环抱在胸脯下若有所思,旋即道:“资本市场?”
陆鸣点头道:“于是乎就会导致一个后果,当现在的媒体越是大肆报道新晋首富的相关新闻,并且这些新书大肆传播的时候,在这个过程当中也等于间接传播了资本市场的造富神话,我就成为了神话的典型代表,这又会导致什么后果?”
闻言,苏晓曼轻举右手托思,不由得说道:“……会导致关注者将目光投向资本市场,活生生的例子和不劳而获的暴富心理就会驱动这些关注者们参与资本市场,而他们的能力与贪婪的野心往往又无法相匹配,无所在这个残酷的资本市场中生存下去,最终的结果就是被收割的命运。”
苏晓曼说到这里不禁看向陆鸣补充道:“你的意思是说……是背后有一股资本力量把你直接或间接推上首富的位置,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从而为资本市场注入活力与更大的流动性?”
陆鸣顿时打了个响指,向她投去了一道赞许的目光点了点头,旋即又忍不住笑道:“你倒是挺会用辞藻修饰包装哈,为资本市场注入活力与更大的流动性……割韭菜都被你说的这么清新脱俗。”
苏晓曼掩口娇笑,说道:“就算你这个首富是被迫当上的,背后的资本也不过是顺水推舟了一把,你也是既得利益者的一员。”
对此陆鸣不置可否。
他到没有过于纠结,不然就是矫情了,换个视角来看待这个这一现象,那就是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上,当影响力、能力和手中可支配资源的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时代的浪潮就会推着你前进,自身也成为了这股浪潮的一员,彼此相互共振形成更大的合力。
只有当大潮退去的时候,才能知道谁是在裸永。
苏晓曼离开办公室后,陆鸣仍然在琢磨着首富这件事情,思来想去还是不想要这个头衔,这个头衔坦率讲有点不大吉利,得想办法弄掉才行。
“看来需要搞个家族信托基金才行了。”陆鸣心道,不禁暗暗点了点头,搞家族信托是富豪家族的基本操作。
成立一个家族信托基金,然后把自己名下的财产委托给设立的信托基金,然后指定父母、妻儿作为受益人就可以了。
只要把名下财产转到该信托基金之后,从法律上讲这笔钱就不再属于个人所有了,但是只要自己在管理这个信托基金,那么这里面的钱是拿着去做什么、投资之类的还是他说了算,因为有管理权。
名义上虽然不归我所有,但实际上仍然归我所用。
所有权真的不重要,支配权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设立家族信托基金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如果自己的企业经营不善而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破产了,欠了一屁股债,但由于自己的财产已经转交给了信托基金,不属于自己名下所有,作为信托财产受到“破产隔离”的保护而不在清偿债务之列。
搞个家族信托基金,个人净资产直接归零,首富这个帽子就可以摘了,两全其美。
国内也是可以设立家族信托的,有几个比较大的信托公司,如苹安信托、仲信信托等。
不过在国内设立信托有一个问题让陆鸣感觉有很大的漏洞,或者说在将来时态的不确定性,其信托登记遵循的是“登记生效主义”原则,即信托资产只有依法办理登记信托才能产生效力。
对于“破产隔离”保护,信托资产不在清偿资产之列的问题上,国内现在没有破产隔离的相关实施细则,再加上家族信托中,委托人对信托资产有相当的控制权,对于已设立的家族信托资产的有效性判定,就只能由法院进行裁决。
问题就来了,在国内设立的家族信托能否实现“破产隔离”就很难说得清楚了。
国内不好搞,那就只能走离岸信托的思路了。
……
(ps:有读者担心剧情推进到现在,主角及其公司管理的资产增长太快,这个问题要看对标的对象了,作为一本都市赚钱爽文,天盛资本未来干到全球资管机构第一是起码的预期对吧,而现实中全球最大的资管机构贝莱德集团,最新的数据显示其管理的资产规模突破了9万亿美元,这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对标贝莱德,主角现在管理的资产规模还在千亿美元之下,都不够贝莱德的一个零头,距离天花板,主角还在地板上……说重点,终于把首订加更全部兑现了,到现在还没吃饭,我去吃个饭,饭后继续干!)